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中生界

  除三迭系以外,中生界普遍出露于黑龙江省各处,并多数为陆相,局部有海陆交互相。
    一、三迭系
    三迭系仅见于黑龙江省东部饶河和宝清地区,其中饶河地区研究较为详细。
    (一)中三迭统
    中三迭统仅出露于饶河地区,称十八垧地组。该组由硅质岩组成,产有瓣鳃类、放射虫 和牙形石类化石,厚度近400米。
    (二)上三迭统
    上三迭统在饶河地区分为2个组。下部为大坝北山组,由泥岩、粉砂岩与硅质岩互层组成 ,产有放射虫、牙形石等化石,厚1400米;上部为大佳河组,由硅质岩夹泥岩及灰岩透镜体 组成,产有牙形石、放射虫等化石,厚1100米。
    宝清地区的上三迭统称南双鸭山组,由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产有 瓣鳃类化石,厚度2600米。
    二、侏罗系侏罗系在黑龙江省分布很广,但各地出露程度和研究程度不尽相同。
    (一)下侏罗统
    下侏罗统见于虎林县等地,下部称大架山组,上部称白鹤山组。岩性均为海相的泥质岩 和砂岩组成,产有瓣鳃类和菊石化石,厚1280米,与大佳河组呈不整合接触。
    (二)中侏罗统
    中侏罗统在黑龙江省分布较广泛。分布于大兴安岭地区者称额木尔河群,以正常碎屑岩 为主,中部夹炭质页岩和煤,产有植物、瓣鳃和腹足类化石,厚9600米。分布于张广才岭和 伊春地区者称太安屯组,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夹少量砂板岩,产植物化石,厚3800米。
    (三)上侏罗统
    上侏罗统分布很广泛。在大、小兴安岭地区称兴安岭群和扎赉诺尔群。兴安岭群底部为 龙江组,由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夹砂页岩,其上为九峰山组,由火山碎屑岩和沉积碎屑岩互层 ,并夹煤层,再向上以基性火山岩为主的甘河组和以酸性火山岩为主的欧肯河组。产有植物 化石,厚度共计4200米。扎赉诺尔群为一套陆相的沉积碎屑岩夹煤层组成,产植物化石,厚 870米左右。在甘河组里,有玛瑙矿产。
    在老爷岭地区出露的上侏罗统称鸡西群。该群底部称滴道组,由中酸性火山岩和沉积碎 屑岩组成,夹不稳定的煤层;中部称城子河组,底部是底砾岩,向上碎屑物粒度逐渐变细, 并夹有煤层;该群上部为穆棱组,由细碎屑岩夹煤层组成,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局部地方有 海相瓣鳃类化石,厚度近4000米。
    在饶河和宝清地区出露有中——上侏罗统的龙爪沟群。该群下部由沉积碎屑岩和火山碎 屑岩互层,并夹不稳定的煤层;中部是细碎屑岩夹煤层;上部以沉积碎屑岩为主,夹中性火 山岩和煤层。该群产有植物化石和海相的瓣鳃类、菊石、腕足类和腹足类等化石,为海陆交 互相沉积地层,厚度达4000米左右。
    三、白垩系
    白垩系在伊勒呼里山区没有出露,其它地区均有出露。其中以松辽盆地出露最全,沉积 巨厚,并含有石油,所以研究也很详细。
    (一)下白至统
    松辽平原中出露的下白垩统分5个组,自下而上有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 、嫩江组,均由湖相的泥岩和泥砂岩组成,产有叶肢介、介形虫、瓣鳃类、鱼类等动植物化 石,厚度达4000米。其下与侏罗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在东部山区出露的下白垩统称桦山群。该群底部为东山组,是由安山质火山岩和砂砾岩 组成;中部为猴石沟组,由沉积碎屑岩组成;上部称安民沟组,由底砾岩和硬砂岩组成。该 群含有植物化石,与侏罗系呈假整合接触,厚度3000米左右。
    (二)上自垩统
    松辽平原地区出露的上白垩统称四方台组和明水组,均由砂岩、粉砂岩和泥质岩组成。 产有瓣鳃类和介形虫化石,厚900米,与下白垩统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在东部山区出露的上白 垩统称伊林组,由中酸性火山岩组成,产有植物化石,厚度1300米,与下白垩统也是不整合 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