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华夏式构造

  华夏式构造在黑龙江省较明显,主要为几个大的北东向断裂构造带。
    一、敦密断裂构造带
    黑龙江省出露敦密断裂构造带的北东段,在七虎力河以北。该构造带很清楚,它是沿袭 华夏系构造而发展起来的。在断裂构造带内沉积有下白垩统猴石沟组和第三系的黄花组和道 台桥组,并有上第三纪晚期的玄武岩喷发,它们均呈北东向分布。
    二、依舒断裂构造带
    依舒断裂构造带沿萝北、汤原、依兰、延寿、尚志一线分布,长约500公里,宽20公里, 斜贯全省。它是在晚二迭世即已存在的华夏系断裂而发展起来的华夏式构造,沿断裂构造带 沉积有下第三系的达连河组含煤岩系以及上第三系的道台桥组砂砾岩。
    三、新青至五营断裂构造带
    新青至五营断裂构造带经新青、五营、友好、翠兰到新林村一带,呈北东向延伸,长约 150公里,沿断裂带有下白垩统的淘淇河组和上第三系的孙吴组地层。
    四、孙吴断裂构造带
    孙吴断裂构造带在孙吴至龙镇间,截断了小兴安岭北西向隆起带,长约百公里,宽20公 里。沿断裂带有下白垩统嫩江组和第三系的孙吴组分布。
    华夏式断裂构造带是沿袭华夏系断裂构造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开始活动于早白垩世, 到新第三纪时活动最为强烈。各断裂带内普遍接受了上第三系的砂砾岩沉积,有的尚有大量 玄武岩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