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用于编辑文集和史志研究

第三章 为社会科学文化事业服务

  一、为编辑文集和撰写回忆录提供档案
    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黑龙江地区工作或到黑龙 江省视察,形成一系列有珍贵价值的档案。省档案馆和一些地、市档案馆将这些档案提供给 中央档案馆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文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83年 ,省档案馆遵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收集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原件的指示精神,将周恩来、 邓小平、刘少奇、朱德、陈云等在黑龙江省视察的讲话、指示及有关文件计58件复印,报送 中央档案馆和中央文献研究室,为编辑党和国家领导人文集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
    1983年,《张闻天选集》和传记编辑组到省档案馆查找有关1946年至1948年间张闻天在 合江省担任省委书记时的有关档案材料。省档案馆系统地向他们介绍了馆藏中共合江省委全 宗档案的内容,提供了中共合江省委会议记录和张闻天起草的文件,以及张闻天在合江省各 种会议上的讲话共60余件,为研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在合江的革命实践和思想, 编辑《张闻天选集》和编写张闻天传记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查档人员对档案馆再三表示 感谢。省档案馆提供的张闻天文稿,如《城市清算运动中应注意事项》、《分地办法要有利 于团结大多数农民》(原件为《张闻天给陈勉的信》)、《发展工商业的若干政策问题》、 《论群众工作中的诸问题》、《在平分土地运动中保护城市工商业》、《从土地斗争转入生 产斗争》(《合江农村的新形势与新任务》节录)等件被收入《张闻天选集》,于1985年由 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3年8月,陈云关于编辑《辽沈决战》一书的谈话发表后,一些曾在黑龙江地区工作过 的老同志按照陈云谈话的精神撰写回忆录。由于年代久远,一些详细的情况记忆不清,赵德 尊、陈雷等派专人到省档案馆查阅有关档案。省档案馆为其系统地提供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黑 龙江省委全宗的档案资料,对他们回忆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情况和撰写回忆录,起了很大的 作用。省档案馆还先后为解放战争时期在黑龙江地区工作的老同志李范五、方强、贺晋年等 撰写回忆录提供有关档案,受到这些老同志的欢迎。
    二、用于史志研究
    档案史料在历史研究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近现代史研究中,离开了档案史 料,就无法进行历史研究。全省各级档案馆为编写地方史、地方志和一些历史问题的研究提 供了大量的、系统的档案资料,对史志研究和繁荣科学文化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1980年开 放历史档案后,省档案馆为编史修志提供15902卷,占全年提供利用档案总数的94.3%。198 4年,是省档案馆建馆以来提供利用档案最多的一年,共计接待2997人次,提供档案20641卷 ,其中为编写地方志和各专业史提供档案占利用档案总数的86.3%。哈尔滨市档案馆在1982 年至1984年三年中,为有关部门编写市志、专业史提供档案6488卷,受到各部门的好评,产 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富锦县档案馆为编修《富锦县志》和各乡、镇志及各专业志提供了大 量的档案资料。据统计,1980年至1985年,该县修志人员在县档案馆查阅档案资料500余万字 ,完成县志稿80万字。他们说,我们的绝大部分资料都来自档案馆,如没有档案馆的支持, 修志只能是一句空话。
    1980年,省档案馆编研处为适应编写地方史志的需要,开始编写《黑龙江历史大事记》 ,仅清末和民国年间两册大事记就先后查阅利用历史档案6300余卷,摘录大事、要事3000余 条,约30万字。这两本大事记于1984年先后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省档案馆一 处依据馆藏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档案,并利用哈尔滨、齐齐哈尔两市档案馆的档案材料编写 《黑龙江历史大事记》(1945—1949)一书,1985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大事记勾勒 了近现代黑龙江历史发展的轮廓,是档案馆参与史志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为史志研究提供 了必备的参考书。
    1980年,国家财政部和东北三省财政厅共同组织编写《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稿》。省 档案馆为其提供了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合江、松江、嫩江、黑龙江、牡丹江等省各全宗 有关财政经济建设方面的档案资料约千余万字。档案资料的史料价值较高,保证了书稿记述 史料翔实、内容丰富。1984年,该书书稿完成计47万余字,后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 部史稿对研究革命根据地财经工作的经验,对研究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对进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1982年,省档案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写《中国经济史》提供档 案690余卷,涉及到清末至现代的历史档案,对编写经济史很有价值。同年,省档案馆仅为省 和哈尔滨市金融研究所编写地方金融史就提供档案1580多卷,充分发挥了档案在历史研究中 的作用。
    1982年,玉门油矿宣传部派专人到大庆钻井二公司档案室,要求了解铁人王进喜来大庆 会战时的情况,查阅王进喜的先进事迹。档案室向他们提供了大庆会战时1960年至1964年有 关铁人事迹的档案资料。他们看了档案资料后,高兴地说:“我们只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来的 ,没有想到你们将20年前的档案保管得这样好”。据此,在编写玉门油矿矿史中,把铁人当 年在玉门钻探石油的事迹写进了矿史有关篇章。
    1983年,为迎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提出了编写 《黑龙江四十年》的任务,并将这一研究课题列入省社会科学研究“六五”规划。省档案馆 为《黑龙江四十年》编写组系统地提供了大量的档案资料,约计2500余件,300余万字。为研 究撰写该书书稿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黑龙江四十年》一书于1985年完成书稿,1986年 出版。此书是研究黑龙江现代史的一部较好的专著,填补了这一时期史学研究的空白。
    1983年11月至1984年2月,中国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东北农学院、国防 科技大学等单位在海伦县举办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培训班。联系实际进行“海伦社会、经济、 生态、技术系统总体设计及模型系列”的研究。海伦县档案馆为其提供档案1400余卷,并汇 编了18万字的有关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建设的资料。培训班有关人员参考这些档 案资料,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编辑出版了《2000年的海伦》一书, 计4册80余万字,给海伦基地县建设制定了一个切合实际的、可行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也 为研究全国农业系统理论和中央决策机关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了参考。
    1984年,海伦县档案馆提供馆藏档案资料万余卷,配合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海伦县 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课题组进行海伦基地县建设的专题研究,并汇编《海伦地名简介》、《 海伦自然情况及生产情况简介》等提供利用。省社会科学院依据档案资料进行了系统深入的 研究,编写《海伦在前进中》一书,总结了海伦基地县建设的经验教训,对各地基地县建设 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历史档案不仅是编史修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是考证和印证历史史实的有力凭证,能够 解决历史研究中的疑难或争论的问题。1984年,省广播电台利用档案印证哈尔滨广播无线电 台成立时间就是一例。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是全国最早的商办电台之一。当这条消息在《黑 龙江日报》报道后,在全国广播史研究中引起很大反响,同时也招来一些不同意见。为印证 哈尔滨广播电台具体成立时间,省广播电台到省档案馆查找档案,希望从档案中找到佐证。 省档案馆在滨江道尹公署全宗档案中发现了有关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建台时间的案卷之后, 又为其查阅了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中东铁路督办公署、东省特别区地亩处等全宗的档 案,查到当时电台创办人刘翰向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呈请创办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的呈 文、实施细则及成立电台的批文,证实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于1926年9月22日成立,10月1日 开始播音。同时,新发现的《细则》具有很高的史料研究价值,为编写中国广播事业发展史 充实新的内容。省广播电台编辑部的同志兴奋地说,几年来我们为了获得这份材料,四处奔 走觅寻,一无所得。省档案馆提供档案印证了我们研究的问题,真是太好了。他们几次表示 感谢。
    1985年,省档案馆提供档案,为省组织史资料编辑组考证中共嫩江省工作委员会(简称 中共嫩江省工委)的名称问题提供了证据。1945年10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派干部到北安建立 了中共嫩江省工委,11月15日成立中共黑龙江省工委后,中共嫩江省工委撤销。当时有的资 料记载为中共嫩江地区工委。80年代初,有的公开出版的著作也采用了中共嫩江地区工委的 说法。但据当时的省工委书记王堃聘的回忆,是叫中共嫩江省工委。1985年,省组织史资料 编辑组在撰写《中共黑龙江省组织史资料》一书时,为搞清这一问题,到省档案馆查阅了中 共黑龙江省委全宗档案,从1947年黑龙江省委会议记录中发现了关于嫩江省工委的有关资料 :“11月15日为改嫩江省工委为黑龙江省工委”等,证实1945年10月,东北局派王堃聘等干 部到北安,成立了中共嫩江省工委,从而搞清了历史史实,此说为《中共黑龙江省组织史资 料》一书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