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学术研究

  黑龙江省档案科学研究所,是我省唯一的档案科学研究机构。自1980年7月建所至1985年 末,省档案科学研究所的工作经历了两个阶段:1980—1981年,处于摸索阶段,通过参与省 档案局业务指导工作开展一些研究活动。1982年以后,开始课题研究阶段,参与省档案局的 中心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应用理论研究
    应用理论研究有:1.档案利用方面:主要是探索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利用工作,为社 会主义建设服务,研究利用工作的新特点,对利用工作与馆(室)基础建设的关系进行探讨 等;2.对丰富馆藏、开放历史档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探讨;3.文书立卷原则的探讨; 4.对档案鉴定原则及保管期限表的研究;5.档案馆作为档案事业重点和主体建设和管理问 题;6.科技档案、城建档案方面的“经济效益”、“管理体制”、“三纳入”等研究;7. 档案检索工具及著录的调查研究与试点;8.如何搞好档案史料编研工作;9.全省档案保护 技术现状及主攻方向的调查研究;10.库房设计,温、湿度控制,对于去湿自动控制和加湿 机设备的研制;11.对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及档案工作改革方案的研究和 建设;12.历史档案的整理和抢救工作;13.进行档案缩微复制工作的试验与研究。
    通过上述各专题的研究,为加强宏观调控和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其成果主要体 现在规范、制度以及专题研讨会对实践工作的推动和凝结在一些质量较好的论文上。据不完 全统计,自1979年至1985年,黑龙江省为各种全国性的档案工作会议、学术研讨会,提交或 宣读的论文有35篇,其中档案科学研究所及其成员撰写的有11篇。在国家档案专业刊物上发 表的文章或译文87篇,其中档案科学研究所撰写的有7篇。在中国档案学会与四川省档案学会 联合召开的县档案馆工作研究会上,黑龙江省档案科学研究所提交的《县档案馆编研材料质 量和要求》一文,有关专家认为“在近年来档案研究中还是不可多得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比较好的一篇文章”。在两次省档案学会的优秀论文评选中,省档案科学研究所提交论文 ,被评为一等奖1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3篇,占获奖论文总数的1/7强。
    二、保护技术研究
    (一)普查档案保护
    1982年和1983年,省档案科学研究所组织人员对全省档案保护技术情况进行普查。1984 年又对6个市、3个县、1个地区的档案馆进行重点调查研究,翻阅了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的档 案10393卷,研究档案的病变情况,发现这个时间的档案纸张和字迹程度不同地发生病变的占 90%以上。主要特点是发生病变档案的年代比较集中,多在1946年至1955年、1960年至1962年 的档案中,且字迹病变大于纸张的变化。其原因主要是字迹和载体的耐久性差,也与认识不 足、人员素质不够高,保管条件比较差,管理方法不尽科学等因素有关,提出了急需进行抢 救和加强管理、改善保护条件等对策。
    (二)县级档案馆库建筑设计标准
    80年代初,有些县在筹备建设县档案馆库中,要求省档案局提供标准设计。省档案科学 研究所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五系合作,设计出县级档案馆库建筑标准。为使标准符合实际 ,结构、布局合理,既适用又经济,有利于工作开展,多次深入到大庆、庆安等地进行调查 研究,确定采用天井式建筑结构,宜于档案库房自然通风,控制温、湿度。由哈尔滨建筑工 程学院承担绘制800平方米和1000平方米两种标准的县档案馆库房设计的立面图和平面图,发 至全省各市(地)、县档案局,供建筑馆库时参考。
    (三)档案馆设备、工具的研制
    50年代,在全国技术革命与技术革新的推动下,黑龙江省县级档案馆先后研制出一些装 具和设备。据1960年不完全统计,龙江、双城等49个单位就创造和仿制了自动报警铃,温、 湿度自动报警计,自动灭火栓,调卷指示灯,库房安全自动锁,自动吸尘器,兰图保护剂等 25项147件新设施及工具。这些装具和设备因多系土法制成,多数被以后的现代化产品所代替 。
    1982—1985年,省档案馆技术处针对北方地区冬季库房干燥的情况,研制了DR—1增湿机 。主要原理为水波电加热,即用轴流风机使水蒸汽向档案库房扩散,以保证档案库房相对湿 度保持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从而达到延长档案寿命的目的。DR—1增湿机设计完成后,曾试 制样机4台,在省档案馆档案库房中试用,并荣获国家档案局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
    1984—1985年,省档案科学研究所为解决档案防潮、防虫、防火等问题,经调查研究提 出并设计改进档案装具的样品,由哈尔滨某厂试制8个,送省档案馆试用2个,由于生产技术 不过关和性能达不到要求,而未投产。
    1985年,齐齐哈尔市档案馆与齐齐哈尔市无线电一厂联合研制成DSY—3A去湿机自动控制 仪,具有自动启动和停止的功能,温、湿度控制准确,监视方便,显示直观等优点。在齐齐 哈尔市档案馆应用,使档案库房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5—56%之间。
    (四)库房温湿度研究
    1982—1983年,齐齐哈尔市档案馆结合市档案馆库房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地下库房的 防潮降湿问题。通过长期观察、测试和研究,取得一套地下库房防潮降湿的有效成果。并撰 写出《地下库房防潮降湿的初步实践》一文,载于《黑龙江档案》上。
    1985年8月,省档案科学研究所在庆安县召开库房温度、湿度测试与调节专题研讨会。代 表全省9个不同地区的市(地)、县档案馆的人员参加研讨与交流,并学习了4种温度、湿度 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会上,齐齐哈尔市档案馆、大庆市档案馆、庆安县档案馆分别介绍库 房温度、湿度测试与控制工作的经验。会议提出档案馆库房内温度、湿度测量工作必须坚持 经常,设专人负责,按时记录,各级档案室也要这样做,以推动全省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开 展。
    此外,黑龙江省档案科学研究所1981—1984年9月,曾编不定期的《外地档案工作情况介 绍》,共印发22期,达5—6万字,传播档案改革方面的新情况、新观点,综述全国各地档案 学术研究情况,介绍兄弟省、市档案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1984年改为《档案信息》,主 要报道省内的档案工作及学习、研究情况。通过交流,促进全省档案科学研究活动,推动档 案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