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档案是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其中许多经验教训可资借鉴,对领导机关开展工作和领导 决策具有参考作用。各级档案馆、档案室为领导决策提供大量的档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83年,绥化市委、市政府在安排1984年农业生产计划时,市水利局利用有关灌区设计档案 和地下水资源勘测资料,在全市五大自灌区灌溉已满负荷的情况下,提出搞好灌区配套挖潜 ,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并用,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建议。市委、市政府分析利用档案资料, 采纳这一建议,作出了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决策。1984年,全市水田面积增加24500亩,机电 井灌溉面积增加18200亩。1985年,又增加有效灌溉面积41300亩,机电井灌溉面积增加3450 0亩,水稻总产量连年提高。
    1983年,海伦县气象局为搞好护林防火工作,先后利用1982年以前10余年大量的气象档 案材料,尤其是借鉴1976年10次森林火灾以及通肯河林场烧防火道走火成灾形成的气象档案 ,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全县林区气候特征,总结了护林防火期间四个安全期,为县有关部门 进行林业生产和制定防火方案、措施提供了依据,使全县林区取得连续七年无火灾,五年无 火情的好成绩,为护林防火做出突出贡献。
    1984年7月28日,方正县气象局根据气象档案资料,发布8月上旬少雨的天气预报,建议 县政府采取措施,抓紧时机抢收小麦和亚麻。县政府及时将气象预报通告全县,要求各地抓 紧收获。结果在8月11日大风和大暴雨到来之前,全县抢收小麦8000亩,亚麻2.2万亩,占这 两种作物总面积的95%,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1985年4月下旬,由于连日降雨,方正县双 凤水库水位猛涨,蓄水较上年同期多1000万立方米。为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双风水库开始 放水。方正县气象局依据气象档案资料分析,预报未来天气降水偏少,建议双凤水库停止放 水。结果水库蓄水没有继续增长。5月下旬,水库下游发生严重旱情,水库及时开闸放水,保 证了灌区用水。同时,还分流支援宝兴灌区部分用水,使水稻获得大丰收,经济效益达55. 2万元。1985年,绥化市遇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位于呼兰河中段幸福水库引水渠于8月 17日突然堆坡400米,并有1000米严重脱坡,将危及附近村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形势万分危 急,炸堤泄洪和死保堤防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市水利局及时为市委领导提供幸福水库档案, 经过对档案资料进行科学分析之后,市委领导果断决定死保堤防,战胜洪水,动员沿河群众 进行抗洪斗争。从而保证沿河人民生命财产和水库的安全、电站的正常运行,避免了60万元 的经济损失。
    1985年,肇源县委、县政府依据农业区划档案和全县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分析研究合理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一业发展,三业大上”(一业即农业,三业 即畜牧业、渔业、林业)的发展战略和计划。根据这个计划,全县水稻种植面积扩大1倍,引 进水稻、小麦等12个新品种,全面推行水稻旱育稀植等10余项新技术。在重灾之年,农业获 得较好收成。其它三业都有新发展,畜牧业被国家农牧渔业部授予商品牛生产基地先进单位 ,渔业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渔业生产先进县”,造林完成11.4万亩,超过省下达指标的 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