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18年(民国7年)

1月 1日 俄文《铁路员工》改名《满洲新闻》出版。 △ 哈尔滨市公议会假借1896、1909年中俄签订的条约的权利,通过继续确认霍尔瓦特 为行政首脑的决议。 5日 霍尔瓦特以“护路”为借口,令萨摩依洛夫招募蒙兵三四千人,企图恢复俄方在中 东路的驻军护路权,旋被中国地方当局解散。 △ 哈尔滨中东铁路总工厂2250名中国工人要求停发卢布,改发大洋,举行罢工。12日 ,哈尔滨机车库、哈尔滨站1700多中国工人也参加了罢工,致使铁路运输陷于瘫痪。罢工坚 持近20天,迫使铁路当局答应了工人的要求。工人于23日复工。 7日 黑龙江省长公署颁发《地方保卫团条例黑龙江省施行细则》。 9日 黑龙江省省长鲍贵卿下令调查各机关现存枪支弹药,并取缔民户自置防家枪支弹药 。 上旬哈尔滨白俄要求中国军队撤离哈市。 14日 北京政府陆军部电令在中俄边境图们、东宁、虎林等地“酌派劲旅”。 24日 英驻哈尔滨领事建议,改哈尔滨为公共商埠。 △ 北京政府国务会议提出设滨江护军使。 △ 中东铁路公司与俄亚银行决定发行1000万卢布纸币。 本月 俄白匪谢苗诺夫部扣留哈尔滨安裕、裕成德等商号外出售货人员70余人,并掠走 所带巨款。 △ 据日本驻哈尔滨领事馆调查,侨哈日本人2287人。 2月 1日 滨江县各学校教员联名要求增加工资。 6日 黑龙江省督军公署因中东铁路受“俄党滋扰”,抽调本省军队分段驻防。为整饬边 防、统一机关,设中东铁路临时警备司令部,委任督军公署参谋长张焕相兼任总司令,第四 混成旅旅长张明九兼左司令,骑兵第二旅旅长张奎武兼右司令。 11日 望奎设治局改为望奎县。 23日 郭宗熙下令查封中东铁路职工联合会,将工会大部执行委员驱逐出境。 △ 哈尔滨市江沿东正教圣母报喜教堂被火烧毁。 25日 哈尔滨市路界新设哈尔滨临时警察总局,由滨江县知事张曾渠兼任局长,并在道 里设中国警察岗位。 28日 日本将驻朝鲜军队3个联队,由大连运往满洲里。 本月 代理漠河县知事赵春芳,为著《漠河县志》,向省长鲍贵卿呈送有关鄂伦春人情 况。鄂伦春原为索伦别部,其中分为二路:一路归库玛尔路协领管理,约20余户,百数十人 ,另一路不归协领管理,约10余户,百余人。两路人均以游猎为生,居无室雉,止无定所。 3月 1日 滨江县地方法院审判厅、检查厅成立。此前,滨江县司法事务由县知事兼理。 3日 霍尔瓦特和道胜银行总裁在北京议开董事会,想使铁路、银行脱离苏俄政府。 5日 霍尔瓦特拟借远东反苏俄势力,组织白匪政府,招募华兵8000余名。这支军队本日 被中国中东铁路警备司令部遣散。 6日 冯国璋命黑龙江督军鲍贵卿兼任新编陆军第十九混成旅旅长。 7日 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向满洲里及中俄边境地区增派军队,以防俄国国内战争波 及中国边境。 8日 瑞典驻哈尔滨设立领事馆。 13日 北京政府指定哈尔滨为特别戒严区。 15日 被苏俄红军和游击队击溃的帝俄哥萨克军队窜入黑河地区。黑河道尹张寿增坚持 俄军缴械始准入境,缴获俄军枪械近千支。 18日 帝俄骑兵大将普列什阔夫逃到哈尔滨,被霍尔瓦特任命为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 。 19日 黑龙江省中东铁路临时警备司令张焕相,在满洲里与苏俄红军协议决定:苏俄红 军不侵犯中国边境,中国军队不赞助白俄谢苗诺夫。 △ 日本驻华公使林权助提议日中共同出兵西伯利亚,干涉苏维埃。 23日 中国政府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派中东铁路督办调拨军警驻防中东路。吉林、黑龙 江两省拟将附近线路各税捐征收局卡迁入站内,以“规复税权”。黑省已迁入站内7处征收局 卡,吉林拟将增添各站征收分局38处。今日吉林省长郭宗熙将各征收局卡清单,送东省铁路 公司督办查照。 △ 段祺瑞再任国务院总理,决定对川、粤各省实行武力统一,南北战争开始。 24日 美国红十字会报告,协助俄共(布)作战的华工350名,被日、俄(白俄)军俘虏 拘于满洲里俄境突门地方,绝其衣食,处境非常危险。 25日 日本政府为反对新生的俄国苏维埃政权,和段祺瑞政府互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 协定》。 本月 日本满铁株式会社以200万日元在哈尔滨组织“东西伯利亚轮船公司”,企图垄断 松花江、黑龙江航运。 △ 美国工程师司蒂芬斯与霍尔瓦特签订聘用美国工程师为顾问协议。司蒂芬斯等120名 美国工程师到哈尔滨机械总工厂、海参崴工厂及中东铁路主要车站坦任顾问,控制了中东铁 路技术大权。 4月 2日 滨江县成立“义农会”,办理关内移民来哈尔滨事宜。 3日 外交部致电黑龙江交涉员称:“各国对俄广义派尚未表态,所有霍尔瓦特组织机关 等事,只能作为不知,况与我有领土关系,尤其慎重,万不能明示援助。” 4日 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工人罢工。 5日 因黑河地区防务紧张,黑龙江省督军署特派巴英额为黑河临时警备司令。 △ 日本武装干涉军在海参崴登陆。4月8日,驻哈尔滨各国领事开会讨论海参崴局势。 , 6日 谢苗诺夫在海拉尔、昂昂溪等地拼凑白俄“义勇军”4个营,开赴满洲里。11日, 北京政府外交部电告鲍贵卿,要求严禁谢苗诺夫在满洲里一带招募华工。 11日 日本人收买在哈尔滨俄人米其阔夫和巴尔斯基2处发电所,成立北满电气株式会社 。 12日 谢苗诺夫白匪及其司令部人员和英、法军官窜到哈尔滨。 15日 中东铁路职工会召开秘密会议,通过“采取一切措施,包括罢工在内”反对白卫 军的决议。 18日 吉林军第四旅驻农安马步团营调到哈尔滨。24日陆军第二十三师一旅一团从伊通 调到哈尔滨。 △ 滨江县李志元等人联名上书县知事,以滨江4万居民的名义,控告各房产主房租成倍 涨价,要求县署出面维持。 24日 白俄在哈尔滨组织的“远东护国卫法团”(即“远东拥护祖国和宪法会议委员会 ”)得到驻哈领事团的支持。该团“政策”共分5条,其中包括“组织一部分强有力的军队” ,“竭力协助组织西伯利亚及远东特别政府”等。 27日 中东铁路股东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董事会迁设北京,选举郭宗熙为总理,沙俄 原中东铁路局长霍尔瓦特为署理协理兼中东铁路总办。理事有:俄军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乌 斯托罗果夫(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交通部副部长,后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埃赛斯基(道 胜银行东方总经理)、葛诺瓦洛夫(前哈尔滨中国税务司)、斯拉乌特(中东路商务部长) 、普季罗夫(华俄道胜银行总经理)和颜世清(前吉长道尹)。28日,中东铁路理事会议决 定:霍尔瓦特为代理会办,拉琴诺夫代理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 29日 滨江道尹兼哈尔滨交涉员施昭常免职,李家鳌接任。 △ 中东铁路公司出租哈尔滨滨江站、秦家岗、马家沟、香坊等地地皮。 本月 帝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到哈尔滨拼凑白俄武装部队。 △ 美国红十字会在哈尔滨设立分会。 △ 远东犹太人情报事务所在哈尔滨建立。 5月 1日 萝北县地震,6月8日再次地震,损失不大。 △ 中东铁路沿线和哈尔滨停止使用俄历,采用公历。 3日 白俄警察在三十六棚“搜查苦力”,无故残杀中国工人邓辉荣,激起中国工人无比 愤慨。4日,三十六棚中国工人罢工一天,以示抗议。 5日 霍尔瓦特在哈尔滨添招俄军千余名,派赴格罗捷阔沃(四站)。 8日 北京政府参谋本部、陆军部准予添设黑河临时警备司令部。 △ 霍尔瓦特在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沿线出示布告,宣布对界内俄人“急须行使统治权” 。 9日 哈尔滨中国临时警察局得悉:霍尔瓦特与普列什阔夫,在哈组织“救国会”(又称 “远东义勇团”),设军事、外交、筹饷、民事四处,“虽无政府字样,确系政府组织”, 霍尔瓦特总理一切,普列什阔夫为总司令。同时,霍尔瓦特在中东路一带宣布戒严,并分设 五路护路军司令部。哈尔滨中国地方当局以霍尔瓦特违约侵权,提出抗议。 15日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员、横道河子教师乌曼斯基在哈尔滨被白匪挟走暗杀。为此中 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印刷厂、电报、电话工人举行罢工。17日,罢工工人在南岗尼古拉教 堂广场集会,追悼乌曼斯基。会上工人领袖秋马克又被白匪抓走。“俄工愤懑,复集地包, 企图暴动”。中国当局派警弹压。中国工人加入罢工行列。中俄商人纷纷罢市。 16日 北京临时政府代表与日本陆军少将斋藤季治郎在北京秘密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 敌军事协定》。19日又签订《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决定共同出兵西伯利亚,武装 干涉俄国苏维埃政权。 19日 霍尔瓦特下令解散铁路职工联合会执委会,将执委会13名委员驱逐出境,并下戒 严令。20日,哈尔滨铁路总工厂等地工人集会,反对解散职工会执委会和驱逐会员。 21日 霍尔瓦特宣布组织中东铁路护路军,自任总司令,以萨莫依洛夫为护路军司令, 麻尔果夫斯、什瓦次、切尔金什克、波特果列次克、达立安为各路司令,拟招兵4000人,分 驻于老少沟、一面坡、海拉尔、富拉尔基、哈尔滨5处。 23日 吉林中东铁路警备总司令陶祥贵和滨江道尹李家鳌出示布告,禁止中国工人参加 中东路罢工。 24日 滨江道尹李家鳌报告:霍尔瓦特与普列什阔夫在哈尔滨组织机关情况。内称,此 机关为远东护法团及普列什阔夫之司令部的混合组织,以著名俄律师阿列克桑得洛夫为会长 ,海参崴俄商里怀多夫为副会长。司令部设在铁路俱乐部,普列什阔夫负责军事,护法团负 责外交、政治、军需。霍尔瓦特的华俄军队2000人,分隶于谢苗诺夫、郭尔梅金等人,分驻 绥芬河、黑河等处。谢苗诺夫组织“贝加尔政府”,宣告脱离霍尔瓦特独立。 29日 李家鳌照会霍尔瓦特,谴责俄国人在哈尔滨设立机关,扰乱视听。饬令迅速解散 ,或移出中国国境。 6月 5日 鲍贵卿省长任命龙江道尹王树翰兼任黑龙江省通志局局长。 △ 吉林省公署令滨江道尹李家鳌兼吉林省铁路交涉局总办。 △ 孟恩远派炮兵赴哈尔滨等地保护中东铁路,任命高秀山为中东路东路(哈尔滨至绥 芬河段)司令。 6日 胡匪攻陷方正县城,掳走县知事。 11日 黑龙江金矿总局成立,何守仁为督办,驻库玛尔河。 18日 由于谢苗诺夫白匪失利,哈尔滨“远东拥护祖国和宪法委员会”(卫国护法团) 、“西伯利亚自治会”、俄国国民议会旅哈议员、俄下议院议员等帝俄余党在哈尔滨开会, 特请霍尔瓦特照会协约国出兵,干涉苏维埃。20日,在哈帝俄残余势力代表,资产阶级临时 政府官员以及孟什维克等第二次集会,通过“决议”,吁请协约国出兵干涉苏维埃政权。21 日,将会议通过的“决议书”、“呼吁书”交由霍尔瓦特以及驻哈协约国领事转递各国政府 。 20日 日本驻齐齐哈尔领事古泽幸吉到任。 21日 中东铁路督办所傅疆报告:俄护法团探得五国共同出兵消息,以哈尔滨为集合地 ,普列什阔夫为总司令。各国留哈尔滨兵数,日本约2000,美500,英、法各300,意100。又 海参崴西伯利亚政府与霍尔瓦特交涉亦渐就绪。霍认该处为军政府,该处认霍为临时政府。 22日 《北满日报》连日刊登日本出兵数目。首先出发者为驻辽阳及朝鲜两个师。日领 谓,出兵系由海参崴与满洲里并进,军队运长春,换乘中东路火车,乘降殊多不便,将来南 满、中东两路必须联合一致,以期敏速。又据,各国出兵西伯利亚已有成议,日本决定出兵 数万(据李家鳌20日电为20万),美国7000(由海参崴登陆),各协约国出兵数百名不等。 本月 中东铁路公司长期拖欠扎赉诺尔煤矿应缴税款,黑龙江省当局扣留该矿夏季添招 用工,迫使中东铁路公司先缴部分税款,并做出补缴税款计划。 △ 日本驻华使馆武官、日本驻奉天督军署顾问菊池武夫、日本前陆军大臣楠濑中将等 到哈尔滨,策划出兵西伯利亚。 △ 据滨江县财务处统计,县内有妓女1900余人(1916年3月全县人口22613人,本年约 为4万人)。 7月 2日 帝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哈尔滨拼凑武装力量不利,因日本直接控制了谢苗诺夫和 卡尔梅阔夫军队,高尔察克与日军中岛将军闹翻,离哈去日本。 4日 吉林省议会及各团体电请北京政府取消吉、黑两省林矿借款合同。 △ 中东铁路警备司令部总司令陶祥贵,奉命允准霍尔瓦特派兵1250人出境,接应捷克 军袭击俄国红军。 7日 中国工人600余名由苏俄归国到哈尔滨。 9日 霍尔瓦特离哈尔滨去格罗捷阔沃,宣布成立“全俄临时政府”,自任“最高执政官 ”、“临时摄政”。同时,霍尔瓦特“全俄临时政府”在哈尔滨出示布告,要“俄人以国家 为重”,承认他本人为“临时政府代表”,并公布方针12条。17日,日本政府承认霍尔瓦特 临时政府。 △ 霍尔瓦特组织政府,以抵制海参崴西伯利亚政府,并以谢苗诺夫为后援,得到哈尔 滨日、英领事支持。美领事在9日与李家鳌谈话中说,霍尔瓦特素来歧视美侨,“不能如英、 日侨民可任便在哈购地,畸轻畸重,令人难堪”。又说,霍与日人恐有密约,劝早日收回主 权,“美国必为相助”。 19日 驻哈尔滨日本领事,向俄国领事提出五项重大要求:一曰路权,二曰警权,三曰 粮权,四曰实业权,五曰币权,要点在路权。 21日 梁土贻、陈陶怡、孟昭常等与黑龙江省官股在哈尔滨合组航运公司,定名为“戊 通轮船公司”,购俄人轮船29艘,拖船20艘。首次派“金山号”轮出航黑龙江,本日“金山 号”驶抵黑河。 25日 交通部电吉林省督军、省长称,“俄乱日亟,各国既共同出兵,我国自不容独异 ,现政府拟出师千余,前赴海参崴,相机办理。” 29日 谢苗诺夫白匪军为红军所败,越境退入满洲里,黑龙江省驻军勒令该部退往海拉 尔并阻红军越境追剿。苏俄要求引渡谢苗诺夫,亦被中国方面拒绝。 本月 滨江殖滨公司强占哈尔滨江北居民土地,驱逐乡民,被害者进京控告。 △ 黑龙江省中东路警备司令张焕相在86号小站中俄边境设立检查所,派军驻扎,严防 白俄窜入,陆续缴获谢苗诺夫所部枪3700余支和许多机关枪、大小炮等。 8月 1日 日本武装干涉军乘兵车一列,经哈尔滨开往俄境达乌里前线。2日,日本政府发表 出兵西伯利亚宣言。 2日 北京政府农林部、财政部与中华汇业银行签订《中日吉黑金矿森林借款合同》。中 国向日本借款3000万日元,年息7厘5,以吉林、黑龙江两省金矿和国有森林为抵押。 3日 谢苗诺夫来哈尔滨与捷克兵团代表“商议进兵问题”。 △ 俄国东正教海参崴大司祭米夫杰和白匪海参崴政府代表以及议会议长希罗力波夫到 哈尔滨,敦促逃亡的前阿穆尔总督关达基就任白匪政府首脑。 5日 北京政府派人到哈尔滨招募熟通俄语者一营,为中国出兵西伯利亚做向导。 13日 日本政府发表出兵满洲里宣言。17日,日军行抵哈尔滨,19日分驻中东铁路各站 ,并擅自派人管理长春至哈尔滨间中东铁路。 △ 黑龙江督军鲍贵卿致铁路交涉总局电称:“日本政府已下动员令,拟将南满守备队 约5000人于13号运往满洲里。此次日本出兵系根据共同防敌之协定,两国友善,协同动作, 应俟客军到境,开诚布公,凡事优待官长兵丁,相遇礼节尤不可疏忽。”16日,长春交涉员 报告:自本日至29日,经长春向满洲里运送日军共5244人。 14日 吉林省警务处处长赵宪章称:“中东铁路向由俄人管理,故铁路用地以内恒为我 警权所不及。现自俄都政变后,彼无维持秩序之能力,于是中东铁路沿线之稽查、保护之各 权,我国自应主持担负。地方警察有治安之责,凡属中东铁路经过之区及车站地点,应乘此 时一律行使警权。”拟令双城、德惠、东宁、宁安、阿城、同宾、穆棱、扶余等八县,酌拨 人员,到站轮流稽查保护,15日,省长公署令警务处处长“应准照办”。 15日 英国以协约国领衔公使名义致外交部照会,要求在哈尔滨及北满各地设立密探总 、分局,总局设在哈尔滨,由协约国武装警察管理,并由协约国领事团及滨江道尹监督。任 务是检验护照、到境行人、抵制敌国侦探。并拟在哈设立由协约国领事团及哈尔滨监督之检 邮机关。北京政府表示同意,同时提出四点声明照复英使。 16日 省长鲍贵卿令各地:日军将进军满洲里,各地官长军民不得借口而不友善,务必 和平对待,并派人接洽。 18日 吉林省长就派警稽查、保护中东铁路沿线用地及车站、行使警权一事,令滨江道 尹“密速转行所属各县妥慎办理”。 20日 晨,日军擅自在哈尔滨江桥仿照华军所设警岗数,设立警岗18处。经交涉,日军 藤井中将自认“办理草率”,却坚不撤岗。日军在黑龙江省嫩江江桥,擅自设岗,致与黑龙 江军队冲突,黑龙江军队当即奉命撤退,江桥全归日军警守护。 21日 侵驻满洲里日军强令当地驻军将营房全部腾给日军居住。张焕相电告北京政府, “欲求不开衅端,惟有容忍一法”。 △ 协约国在海参崴开会,拒绝美国派员接管西伯利亚铁路与中东铁路。 23日 中国派往西伯利亚的陆军第九师先遣部队官兵661人,在团长宋焕章带领下,18日 从北京出发,今日经过哈尔滨开赴海参崴。哈尔滨警察当局与各机关团体及英、美、俄各国 军官到站欢送、劳军。24日,营长苏炳文带官兵667人过哈开往海参崴。至10月26日,先后共 有6批2000多名官兵,乘火车经哈尔滨赴海参崴,参加对苏俄干涉。 24日北京政府发表出兵西伯利亚宣言。 △ 侵占满洲里日军擅自警戒中东路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双方互有伤亡。 本月 吉拉林俄采金公司对矿丁“苛苦过甚”,矿丁不堪虐待,群起反对,不承认俄公 司有管理之权,持枪械逼走俄人。之后,呼伦贝尔副都统派员带兵前往镇压,经该员从中“ 调处”和平解决。 △ 因协约国干涉军队陆续开到哈尔滨,哈粮煤供应紧张,物价暴涨,面粉“统归军需 ”,沙俄币暴跌5、6倍。 9月 1日 由海参崴先后开到哈尔滨捷克军13人,内有司令一员;英国干涉军37人,大炮3尊 ,其中4名英国军官,英军于3日去满洲里。2、3日又从海参崴开来英军2批,1016名,拟于1 0月2、3日开赴满洲里。 2日 中东铁路中俄工人因减薪罢工。哈尔滨总工厂首先罢工,随之,中东路哈尔滨机务 段、哈尔滨车站、香坊车站、材料总厂、八区粮库、车务处、汽机队(火车头队)、电报局 、电话局、印刷所等都参加了罢工,使运输中断。12日,驻哈尔滨领事团要求中东铁路当局 解决罢工事件。中东路当局迫于形势,宣布延期实行8月28日发布的减薪规则,为期10天的中 东铁路大罢工取得了基本胜利。 4日 徐世昌“当选”中华民国大总统。 6日 中日签订军事协定实施之详细协定,日本控制了中国军队的指挥权。 7日 北京政府任命张作霖为东三省巡阅使。 10日 中东路护路军总队长中将萨莫依洛夫、护军营务处长巴拉诺夫,提出中东路需护 军6500人,暂先招俄人4000名,华人500名。 12日日本驻军第七师团长藤井中将,在哈尔滨各街巷张贴布告,声称“如有对我军有妨 碍反抗行动,不问何人,一律严惩,即速剿灭”。哈尔滨交涉员对此向日领事提出抗议,日 领表示歉意。 13日 北京政府外交部声明,日俄间如有让售中东铁路的协定,中国政府断不承认。 △ 自8月23日至今日,日本军队经长春向满洲里开拔,共6300余人。在此期间,中东铁 路工人的罢工,打乱了日本运兵计划,许多军队只得徒步北上,大批军用物资被积压。仅宽 城子车站积压军需品,需要连续运输一星期。 18日 英使朱尔典向外交部提出抗议,称黑河道尹张寿增辅助俄国“新党”,要求将其 褫职。 20日 日政府照会北京政府:根据《共同防敌协定》,日军将在“北满”采取必要行动 。日本旋即向“北满”增兵,截止10月初,已达6万人。 21日 黑龙江省督军公署设立省国防筹备处,张焕相兼任处长,并改中东铁路临时警备 司令部为“中东铁路警备司令部”,取消原设总司令、左、右司令名目,以陆军中将车庆云 为警备司令,司令部驻满洲里。 24日 俄白军及捷克军司令盖达,在哈尔滨设立的军事法庭,因中国当局抗议,旋即迁 往海参崴。 29日 中、日各派专员1名,在哈尔滨组成铁路管理机关,协调两国运输事务。中方为贾 德耀中将,日方为武内中将。 本月 日本在中国东北和西伯利亚发行“军用手票”,折合金票300万元。 △ 大批俄国人由赤塔、海参崴、海兰泡逃亡来哈尔滨。 △ 因火车尽被军用,哈尔滨各厂商不能发货出口,因而减少生产,造成大批工人失业 ,蜡烛、肥皂业尤甚。 10月 1日 驻哈尔滨吉林省中东铁路警备司令陶祥贵出示布告,抗议捷克兵团司令盖达非法指 定其部下喀特列次上校为中东铁路护路军司令。 △ 海伦爆发抗车捐风潮。本日,海伦县警察携带车牌下乡收捐,遭到乡民强烈反对。 12日,四乡进城乡民7000人联名上书省长鲍贵卿,请求减缓车捐。 2日—7日 英、法武装干涉苏俄政权的军队于10月2日、3日分别到哈尔滨。7日,意大利 武装干涉军经过哈尔滨。 5日 勃利县成立。 上旬黑龙江省议会选举高玉堂为议长。 11日 武装干涉苏俄的协约国军在哈尔滨举行飞机试航演习。13日,协约国英、日、俄 、比等军队在哈尔滨王兆屯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15日 美国通过汇丰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在哈尔滨发行第四次自由公债。 18日 哈尔滨三十六棚“工会领袖”刘锡田,为组织华工维持会请求备案。次年3月1日 经铁路督办批准,3月9日召开全体大会,4月1日正式成立。12月由警察局发给简章,改名为 工业维持总会。 19日 徐世昌任命鲍贵卿兼滨黑(哈尔滨至黑河)铁路督办。 22日 黑龙江省广信公司重印小数钱帖2246100张,合钱10074400吊,专备以新换旧之用 。 25日 日军在哈尔滨及中东路沿线行使军用手票,计有10钱、20钱、30钱、40钱、50钱 、1元、5元、10元、50元、100元10种,仅在日本商铺通行。滨江县当局已密令各商予以抵制 。 26日 美军200名由海参崴来哈尔滨,企图染指中东铁路。 △ 白俄西伯利亚政府宣布与霍尔瓦特临时政府合并,阿穆尔、滨海省、萨哈连及中东 路附属地划为远东区域,统归霍尔瓦特全权管辖。 本月 高宴如兼任中东铁路警备总司令,陶祥贵改任东路司令,驻防绥芬河。 11月 1日 日本人斋藤在哈尔滨创办《极东报》。 6日 孟庆延、高荫桐等呈请在哈尔滨开设“中东实业公司”,额定资本大洋80万元,中 外商人出资各半。 11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6日,徐世昌发布停战令。 14日 日本出兵中东铁路后,在沿线遍张布告,行使“军用手票”。因事先未通知黑龙 江省政府,为此省长公署请示北京政府,复电称允其通融行使。今日,省长公署就此事向全 省发布训令。 18日 在英、美策动下,高尔察克对西伯利亚政府发动政变,宣布他是全俄政府最高执 政官。 △ 又一批俄人1080名逃亡到哈尔滨。 22日 广州军政府通令休战,与北京政府商定在上海进行南北议和谈判。 26日 中东铁路因白俄军用车堵塞,哈尔滨站货物积压达560车,自本日起,存货费上涨 15倍。 29日 驻哈尔滨黑龙江省铁路交涉总局总办马忠骏,为俄国在中东铁路招华兵并将华工 改编为护路巡警一案,要求东省铁路督办公所查禁。 本月 龙江县因本年入夏亢旱,立秋时仍无雨,秋禾平均收成不过二分。 △ 由海参崴经哈尔滨运往满洲里的俄白匪军及捷、英、美、法、意、日、比等国军队 1.7万多名。 △ 满洲里和海拉尔发生中国军警殴伤日人两起,黑龙江地方政府按日领事要求,赔款 日币3400元,俄币1570卢布。 △ 俄白匪西伯利亚驻哈尔滨采办处由哈运往西伯利亚靴、鞋、帽24火车。 12月 1日 日本人在哈尔滨创办《西伯利亚新闻》报。 4日 在日本支持下,俄白匪谢苗诺夫宣布“独立”。 20日 施昭常任黑河道尹。 △ 谢苗诺夫白匪以武力夺取满洲里税关存款。 25日 英属加拿大煤矿来哈尔滨招募华工。 27日 林鹤皋等集资大洋50万元于长春设立吉林垦殖股份有限公司,在宁安、穆棱、方 正等县购置荒地。 28日 黑龙江省官督商办硝磺总局成立,设于齐齐哈尔龙门大街。黄甫绅为总局局长。 30日 外交部特派黑龙江交涉员,就日本在哈尔滨墨斯托瓦亚街、买卖街两处设邮局和 日本军队在哈尔滨、满洲里两处自设野战邮局,向日本领事交涉,拒绝该国在上述各处设局 ,以保邮权,并令吉林交涉员设法查禁。 本月 北京政府陆军部函称:我国及协约各国出兵海参崴,对于旧党已取援助态度,如 霍尔瓦特招兵并不设正式机关,似可不加干涉。惟铁路已由我保护,请让营房及保守桥梁一 节,应行拒绝。 △ 俄白匪为控制中东路和哈尔滨,从前线抽回数队俄军到哈尔滨。 △ 中国政府与协约国军议定,在哈尔滨设立“军谍局”。 本月 苏俄政府与北京政府驻苏俄大使开始就整顿中东铁路问题进行谈判,在各帝国主 义的压力下,北京政府召回使节,中止谈判。 △ 张作霖派巡阅使署卫队混成旅到哈尔滨,分段驻扎,司令张学良。 △ 中东铁路沿线俄国学生以哈尔滨为中心成立了“左派学生联合会”。 △ 大批白俄逃亡来哈尔滨,在偏脸子建纳哈罗夫卡村。 △ 英国中华基督教会,在林甸县城设立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