第四节 邮电档案
清末,驿站驿务废驰以后,为迅速传递公文,黑龙江将军于1906年在省城齐齐哈尔开办
全省文报总局,开始形成邮电档案。到1912年,全省各地设文报局97处。现藏于黑龙江省档
案馆的黑龙江全省文报总局全宗档案就是这一时期形成的,共有232卷。由于当时一些技术材
料由技术人员保管使用,绝大多数技术文件都已散失。该全宗只有少数几件技术档案,如呼
兰文报局查复各所及变通线路、建修桥渡辟通文报线路等,是现存最早的邮电技术档案。
民国时期,黑龙江省开始设立邮局,各文报局因经费入不敷出先后撤销,其业务并入邮
局。随着邮政电信事业的发展,相继形成一些邮电技术档案。但由于管理不善,绝大多数技
术档案没有保存下来。
东北沦陷时期,邮政电信部门被日伪所控制。日本帝国主义为进行殖民统治,新增设不
少电信网路,增添一批电信设备,所形成的技术档案资料全部由日本人保管。1945年8月日本
投降前夕,日本侵略者对邮政电信设备大肆破坏,邮电技术档案资料几乎全部被其销毁。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政府接收了日伪邮电机构,在日伪遗留的废墟
上,开始整修设备恢复邮电通信。黑龙江、嫩江、合江、松江、牡丹江等省相继设立省邮电
管理局以及所属各市、县邮电机构。各级邮电部门为支援解放战争,全力修复线路,恢复通
信,沟通邮路,收集了一批器材和技术资料。到1947年1月,沟通松江、黑龙江、嫩江、合江
、吉林等省的通信线路,并正式开通办理长途电话及南满部分地区的电报业务,构成有线与
无线电路相接、架空与地下电缆相连的通信网。在恢复邮电通信过程中,各邮电局都形成了
一批技术档案。如1948年嫩江省邮电管理局调制线路图令、管内线路详图、合并整修三肇线
路工程计划书等。
5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全省邮电事业进入有计划地发展的时期,城乡邮电通信
状况有很大改善。到1957年,全省邮路比1952年增加97%,线路比1952年增加152%,同时形成
一批邮电技术档案。1957年,省邮电管理局在整理积存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的同时,对所存
的机线、设备、图纸及基建图纸等技术文件材料也进行整理,改善了邮电技术档案长期分散
和混乱的状况。到1959年,根据邮电部办公厅的指示,省邮电局加强技术文件材料的归档工
作,推动了邮电技术档案工作的开展。但所属系统多数单位邮电技术文件材料收集不够齐全
,技术档案工作还未建立起来。
1960年,贯彻华北、东北协作区技术档案工作现场会议精神和《技术档案工作暂行通则
》,邮电部办公厅要求建立技术档案室,配备专人,将本单位技术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此后
,全省邮电档案工作普遍开展起来,不少单位建立归档制度,进行技术文件材料收集工作。
但全省邮电档案工作开展很不平衡,一些单位生产机房缺少机房位置图、各种布线系统图,
有的技术档案不准确,设备图纸和实际情况不符,有的技术档案长期分散在各生产科室。由
于无人管理,丢失磨损情况相当严重。
1962年,贯彻省人委关于在备战工作中集中管理重要档案的通知精神,省邮电管理局先
后召开哈市长途、市话两局党委办公室主任会议和专署、市邮电局长会议进行布置。一些单
位成立清理整顿档案工作小组,并制定计划,开展技术档案的收集、清理。省档案管理局派
出工作组到哈尔滨市长途电信局和市内电话局进行检查。同年8月,省邮电管理局批转省档案
管理局工作组《关于检查哈市长途电信、市内电话两局技术档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强调技
术档案管理是邮电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局应把技术档案工作列为企业管理的内
容之一,结合企业整顿对技术档案进行整顿,要求年底前建立健全档案机构,统一管理党、
政文书档案和技术档案。哈尔滨、齐齐哈尔、安达3市邮电局的档案收集工作进展较快,不仅
各科室进行全面清理,并根据各种档案缺少情况和重要程度,进行补充绘制。据统计,哈尔
滨市长途电信局共收集技术图纸255种(599张,48本),新绘制30种(69张,5本)。市内电
话局共收集整理了1500份图纸,重新绘制图纸14张。鹤岗、牡丹江、佳木斯等邮电局也普遍
进行技术档案收集清理工作。到1962年底统计,全省邮电系统结合战备工作,收集各种技术
档案资料共290卷(册、张)。同时根据邮电企业调整情况,接收省邮电科学研究所、工程公
司,牡丹江、合江器材厂等关停企业的档案资料712卷(册)。
1963年6月,邮电部根据邮电工作的性质,提出档案工作必须实行系统管理为主,对所属
单位的技术档案工作加强领导。要求各省、市局在办公室设档案科,负责管理本机关的档案
工作,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业务进行指导。要求建立健全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对过去技
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不系统、不完整的收集齐全,补缺配套。根据邮电部的指示,省邮
电局设立档案科,加强对全省技术档案工作的领导,对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鹤岗、双
鸭山、鸡西、北安、萝北、呼兰、富裕等市、县邮电局档案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逐步建立
起邮电系统技术档案工作管理体系。1964年,根据省邮电局档案工作计划,各市、县邮电局
对分散在各部门的图纸报表,进行收集和分类整理,查清缺少情况,进行补充。对变动较大
的原来的图纸与实物不符的线路部分,全部重新绘制,对变动不大的机械设备方面的图纸,
缺什么补什么,达到齐全完整。1964年10月,省邮电局办公室拟出邮电企业档案保管期限表
,提出划分保管期限的意见。到1965年上半年,省邮电局技术档案基本清理完毕,并调整案
卷,划分保管期限,编制案卷目录。据统计,共有技术档案(含财会档案)2911卷(册),
各地、市也基本搞完技术档案清理工作,初步形成邮电技术档案工作的基础。
“文化大革命”中,邮电档案工作遭到严重破坏,机构被撤销,档案人员被调做其他工
作,档案工作停顿达3年之久。1969年,邮政、电信分设后,省邮政局隶属省革委会领导,电
信局属省军区领导。在1969年战备紧张的形势下,匆忙对档案进行鉴定,剔出的一些技术档
案被销毁。1973年,邮政、电信两局又合并成立省邮电局,在局办公室配备专职档案人员,
负责档案管理工作,邮电档案工作开始有所恢复。
1977年9月,省邮电局召开地、市邮电技术档案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省技术档案工作会
议精神,通过《关于加强全省邮电部门技术档案工作的意见》,强调把技术档案作为企业整
顿的一个内容结合进行全面整顿,发动群众集中时间和人力,打一个清缴、核对、收集、复
制和补充档案的大会战。把技术档案工作各项制度建立健全起来,使新形成的技术文件都能
按规定及时归档保存。做好技术档案的保管工作,设置专室、专柜。省邮电局在办公室下设
立档案科,负责全省邮电部门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各市邮电局、省直属厂、站都配备了管理
技术档案的专职、兼职人员,各单位有1名领导分工主管档案工作,使全省邮电档案恢复整顿
工作较快开展起来。省微波总站在开展收集工作的同时,对缺少的档案进行补制,绘制微波
站地理位置、机房布线等图纸822份。省长线总站建立健全各种维护图表,保证了长线维护工
作的进行。
1981—1985年,全省邮电系统贯彻邮电部科技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和《邮电科技档案管理
暂行办法》,加强对科技档案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档案工作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企
业整顿进行科技档案的整顿工作,使邮电科技档案工作又有新的进展。一是解决科技档案机
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问题。1981年末,全省106个单位已配备专兼职档案员159人。到1985年末
,全省邮电企业基本上都建立档案室,其中有22个单位建立综合档案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二是建立健全科技档案工作制度。哈尔滨市电话局、长途电信局、佳木斯市邮电局、牡丹
江市邮电局及省微波总站等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科技档案管理细则,以及归档范
围、借阅、鉴定、图纸更改、补充、审核等制度,为实行科技档案科学管理打下了基础。19
84年,省邮电局制定《黑龙江省邮电科技档案分类编号办法》,使科技档案管理向规范化、
标准化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三是按照企业科技档案工作整顿的标准制定科技档案工作整顿验
收5条标准。为推动科技档案整顿的开展,省邮电局组织10个小组分别对91个单位的科技档案
整顿工作进行检查,占全省邮电系统企事业单位总数的91%。按邮电部统一的检查验收标准衡
量,所检查的91个单位中,有48个单位达到合格,28个单位基本合格,占83.5%,有15个单
位不合格,占16.5%。经进一步加强整顿工作,到1982年9月,邮电部组织东北三省邮电局进
行联合检查验收,全省邮电企事业单位科技档案恢复整顿工作基本合格。同月,省邮电局下
发《关于档案恢复整顿工作检查验收情况的通报》,提出科技档案整顿工作存在进展不平衡
、档案收集不齐全等问题。根据省邮电局的要求,检查合格单位进一步巩固成果防止回生;
基本合格单位继续总结提高,缺啥补啥,达到完全合格,不合格的单位限期改正。到1982年
末,全省邮电系统基本完成科技档案恢复整顿工作。四是加强对邮电科技档案的管理。各单
位在整顿中开展科技档案的收集和复制工作。省和哈尔滨市等邮电部门根据科技档案归档范
围,收集整理了一级通信干线,二级通信干线的工程档案,一、二级通信干线的机线、设备
档案,如哈尔滨至大庆960路微波工程、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960路微波干线技
术改造、哈尔滨64路自动转报工程等项目的档案,以及邮电科研档案、工业产品档案等,使
应归档保存的科技档案基本上达到齐全完整。到1985年底统计,全省邮电档案共87313卷,其
中科技档案4523卷,声像档案690盒(册)。全省有23个单位建立档案库房,并装置安全防护
设施,达到“七防”的要求。共设置档案柜413套,其中铁质柜265套。地、市邮电局和保管
档案较多的直属单位都设有专门档案库,县级邮电局和保管档案较少的直属单位都设有档案
专柜。有的单位还增添复印机、晒图机、放缩机、照相机等,为搞好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
的条件。到1985年底统计,全省邮电部门共有铁质档案柜1225套,木质档案柜403套,购置复
印机4台,照相机13架,录音机9台,吸尘器2台。各单位在搞好档案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发档
案信息资源,为邮电通信、生产、科研和企业管理提供服务,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