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变电项目
一、哈尔滨和西部电力网的枢纽变电所
(一)哈尔滨一次变电所
哈尔滨一次变电所是新中国成立以前,黑龙江地区电压等级最高,变电容量最大的一座
变电所。1942年3月由伪“满洲电业株式会社”兴建,翌年9月投产。装2.5万千伏安、154千
伏变压器4台,容量10万千伏安。一次侧与松滨线连结。输出线为66千伏和22千伏。1968年松
滨线升压时更换为220千伏7.5万千伏安变压器2台。当年8月和1969年1月分别投入运行。
(二)哈西一次变电所
经水利电力部批准建设的哈尔滨哈西一次变电所,是使西部电力网和哈尔滨电力网相联
,从而和东北主电力网联结的220千伏枢纽变电所。变电总容量32万千伏安,调相机总容量1
4万千乏。由东北电力设计院设计,省送变电公司承担变电安装,哈尔滨市建二公司承担土建
工程。
1976年3月开始土建,1980年3月开始变电安装,1981年7月完成15万千伏安的1号主变压
器安装,变电比220/66/11千伏。变电所投运时,一次侧和五常至哈尔滨的五哈线(松滨线
的一部分)联结,送出220千伏线路供给哈尔滨一次变电所电源。同年10月新哈线投运后,使
西部电网通过哈西变和主网联网。
1984年11月11日,2万千伏安3号主变压器投入运行。同年开始安装5万千乏和9万千乏调
相机各1台,总容量14万千乏,1984年3月24日5万千乏调相机投入运行。1985年4月17日9万千
乏调相机投入运行。
1985年7月15万千伏安2号主变压器投运。至此,哈西一次变电所全部建成。
哈西一次变电所建成后,作为西部电力网和哈尔滨电力网、东北主电力网联网的枢纽变
电所,改善了电网结构,提高了电压质量,调剂了电能余缺,增强了电网运行稳定性。
(三)火炬变电所
由黑龙江省电力局批准,979年开始建设的大庆火炬一次变电所,是西部电力网富大哈线
和主网联网的中间枢纽变电所,总容量24万千伏安。
工程由黑龙江省电力设计院设计,省送电工程公司施工。1979年5月动工建设,1981年1
1月,12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投入运行。
为配合富拉尔基第二发电厂投产,加强西部电力网和哈尔滨电力网联结,火炬变电所于
1984年4月投入12万千伏安2号主变压器。有220千伏进出线4条,即二火线、让火线、火哈线
和火红线。1983年完工,富拉尔基第二发电厂的电力通过火炬变电所直接送至哈尔滨。
(四)齐齐哈尔一次变电所
经水利电力部批准建设的齐齐哈尔一次变电所,是配合富拉尔基第二发电厂投产建设的
枢纽变电所,也是西部电力网和北安电力网联结的枢纽变电所。安装12万千伏安变压器2台;
3.15万千伏安变压器1台;总容量27.15万千伏安;2.5万千乏调相机1台。工程由省电力设
计院设计,齐齐哈尔电业局电力安装公司安装设备,齐市建筑公司承担土建。
1976年4月动工,1977年1月220千伏12万千伏安1号主变压器投入运行。变压比220/110
/35千伏,受富拉尔基二电厂电源,输出线有220千伏的齐让线、齐拉线;110千伏的齐铁线
、齐龙线和6条35千伏线路。1981年1月同容量2号主变压器也投入运行。同年10月35千伏3.
15万千伏安变压器和2.5万千乏调相机投产。至此,完成齐齐哈尔一次变电所建设。
(五)拉东一次变电所
经电力工业部批准建设的拉东一次变电所,是联结西部电力网和北安电力网的枢纽变电
所,是齐拉北输电工程的配套项目。由省电力设计院设计,省建第三工程公司负责土建,齐
齐哈尔电业局电力安装公司安装。1982年4月开工,装220千伏9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变压
比为220/110/35千伏。通过齐拉线受富拉尔基二电厂电源,送出线主要有220千伏拉北线等
。1983年12月投入运行。
(六)北安一次变电所
1981年经电力工业部批准建设的北安一次变电所,是北安电力网和西部电力网联结的枢
纽变电所。装220千伏9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电压比为220/110/35千伏。由省电力设计院
设计,北安电业局电力安装公司施工。1982年2月开工建设,1983年11月建成投产。通过拉北
线受220千伏的富拉尔基二电厂电源。出口线有110千伏的北克线、北厂甲乙线、北孙线、北
九线。
二、东部电力网枢纽变电所
(一)尚志一次变电所
1981年经水利电力部批准建设的尚志一次变电所,是牡海尚送电线路和主网联网的枢纽
变电所。装9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变压比为220/66/11千伏。工程由省电力设计院设计,
哈尔滨电业局电力安装公司安装设备,尚志县建筑工程队承担土建工程。1981年6月开工建设
,1982年11月建成。建成时由于哈尔滨至尚志尚未联结,尚志一次变电所只与牡海尚线联结
受牡丹江电源,送出66千伏至延寿、苇河和尚志二次变的输电线路。并为东部电力网和哈尔
滨电力网联网做了准备。
(二)海林一次变电所
1981年经水利电力部批准建设的海林一次变电所,是牡海尚送电线路的中间枢纽变电所
。装3.15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电压比为220/35/10千伏。由省电力设计院设计,牡丹江
市电力安装公司施工。1981年10月开工建设,1982年10月简易送电。1983年11月正式投入运
行。
(三)牡北一次变电所
1970年经水利电力部批准建设的牡丹江北一次变电所,是牡丹江电力网和鸡西电力网联
网的枢纽变电所。也是牡丹江和镜泊湖发电厂联结的枢纽变电所。最终总容量21万千伏安。
按154千伏建设,1979年3月升压为220千伏。工程由省电力设计院设计,牡丹江电业局变电工
区施工。
1970年开工建设,1971年12月建成,装6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电压比154/35千伏。经
鸡牡二回线受鸡西发电厂电源。1979年3月升压至220千伏时,换装8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
1980年4月增装1台220千伏9万千伏安变压器。1982年镜泊湖至牡丹江送电线路进入牡北一次
变,同年10月经牡海尚线向尚志一次变电所简易送电。1983年受牡丹江第二发电厂电源。同
年10月,8万千伏安主变压器调出。1984年12月又增装12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至此变电所
全部建成。输出线有35千伏的14条。
(四)鸡西一次变电所
1978年经水利电力部批准建设的鸡西一次变电所,是鸡西电力网联结牡丹江电力网和佳
木斯电力网的220千伏枢纽变电所。总容量30万千伏安。由东北电力设计院设计,鸡西电业局
安装设备,鸡西市建筑工程公司承担土建工程。
1978年6月开工建设,安装12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电压比为220/110/35千伏,1979
年7月投入运行。1980年安装同容量主变压器1台,电压比220/60/10千伏,同年并网运行。
1982年又增装154千伏6万千伏安变压器1台,电压比为154/110/60千伏。变电所220千伏进
出线有鸡勃线、鸡联线和鸡牡线;输出线有154千伏鸡密线和35千伏线路11条。
(五)新民一次变电所
1964年经水利电力部批准建设的勃利新民一次变电所,是佳木斯电力网与鸡西、牡丹江
电力网联结的枢纽变电所,最终容量15.48万千伏安。由东北电力设计院设计,省送变电工
程公司施工。
1964年开工建设,1966年4月建成投运154千伏1.5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变压比为154
/35千伏。1973年9月增装2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变压比为154/35千伏。1974年安装0.1
8万千伏安变压器1台,变压比为35/6.3千伏。1979年7月1.5万千伏安变压器拆除,更换6
.3万千伏安变压器1台,变压比220/110/38.5千伏,一次侧升压至220千伏。1984年11月
原2万千伏安变压器拆除,更换9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变压比220/110/38.5千伏。至此
新民变电所全部建成,220千伏进出线有鸡勃线和佳勃线,输出线有110千伏新七线等。
(六)佳南一次变电所
1966年经电力工业部批准建设的佳木斯南一次变电所,是佳木斯电力网与鸡西、牡丹江
电力网联网的枢纽变电所,最终容量21万千伏安。由东北电力设计院设计,东北电力建设总
局送变电工程公司变电一工区施工。
1966年3月开工建设,建设时电压等级154千伏。1970年5月变电所建成临时投运,安装6
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受66千伏电源升压至154千伏,空充佳勃线,为系统补偿无功。1972
年5月,安装0.75万千伏安变压器1台,变压比为110/6.3千伏。1976年12月,安装1台9万
千伏安主变压器,同时升压为220千伏运行,0.75万千伏安主变压器停运。1979年7月原6万
千伏安主变压器调出。1980年6月安装12万千伏安主变压器1台,变压比为220/110/11千伏
。至此佳南变电所全部建成。变电所进出线有220千伏线路5条,即佳勃线、佳双线、佳联甲
线、佳联乙线、亮南线;110千伏线路8条,11千伏线路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