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病案档案

  病案档案是病人在就医期间,医护人员对其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临床实践过程的 记录,是医疗、科研和教学的重要资料。病案档案是由病历(病志)转化而来。住院病人出 院后,病历移交给病案室,经审查、整理、装订、归档才称病案档案。医院挂号室的病历( 病志)一般不归档,由挂号室管理,供门诊使用。
    全省病案档案工作,早在50年代有的医院就已建立。佳木斯中心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 附属二院、省林业肿瘤结核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在建院时就建立病案室或病案 统计室。有些县医院未建病案室,有的虽建立,但未开展工作。佳木斯市中医院、大兴安岭 地区医院、泰来和汤原县人民医院,在建立病案室同时就组成“病案管理委员会”。管理委 员会由主管院长担任主任、医务科长担任副主任,各科室主任担任委员。管理委员会有的规 定每年一次例会,也有的规定每季或每月例会一次。例会的任务是研究病案管理和检查病案 质量,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佳木斯市中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每年还举办一次病 案质量提高班,全院医生、主管院长和病案档案管理人员均参加,并考试和记录考核成绩。
    病案档案室建立之初多称病案室,近几年才改称病案档案室,多数由本医院医务科领导 ,有的改归主管院长领导。企业的职工医院病案档案室有的归医院办公室领导,有的归医院 情报科领导(大兴安岭地区医院)。
    病案档案室的人员,初建时一般多由一名统计人员兼任。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逐步设 置专门的病案档案室,由兼职变为专职,人员也逐渐增多。一般都在2至4人左右,较大医院 也有8人(省肿瘤医院)和6人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各县人民医院建立病案档案室较晚,多在70年代后期。80年代,县中医院也建立病案档 案室。各地的乡镇卫生院由于条件所限,一般均未建立病案档案室。
    病案档案室多数条件简陋,设备极缺,柜架不足,年久的病案档案就要下架,打捆堆放 。有的无病案档案库房,只好堆在杂品库房里。省、市较大医院病案档案库房较大,佳木斯 结核病防治院有专库180平方米,铁皮柜60套和卡片柜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有专库1 20平方米。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还安装了手动密集档案架。省肿瘤医院有专库80平方米,省林 业胸肿瘤结核医院有专库53平方米,并有安全防火措施。
    有不少医院的病案档案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无人管理,虫蛀、鼠咬、潮湿、霉烂,由 于无法提供利用而销毁。鸡西市矿务局总医院,1979年以前的病案档案由于管理不善,损毁 严重。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文化大革命”中,把一些重要的病案档案全部销毁,给医 疗、科研工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各县人民医院现存的病案档案,多为“文化大革命”后 保存的,一般在2万卷左右。省、市较大医院的病案档案,在“文化大革命”中未遭损失的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30万卷左右,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有8万卷,哈尔滨市传染病院有9万 多卷。病案档案较多的医院都编制疾病分类索引卡片、手术分类索引卡片、姓名索引卡片、 住院病人死亡索引卡片等检索工具。大兴安岭地区医院使用微机管理病案档案。
    凡建立病案档案的医院,均建立各项管理制度。主要有病案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病案档案管理制度、借阅制度、库房安全防火制度、病案质量检查制度、病案质量检查标准 等。在做好病案档案管理的同时,各医院都积极提供利用。据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1979— 1983年统计,为医疗科室提供科研、医疗、教学的病案档案约有3万多卷次,医护人员利用这 些病案档案写出学术论文423篇,为医学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