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沼 泽

第三章 沼泽和地下水

  沼泽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综合体。据统计,中国沼泽面积达110000平方公里,其中黑龙江 省的山地和平原地区的沼泽面积占全国的1/3,仅三江平原就占全国沼泽总面积的11%。黑龙 江省是全国沼泽分布面积最大,且最集中连片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山地和三江 平原。
    一、类型与分布
    (一)大、小兴安岭区沼泽大、小兴安岭山区主要以大兴安岭落叶松、偃松、泥炭藓沼 泽和小兴安岭落叶松、狭叶杜香、泥炭藓沼泽和苔草沼泽为主,沼泽覆盖率为8%。
    1.落叶松、偃松、泥炭藓沼泽
    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海拔1100米和南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地阴坡和半阴坡以及平 浅沟谷中。沼泽直接发育在高山石质土或冻土层之上,地表无积水。这里寒冷、湿度大、风 大,土壤层薄且肥力低,下部又有永冻层,因而乔木不发达,落叶松枝叶枯梢,株高仅0.3 -0.4米,胸径0.05-0.08米,盖度仅2%左右,叶很少,成为“小老树”而趋于死亡,有 的已成为枯死的“站干”。而偃松则适于这种恶劣环境,能够生长,稀疏且匍伏于地面,树 冠斜生,株高1.0—1.5米,盖度20-30%。这里普遍有泥炭藓生长,且非常发达。由单一的 尖叶泥炭藓在地表形成高大的藓丘,高度0.6—1.5米,盖度达100%。在大兴安岭北部的根 河、额木尔河、呼玛河等河流中上游的河谷,缓坡坡麓以及沟谷、古河道中,分水岭的洼处 和小兴安岭的汤旺河、沾河、库尔滨河、诺敏河等上游河谷等,还分布有落叶松、灌丛桦、 苔草沼泽和小叶樟等。
    大兴安岭的满归、呼中、呼源和南段的伊尔斯兴安林场和小兴安岭的汤红岭、跃进、永 续、乌伊岭、新青、前进等林场,分布有落叶松、笃斯越桔、藓类沼泽体。其特点是地表常 年积水,水质和泥炭呈微酸性至酸性,植物群落复杂,多为复合体沼泽。
    2.落叶松、狭叶杜香、泥炭藓沼泽
    主要分布在嫩江——北安——哈尔滨一线以北的整个小兴安岭山区,海拔400米以上的河 流上游高河漫滩及分水岭的坳沟里。如汤红岭、永续、红旗、乌伊岭、前进林场等地,在年 平均温度0℃等值线以北,沼泽面积大,类型繁多。大兴安岭北部山地,海拔700-1000米之 间较缓(5℃左右)的阴坡和半阴坡上,南坡在海拔1200米高度上的小面积低洼地里也有分布 。
    特点是地表无积水,泥炭营养贫乏,乔木层树木矮小、稀疏,形成稀疏林,泥炭藓发达 形成藓丘。
    兴安岭乔木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由于土壤肥力低,树木皆矮生、弯曲,高度仅5-10米, 最高不过15米。有的树龄15年,高仅4.5米,盖度不足40%。灌木少,层次不明显,主要以狭 叶杜香占优势,株高50-60厘米,集中在藓丘上。草本不发达,而泥炭藓层特别发达,种类 多,盖度大且形成藓丘,丘高40-60厘米。
    在朗乡、带岭一带零散分布在河漫滩和较小河流谷地以及旧河道上的苔草沼泽,有常年 积水或季节性积水的地段分布是小叶樟、苔草沼泽。泥炭层薄,一般小于0.5米。汤旺河上 游地区跃进林场等地还有少数的泥炭藓沼泽分布。在平缓的乌伊岭的分水岭发育着复合体沼 泽,分布着落叶松、灌桦丛、苔草沼泽,泥炭厚度1.0-1.5米。在平浅坳沟底部有小河发 育,谷底常年积水地段有灌丛桦、苔草沼泽分布,泥炭层厚0.6-0.8米。在常年积水的湖 泡周围有毛果苔草、藓类沼泽分布,均有较厚的泥炭层。
    (二)平原区沼泽
    平原区沼泽主要集中于三江平原地区。松嫩平原西部也有少量分布。
    嫩江下游与松花江汇合处,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造成地表大面积积水,形成沼泽。主 要在乌裕尔河、讷谟尔河、呼兰河下游、嫩江下游汇口处等滩地和草原上的河滩、湖泡周围 的洼地上,发育着小叶樟、苔草沼泽,泰康及河流两岸的泛滥滩地上有芦苇沼泽和芦苇、苔 草沼泽。
    三江平原沼泽区是国内沼泽最集中连片、而且面积最大的地区,沼泽种类多,主要以草 本沼泽为主,有毛果苔草沼泽、乌拉苔草沼泽、漂筏苔草沼泽、小叶樟、鼓囊苔草沼泽和芦 苇沼泽等。
    1.毛果苔草沼泽
    毛果苔草沼泽是三江平原上一种主要的沼泽类型,广泛分布于山前河滩、阶地上的各种 积水洼地里,大部分有较厚的泥炭积累,其面积约占三江平原沼泽面积的60%。以毛果苔草为 优势种,还有驴蹄草、沼委陵菜、睡菜、水木贼等。由于沼泽化较轻,所以还有少数的草甸 植物燕子花等。如浓江、青龙河、挠力河、七虎力河上游及萝北水城子等的河漫滩和阶地上 的浅洼地,常年有积水的地区均有分布。在靠近大兴凯湖,由大湖岗和太阳岗围成的一片洼 地也以毛果苔草为主。
    2.漂筏苔草沼泽
    漂筏苔草沼泽主要分布在靠近河槽的低河漫滩上。如浓江、鸭绿河、别拉洪河、挠力河 下游和穆棱河——兴凯湖平原上的低河漫滩和河流表面,比毛果苔草沼泽面积小。水流缓慢 流动,是河流、湖泊沼泽化的类型。以漂筏苔子为优势种,形成“浮毯”,其下有净水层, 易造成危险,常称为“漂筏甸子”。此处还有狭叶甜茅、睡菜及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睡莲等 。如青龙河、莲花河的河漫滩等地均有分布。
    3.乌拉苔草沼泽
    乌拉苔草沼泽属丛生苔草沼泽组,分布于三江平原的河流阶地和河滩洼地上。季节性积 水时间长,流动缓慢,一般积水深10-20厘米,水呈锈色,水面有油星似的彩色薄膜。泥炭 层发育较薄。以乌拉苔草为主。还有塔头苔草,形成高大的草丘,丘高30-50厘米,直径40 -50厘米,盖度较大。丘与丘之间有积水。由于水流的冲刷,草丘常是上粗下细,通常被称 为“塔头墩子”,也称“塔头甸子”,造成交通困难。这里夏季各种草类花鲜叶绿,冬季一 片枯黄。隆冬季节,塔头墩子被雪覆盖,象是一只只白羊。
    完达山的南、北两侧,小兴安岭的东南侧和街津山、勤得利南侧是坡度急剧变化的地区 。面积较大的洼地,积水深度一般10-30厘米,发育着乌拉苔草-灰脉苔草沼泽,并形成草 丘(塔头),每平方米约3-5个。浓江、青龙河上游一些闭流洼地中也有分布。
    4.小叶樟、臌囊苔草沼泽
    小叶樟、臌囊苔草沼泽主要分布于三江平原的河滩与各种阶地低洼地的边缘,上述各种 沼泽的周围,呈条带状,面积不大。这些地区地表常年过湿,雨季一般积水10厘米左右。有 薄层泥炭层。以小叶樟和臌囊苔草为优势种。如小兴安岭带岭木鲁河河滩沼泽,以莎草科苔 草为主,形成高大的草丘,丘高30-50厘米,最高达1米,直径20-30厘米。草丘呈斑点状分 布。在浓河、青龙河各种沼泽边缘,除小叶樟外,还伴生有沼柳、柳叶锈线菊、芦苇等。
    5.芦苇沼泽
    芦苇沼泽集中分布在都鲁河下游、七星河中下游一带和兴凯湖湖滨地带。这里地表径流 汇集,水量丰富,适于芦苇生长。都鲁河下游河漫滩上有纯芦苇群落。小兴凯湖区,芦苇尤 为茂密高大,株高达4-5米。
    三江平原沼泽在地区分布上不均衡。完达山以北的三江平原,街津山一二龙山—卧尔虎 力山—别拉音山—双山—线以西,集中分布在萝北水城子古河道区,占该区沼泽及沼泽化土 地总面积的13.8%。该线以东,沼泽及沼泽化土地面积大,约占这一区域的86.2%。挠力河 中游的河漫滩均为沼泽,其沼泽率高达70%;浓江、别拉洪河的中、上游河槽发育不明显,河 漫滩沼泽率高达75%。这两条河流的一级阶地上有大小不同的洼地,也是沼泽集中分布区。
    穆陵—兴凯湖平原地区也有大面积分布。该平原中部有一条东西方向低缓的岗地,岗地 以南沼泽集中于大型砂岗之间的洼地,沼泽率达64.6%。尤其以太阳岗与二道岗之间的沼泽 面积最大。岗地以北,集中分布于七虎力河和阿布沁河流域广阔的河漫滩上。在七虎林河以 北,官山至六道亮子一线以东,沼泽及沼泽化土地一望无际,大部分未被开垦,其面积占该 区总面积的85.4%。
    三江平原沼泽大部分为潜育化沼泽,约占本区沼泽总面积的85%左右,分布集中。而泥炭 沼泽零星分布,面积仅占15%。主要分布区是:浓江-鸭绿河下游,黑龙江古河道区的牛轭湖 及较深的洼地,呈不连续状;浓江—鸭绿河上游的一些闭流洼地中呈斑点状分布;属松花江 古河道的青龙河河滩地上断断续续的分布;萝北水城子一带是黑龙江古河道,沼泽区呈西北 东南方向延伸;完达山北麓、宝清县七里沁河滩地后缘及倾斜平原的诸多洼地,是三江平原 泥炭储量最多的泥炭沼泽区。另外,泥炭沼泽沿小兴凯湖滨呈环状分布,完达山南麓的洼地 、沟谷中亦有分布。
    二、沼泽资源
    黑龙江省沼泽蕴藏着多种资源,其中以植物、泥炭两大资源为主。
    (一)植物资源
    据三江平原地区初步估算,草类纤维蕴藏量可达884万多吨,其中芦苇贮量约40万吨;还 有小叶樟、乌拉草等。药用植物达200多种,如驴蹄草、千屈菜、睡菜、泽泻、慈姑、金莲花 等等。广泛用于人造纤维、造纸、牧业、编织、医疗等各业中。植物的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 前途。
    (二)泥炭资源
    黑龙江省泥炭比较丰富,大部分为裸泥炭,便于开采利用。据估算仅三江平原储量约有 12亿立方米,多属于草本富营养低位泥炭,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广泛用于农 业、能源、建材、医疗等诸方面,近几年来有了更快的发展。
    (三)水资源
    由于沼泽地区地表经常有厚层积水或是呈过饱和状况,而沼泽的草根层和泥炭层的性质 松软,尤如海绵,因此蓄积了大量的水。据统计,三江平原地表水总量约223亿立方米。山区 和平原的许多地方可以修水库、拦蓄洪水,调解径流、灌溉、发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