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发展
第四章 城 市
生活在黑龙江地区的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曾先后建立了许多城邑,有些城市
发展成为各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唐朝时期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今宁
安县渤海镇)和金国的上京会宁府(今阿城市郊白城)就是盛极一时的古代帝都大邑。在辽
、金时代,有依兰的五国城、泰来的塔子城、克东的蒲峪路城;元、明时代有肇东的八里城
、汤原的桃温万户府城、双城的底矢卜城等;清代中期以后陆续出现卜奎、墨尔根(嫩江)
、瑷珲、呼兰、宁古塔、三姓(依兰)、双城和阿勒楚喀(阿城)等城镇。但近代城市却是
在20世纪初才出现的。随着土地开发、农业发展、铁路修建、矿山与森林开发以及外国资本
的入侵,从1905年起哈尔滨、齐齐哈尔、瑷珲、宁安、三姓、东宁等先后开辟为对外开放的
商埠,近代城镇陆续产生并逐渐发展。
1921年2月14日,中国政府在哈尔滨设立市政管理局,1926年11月1日建立哈尔滨市,这
是黑龙江省内第一个建制市。此后,在1936年3月26日日伪决定建立齐齐哈尔市,1937年12月
1日牡丹江市和佳木斯市也同时建立。至此全省有了4座中心城市,分别布局在东、南、西、
北,并以此形成全省城市地理分布的格局。1942年密山一度被设为东安市,但为期不长。日
本投降后,人民民主政府于1945年12月在鹤岗矿区建立了兴山市,这是人民政权管辖下诞生
的第一座城市。1949年11月,兴山市改为鹤岗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省是国家重点建设地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新城市不
断产生。1956年5月25日建立双鸭山市,1957年1月22日建立鸡西市,1964年6月23日建立伊春
市,1960年5月26日产生了中外瞩目的大庆市(当时称安达市)。至此全省有了9座城市。
进入 70年代后,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1970年4月1日建立了七台河市;在边境贸易的基
础上,于1975年8月15日成立了绥芬河市;1980年11月15日设立了黑河市。在地方工业与地区
经济发展基础上,1982年12月18日绥化县改设为市,1982年12月18日恢复北安市建制(该市
1960年设置,1963年撤销),1983年10月18日新建五大连池市。1984年安达县改市(县级)
。到1985年末,全省有大、中、小城市16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