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为解决党籍等问题提供证明
档案馆提供档案材料,证明一些干部、知识分子的学历、职级等,在落实各项政策中发
挥了作用。如鞍山市立山阀门厂党委书记李广荣曾失掉组织关系,一度被怀疑为假党员。为
弄清这一问题,鞍山市有关单位外调人员曾跑了全国20多个单位,也没有搞清楚。1974年,
根据李广荣早年在龙江县工作的线索,又到龙江县档案馆查找李广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有关
材料。县档案馆为他们提供李广荣的1947年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证实了李广荣的党籍
问题。查档案人员再三表示感谢。
伊春林业局职工刘雁斌于1946年在双城县参军,1952年复员到伊春工作。1981年办退休
手续时,因其档案中没有记载参军这段历史,退休费只发给75%。他要求单位查清这段历史,
按建国前参加工作对待。他所在单位先后到省民政厅荣管处、伊春市民政局、市档案馆查找
有关材料,均无所获。后来,他们到双城县档案馆后,档案馆为其提供《回乡转业建设军人
登记表》,查清并证实了他参军的历史。1981年,伊春林业局按政府规定给他补发了工资。
濮阳油田医院职工刘长才、呼延萍于1978年前在大庆市第一医院工作,并分别评定检验
士、助产士的技术职称。由于他们的任职文件等有关材料未存入本人档案。1978年到濮阳油
田医院工作后,没有按专业干部使用。1981年,刘长才、呼延萍就职称问题给大庆市第一医
院来信,要求证实他们的专业职称,信访部门接到他们的信后,到医院档案室查阅1976年该
院《关于刘长才、呼延萍同志任职的通知》,并复制一份寄去。他们表示由衷地感谢,说档
案材料做了他们的公证人。
1983年3月,省第二森调大队工程师王维风拟晋升高级工程师,需要查找证明会日语的有
关材料。他自己回忆,曾在1938年至1939年间被定为日语二等翻译,但苦于没有材料可以证
明。于是,他到省档案馆请求提供证明他会日语的材料。省档案馆从伪满洲国政府公报中找
到了王维风为日语一等翻译合格的材料,为其提供了证明。同年3月11日,青冈县农业科到省
档案馆请求提供有关该县农科所刘春善在1942年至1944年间任技佐的材料,省档案馆在馆藏
的伪满公报中查到刘春善任技佐的材料,为其提供了证明,使该同志套改为工程师,解决了
职称问题。
通河县祥顺乡教师李成荫于1983年办理退休手续时遇到了麻烦。他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日本特务,其参加工作的时间也被改为1952年。按有关文件规
定,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教师可享受离休待遇,并安排一名子女。而他则只能按建国后参加
工作办理退休手续。李成荫十分着急,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到通河县档案馆请求帮助查找证明
材料。县档案馆为其提供1947年通河县教员人事配备表。证实1947年2月16日李成荫为通河县
漂河小学教员。有档案为凭证,单位为他办理离休手续,为他落实了政策。
1985年,肇东县信访办接待了一位叫李秀珍的老年妇女。她原是随军家属,并在广西丽
江垦殖所参加工作,1955年随爱人转业回乡。在办理转籍手续时,工作人员将李秀珍错写为
李秀玲,然后由广西寄到肇东县卫生局,造成了李秀珍档案“丢失”。30年来,李秀珍为安
排自己的工作到处查找档案。于1985年7月又上访到县信访办,信访办认真研究她的情况,到
县卫生局档案室查阅人事档案,发现李秀玲就是李秀珍。从此,李秀珍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哈尔滨市老鼎丰糕点厂徐玉铎在1960年被评为糕点技师,先后被邀请到北京、天津和一
些省、市传授制做糕点技艺,被誉为“糕点大师”、“月饼大王”。1985年,道外区商业局
拟呈报徐玉铎晋升高级糕点技师职务,但他1960年评为技师的任命件在“文化大革命”时丢
失。老鼎丰糕点厂人事部门虽多方查询证明,亦无结果。后来,他们到哈尔滨市档案馆,要
求查找有关技术职称的档案,得到所需的两份徐玉铎技术职称证明的原始材料复印件。该厂
写信给哈尔滨市档案馆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