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历史档案编目
1970年,黑龙江省档案馆以及46个市、县(旗)档案馆从辽宁省档案馆接收近40万卷历
史档案,而这些档案都是按袋、捆、卷堆放的,虽然当时按照不同时期的要求做过初步整理
,但是多数的案卷没有系统整理,因此这部分档案整理工作任务还很繁重。1972年10月,省
革命委员会档案局召开全省地、市档案工作座谈会,提出“历史档案整理工作,亦应提到日
程上来,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再全面铺开”。此后,保存有历史档案的档案馆先后开展了历
史档案的整理工作。到1972年末,呼玛县档案馆抽调13名干部对馆藏的2423卷历史档案进行
了整理。其他一些市、县档案部门也都做了一些整理试行工作。
1973年3月,省档案局为了摸索历史档案整理、鉴定工作的经验,先后在省档案馆和依安
、通河、虎林、讷河、延寿等县档案馆进行了试点。同年5月,在依安县召开了全省历史档案
整理鉴定工作座谈会,介绍试点单位整理历史档案的做法,交流历史档案整理工作的经验。
一致认为,历史档案整理工作要充分利用档案整理工作的原有基础,保持不同时期档案的原
貌和历史特点。在整理工作中做到档案的整理、鉴定、积累有关材料三者结合。要鉴别档案
的保存价值,做到玉石分开,分别保管。会议对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历史档案整理鉴定工
作做了部署。双城县档案馆从1973年开始,对馆藏的76284卷历史档案进行整理。借调3名学
校教师,在一位馆长带领下,为时半年,首先划分4个全宗,并按年度进行分类与编目。通过
整理,解决了馆藏历史档案全宗不清,案卷数不清,年代不清等问题。整理后各全宗的档案
分别装入盒内排列上架。同江县档案馆整理馆藏历史档案308卷。绥棱县档案馆整理784卷,
并编制了重要卷和一般卷的案卷目录。齐齐哈尔市档案局历时9个月整理历史档案9818卷,其
中有黑龙江省城兼商埠市政局全宗档案316卷,黑龙江省会警察厅全宗档案9502卷。根据档案
形成的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有的按照组织机构——问题——年度分类;有的
按照问题——组织机构——年度分类。按问题分类,其中包括综合、组织、宣传、文教、农
商、财捐、工矿、交通、邮电、军事、涉外、户籍、宗教、娼妓、禁烟、司法、卫生、土地
等18个大类,下设100个属类,重新拟写案卷标题。为了便于对档案的保管,根据档案的规格
做了相应的封筒,把重要案卷装入封筒内保存。
1974年7月,省档案馆在省直各厅、局的支持下,抽调15名干部组成了专门工作班子,对
馆藏的历史档案进行整理工作。首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档案,在研究立档单位的职能和职权
之后划分全宗。对于同一个历史时期、同一个机构,只是名称变更,政权性质没变的,仍划
分为一个全宗。如民国时期,黑龙江省级政权机构,开始称行政公署,后改称巡按使公署、
省长公署,1928年改为省政府,对这些机关所形成的档案,在整理时仍划为一个全宗,称黑
龙江省政府全宗。对于抗日战争胜利以前的企事业单位,如学校、商场、公司等,虽经历政
权更迭,作为企事业单位,其职能无根本变化,所形成的全部档案仍划为一个全宗。对于立
档单位业务性质相近,各自形成的档案数量较少,以全宗汇集的形式综合为一个全宗。如昂
昂溪、扎兰屯、博克图、满洲里、海拉尔、满沟、安达等铁路分局的档案,以全宗汇集的形
式编为一个全宗号。经过整理,黑龙江省档案馆馆藏清代、民国时期的档案,共划分为75个
全宗,其中清代22个全宗,民国时期53个全宗。在划分全宗的基础上进行档案分类,基本上
采取组织机构——年度分类法,如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全宗档案的分类,首先按其内部
机构,如总务科、内务科、外交科、教育科、实业科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每一科的档案再
按档案形成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有的全宗档案按年度——组织机构进行分类。档案编目
工作,主要是以全宗为单位编制案卷目录。经过鉴定的历史档案,分为重要卷和一般卷两种
,并分别编制了案卷目录。在档案整理工作中,对于有重要价值的材料,其中包括反映重大
历史事件、文武官员职级、品位与履历、行政区划与地名变更、历史文件的格律等,随时记
录在专题卡片上,共摘制1000余张专题卡片,并按问题对专题卡片进行分类。同时对各历史
时期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能进行必要的历史考证。牡丹江地区宁安、穆棱、东宁、密山、
虎林等县档案馆对馆藏17690卷档案分别进行整理,区分全宗,重新编写案卷目录。勃利县档
案馆对馆藏5600余卷历史档案进行整理和编目。龙江县档案馆成立以馆长为组长并由9人组成
的历史档案整理小组,用5个月的时间整理、鉴定12550卷,划分了重要卷和一般卷。对已整
理的重要卷,装入新制成的档案袋,单独存放。
1983年,龙江县档案馆由于保管条件较差,致使部分历史档案因库房漏水受潮。当即组
织力量进行晾晒、整理,划分一般卷的10220卷,按照原卷号进行对照、排列,装入柜内保存
。1985年4月,为进一步做好历史档案的整理工作,省档案局在呼兰举办以整理历史档案为主
要内容的训练班,有50人参加。5月,省档案局在拜泉县档案馆进行整理和抢救重要历史档案
的试点,共有20人参加。按照黑龙江省档案局拟订的《整理历史档案试行办法》(草案),
对拜泉县档案馆馆藏的1.8万卷历史档案进行整理。9月,在拜泉县召开全省整理抢救历史档
案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强调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向社会开放档案的需要出发,认识整理
和抢救历史档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会议讨论修改《整理历史档案试行办法》,并制定全省
进一步整理抢救历史档案工作规划,推动了整理历史档案工作的进展。到1985年末,省档案
馆历史档案编目工作已完成22009卷,精装资料268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