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纺织工业及其分布
一、纺织工业的发展
(一)发展纺织工业的优势条件
黑龙江省不产棉花,但盛产亚麻、柞蚕丝、羊毛和化纤原料。同时有3200多万人口,纺
织品消费市场大。这些都是发展纺织工业的优势条件。
(二)原有基础薄弱
1949年前黑龙江地区纺织工业极为落后,只有哈尔滨毛纺厂和一些印染厂、亚麻厂。19
46年黑龙江地区为支援解放战争,在佳木斯、牡丹江和哈尔滨等地建立了纺织厂与针织厂,
组成纺织工业的骨干。1949年生产呢绒1.7万米、毛毯3.1万条、棉纱0.27万吨、棉布0.
13亿米、针织品100吨,纺织工业总产值0.8亿元,在当时的工业部门中占第四位。
(三)纺织工业的发展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省首先扩大了佳木斯、牡丹江纺织厂,新建哈尔滨、呼兰
与阿城等地的亚麻厂与亚麻原料厂。
“一五”时期一方面扩大了佳纺、牡纺、哈毛纺、哈针织与哈亚麻厂等企业的生产规模
,同时又新建了兰西、海伦、克山、拜泉与依安等10多个亚麻原料厂,并建办了一批棉纺、
毛纺、丝纺等中小型纺织企业。60年代初期经过调整农、轻、重的结构关系后,黑龙江省先
后兴建了较大规模的富拉尔基纺织印染厂、哈尔滨纺纱厂、泰康毛线厂与牡丹江化纤厂等企
业,并扩建了哈尔滨毛纺厂。
70年代黑龙江省纺织工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先后建成哈尔滨、牡丹江和阿城等纺织印染
厂、涤纶厂,扩大了哈尔滨亚麻厂,新建兰西亚麻纺织厂,新建了肇东、牡丹江与安达等毛
织厂等。
1985年黑龙江省有纺织企业531个,总产值18.13亿元。纺织品品种与产量都有了较大的
增长。1985年棉纱达到6.37万吨、棉布2.4亿米、亚麻布0.95亿米、毛线1706吨、毛毯11
5.5万条、呢绒614万米、蚕丝416.6吨、丝织品690万米①(①黑龙江省1987年统计年鉴31
9页。)。许多纺织品远销国外市场。
二、主要纺织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一)棉纺工业
黑龙江地区由于有自解放战争时期以来的纺织工业发展基础和省内消费需要,棉纺印染
工业得到较大的发展,成为黑龙江省纺织工业中规模最大、基础最雄厚的行业。现有139个棉
纺企业,拥有纺纱机1746台、62.3万枚纱锭,织布机1.3万多台。棉纺工业产值10.57亿元
,占纺织工业总产值的58.3%。棉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和齐齐哈尔
,它们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纱锭。其中佳木斯纺织厂是1947年兴建的黑龙江省最早的一座大
中型棉纺企业,几经扩建,现拥有10多万枚纱锭,是全省最大的棉纺厂。近年来建成的哈尔
滨纺织印染厂,拥有102480枚纱锭和4条印染线。牡丹江纺织厂是1948年建成的东北第一纺织
厂,现拥有12.27万枚纱锭和1.6万枚线锭,是国内汽车轮胎帘子布主要生产厂家。陈上述
4大棉纺中心外,阿城、伊春、五常、巴彦、依兰、安达、绥化、绥棱、孙吴和密山等县、市
也有较大的棉纺企业。
(二)麻纺工业
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亚麻生产基地,1985年亚麻种植面积110.4万亩,产亚麻纤维14
.76万吨②(②黑龙江省1987年统计年鉴171页),这是发展麻纺工业的一大资源优势。亚麻
纤维具有强力高、光滑、柔韧、挺括、防腐、防水等特点,适作雨布、水龙带等原料。
黑龙江省是全国亚麻纺织工业最发达,规模最大的省区。1985年拥有亚麻纺织设备1840
台,生产亚麻布3519万米。黑龙江省亚麻纺织工业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其次是兰西与佳木斯
,再次是延寿与双城等地。亚麻原料厂主要分布在亚麻主要产地的兰西、海伦、肇东、呼兰
、巴彦、双城、明水、拜泉、克山、延寿、方正、依兰与勃利等县、市。
(三)毛纺工业
毛纺工业是黑龙江省历史最早的纺织工业,60多年历史为发展毛纺工业打下了一定的技
术基础。黑龙江省是全国10大牧区之一,羊毛资源较好,年收购量8000吨以上,居全国第七
位,所以毛纺工业发展也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1949年前只有哈尔滨毛纺厂1家。到1985年全
省已有毛纺厂54家,拥有毛纺织设备1280多台,生产毛线1700多吨,毛毯115.5万条,呢绒
614万米。毛纺工业主要集中在安达、哈尔滨和牡丹江等地。此外齐齐哈尔、龙江、杜尔伯特
、肇东与大庆等地也有较大规模的毛纺企业。
(四)化纤纺织工业
化学纤维包括用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和用木材等植物制成的人造纤维。
黑龙江省石油天然气与木材资源均居全国首位,所以具有发展化学纤维的资源优势。从50年
代后期起,先后建成哈尔滨化纤厂、阿城涤纶厂、大庆腈纶厂与牡丹江化纤厂。1985年全省
化纤产量42179吨,其中合成纤维3.64万吨。乙烯联合化工企业全部投产后将会大大提高化
纤产量。化纤工业主要分布在大庆、哈尔滨和牡丹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