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湿度、蒸发、湿润系数

  一、湿度
    大气中的水汽是产生多种天气现象的物质基础,有了水汽才能成云致雨,水汽多了,就 可能造成暴雨洪涝,水汽少了,就可能出现干旱。湿度是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气象要 素,一般常用水汽压表示大气中的水汽绝对含量,它的单位为百帕,用相对湿度表示大气中 水汽的相对数量,即大气中实际水汽压力与该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它的单位为百分数。
    蒸发是地面、水面及植物表面的水分向大气逸散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大气中水分的主 要来源。蒸发的强弱主要和温度有关,此外还受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条件影响。蒸发量 资料有两大类,一类是由各种方法计算得到,一类是实测得到,气象上常用20厘米直径蒸发 器测得蒸发量,它比较接近实际蒸发量。
    降水是一地水分的主要收入,而蒸发决定了一地的水分支出。因此,一地的湿润状况不 仅决定降水,还决定于蒸发。湿润系数是降水量与蒸发力之比,它表示一地的湿润程度,它 是决定一地是否能存在某种自然景观的重要条件。
    (一)水汽压
    1.年平均水汽压分布黑龙江省年平均水汽压其分布的总趋势是:东南高、西北低,一般 在6—8百帕之间。西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年平均水汽压最小,小于6百帕。中部的松花江沿岸 及东部山地西麓最大,大于8百帕。东部的饶河和密山以东地区以及东宁附近也较大,接近或 超过8百帕。东部的三江平原东北部和中部稍低,低于7.5百帕。
    2.各季水汽压分布
    以1月、4月、7月、10月各月平均水汽压,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四季平均水汽压。
    1月份全省各地水汽压均不超过1.2百帕。省的西北部最少,最北的漠河为0.4百帕,也 是我国冬季水汽压最低的地区,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增加,东宁最大,为1.2百帕。
    夏季是全年水汽压最大季节,7月份是全年各月中水汽压最高的月份,黑龙江省大部分地 区7月水汽压超过16百帕,松嫩平原东南部、松花江流域、饶河、鸡东一线以东地区以及东宁 等地最大,超过20百帕。西北部大兴安岭地区仍是黑龙江省水汽压最小的地区。
    春、秋两季为过渡季节,其值在冬夏之间,春季在3—5百帕之间,秋季除大兴安岭地区 外,其它各地略高于春季。春秋两季水汽压等值线的分布形势和年平均水汽压等值线的分布 形势很相似。
    (二)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直接表示了空气的干燥或潮湿程度,它对人民生活、经济建设有密切关系。相 对湿度除和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多少有关外,还决定于气温的高低。
    1.年平均相对湿度的分布
    嫩江、逊克一线以南的黑龙江省中部,是全省年平均相对湿度最高地区,除松花江南岸 一些地方以外,均高于75%,北部大兴安岭地区也较高。东南部、西部、三江平原中部相对湿 度较低,一般低于65%,东宁最低为60%。
    2.各季相对湿度的分布
    冬季气温低,因此相对湿度并不太低。无论在数值上,还是等值线的分布形势都很接近 年平均相对湿度的分布。
    夏季气温高,水汽含量也大,是全年各季中相对湿度最大的季节。7月份虽然是全年各月 中水汽压最高的月份,但因气温高,许多地方8月份的相对湿度是全年各月相对湿度的最高值 。中部仍然是相对湿度最高的地区,7月份平均相对湿度不少地方超过80%。东部的饶河、虎 林、绥芬河等地相对湿度较高。西南部、三江平原中部、东北部相对湿度较低,多数地方低 于75%。
    春秋过渡季节,相对湿度较低,春季低于秋季。春季的4月份是全年各月相对湿度最低的 月份。松嫩平原西部,是全省相对湿度最低的地区,最西部的龙江最低为39%,三江平原中部 也较低。中部、东部以及大兴安岭地区北部仍然是相对湿度较高地区,不少地方相对湿度超 过60%。秋季相对湿度的分布形势和春季很相似,只是在数值上高出春季5-10%左右。
    二、蒸发
    (一)年平均蒸发量的分布黑龙江省年平均蒸发量在900-1800毫米,由南向北递减。最 大蒸发量在松嫩平原南部,大于1600毫米。大兴安岭山地蒸发量小,其值小于1000毫米。其 次是小兴安岭山地,一般约1000—1100毫米。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在1200-1500毫米之间。
    (二)各季平均蒸发量的分布
    全年以冬季蒸发量为最小,1月份是全年蒸发量最小的月份,其值在3—22毫米之间。大 兴安岭山地蒸发量最小,其值小于5毫米,小兴安岭山地蒸发量也较小,不超过7毫米。纬度 最低的东宁,1月份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其值为22毫米。其次是三江平原的中部和南部,超 过14毫米。松嫩平原南部也较高,其值超过10毫米。
    春季各地温度迅速升高,风力增大,蒸发量较大,全省蒸发量在80-370毫米之间,5月 份风速最大,除个别地方,其蒸发量是全年各月蒸发量的最高值。大小兴安岭山地蒸发量仍 然最小,而最大值分布在松嫩平原南部。春季由于风大、气温高,其蒸发量远远超过秋季。
    夏季气温高,是全年蒸发量最大的季节,蒸发量小的大兴安岭山地也在120毫米以上,其 分布形势和全年平均蒸发量的分布一致。
    三、湿润系数
    (一)年湿润系数的分布
    根据布德科综合法计算黑龙江省各地的年蒸发力,利用各地实测的年降水
    资料求得 各地的湿润系数①()(图5-16)
    湿润系数在1.0以上的地区,其降水量等于或大于年蒸发力,称之为湿润区,主要分布 在小兴安岭山地、通河以北地区、三江平原东部、大兴安岭山地南部以及尚志附近。五营附 近是黑龙江省最湿润地区,湿润系数为1.3,这片湿润区面积也最大。
    湿润系数在0.6以下的地区,其蒸发力大于降水量很多,称之为半干旱区,主要分布在 松嫩平原西南部,植被以草原为主。
    介于半干旱与湿润区之间的广大地区,湿润系数在0.6-1.0之间,为半湿润区,该区 在黑龙江省所占面积最大。靠近湿润区,其森林覆盖面积稍多;靠近半干旱区,草原覆盖面 积稍多。
    (二)生长季湿润系数的分布
    生长季期间的降水量和蒸发力之比为生长季湿润系数,由于该时期黑龙江省降水明显增 多,湿润系数普遍增高,湿润区和半湿润区扩大,只有泰来一地为半干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