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篇 档案馆工作

  档案馆是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也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利 用档案史料的中心。黑龙江省各级档案馆从1957年7月黑龙江省档案馆筹备处成立,开始陆续 建立起来。1958年7月,建立第一个县级档案馆。至1959年,全省建立市、县档案馆62个。1 964年2月,黑龙江省档案馆正式成立,标志着全省档案馆网初具规模。各级档案馆贯彻《省 档案馆工作暂行通则》和《县档案馆工作暂行通则》,开展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及利用等各项工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极提供利用档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文化大革命”中,全省档案馆工作遭到严重破坏,给档案工作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省档案馆工作进入恢复和发展时期。1980年7月,全省档案 馆工作会议贯彻开放历史档案的方针,推动档案馆工作的全面发展。到1985年末,全省已建 立县以上国家地方综合档案馆92个,形成了全省相当规模的档案馆网络。档案馆的业务建设 取得显著成效。档案的接收范围不断扩大,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档案保管条件得到不断改善 ,档案管理标准化、现代化的程度有了相应的提高。特别是各级档案馆根据开放历史档案的 方针,面向社会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四化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大批档案被社会 各方面广泛地利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档案馆的社会知名度。档案馆 已成为国家档案事业的主体,成为国家科学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