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自然地理亚区

  大兴安岭自然地区由于纬度高,又是山区,气温变化较大,因此,地域分异作用较明显 ,每个小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自然地理景观的差异性很大,人们改造利用的程度也很不相同。 根据上述情况将大兴安岭自然地理区划分为3个自然地理亚区:大兴安岭北端山地亚区、东部 山麓河谷平原亚区、南部嫩江上游山地亚区。
    一、大兴安岭北端山地亚区
    大兴安岭北端山地亚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北临黑龙江,西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南接 伊勒呼里山,东与呼玛县相连。包括漠河县、塔河县、新林区、呼中区。面积有5.5万平方 公里。大兴安岭北端山地亚区处于大兴安岭岭上,地势高,起伏大,海拔高度500—800公尺 ,年平均温度-3—-5℃,≥10℃积温1300—1700℃,无霜期在80—90天,常受低温之害。 大兴安岭北端山地亚区有岛状冰冻土,土壤在山地区以灰化土为主,河谷为沼泽土,土层浅 ,肥力低,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植被为明亮针叶林,主要为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是黑龙 江省兴安落叶松分布集中之地。木材蓄积量达43800万立方米。大兴安岭北端山地亚区水利资 源也很丰富,主要受黑龙江水系控制,有呼玛河、阿木尔河、盘古河等,河流比降大,水量 充足,年迳流量达9248百万立方米。水力蕴藏量达49万千瓦,目前全区总装机容量只有2.8 5千瓦,发展潜力很大。
    二、东部山麓河谷平原亚区
    东部山麓河谷平原亚区北沿黑龙江,西到塔河县,南接小兴安岭顶部,东到爱辉县,包 括呼玛县8个乡、5个农场,面积1万平方公里。地处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北坡,黑龙江南 岸,地势多丘陵漫岗和阶地,海拔200—350米。年均气温-1至-2℃,≥10℃积温为1900— 2200℃,无霜期100—115天,降水量450—500毫米,日照时间2500—2600小时。山地植被为 蒙古柞矮林,呼玛以北有兴安落叶松林。山地为暗棕壤、草甸棕壤,河谷以黑土、草甸土、 白浆土为主,土层较厚,土质较好,有机质含量较高,适于发展粮食生产,小麦、大豆等生 长良好。已开垦40多万亩,还有100多万苗荒地尚待开垦。牧业用地有40多万亩。宽河、古龙 干河一带草质好、产量高,适于发展牧业。土特山产资源也较丰富,木耳、蘑菇、榛子等贮 量大。此外,野生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水力蕴藏量为39227千瓦,已建成的宽河水电站,装 机容量960千瓦。江河鱼类较多,每年可打捞3—5万斤。水泡养鱼也有很大发展,每年产鱼2 万余斤。东部山麓河谷平原亚区内已建成灌区两处,可灌溉面积达5000亩。
    三、南部嫩江上游山地亚区
    南部嫩江上游山地亚区大部分属于黑龙江省暂辖区,北部沿伊勒呼里山和小兴安岭,西 和南与内蒙鄂伦春自治旗相邻,东与嫩江县相接。包括呼玛县1个乡、加格达奇和松岭两个区 ,面积为1.96万平方公里。地势多为丘陵漫岗,每拔250—450公尺,年均气温-2—-2.5 ℃,≥10℃积温1700—2100℃,无霜期100—110天,年降水量500毫米。土壤以黑土为主,肥 力高。南部嫩江上游山地亚区以嫩江水系为主。年径流量533.6万立方米,东部地势较低缓 ,气温较西部高,荒地区连片,可达515万亩,为发展商品粮基地和建设畜牧场提供良好条件 。此外还有大面积的蒙古柞和黑桦灌丛次生林。山特产和药材资源也很丰富,每年收购量占 全大兴安岭地区70%左右。南部嫩江上游山地亚区水系发育,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达到13. 1万千瓦。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泡沼多,适于养鱼和农田灌溉,现在每年养鱼捕捞可达10万 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