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为制定规划提供参考
第一章 为机关工作服务
档案记载着许多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领导机关制定各项规划、计划的依据和参考,不
少规划、计划等都是在利用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的。1974年,龙江县委为大搞农田基本建
设,制定治山治水改土方案。龙江县档案馆及时提供《龙江县土壤志》和1958年引水上山的
档案材料,弄清了全县土层、土质、水系、山脉和低洼、丘陵地面积等情况,给改土治水实
行科学种田提供了依据。县委以档案为参考,制定了全县农田基本建设规划。
1985年,海伦县邮电局组成专门班子制定全县邮电事业发展“七五”规划,原计划用1个
月的时间完成。档案室提供全县邮电事业从1949—1985年36年的发展指数的有关档案材料,
规划组对这些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只用12天时间就完成制定“七五”规划的任务,工
作效率提高1.5倍。由于以档案资料为依据,保证“七五”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全县
邮电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年,方正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制订“七五”期间全县人口
发展计划时,查阅利用了1982年全县人口普查档案,经过认真地统计和分析,得出1989年全
县将进入婚育高峰期的结论。到1993年,全县人口增长率将超过20‰。据此,县计划生育委
员会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七五”期间全县人口发展计划及应采取的措施,引起县委、县政
府领导的重视。县政府决定切实加强领导,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发展,把人口
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左右。全县计划生育工作很快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
1985年,兰西县委、县政府为加快治理西北涝区,决定对西北涝区情况进行复查设计。
县水利局档案室及时提供西北涝区原设计方案、地形图和土壤、水文等方面的档案资料。利
用这些档案资料,使复查工作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了工作的进度,提高了涝区的治
理标准。治理面积由以前27万亩增加到47万亩,比原计划提前105天完成了任务,使近50万亩
农田避免了内涝的危害。同年,肇东县在抗洪救灾中,县档案馆根据档案整理编写出《历年
松花江涝洲区域危险以上水位情况》、《肇兰新河简介》、《肇东历年水灾情况》、《防汛
工作经验教训》等材料,打字印发给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为领导制定计划,指挥
全县抗洪救灾提供了参考。
1985年,宾县林业局在制定全县村屯四旁绿化规划时,县档案馆为其提供地名档案和各
村屯概况等档案资料,搞清全县村屯名称和分布情况,节省了调查时间。县林业局根据档案
,仅用一天时间就订出全县村屯绿化规划,并绘出张示意草图,经县政府批准很快实施。县
林业局的领导说:“没有这些档案资料,这样的工作效率是难以设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