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暖农业气候带
(一)西部干旱农业气候区
西部干旱农业气候区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地势平坦,多风沙盐碱土,植被为草原和碱土
草原。
本区生长季140—150天,≥10℃积温80%保证率为2600—2800℃,春季稳定通过0℃日期
平均在4月初,稳定通过10℃日期平均在5月初,酷霜日在9月末,是黑龙江省热量条件最充分
地区。
西部干旱农业气候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年降水量400—500毫米,生长季干燥度K大于1.
2。春旱严重,春季湿润系数C小于0.5,10年有7—8年发生严重春旱,春旱期较长,一般都
要持续到6月末。7—8月降水稍多,干燥度在0.8—1.0之间,属夏季半湿润类型,10年中约
有3年左右的夏季发生干旱。
西部干旱农业气候区热量资源充分,是黑龙江省晚熟品种栽培区,但由于水分不足,限
制了热量资源的充分利用。本区潜在气候生产力指标在90以上,然而气候生产力指标只有50
—60。本区是玉米主栽区,玉米的面积占五大作物(玉米、大豆、小麦、高粱、谷子)总面
积的50—60%。由于干旱不适宜小麦、大豆生长,因此大豆、小麦面积只占10%左右。
西部干旱农业气候区风沙大、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水分资源不足,且工业、牧业用水
较多,土壤碱化瘠薄,致使水稻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威胁,为黑龙江省水源不足临界种植区
。水稻实际亩单产不足200斤,明显低于玉米等作物,给水稻发展造成很大限制。
西部干旱农业气候区西北部齐齐哈尔、泰来等地的光、温、水条件极适宜甜菜生长,含
糖率高,东部三肇地区含糖率较低。
西部干旱农业气候区以发展农业为主,林业发展方向为营造农田防护林。由于该区气候
干旱,风沙大,应选择耐旱树种,营造防风固沙林以保障农牧业生产。
(二)哈尔滨农业气候区
哈尔滨农业气候区大部分是松花江平原,东部多漫岗,地势起伏不平,北有呼兰河、松
花江,南有拉林河,水利资源丰富,土壤多为黑土。
哈尔滨农业气候区生长季在140-150天。≥10℃积温在2600—2700℃,气温稳定通过0℃
日期在4月初,稳定通过10℃日期在5月初,酷霜期在9月末,热量资源比较充足,仅次于西部
干旱农业气候区(

)。
哈尔滨农业气候区全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生长季干燥度K在1.2—1.0之间,属于
半干旱类型。春旱较严重,春季湿润系数C在0.5-0.65之间,春干期一般持续到6月中旬。
10年中要有5-6年是重春旱年。7-8月干燥度K为0.8-1.0,属于半湿润类型。
哈尔滨农业气候区热量资源比较充足,属于晚熟品种栽培区,水分条件好于西部干旱农
业气候区。潜在气候生产力指标在80-90,气候生产力指标在65-75。春旱是主要的灾害之
一。本区是玉米主栽区,南部地区玉米面积占五大作物面积的50%以上。
二、温和农业气候带
(一)富裕农业气候区富裕农业气候区位于嫩江中游,地势平坦,多砂石土,东部局部
地区是盐碱土。
富裕农业气候区生长季在120-130天。≥10℃的积温80%保证率为2400-2500℃,春季气
温稳定通过0℃日期在4月下旬,稳定通过10℃日期在5月上旬,酷霜期在9月20日前后,年降
水量为450毫米左右,生长季干燥度K大于1.2,气候较干旱。
富裕农业气候区春旱很严重,春季湿润系数C为0.5—0.65,10年中要有8年以上是重春
旱年,春风较大,全年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在20天以上。夏季干燥度K在0.8-1.0之间,属
于夏季半湿润类型。
富裕农业气候区热量资源较充足,但水分不足。潜在气候生产力指标70-80,气候生产
力指标为30-40。干旱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
(二)绥化农业气候区
绥化农业气候区位于呼兰河上游,多漫岗丘陵,土壤以黑土为主,东部铁力、庆安等地
是平原向山区过渡的半山间冷凉地区。
绥化农业气候区生长季在130天左右,酷霜期在9月20日至9月25日前后。≥10℃积温在2
400-2600℃之间,年降水量平均在550毫米,生长季干燥度K在1.0左右,属于半干旱农业气
候区。本区西部春旱较重,春季湿润系数C为0.5-0.6,10年有5年发生重春旱。夏季大部
分地区属湿润类型地区,7-8月干燥度K在0.7左右,10年中有2年夏季发生干旱。
绥化农业气候区是黑龙江省中晚熟品种栽培区。潜在气候生产力指标在60-80,气候生
产力指标在50左右。本区耕地面积较大,是全省重点产粮区之一,本区玉米面积占50%左右,
大豆面积占20-25%,小麦面积占10%,是玉米主栽区向大豆主栽区的过渡地区。
(三)合江平原农业气候区
合江平原农业气候区位于松花江下游,大部分为平原,东部为完达山丘陵地。多黑土,
部分为白浆土。
合江平原农业气候区生长季在130天左右,≥10℃积温80%保证率在2400-2600℃左右。
春季气温稳定通过0℃日期在4月上旬,稳定通过10℃日期在5月15日前后,酷霜期在9月25日
前后,年降水量在500-550毫米,生长季干燥度在1.0左右,春旱较轻,春季湿润系数在0.
6—1.0左右,10年中有2—3年发生重春旱,个别年份有春涝发生。但东部的集贤、宝清等丘
陵地区,春旱较重,10年中有5年以上发生重春旱。夏季属湿润类型,10年中有2-3年夏季发
生干旱。
合江平原农业气候区是黑龙江省中晚熟品种栽培区,水分仍显不足,热量资源的潜力未
能得到充分发挥。本区潜在气候生产力指标在70-80,当前气候生产力指标在50-60。本区
是全省大豆的主栽区,大豆的播种面积占30%左右,玉米占30-40%,小麦占10%左右。
(四)牡丹江半山间农业气候区
牡丹江半山间农业气候区位于张广才岭东部、老爷岭北部,多低山丘陵,属于半山间地
区,土壤为黑土和山地土壤。
牡丹江半山间农业气候区生长季在130-140天,≥10℃积温在2400℃左右。由于地形复
杂,积温随高度的增加相应减少,高度每增加100米,积温减少200℃左右,作物及品种有明
显的等高分布。春季气温稳定通过0℃日期在4月初,稳定通过10℃日期平均在5月上旬,酷霜
日在9月25日前后。由于地形影响,各地差异较大。
牡丹江半山间农业气候区年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生长季干燥度K在0.8—1.0,属于
半湿润类型。春季湿润系数C为0.8左右,10年内有2-3年发生重春旱。夏季属湿润类型,7
-8月干燥度K在0.7-0.8之间。
牡丹江半山间农业气候区地形复杂,热量和水分受地形影响差异很大,因此作物品种比
较复杂,以牡丹江为中心形成一个小盆地,热量比较充足,是中晚熟品种栽培区。东宁盆地
是黑龙江省热量最充足地区,花生、大苹果都能栽培。除此以外,一般以中熟品种为主。本
区是大豆主栽区,大豆面积在30-40%,玉米面积也在30-40%。
由于牡丹江半山间农业气候区水资源充足,是黑龙江省水稻重点产区。
三、温凉农业气候带
(一)绥化农业气候区
绥化农业气候区位于绥化地区北部,接近小兴安岭向平原过渡地区,多漫岗丘陵,土壤
以黑土为主。
绥化农业气候区生长季在130天左右,酷霜期在9月15-20日,≥10℃积温在2300℃左右
,生长季干燥度在1.0-0.8,属于半湿润气候区。春季湿润系数在0.7-1.0,属于轻春
旱地区,10年中有2-4年是春旱年,北部和东部地区10年中有4-5年是春涝年。7-8月干燥
度K在0.8—0.6,10年中有2年夏季发生干旱。
绥化农业气候区是黑龙江省中熟品种栽培区,属于半湿润气候区,潜在气
候生产力在70左右,目前气候生产力指标,接近潜在气候生产力指标。水分基本满足作
物的需要。本区是全省大豆主栽区,大豆面积占40%以上,玉米占30-40%,小麦占10%左右。
绥化农业气候区水资源可满足种稻的一般要求,但由于气候冷凉,只能种早熟品种,冷
害威胁较重,为水稻一般中等产区。
(二)克拜丘陵农业气候区
克拜丘陵农业气候区多丘陵漫岗,地形波状起伏,土壤为典型的黑钙土。
克拜丘陵农业气候区生长季在120天左右。≥10℃积温80%的保证率在2300℃左右,稳定
通过0℃的日期在4月上旬,稳定通过10℃的日期在5月10日到5月15日前后,酷霜日在9月20日
左右。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生长季干燥度K为1.0左右,属半干旱农业气候区。春季湿
润系数C在0.65左右,本区10年中有3—5年发生春旱,本区大雨或暴雨较多。
克拜丘陵农业气候区生长季较短,是黑龙江省中熟品种栽培区,潜在气候生产力指标在
50-60,目前气候生产力指标在40-50。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加强水土保持是农田基本建设
的重要内容。本区是大豆的主栽区,大豆面积占35-40%,玉米面积占30%,小麦面积占20%左
右。
(三)三江农业气候区
三江农业气候区位于松花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的汇合处,为三江的冲积平原,多草甸
土和沼泽土。
三江农业气候区生长季在120天左右,≥10℃积温为2000-2200℃,稳定通过0℃日期在
4月上旬,稳定通过10℃日期在5月中旬,酷霜日期在9月初。年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生长
季干燥度K小于0.8,气候湿润,春季湿润系数C大于1.0,本区10年内中有5-6年发生春涝
,夏季降水集中,常有夏涝发生。
三江农业气候区热量资源不足,只能种中早熟品种的作物,南部可种中熟品种的作物。
由于降水和地形影响,内涝严重,排水和防涝是当前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大豆生产具
有一定的优势,大豆面积占40%,小麦面积占20%,夏季雨涝是小麦减产一个很重要原因,玉
米面积占10%左右。
(四)尚方延农业气候区
尚方延农业气候区是张广才岭西部的山地丘陵区,以山地土壤和黑土为主。
尚方延农业气候区生长季在130天左右,≥10℃积温在2400℃左右,稳定通过0℃日期在
4月5日前后,稳定通过10℃日期平均在5月上旬,酷霜期在9月25日以前。年降水量在550毫米
以上,生长季干燥度K小于0.8,气候湿润,水分条件比较好。春旱较轻,春季湿润系数C在
0.65-1.0之间,10年中3-4年发生春涝。
尚方延农业气候区水分条件较好,相对来说热量显得不足,本区以中熟作物为主。本区
地形复杂,山区小气候差异较大,充分利用地区小气候资源,是挖掘气候资源的一个重要途
径。本区是大豆主栽区,大豆面积占25-30%,玉米在40-50%,小麦面积应适当减少到10%左
右,小麦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由春涝及成熟期的雨涝造成。
尚方延农业气候区降水和径流均为全省的高中心,水资源丰富,稻田面积大,生产水平
高,是黑龙江省水稻最适高产区,为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应大力兴修水利设施,扩大水田
面积。
四、冷凉农业气候带
(一)黑龙江沿江农业气候区
黑龙江沿江农业气候区位于黑龙江省中游沿江一带,面积较小。
春季气温稳定通过0℃的日期在4月10日到4月15日,稳定通过10℃日期在5月15日到5月2
0日,≥10℃积温在2200℃左右,只能满足早熟品种作物需要。本区以麦、豆为主,小麦比例
占50%,大豆占20-30%。气候比较湿润,生长季干燥度K在0.8左右,水分条件比较适中。
黑龙江沿江农业气候区利用沿江水资源优势,可适当发展极早熟品种水稻的种植,但冷
害频率高,是发展水稻的障碍。
(二)北安农业气候区
北安农业气候区位于小兴安岭西南山边地区,地形起伏,多黑钙土。
北安农业气候区无霜期只有110天左右,≥10℃积温80%保证率在2100℃左右,稳定通过
0℃日期一般在4月上旬,稳定通过10℃日期在5月中旬,酷霜日在9月15日到9月20日。年降水
量在450-500毫米左右,生长季干燥度K在1.0-0.8之间,属半湿润气候类型。春旱较轻,
春季湿润系数C在0.65-1.0之间,10年中有2-3年发生春旱,有1-2年发生不同程度春涝
。
北安农业气候区热量资源不足,只能满足早熟品种作物的需要,水分条件较好。由于热
量不足,喜温大田作物比例较小,小麦、大豆比例相对较大,尤其小麦的优势更为突出,一
般小麦占50-60%,大豆占20-30%,玉米只占10%左右。
五、寒冷农业气候带
寒冷农业气候带只有1个气候区——兴安岭山地农业气候区。
兴安岭山地农业气候区包括大小兴安岭整个山体部分,由于纬度高,地势高,气温较低
,热量不足。
大兴安岭山地春季稳定通过0℃日期一般都在4月15日到20日左右,稳定通过10℃日期一
般都在5月下旬,生长季不足100天,≥10℃积温低于1800℃,年降水量为450毫米左右,生长
季干燥度K小于0.8,属湿润气候型。整个地区几乎被森林覆盖,是重点林业基地。由于生长
季短,主要以三麦一薯为主,林间空地可种植一些早熟品种的喜温大田作物。
小兴安岭山地,春季稳定通过0℃日期一般在4月10日到15日左右,稳定通过10℃日期一
般在5月20日左右,生长季在100-110天,≥10℃积温在1800-2000℃。兴安岭山地农业气候
区是黑龙江省最大降水中心,年降水量多在550毫米以上。本区目前耕地面积较小,沿山边地
区可种植极早熟品种的大田作物。由于小气候条件差异很大,许多山间谷地可以种植早熟,
甚至晚熟品种的作物,并能获得较好的收成。利用小气候条件,建立林区中的粮食基地潜力
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