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森林工业及其分布

  一、发展森林工业资源条件
    黑龙江省森林面积1672万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3.6%。木材蓄积量13.7亿立方米, 占全国16%,其中以针叶林为主的用材林占大多数。单位面积蓄积量大,材质优良,地势平缓 ,交通较便,发展森林工业条件十分优越。
    二、森林工业的发展
    (一)1949年前的森林工业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始于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随着铁路建造,对沿线森林进行工业采 伐。从此有了森林采伐、运输、木材加工等企业。东北沦陷时期,1940年后对小兴安岭伊春 林区进行掠夺性开发,使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1949年木材产量277万立方米,森林工业产 值2.15亿元,居各工业部门之首。而且一直到1952年始终保持第一位。
    (二)1949年后森林工业的发展
    1949年后,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为防止过熟林的自朽自毁,黑龙江省加快了森 林工业的发展。在大力开发小兴安岭林区的同时,积极开发东部林区。70年代又大力开发大 兴安岭林区。现在全省有木材采运企业87个,1985年生产木材1666.9万立方米,其中商品材 1059.7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企业1340多个,生产人造板26.83万立方米,锯材242.52万立 方米。木材采运与木材加工产值约25.42亿元。
    木材加工工业中的二次加工企业,有包装箱工业、军工箱工业、木门窗与家具工业企业 ,约60多个。
    此外木材加工业中还有以木材为原料的纸浆厂、造纸厂、酒精厂、活性炭厂等。直至现 在,森林工业仍然是黑龙江省主要原材料工业部门之一。
    三、森林工业分布
    黑龙江省森林采运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东部林区。
    地处小兴安岭腹部的伊春是全国最大的森林工业中心,被誉为中国“林都”。伊春林区 汤旺河流域的乌伊岭、东风、新青、红星、上甘岭、五营、友好、翠峦、美溪、大丰、朗乡 、神树、桃山、双丰、铁力等是重要采运基地。小兴安岭西北部的绥棱、沾河,东北部的鹤 北,南部的通河、清河等地也是重要的采运区。
    大兴安岭是新开发的林区,年产木材300-400万立方米。西林吉、图强、阿木尔、十八 站、塔河、呼中、松林与新林等是重要的采运基地。
    东部林区的采运基地有东方红、迎春、绥阳、穆棱、东京城、大海林、柴河、林口、桦 南、双鸭山、苇河、亚布力、山河屯和方正等。
    黑龙江省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工比较发达,有较大型的木材联合加工厂、制材厂、人造板 厂、木材干馏厂、木材水解厂与木材防腐厂等。它们主要分布在木材产地,或交通方便的木 材集散地。伊春、佳木斯、哈尔滨与牡丹江、齐齐哈尔、绥化等为主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