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第二节 鸟 纲
鸟类是起源于爬行类、适应于空中飞翔生活的高等脊椎动物。鸟体一般是纺棰形,体表 覆盖着不均匀的羽毛,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羽3种,正羽是长在翅膀和尾部的大型羽片,这些 羽毛都是从鸟的表皮细胞分生出来的角质化产物。鸟纲是陆栖脊椎动物中种数最多的一个纲 ,中国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约有鸟类81科、2145种。由于黑龙江省正处在全国鸟类南 北方迁徙通道的最北部,而一般鸟类的生活习性就是多在它分布的最北地区繁殖,因此,黑 龙江省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久居当地的留鸟,又有在春秋季节南北迁移飞经黑龙江省暂 时歇脚的旅鸟;既有寒带鸟类来黑龙江省过冬的冬候鸟,更有极为众多的夏候鸟,因为黑龙 江省夏季高温多雨,植物生长茂盛,昆虫种类繁多,鸟类食料充足,又较少有蛇及其他动物 侵害鸟卵,故有众多的夏候鸟在这里筑巢、产卵和育雏,这是造成黑龙江省鸟类丰富的重要 原因。
据1979—1984年统计,全省共有鸟类19目、61科、331种(另有33个亚种),共计364种 及亚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31.22%。黑龙江省鸟类区系组成上的特点主要有非雀形目的鸟 类数量多于雀形目,如雀形目的种数为135种,约占全省鸟类种数的40.8%,而非雀形目的种 数为196种,约占全省鸟类种数的59.2%,这是黑龙江省与全国及南方各省区不同的特点。另 外,从居留类型上看,在全省331种鸟类中,候鸟多达268种,约占全省鸟类种数的80.7%, 这是又一大特点,其中尤其是夏候鸟多达204种,竟占全省鸟类种数的61.3%,已超过全省鸟 类之半。
黑龙江省鸟类这种居留类型的特点正符合“纬度越高留鸟越少,而夏候鸟越多”的分布 规律。同时在全省鸟类中,有受“中日候鸟协定”上保护的鸟类为183种,占该协定保护鸟类 种数的80.1%,主要保护鸟类有:红喉潜鸟、角、凤头、草鹭、大白鹭、黄斑苇鳽、大 麻鳽、黑鹳、白鹳、黑脸琵鹭、鸿雁、豆雁、大天鹅、小天鹅、翘鼻麻鸭、绿翅鸭、罗纹鸭 、斑嘴鸭、凤头潜鸭、鸳鸯、斑脸海番鸭、丑鸭、中华秋沙鸭、普通秋沙鸭、松雀鹰、毛脚 鵟、白尾鹞、矛隼、灰背隼、鹌鹑、灰鹤、白枕鹤、普通秧鸡、小田鸡、
鹬、凤头麦鸡、 蒙古沙鸻、白腰勺鹬、鹤鹬、矶鹬、孤沙锥、大沙锥、红胸滨鹬、黑腹滨鹬、黑翅长脚鹬、 普通燕鸻、中贼鸥、海鸥、北极鸥、普通燕鸥、扁嘴海雀、大杜鹃、小杜鹃、雪鸮、长耳鸮 、普通夜鹰、白腰雨燕、赤翡翠、三宝鸟、角百灵、家燕、金腰燕、黄鹡鸰、白鹡鸰、田
、红喉
、灰山椒鸟、太平鸟、小太平鸟、虎纹伯劳、灰伯劳、黑枕黄鹏、秃鼻乌鸦、寒鸦 、红尾歌鸲、红肋兰尾鸲、北红尾鸲、黑喉石?、虎斑地鸫、灰背鸫、鳞头树莺、苍眉蝗莺 、大苇莺、黄眉柳莺、极北柳莺、白眉鹟、红喉鹟、北灰鹟、燕雀、黄雀、白腰朱顶雀、普 通朱雀、红交嘴雀、黑尾蜡嘴雀、锡嘴雀、黄喉鸥、田鹀、苇鹀、铁爪鹀、雪鹀等。
鸟类的活动范围广,生活环境复杂,产生多种生态习性,黑龙江省鸟类大致可分7种生态 类群,它们是飞禽类、游禽类、涉禽类、猛禽类、攀禽类、陆禽类和鸣禽类等。其分布在山 地林区主要是鸣禽类、攀禽类和猛禽类;在丘陵灌丛及平原草地区主要是陆禽类和猛禽类; 在河网湖沼地区(包括离海较近的三江平原)则以飞禽类、游禽类、涉禽类和猛禽类为主, 可见猛禽类这种肉食性鸟类在省内分布最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