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元古界

  黑龙江省出露的中元古界以黑龙江群为代表,上元古界以东风山群、马家街群和佳疙瘩 群为代表。
    一、中元古界
    中元古界仅出露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山区。特征是具强烈的片理构造,均以低变质的片岩 为主。以黑龙江群为代表。
    黑龙江群呈南北向分布于麻山群周围。即嘉荫、萝北、依兰、桦南、林口、穆棱和东宁 等县。与麻山群的关系不清。自下而上共分6个组。
    (一)羊角沟组
    羊角沟组出露于依兰和林口县境内,岩性以绢云石英片岩和绿色片岩为主。厚度是南薄 (500米),向北逐渐加厚,在依兰地区为1000米。
    (二)大顶子山组
    大顶子山组分布于依兰和林口县境内岩性以白云钠长片岩、白云石英片岩和少量的绿色 片岩所组成。该组依岩石结构可划分2段:下段以含碳质较多和变斑状结构不明显为特征;而 上段是以变斑状结构为特征,变斑晶是由钠长石组成,大如豆状,所以俗称“疙瘩”片岩。 厚度为南薄北厚,在依兰地区有1700米厚。
    (三)东三家子组
    东三家子组仅在依兰和林口县的局部地方出露由厚层状白云质大理岩为主,夹少量的白 云钠长片岩。该组的大理岩常不稳定,除依兰地区较厚外,其它地区多呈透镜状。在依兰地 区厚374米。与大顶子山组呈整合接触。
    (四)鸡冠山组
    鸡冠山组以二云钠长片岩为主,夹少量绿色片岩和角闪片岩。该组分布较普遍,但各地 厚度不一,牡丹江市附近测得661米,依兰地区测得1177米,而在萝北和嘉荫县内测得2180米 ,仍是南薄北厚。与东三家子组是整合接触。
    (五)山嘴子组
    山嘴子组分布较广泛,嘉荫、萝北、依兰和林口县等有出露。岩性以板状石英岩和二云 钠长片岩为主,夹少量绿色片岩和大理岩透镜体。厚度2850米,与鸡冠山组是整合接触。
    (六)湖南营组
    湖南营组以角闪片岩为主,夹少量二云钠长片岩和大理岩透镜体组成。主要分布于桦南 县的湖南营和萝北、嘉荫等县内。多分布于麻山群的附近或相邻。厚约2700米,与山嘴子组 是整合接触。
    黑龙江群分布于麻山群周围和彼邻,两者的接触关系有争议。从原岩分析看是一套中基 性的火山岩夹陆源碎屑岩及大理岩所组成。变质作用的类型为高压低温区域变质作用,变质 程度较低。黑龙江群由于片理构造非常发育,岩性又比较简单,所以划分地层是很困难的工 作,多是以大理岩做为标志层划分各组。近年来,有些人认为是韧性剪切带,其原岩与麻山 群相当。在该群分布地区,常有自然金矿产。
    二、上元古界
    上元古界地层在黑龙江省很不发育,仅在桦南、鹤岗和呼玛等县市境内局部出露,分别 称马家街群、东风山群和佳疙瘩群。
    (一)马家街群
    马家街群见于桦南县马家街一带。均以千枚状炭质板岩夹结晶灰岩组成。具较清晰的变 质带,由东向西,依次为红柱石带、石榴石带和十字石带。岩石未受混合岩化作用。厚2500 米左右。
    (二)东风山群
    东风山群出露于鹤岗市的东风山和伊春市的亮子河。由绢云片岩、含碳质绢云片岩、石 墨片岩及少量的大理岩和含铁石英岩组成。变质程度和马家街相当,也是有红柱石片岩。该 套岩层用铷锶法测得年龄值为7.97亿年。厚度近1500米。
    (三)佳疙瘩群
    佳疙瘩群分布于呼玛县境内,零星分布,由云母片岩、炭质云母片岩、红柱石云母片岩 和变质砂岩所组成,厚约2700米。
    上元古界因分布零星,又无化石佐证,所以三群对比也很勉强。仅以含碳质较多和结晶 灰岩为依据相互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