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畜牧业生产及其分布

  一、发展畜牧业的条件
    (一)草原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草原植被类型多样,牧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以盛产羊草著称。是全国羊草 (又叫碱草)种子重点产区。全省共有宜牧草场466.6万公顷,已被利用的有217.5-240万 公顷。产草量居全国第八位。主要有如下草原植被类型:
    1.羊草+杂类草草场
    羊草+杂类草草场是黑龙江省天然草场主体,多分布在湖、泡、沼周围,水、土、热条 件较好,植被以羊草为主,草质好、产量高,是省内优良割草场和羊草草籽产地。滨洲铁路 沿线各县分布比较集中。
    2.针茅+隐子草草场
    针茅+隐子草草场草场多分布在沙岗上,土壤为风沙土。主要有贝加尔针茅、中华隐子 草、细叶胡枝子等牧草,可供放牧。这类草场多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地区。
    3.山杏+野古草+杂草类草甸草场
    山杏+野古草+杂草类草甸草场草场主要分布在漫岗上,土壤为风沙土,水热条件较好 ,以野古草、贝加尔针茅为主,山杏零星分布,并有少量中华隐子草、水草、斜茎黄芪等禾 本科、豆科牧草,是较好的放牧草场。
    4.羊草+虎尾草+杂草草场
    羊草+虎尾草+杂草草场主要分布在村屯、水源附近,是退化形成的草场。植被稀疏矮 小,地表已形成碱斑,羊草、碱蓬、虎尾草参杂分布,产草量低。这类草场主要分布在松嫩 平原中西部,尤以滨洲铁路沿线到处可见。
    5.野古草+杂草草甸草场
    野古草+杂草草甸草场多分布在岗间或漫岗坡上。土壤为碱化草甸土,土层薄肥力差, 以野古草为主,并有黄芪、胡枝子、地榆、蒙古柳、大油芒、羊草、野韭菜等,是较好的春 季放牧场。
    6.星星草+杂草草甸草场
    星星草+杂草草甸草场多分布在低洼地,由于排水不良形成盐渍土,故以耐盐碱的星星 草为主要草种、并杂有女苑、地榆、野豌豆、芦苇等,地势稍高一点有块状羊草分布。这类 草场可作春夏之间放牧。
    7.小叶樟+杂草沼泽草场
    小叶樟+杂草沼泽草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河漫滩和低洼地处,地下水丰富,有的常年 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小叶樟为优势草种,伴有乌拉台草针蔺、芦苇及其它杂草。草层较高, 产草量多,宜以春季放牧和割草。
    8.柞榛、胡枝子杂草草场
    柞榛、胡枝子杂草草场为林下草场,多为草山草坡草地。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林间 和岗地呈带状、块状分布。草种繁多,主要有草藤、山黧豆、歪头草、野火球等豆科草类, 以及获、披碱草、小叶樟等禾本科草类。
    9.小叶樟+杂类草草甸草场
    小叶樟+杂类草草甸草场多分布在森林边缘地带和缓坡地上,有小叶樟、荻、披碱草、 野古草、山黧豆等草类,草质较好,产草量较高。
    黑龙江省草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其次是三江平原和山区丘陵地带。
    松嫩平原中西部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林甸、龙江、泰来、甘南、齐齐哈尔市、富 裕、大庆、安达、肇源、肇州、肇东、兰西等县、市,以及明水、依安、青冈等县一部分。 共有草原220多万公顷,占全省已利用草原面积90%以上。松嫩草原盛产营养价值较高的羊草 ,是国内最优质的草原。由于人口增加,农田扩大,许多草原已垦为农田,草原退化、盐碱 化也较突出。应防止毁草开荒,积极改良草原,改靠天生草变为人工科学种草。
    三江草原位于三江平原,包括佳木斯所辖大多数县、市和牡丹江市所辖的虎林、密山等 地。草原多是沿江河地带低洼沼泽草甸或森林边缘的草山草坡和山间草甸。草种以小叶樟为 主,并有大量苔草,草层高,产草量多。同江、抚远、富锦、宝清、饶河、绥滨、萝北和虎 林等县、市的草原面积较大。
    10.人工草场
    70年代以来开始发展人工草场,已发展到6万多公顷。主要种植羊草、紫花苜蓿、草木樨 等,产草量是天然草场的几倍,一般亩产干草200公斤,鲜草则达1000公斤以上。目前只分布 在松嫩平原的少数地方。
    (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
    黑在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主产品、副产品、加工后的剩余物等均可供发展畜牧业的饲 料和饲草。据估计,每年农作物的秸秆可达1500多万吨,粮、油、糖、酒加工后的糠、饼渣 、废丝、酒糟等可达400多万吨。此外,黑龙江省每年产粮食1700万吨以上,为发展畜牧业提 供了可靠的饲料保证。
    (三)畜禽品种资源丰富
    地方优良品种:主要有东北民猪、黑河马、蒙古马、滨洲奶牛、东北黄牛、山羊、东北 鸡、麻鸭等。
    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奶牛有荷兰牛、西门塔尔牛等;肉牛有海福特、利木赞、安克 斯、夏洛来等;细毛羊有考利代、美利奴、阿斯卡尼、斯达夫、波尔华斯等;猪有兰德瑞斯 、巴克夏、约克夏、杜洛克、克米洛夫、汉普夏等;重型马有苏重挽、阿尔登等;轻型马有 卡巴金、顿河等;挽乘型马有阿尔洛夫、富拉基米等;鸡有来克亨、白洛克、星布罗等;鸭 有康贝尔等。
    自培优良品种:主要有东北细毛羊、哈白猪、龙江马、黑白花奶牛、三江白猪和滨白鸡 等。
    二、畜牧业发展、结构与分布
    (一)畜牧业发展状况
    畜牧业是黑龙江省具有历史基础的生产部门,但一向被看作副业,所以发展不快。1949 年有大牲畜168.3万头,其中耕畜就有108万头,而奶牛只有0.7万头。生猪有233.8万头, 羊7.9万只。畜牧业产值1.34亿元,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到1985年大牲畜增长到305.5万头,其中 马由1949年的100.1万匹增长到117.86万匹,黄牛由56.7万头增长到149.9万头,奶牛由 0.7万头增长到25.76万头,为1949年的36.8倍,增长幅度最大。羊由7.9万只增长到229 .64万只,也增长了29倍。生猪由233.8万头增长到592.93万头。并饲养大量家禽。1985年 畜牧业总产值15.54亿元,为1949年的11.6倍。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14.9%,其地 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畜产品产量有了较大提高,1985年全省生产猪肉约30万吨,牛、羊肉18.5万吨,牛奶约 43万吨,禽蛋约18万吨。其中牛奶产量居全国首位。商业部门收购家禽1230万只、鲜蛋9万吨 、羊毛0.7万吨、皮张130多万张。黑龙江省已成为全国十大牧区之一。
    (二)畜牧业结构与分布
    黑龙江省畜牧业主要以饲养猪、马、牛、羊为主。两大平原农业区以养猪、马为主,中 西部草原地带以牛、羊、马为主。大致可形成如下几个结构类型区:
    猪马型结构:松嫩平原农业区各产粮县有饲料养猪,猪粪可肥田,养马为使役,所以产 粮区饲养猪与马较多。1985年养猪最多的20个县、市,18个在松嫩平原,其中巴彦、海伦、 双城、肇东、讷河和拜泉等县最多。三江平原产粮区也是养猪较多的地区,如宝清、密山以 及桦南、富锦、集贤和林口等县。全省养马最多的20个县也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产粮区,以 肇东、讷河、龙江、拜泉、安达和肇源最多。
    猪马牛羊型:主要分布在农业区与林区过渡地带。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山前丘陵与台 地,以及山前平原,既有草山草坡,又有粮田平地。
    牛猪型: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山间盆地与丘陵农业地带。尚志、宾县、宁安、海林等县是 省内养牛最多的县区之一。
    牛猪马型: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与三江平原结合地带。林口、密山、穆棱等是省内养牛 较多的县区之一。
    牛羊猪马型: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中西部草原区。肇源、杜尔伯特、富裕、龙江、泰来 、甘南、林甸、肇东、肇州、安达等县、市,是省内养殖牛、羊、猪较多的地区。
    马牛猪型:主要分区在大小兴安岭山区。
    三、畜牧分布与畜牧业基地
    (一)畜牧分区
    根据畜牧业生产条件、结构类型与地区差异,黑龙江省可分如下几个畜牧区:
    1.嫩江草原牛羊放牧区
    嫩江草原牛羊放牧区包括嫩江中下游平原草原地区的肇源、安达、杜尔伯特、林甸、泰 来、龙江、甘南、富裕等市、县。这里草原广阔,约有190万公顷。饲料充足,宜于发展草食 牲畜,细毛羊生长良好。目前嫩江草原牛羊放牧区绵羊占全省40%,马占全省21%,黄牛占全 省25%,奶牛占全省35%。
    2.松嫩高平原猪马奶牛舍饲区
    松嫩高平原猪马奶牛舍饲区包括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广大粮食主产区,畜牧业发展条件 优越。全区生猪存栏数占全省53%,马匹数量也占全省53%,黄牛占全省31%,奶牛占全省28% 。这里草原面积少,故以舍饲为主。
    3.东南部山地牛猪畜牧区
    东南部山地牛猪畜牧区包括张广才岭和老爷岭及其附近地区,山区面积大,可利用草坡 、草地约90万公顷,现利用率不到10%,发展草食牲畜潜力很大。这里耕地较少,精饲料不充 足,故应着重发展草地放牧业,相应地发展生猪以满足东南部山地牛猪畜牧对肉食的需要。 品种以黄牛、奶牛、山羊和猪为主。
    4.三江平原猪牛羊畜牧区
    三江平原猪牛羊畜牧区包括三江平原及其附近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发的商 品粮基地,草原多,发展畜牧业有充足的饲料和饲草。现有90万公顷草场,利用率仅达21%。 所以很有利于猪与牛、羊的发展。
    5.大、小兴安岭马牛羊畜牧区
    大、小兴安岭马牛羊畜牧区是黑龙江省主要林区,林间草地有60多万公顷,利用率只达 到3%。这里人少地多,草、粮充足,宜于发展耐寒、耐粗饲的马、牛、羊。
    6.城市郊区奶牛、家禽舍饲区
    城市郊区奶牛、家禽舍饲区包括目前省内10座大中城市郊区,主要靠精饲料、非农业饲 料与集约经营,发展奶、蛋、禽、肉等畜产品。
    (二)畜牧业基地布局
    根据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原则,黑龙江省重点6个畜牧业基地的建设:
    1.商品牛基地
    商品牛基地包括中西部牧业、半农半牧业县、市。如杜尔伯特、龙江、肇源、富裕、林 甸、安达、肇东、肇州、兰西、明水、泰来和甘南等县、市。草原广、养牛条件好。
    2.半细毛羊生产基地
    半细毛羊生产基地主要包括东部山区的桦南、林口、海林、宁安、勃利、东宁、宝清、 尚志、延寿和方正等县。这里草山草坡广泛分布,是半细毛羊发展重点地区。
    3.商品猪生产基地
    商品猪生产基地主要包括松嫩平原东部、北部高平原粮食主要产区的双城、巴彦、绥化 、海伦、拜泉、讷河等22个县、市。这些地区产粮多,农副产品丰富,养猪基础好,猪饲养 量占全省60%以上,起到了基地作用。
    4.奶牛生产基地
    奶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哈尔滨市附近及滨洲铁路沿线各市、县。这里草原广阔,甜菜制 糖后的废丝多,发展奶牛的条件优越。
    5.奶山羊基地
    奶山羊基地以滨北铁路沿线和克拜地区为主发展奶山羊饲养业。
    6.城市郊区畜禽基地
    城市郊区畜禽基地主要在大中城市郊区和工矿区,大力发展养禽业、奶牛和养猪业,向 城市提供鲜奶、鲜肉和鲜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