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华夏系构造
华夏系构造的发生和演化在黑龙江省东部和西部地区略有不同。
一、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的华夏系构造主要发育于嫩江以北的小兴安岭南麓地区。从地层分布上看,这
里有北东向的新开岭隆起带。二迭系仅分布于隆起带的东南侧;而西北侧分布有前二迭纪的
古生代地层。同时,华里西期的花岗岩也是北东向分布。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认为西部华
夏系构造可能在华力西早期业已形成,它控制了古生界的沉积和花岗岩的分布。在燕山期华
夏系构造再次活动时,使得侏罗系的火山岩再次呈北东向覆盖于各时代岩层之上。
二、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华夏系构造分布很广,主要表现为北东向的复式褶皱和具一定规模的断裂构造
。在太平岭地区,形成一系列的北东向呈雁行排列的复式背斜和向斜组成,并伴随着褶皱运
动有大规模华力西晚期花岗岩的侵入。在伊春和张广才岭地区,古生代地层和华力西晚期花
岗岩一起构成北东向褶皱,并有相伴的断裂构造。在老爷岭隆起带,由于华夏系构造的影响
,致使麻山群和黑龙江群变质岩石的片理走向有很大一部分由南北向改变为北东向。就此,
东部华夏系构造形成时间可能为上古生代末。
到中生代燕山期时,这些构造持续活动,形成近北东向分布的火山岩和小侵入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