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指在短时期内有很大的降水,气象上规定日降水量等于或大于50毫米的降水即为暴
雨,日降水量等于或大于100毫米的降水称为大暴雨。暴雨由于强度大,往往导致山洪爆发、
江河泛滥。在平原洼地,由于排水能力低,易造成内涝,暴雨多的地区,往往是容易遭受洪
涝的地区。因此暴雨给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暴雨是主要的灾害天气
之一。
一、暴雨的分布
(一)时间分布
黑龙江省暴雨主要发生在6—9月一段时间,最早可见于4、5月,最晚可见于10月,各月
出现暴雨的频率及日数见表5—8。
黑龙江省全省平均每年发生暴雨日数只有0.5天,是暴雨日数较少的省份。暴雨出现集
中在7、8月,约占全年暴雨日数的85%,其中尤以7月下旬和8月上旬出现暴雨日数最多。
(二)地区分布
统计表明,夏季降水的多少与暴雨的出现频率有密切关系。因此,暴雨是夏季降水的重
要形式,夏季降水较多的地区,一般暴雨日数也较多。三江平原是暴雨日数较多的地区,暴
雨日数接近或超过1天,宝清附近是全省暴雨日数最多的地方,年平均暴雨日为1.1天。台风
雨是该区暴雨的主要形式,一般8月份的暴雨日数多于7月份,9月份的暴雨日数相对也不少。
张广才岭西侧的尚志、五常一带暴雨日数也较多,平均暴雨日数为0.5—1.0天。降水较多
的小兴安岭南麓一带暴雨日数为0.5—0.8天。
黑龙江省暴雨除东部受台风影响外,多数地区受地形影响较大,暴雨多集中在气流的迎
风坡上。大兴安岭的东坡以及平原地区暴雨发生次数较少,年平均降水日数不到0.5天。
二、暴雨的强度
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是暴雨的一个重要特征,一般用平均最大降水强度和绝对最大
降水强度来表示,即某地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的累年平均值和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的极值。
(一)平均最大降水强度
黑龙江省平均最大降水强度的分布和暴雨日数的分布基本上一致。东部完达山地区,距
海较近,水汽丰沛,受台风影响机会较多,平均降水强度为60—70毫米。小兴安岭西侧的克
拜丘陵地平均最大降水强度为60—65毫米。张广才岭西侧的尚志、五常一带平均最大降水强
度为60毫米左右。
(二)绝对最大降水强度
黑龙江省绝对最大降水强度分布在克拜丘陵地,克山绝对最大降水强度为177.9毫米/
日,其次,松花江中游沿岸的巴彦、呼兰、通河、木兰、方正、哈尔滨以及张广才岭西侧的
尚志、五常等地。牡丹江地区、小兴安岭北部绝对最大降水强度多在100毫米以上;大兴安岭
地区、三江平原等地,绝对最大降水强度多在80毫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