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植被的垂直分布
一、大兴安岭植物区的垂直分布
以白卡鲁山(52°19′N、123°21′E)为例:
1240米以上:亚高山矮曲林带。地带性植被为偃松矮曲林。
1240—1100米间:山地寒温性针叶疏林带。地带性植被为偃松(岳桦)、兴安落叶松林
。
基带: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可分3个亚带:
1100一820米:山地上部寒温性针叶林亚带,代表性植被为藓类——(云杉)兴安落叶松
林;
820一450米:山地中部寒温性针叶林亚带,代表性植被为杜鹃——(樟子松)兴安落叶
松林;
450米下:山地下部寒温性针叶林亚带,代表性植被为蒙古栎——兴安落叶松林。
二、小兴安岭——老爷岭区的垂直分布
以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亚区的老秃顶山(44°28′N,128°13′E)为例:
1500米以上:亚高山矮曲林带,地带性植被为岳桦矮曲林(岳桦为主)。
1500一900米: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带,可分2个亚带:
1500—1100米:山地上部寒温性针叶林亚带,地带性植被为云杉、冷杉林(以鱼鳞云杉
为主);
1100—900米:山地下部寒温性针叶林亚带。地带性植被是红松、云杉、冷杉林(以红松
为主);
900米以下:山地温性针阔混交林带。
属于山地上部温性针阔叶混交林亚带,代表性植被是红松阔叶混交林。
由上述可看出如下几点:
(1)全省境内地势、纬度较高所致,山体植被垂直分异不十分明显。垂直分带也较少,
一般在3个带左右。自山麓至山顶植被类型依次为:红松阔叶混交林;红松、云冷杉林,云、
冷杉林;岳桦(偃松)矮曲林等。
(2)随着纬度的北移,各垂直带谱高度下降,如:44°28′N的老秃顶子山的山地寒温
性针叶林带是基带以上的第二个垂直带,而到52°25′N的白卡鲁山就成了水平地带性的基带
植被。
(3)随着纬度的降低,不同山体的同一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上限增高。如白卡鲁山(5
2°19′N)1100米为山地寒温带针叶林的上限,而在老秃顶子山(44°28′N)为1500米为分
布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