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黑龙江水系
第二章 河流
第一节 黑龙江水系
黑龙江 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上中游为中俄界河。古称“黑水”、“弱水”、“完水”,唐称“望建河”,《辽史》称“黑龙江”(辽金称松花江入黑龙江后至海为“混同江”)。清初,称“萨哈连乌拉”。满语,“萨哈连”意为“黑”,“乌拉”意为“江”。清代又称“乌江”、“乌龙江”。俄称“阿穆尔河”。黑龙江的名称来源,有学者考证,辽初,太祖多以“黑龙”二字命名,如祖州有太祖庙曰“黑龙”,太祖陵有门曰“黑龙”。《辽史·道宗本记》:“太康三年春正月癸丑,如混同江(即松花江)。夏四月乙酉,泛舟黑龙江”。至此,“黑龙江”之名方显于世。又有地方志记载:“黑龙江水黑,蜿如蛟龙,故名为黑龙江”。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为中俄界河的额尔古纳河,其上源为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大兴安岭西坡;北源为石勒喀河,其上源为鄂嫩河,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肯特山东麓。两河于黑龙江省漠河县西北部的洛古河村附近汇合后蜿蜒东流,称黑龙江干流,经黑龙江省漠河、塔河、呼玛、黑河、孙吴、逊克、嘉荫、萝北、绥滨、同江、抚远等县(市),至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与南来的支流乌苏里江汇合后流入俄罗斯境内,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附近注入鄂霍次克海的鞑靼海峡。干流全长2821公里,在黑龙江省境内1887公里。黑龙江原为中国内河,仅次于长江、黄河,为第三大河流。1858年(清咸丰八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上中游被划为中俄两国界河。
黑龙江干流分为上、中、下游3段。自洛古河村西至黑河市市区为上游,长905公里,属于山区性河段,两岸大部分由花岗岩、沙岩、页岩等所组成。右岸悬崖近逼,左岸较平缓,江宽300—800米,水流湍急,浅滩较多,枯水期一般水深1.1米。黑河市市区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长982公里,穿行于山地、平原之中,我国一侧为小兴安岭山地和三江平原。保兴至兴东段为兴安峡谷,两岸山岩直立;兴东至伯力段为平原型江道,岸上低平开阔。江宽600—1300米,一般水深1.5—2米,可通航500—1000吨级船舶。江中岛和江叉较多。乌苏里江口(伯力)至人海口为下游,长934公里,全部在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以雨水补给为主,季节融雪为辅。在全部径流中,雨水补给约占75—80%。上中游秋末冬初结冰封冻,次年4月末(中游)5月初(上游)前后开江,多年平均封冻时间164天,多年平均最大冰厚1.08—1.24米,最大冰厚1.59米。由于开江较晚,冰汛、春汛过后紧接雨季,常是凌、春、夏、秋四汛相连,1年中出现几次洪水过程。
黑龙江流域总面积约180多万平方公里。黑龙江在我国境内的主要支流有额木尔河、呼玛河、逊别拉河、松花江和中俄界河乌苏里江。流域内森林茂密,土壤肥沃,物产丰富。黑龙江水能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水草丰盛,适于各种鱼类生长。鱼的种类达百种以上,尤以鲟鱼、鳇鱼、大麻哈鱼为特产。
北极村河 黑龙江上游南岸支流。位于漠河县西北部。原名“阿马扎尔河”,1981年地名普查时改为“北极村河”。发源于枯林山南麓,由南向北,穿越洛古河、金沟两个林场,在北极村附近注入黑龙江。全长48公里,河宽9米,水深0.7米,流域面积659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沿岸蕴藏砂金,流域分布有落叶松、樟子松、桦、杨等原始森林。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
额木尔河 又作“额穆尔河”。黑龙江上游右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漠河县境内。古名“室韦水”,其流域为古室韦族所居,故名。发源于大兴安岭北侧雄鸡场山,由南向北集老槽河、大林河、古莲河等支流,横贯漠河县全境,在兴安乡大河西村附近注入黑龙江。全长469公里,河宽20—150米,水深2—5米,流域面积16280平方公里。上游段支流较多,河谷较宽;西林吉以下河流曲折,谷深河窄,比降较大。多年平均封冻171天,最长年封冻198天,最大冰厚1.38米。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内多原始森林,盛产落叶松、樟子松、白桦等木材,并产砂金,是我国重要林区和砂金产地。水产有哲罗鱼、细鳞鱼等。
老槽河 黑龙江右岸二级支流。位于漠河县南部。发源于大兴安岭雉鸡场山。自南向北行,在西林吉镇附近注入额木尔河。全长102公里,河宽40米,水深1.2米,流域面积1695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为原始森林区,盛产落叶松、樟子松、白桦等木材。
大林河 黑龙江右岸二级支流。位于漠河县西南部。发源于大兴安岭北坡。自西南向东北行,在西林吉林场附近注入额木尔河。全长155公里,河宽40米,水深1.5米,流域面积4538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沿岸产砂金,流域多落叶松、樟子松、白桦等原始森林。
古莲河 黑龙江右岸三级支流。位于漠河县西部。发源于漠河县西境富克山,由西南向东北行,流经古莲河煤矿和古莲林场,于古莲车站南侧注入大林河。全长80公里,河宽50米,水深1.2米,流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分布有落叶松、红松、桦、杨等原始森林。沿岸蕴藏砂金和煤炭。上游为产金之地,1984年已建古莲河金矿,并建有古莲河煤矿。河水污染严重,河内鱼类几乎灭绝。
二龙河 黑龙江右岸二级支流。位于漠河县东北部。发源于额木尔山东麓,由南向北,流经依林、龙河林场,注入额木尔河。全长65公里,河宽15米,水深0.6米,流域面积1270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分布有落叶松、樟子松、桦、杨等原始森林,建有多座林场。
盘古河 黑龙江上游右岸支流。位于塔河县西部。盘古,鄂伦春语,意为“翻滚流急”的河流。发源于大兴安岭白卡鲁山东麓,在二十三站东北10公里处注入黑龙江。全长165公里,河宽20—45米,水深1.2米,流域面积3308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多原始森林,盛产落叶松、樟子松、白桦等木材。水产有哲罗鱼、细鳞鱼等。
西尔根气河 黑龙江上游右岸支流。位于塔河县北部。西尔根气,鄂伦春语,意为“河长多弯”。发源于西罗尔奇山西麓,有大西尔根气河、小西尔根气河两源,全长133公里,在依西肯乡与开库康乡之间的双合站注入黑龙江。河宽30—50米,水深0.6—1.8米,流域面积3858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多原始森林,盛产落叶松、樟子松、白桦等木材。
呼玛河 黑龙江上游右岸较大支流。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清代称“呼玛尔河”(又写作瑚马尔)、“库玛尔河”,后简作今名。其名一说蒙古语,意为“行围前列人”;一说鄂伦春语,意传有鹿的地方。发源于大兴安岭雉鸡场山,自西向东流经呼中、塔河、呼玛3县(区),在呼玛镇东南部注入黑龙江。全长524公里,河宽50—350米,水深1—3米。主要支流有卡马兰河、塔河、依沙溪河、倭勒根河、绰纳河、古龙干河等。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地处寒温带,冬季结冰期为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夏季可流放木材,下游可通船。清末民初,有四条沟开采砂金。流域为原始林区,产落叶松、樟子松、白桦等木材,有马鹿、猞猁、水獭、紫貂、犴、飞龙鸟等珍贵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水产有细鳞鱼、哲罗鱼、重唇鱼、乌苏里白鱼等,是黑龙江大麻哈鱼主要产卵河流。1982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呼玛河中、下游建立呼玛河(鱼类)自然保护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呼玛河上游建立呼中原始落叶松生态自然保护区。中游北岸有十八站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卡马兰河 黑龙江右岸二级支流,为呼玛河上游的主要支流。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境内。发源于大兴安岭雉鸡场山东侧。流经飞虎山、白鲁山、卡马兰等林场,在碧水林场西注入呼玛河。全长106公里,河宽27米,水深1.5米,流域面积2207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多原始森林,产落叶松、樟子松、白桦等木材。
依沙溪河 黑龙江右岸二级支流。位于塔河县东部。发源于西罗尔奇山岭南侧,由西向东流,在创业站南注入呼玛河。全长86公里,河宽12-30米,水深0.7米,流域面积1250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分布有落叶松、樟子松、桦、杨等原始森林。
塔河 黑龙江右岸二级支流,也是呼玛河中游的主要支流。位于塔河县南部。鄂伦春语称“塔别拉罕”,意为“多塔头草的地方”。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麓,由南向北流经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全境和塔河县南部,在塔河县城附近注入呼玛河。全长187公里,河宽45米,水深2米,流域面积6267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为大兴安岭腹地原始森林区,素有“落叶松故乡”之称,盛产落叶松、樟子松、白桦等木材。
查拉班河 黑龙江右岸二级支流,为呼玛河下游主要支流。位于塔河县东南部。“查拉班”,鄂伦春语,意为“多桦树的地方”。发源于白鲁提山北麓,由南曲折流向东北,在奋斗村附近注入呼玛河。全长86公里,河宽27米,河深0.4米,流域面积448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山溪性河流。流域分布有落叶松、樟子松、杨、桦等原始森林。
倭勒根河 黑龙江右岸二级支流。位于呼玛县西北部。发源于大兴安岭凤凰山西麓,流经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东部和呼玛县北部,在三间房附近注入呼玛河。全长136公里,河宽40米,水深1.5米,流域面积3900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多落叶松、樟子松、白桦等原始森林,沿岸砂金蕴藏丰富。
绰纳河 黑龙江右岸二级支流。位于呼玛县中部。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东侧,由西向东行,在二道盘查附近注入呼玛河。全长101公里,河宽20—30米,水深0.5—1.2米,流域面积1775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上、中游多原始森林,产落叶松、樟子松等木材;下游多为农业区,产小麦和马铃薯。沿岸盛产砂金,为著名黄金产地,兴隆金矿局建于河北之兴隆乡。
古龙干河 黑龙江右岸二级支流。位于呼玛县中部。发源于伊勒呼里山东侧,由西向东行,在愚涯山附近注入呼玛河。全长99公里,河宽30米,水深0.7—1.2米,流域面积1281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分布有落叶松、樟子松、桦、杨等原始森林。
湖通河 黑龙江上游右岸支流。位于呼玛县东部。发源于呼玛县中南部,自西南向东北行,在湖通镇附近注入黑龙江。全长68公里,河宽5—8米,水深0.8米,流域面积401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沿岸多为农耕区。
宽河 黑龙江上游右岸支流。位于呼玛县南部。发源于大兴安岭东坡,自西南向东北行,在三卡村附近注入黑龙江。全长80公里,河宽10—30米,水深0.5—1.5米,流域面积2177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分布有落叶松、樟子松、桦、杨等原始森林。水资源丰富,1982年在中游建成我国最高纬度的水电站,装机容量960千瓦。
托牛河 黑龙江上游右岸支流。位于黑河市北部。发源于小兴安岭北段东侧,自西向东流,在张地营子乡达音山村附近注入黑龙江。全长66公里,河宽20米,水深1.0米,流域面积655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上中游为林区,产红松、桦、杨等木材;下游为农业区。
法别拉河 黑龙江上游右岸支流。位于黑河市北部。发源于小兴安岭北段东麓,在上马场乡法别拉村附近注入黑龙江。全长119公里,河宽4—85米,水深0.5—1.9米,流域面积2914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砂金储量丰富,自20世纪20年代起为我国著名砂金产地。
剌尔滨河 黑龙江右岸二级支流。位于黑河市北部。发源于智高山南麓,由西北向东南行,流经龙音山北,在新生乡驻地南注入法别拉河。全长67公里,河宽20米,水深0.7米,流域面积816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分布有落叶松、樟子松、桦、杨、柞等原始森林。
石金河 黑龙江中游右岸支流。位于黑河市东部。发源于黑河市中部丘陵,自西向东,曲折流经锦河农场,在四嘉子镇附近注入黑龙江。全长53公里,河宽30米,水深0.8米,流域面积858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上中游分布有落叶松、桦、杨等原始森林,下游为农业区。
公别拉河 黑龙江中游右岸支流。位于黑河市南部。发源于小兴安岭北段大黑山,由西曲折向东行,流经锦河农场、西岗子镇等,在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注入黑龙江。全长141公里,河宽4—60米,水深1.5—3米,流域面积2765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上游多为林区,产落叶松、白桦等木材;下游为农业区,产小麦、玉米、马铃薯等。
逊河 又名“逊别拉河”(又作“逊必拉”)。黑龙江中游南岸较大支流。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逊”,满语意为“奶浆”。发源于黑河市西部小兴安岭,集数条支流,由西向东流经孙吴、逊克2县,在逊克县车陆湾子村附近注入黑龙江。较大支流有辰清河、卧牛河、沾河、乌底河等。全长279公里,河宽70—100米,水深0.8—2米,流域面积15868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多原始森林,产红松、白桦等木材。水产有细鳞鱼、哲罗鱼、大麻哈鱼等。198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逊河下游建立逊别拉河鱼类自然保护区。
辰清河 黑龙江南岸二级支流。位于孙吴县西南部。发源于小兴安岭北段西侧,流经德都县北部和孙吴县西南部,在孙吴县城北注入逊河。全长105公里,河宽33米,水深1.2米,流域面积2067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为农业区,产小麦、玉米、马铃薯等。辰清镇由此河得名。
卧牛河 黑龙江南岸二级支流。位于孙吴县西部。发源于小兴安岭北段东侧黑河市境内,流经红色边疆农场二分场和腰屯乡,在东卧牛河村附近注入逊河。全长95公里,河宽8—10米,水深0.4—0.7米,流域面积1416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上中游沿岸多为林区,下游为农业区。
茅栏河 黑龙江南岸二级支流。位于孙吴、逊克两县交界处。发源于小兴安岭北麓,自南向北,流经孙吴县的奋斗、群山、腰屯乡和逊克县的新鄂乡、逊河镇边界,在胡胡七河口以北注入逊河。全长63公里,河宽15米,水深0.6米,流域面积1127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沿岸多为林区。
沾河 又名“沾别拉河”。黑龙江南岸二级支流。位于逊克县西部。发源于小兴安岭北麓,曲折北行,流经向阳山、新鄂等乡,在逊河镇双河村附近注入逊河。全长260公里,河宽40米,水深1米,流域面积6578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多原始森林,产红松、白桦等木材。沾河林业局由此河得名。
都鲁河 黑龙江南岸三级支流。位于逊克县西南部。发源于小兴安岭北坡,自源头向西北行,在新鄂乡河口村附近注入沾河。全长112公里,河宽29米,水深0.5米,流域面积1663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为林区,建有多座林场,产红松、云杉、冷杉、杨、桦等木材。
乌底河 黑龙江南岸二级支流。位于逊克县中部。发源于小兴安岭北坡,由南向北行,在松树沟乡境内兴亚村附近注入逊河。全长88公里,河宽20米,水深0.5米,流域面积981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上游为林区,产红松、杨、桦、云杉、冷杉等木材。中下游为农业区。
库尔滨河 黑龙江中游南岸支流。位于逊克县境内。发源于小兴安岭北麓,由南向北行,流经克林、大平台、宝山等乡,在车陆乡利民村附近注入黑龙江。全长221公里,河宽30—65米,水深1.5米,流域面积4968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两岸多为林区,生长茂密的次生林。水资源丰富,上游已建成库尔滨水库和小型水电站,水电站总装机容量4800千瓦,是逊克县农村电气化试点县的骨干电站之一。中游沿岸盛产玛瑙石,是玛瑙石重要产地。
二皮河 黑龙江南岸二级支流。位于逊克县中部。发源于小兴安岭北坡二皮山南麓,由西南向东北行,在二皮河村附近注入库尔滨河。全长77公里,河宽22米,水深0.6米,流域面积1324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分布有红松、桦、杨、柞等原始森林。
乌云河 黑龙江中游南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古称“乌伊河”、“五音河”。“乌伊”,蒙古语意为“树林”。发源于小兴安岭北坡,流经伊春市、逊克县交界和嘉荫县北部,在双河镇附近注入黑龙江。全长130公里,河宽35米,水深0.8米,流域面积2461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上游为原始森林区,盛产红松、白桦等木材;1979年在中游建成红石水电站;下游为农业区,产小麦、大豆、马铃薯等。
结烈河 黑龙江中游南岸支流。位于嘉荫县中部。发源于小兴安岭守虎山,由南向北,流经守虎山、育林、团结等林场,在沿江屯北注入黑龙江。全长77公里,河宽9—28米,水深0.4—0.7米,流域面积999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上游为林区,分布有红松、桦、杨等原始森林。中下游为农业区,建有大型国营嘉荫农场。
乌拉嘎河 黑龙江中游南岸支流。位于嘉荫县南部。发源于小兴安岭东侧,自西南向东北行,流经乌拉嘎镇和保兴乡全境,在保兴村附近注入黑龙江。全长75公里,河宽30米,水深0.9米,流域面积1201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沿岸盛产砂金,乌拉嘎镇是我国著名的黄金产地,设有国家冶金部直属乌拉嘎金矿局。乌拉嘎河中游南岸有乌拉嘎硅化木遗址,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嘉荫河 曾名“扎伊河”、“佳金河”、“查衣河”。黑龙江中游南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发源于小兴安岭东侧,流经鹤岗市北部和嘉荫、萝北两县交界,在嘉荫河口村注入黑龙江。全长129公里,河宽60米,水深1.2米,流域面积2099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多为林区,产红松、白桦等木材。沿岸产砂金,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为著名的黄金产地。嘉荫县因此河而得名。
鸭蛋河 黑龙江中游南岸支流。据新编《萝北县志》载,又称“三坦水”、“缠坦水”。明代称“集达河”,清初称“鸡坛河”,清末称“获台河”。中华民国初年,更讹为“鸭蛋河”。“人们误认为该河两岸水草丰茂,每年春季野鸭繁殖期,鸭蛋每拾即是,因以为名,乃想当然。”位于萝北县中部。发源于四方山佐武山东侧,南流于地道山折而向东注入黑龙江。全长95公里,河宽5—10米,水深1—5米,流域面积606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上游沿岸为林区,产红松、桦、杨等木材。中下游为农垦区,建有大型国营农场。河中产鲫、鲤等鱼类。过去汛期(6—9月),河水泛滥时对凤翔镇具有较大威胁,并可淹没西岸几十平方公里土地。近年已在地道山建立了自流引水渠道,可改造利用为农田服务。
莲花河 黑龙江中游南岸支流。位于同江市西部。发源于富锦市东北部富民乡东部沼泽地,自西南向东北流经青龙山,而后转北向,经同江市街津口注入黑龙江。过去因河水清澈生长莲花而得名。较大支流有青龙河、拉起河等。全长74公里,河宽30—50米,水深0.7—2.4米,流域面积1797平方公里。为平原河流。进入同江市境内,河宽30—50米,水深1—2米左右。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沿岸地势低洼,河道曲折,杂草丛生,分布有大片沼泽。中下游已开发成为垦区,河口地带为渔业基地。为防止黑龙江洪泛期江水倒灌,已在河口建有八屯闸。
青龙河 黑龙江南岸二级支流。位于同江市北部。发源于同江市境内赵小山东北侧重湿地,东北流经清河乡的青龙山南侧,注入莲花河。全长54公里,水深0.8—4米,河宽50—100米,流域面积473平方公里。为平原河流。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地势低平,汛期常河水泛滥,70年代已开发成为农垦区,建有大型国营农场。
鸭绿河 黑龙江中游南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发源于同江市双子山北麓,流经同江市中部和抚远县西北部,中下游为该两市、县界河,全长194公里,河宽15米,水深2.2米,流域面积1476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流域为农垦区,盛产小麦、大豆等。
浓江河 黑龙江中游南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发源于同江市南部青龙山南重湿沼泽区,流经同江市东南部和抚远县西北部。通过大力加湖,在抚远镇西注入黑龙江。全长116公里,河宽38米,水深1.9米,流域面积4747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上游多沼泽湿地,河道流荡不定。198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上游建立洪河沼泽自然保护区。下游为农垦区,是小麦、大豆重要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