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药用植物

  黑龙江省药用植物约627种、387属、108科。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有107种。 药用植物分布于全省山区、丘陵、草原,主要集中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 区及松嫩平原。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黑龙江省药材质量优良,其中有人参、防风、黄芪 、龙胆草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防风、黄柏、刺五加、满山红、寄生、车前子等6种草 药的产量和调出量均为全国之冠;人参、苍术、龙胆草、赤芍、蒲公英的产量与调出量居全 国第二位;黄芩、五味子、玉竹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大力子居全国第四位,黄芪居第五位。
    (1)防风: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松嫩平原,安达、大庆、富裕、林甸、甘 南一带所产防风质量最佳,素有“小蒿子防风”、“关防风”之称,畅销国内外。黑龙江省 年蕴藏量约7780万斤。仅1981年生产防风100万斤。
    (2)黄柏:为芸香科、,多年生落叶乔木。黄檗的韧皮,俗称黄菠萝树皮。此为清热、 燥湿、泻火、解毒之药,是治疗黄胆、痢疾、肠炎等症的特效药。主产于张广才岭、老爷岭 地区。
    (3)刺五加:五加科、落叶灌木。其根、茎、叶、花、果实均可入药,具有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滋补强壮、扶正固本之功效。黑龙江省刺五加品质优良,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 远销美国、日本、北欧及东南亚各国,在国际市场享有很高声誉。主产于小兴安岭、张广才 岭、完达山地、老爷岭地区。1979—1982年4年间,全省共生产刺五加根1650多万斤。
    (4)满山红:杜鹃花科多年生常绿灌木。干燥叶片入药,具止咳、平喘、祛痰作用,是 治疗急慢性气管炎的特效药。其浆剂、片剂除全国销售外,还深受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港澳 地区国际市场欢迎。主产于张广才岭、老爷岭山区。
    (5)寄生:别名冬青。桑寄生科的半寄生常绿小灌木,常寄生于各种柳树、杨树、家榆 、野梨、山丁子上。其枝叶入药,具有镇静、祛风湿、通经作用,主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 症。
    (6)车前子:车前科、一年生草本。俗称车轱辘菜。具清热、利尿、明目、祛痰之功效 。遍布黑龙江省各地。
    (7)人参: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干燥的根,俗称“棒锤”,是东北的三宝之 一。全草均可入药,有大补元气、养血生津、宁神益智之功效。是中国重要的出口药材。黑 龙江省内主产于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
    (8)苍术:菊科植物。含苍术酮,具有健脾、燥湿、解疹之功能。遍布于山坡、草地、 山地柞桦林下。
    (9)龙胆草:龙胆科植物。以干燥根及根状茎入药,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开胃 之功能。黑龙江省是全国龙胆草的主要产区之一,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地区。质量优良,素 称“关龙胆”。本区蕴藏量约500万斤。历史最高产量是1965年,收购100多万斤。龙胆草对 生态环境条件要求严格,生长十分缓慢,由于连年采挖,资源急剧减少,1981年产量只有6万 多斤。
    (10)芍药(赤芍):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根入药,野生赤芍味苦、性微寒、人肝、 脾经,有凉血、活血行淤、消肿止痛功能。主产于大、小兴安岭山坡阔叶林下、林缘灌丛间 。
    (11)蒲公英: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含有蒲公英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 散结等功效。遍布于田边或荒地。
    (12)五味子:木兰科、藤本植物。主要产于张广才岭、老爷岭。主要成分为挥发油、 柠檬酸、脂肪油及维生素C等。具滋肾养肺、生津、收汗、濇精之功效。
    (13)玉竹(别名山苞米):百合科、草本植物。主产于松嫩平原。干燥根茎入药,具 生津止渴、润燥养阴之功效。全产区年蕴藏量为400万公斤。
    (14)大力子(别名牛蒡子):菊科、多年生草本。主产于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 老爷岭,多见于山坡、沟旁。具有祛寒散淤、镇痛之功效。
    (15)黄芩:唇形科植物。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蕴藏量约为500多万斤。1981年采收1 0万斤。干燥根入药,具清热、燥湿、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以黄芩为主要原料制取的黄 芩注射液和三黄(黄芩、黄连、黄柏)注射液,是治疗肠炎痢疾的良药。
    (16)柴胡:伞形科植物。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蕴藏量为300多万斤。干燥根入药,性 微寒、味苦,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提中气之功效。
    (17)知母:百合科植物,一年生草本。主产松嫩平原。一年生草本。干燥根茎入药, 主要成分为甾醇皂甙、知母皂甙、有机酸、氨基酸等,具有清肺滋肾、解热除烦等作用。全 产区蕴藏量3000多万斤(产量不断下降)。
    (18)芡实(别名鸡头米):睡莲科,一年生大型浮叶植物。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 主产于松嫩平原上的肇源、泰来等县。年蕴藏约200万斤。以干燥的种子(种仁)入药,为滋 养强壮药,兼有收敛镇痛作用。此外,芡实还是配制清凉饮料的原料。
    中草药中的防风、龙胆草、甘草、桔梗、知母、柴胡、黄苓、人参、五味子、党参、刺 五加、满山红、黄柏、平贝、细辛、黄芪共16种已被列为国家保护资源。为保护野生药用植 物资源,黑龙江省建立了野生药材保护区17处,同时还开展了野生植物药材家种和南药引种 试种工作。人参、防风、桔梗、平贝、细辛、黄芪、党参、大力子等野生药材人工栽培成功 ;川芎、枸杞、生地、独角莲、冬花、板兰根等16种药材引种试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