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民国10年)
1月
4日 海拉尔自去年11月以来,共有38人死于鼠疫。
8日 哈尔滨戊通航业公司归国有,改为官办。
9日 徐世昌批准内务部厘订的《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组织章程》,并派张仁、胡宗
沂为专任视察员。
△ 中东铁路督办宋小濂与远东共和国交通部长沙托夫在满洲里签订《东省铁路与俄国
贝加尔路临时交通办法》,规定先通货车。
10日 葡萄牙在哈尔滨开设领事馆。
13日 赵志超创办的《滨江民报》出版发行。
15日 外交部驻满洲里军事外交处裁撤,改组为呼伦贝尔外交部交涉员办事处。
△ 东宁、宁安等5县代表上书北京政府,痛陈5县人民受日军残害情形,伤亡近万人,
财产损失2000万元,以及日军奸淫、枪杀、活埋、火烧、腰斩等罪行,要求撤退并赔偿损失
。21日,吉林旅京同乡会再次上书北京政府,表示全吉林省700万人誓为政府后盾。
16日 滨江警察厅统计:民国9年(1920年)哈尔滨居民共12483户,114169人,其中男
83927人,女30242人。
22日 哈尔滨道外发现鼠疫,市内外暂时断绝交通。2月6日,哈尔滨成立鼠疫防疫处。
23日 黑龙江督军公署批准,呼伦镇守使兼骑兵第二旅旅长张奎武辞去所兼东省铁路护
路军哈满司令一职,改委该路副司令张海鹏为司令。
24日 黑龙江省城成立防疫处。宋文郁为处长,王树翰、丁超为副处长。
25日 吉林省长公署令滨江道尹查禁共产主义书籍。
27日 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和《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取消。
28日 就外商在齐齐哈尔、黑河间行驶汽车运输一事,外交部训令黑龙江交涉员按《外
商在国内外等地行驶汽车规则》办理,严加禁止。
31日 北京政府国务会议议决对俄方针,并致电张作霖:俄国旧党现已几乎全灭,对新
党当有正式联络,对苏军入境应行拒绝,对谢苗诺夫军只要无妨害我主权之行为,仍暂保持
旧日态度。
本月 黑龙江省议会通过议员马清濂等提出的索还江东六十四屯案,由省署咨行国务院
提出交涉。
△ 海伦县为肃清“胡匪”,加强地方保安力量,成立游击队,并将多余新加饷捐充作
添募游击队的费用。
△ 吉林、黑龙江两省盐价自本月起改收大银元,未通行大银元之处则一律照市价折收
。
2月
2日 沃斯特罗乌莫夫任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
5日 东省特别区哈尔滨市政管理局成立,由滨江道尹董士恩兼局长,马忠骏兼副局长,
董、马于12日就职。15日,董、马联名通告驻哈各国领事馆,中东铁路沿线各地市政统由市
政局管辖。同日,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接收哈尔滨各机关,改悬中国国旗。
13日 北京政府决定由奉天、黑龙江出兵两师,由车臣汗盟直捣库伦,并电张作霖办理
。
5日 张作霖委任徐廷洁为东三省银行总办,本日到行任事。
△ 黑龙江广信公司李逢瀛报告,黑龙江省之羌帖(俄币)达7亿卢布。
17日 商人刘希正以3辆汽车为资本,创立北满长途汽车有限公司。公司设于黑龙江省城
齐齐哈尔。行驶路线,以黑河为起点经省城达洮南,旁及辽源、通辽、彰武及黑龙江各县。
△ 督办呼伦贝尔善后事宜,原任钟毓辞职,程延恒接任。
19日 中东铁路公司理事会、中东铁路管理局、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组成联合委员会
,协商移交在哈尔滨帝俄各自治机关监督权限问题。
△ 北京政府下令查禁苏共在哈尔滨等地所设之机关,取缔共产党宣传。
22日 北京政府参陆处议决分四路援助库伦。其中,(一)奉军担任东路,由张景惠督
战;(二)北路黑龙江省孙烈臣调一旅,由贝加尔绕至恰克图进攻。张作霖接电令后,借口
欠饷,要索巨额军费。
25日 奉交通部令,滨江道尹出示布告,封闭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沿线俄国邮局,收回邮
政权。28日,吉黑邮务管理局在哈尔滨成立本月齐齐哈尔患鼠疫者383人。
△ 哈尔滨临时防疫总事务所,调查2月份患疫情形,患疫240人,送医65人,死亡175人
,送隔离533人。
△ 高尔察克西伯利亚政府的部长们和白俄头面人物关达基、金斯、米哈依洛夫、瓦加
恩斯基、克拉包特金、乌赫道姆斯基公爵、前俄国驻日本大使克鲁平斯基、吉特里赫斯将军
、哥萨克大尉阿尔洛夫等集聚于哈尔滨,加紧拼凑反革命集团,企图推出谢苗诺夫当头目。
△ 远东共和国在哈尔滨设立驻中东铁路附属地代表部,布姆比扬斯基为首任全权代表
。
3月
1日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正式办公,护路军总司令阚朝玺任行政长官。
△ 兰西县城被“股匪”五军等四五百人攻破,占据县署3日,掠走县署存款。
4日 宋小濂致电北京政府,谓“迩来江省满洲里、海拉尔、博克图、扎兰屯、昂昂溪、
安达、满沟、对青山八站均已设所防疫,实行检查。长春、二道沟亦经停车检验”。自开办
防疫起,至5月31日止共发现患疫2809人,送医院988人,死亡1827人。
△ 阿城县二层甸子(玉泉)火车站,25家租赁俄界地基商民,请求阻止俄人乱涨租价
。
6日 北京政府电令黑龙江督军孙烈臣,谓白俄谢苗诺夫将攻击新党,必影响我边境,速
于要处设防。
7日 黑龙江省代表钟毓与远东共和国政府代表亮宾克夫在满洲里签定《黑龙江官府、远
东政府开通边界章程》和《会订东赤两路开通车辆条件》,协定了边境交通办法。
10日 俄木把头谢夫谦克在其与蒙旗所订契约被取消后,招募俄工,勾结日人冢田兴永
,希图重行开采。黑龙江交涉公署照会日领转饬该日人勿得加入。
12日 孙烈臣调任吉林省督军兼省长,鲍贵卿免职,吴俊升任黑龙江省督军并暂代黑龙
江省长。
14日 远东共和国向北京政府外交部表示中俄通商后,将黑龙江江东六十四屯归还中国
。
15日 范聘卿、范介卿兄弟创办的《滨江时报》今日出版。该报以“崇尚道德,提倡实
业,维持东亚和平”为宗旨,刊载哈尔滨经济、文化、教育等文章和地方新闻,发刊时间长
达17年之久。1937年10月30日与《国际协报》、《哈尔滨日报》合并为《滨江日报》。
29日 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混成旅长张学良到哈尔滨。
31日 孙烈臣兼任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
本月 鉴于鼠疫大肆蔓延,危害甚重,东三省防疫事务处指示:南下车站严格控制买票
,中俄医官需对旅客认真检查,控制上下火车。
△ 戊通公司改为官商合办,交通部加入股本150万元,共有股本200万元。
△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底,中东路沿线鼠疫患者1931人,死1755人,隔离者1654人
。其中3月份哈尔滨患者1003人,死734人,隔离686人;满洲里死301人,隔离者187人。
4月
1日 因鼠疫疫情严重,哈尔滨发布戒严令,机关停止办公1周。
4日 中东铁路督办宋小濂电请救济关内逃到哈尔滨的灾民。
5日 全副武装的日军官兵250余人,在松崎少佐率领下乘军用列车8辆,由长春去绥芬河
驻防。
△ 哈尔滨市公议会公然推举霍尔瓦特为哈尔滨市“荣誉公民”,并决定将车站街、哈
尔滨大街、通道大街、陆军街改“霍尔瓦特大街”。
9日 滨江警察厅出示布告,禁止人民结社、集会。
△ 日本领事声称绥芬河站中国军队于5日击毙日兵1名,提出交涉。
13日 哈尔滨道胜银行未经中国政府同意,强行发行纸币20多万元。本日吉林滨江道尹
兼哈尔滨交涉员董士恩致函道里、道外商会,传谕哈市居民禁止使用。20日,哈尔滨美国花
旗银行亦擅发哈大洋纸币。25日,宋小濂电告交通部,严禁外国银行在哈尔滨发行纸币。
△ 三十六棚中国工人反对俄人借“检疫隔离”为名残害中国工人,与派来的警察、医
官、检疫员发生冲突,打死俄医官,打伤警察和检疫员。
16日 韩洪业在哈尔滨创刊《滨江华业画报》。每日出版一次,其宗旨为“改良社会,
开通人民知识”。
18日 哈尔滨劳动红十字会开设“一滴牛奶”慈善机构,设立以医师西尼金名字命名的
简易食堂、齿科、药房和门诊所。
△ 中国地方当局逮捕俄文《前进报》主编海特。
20日 中国地方当局在哈尔滨马迭尔旅馆逮捕远东共和国驻哈尔滨代表法依科。22又在
火车上逮捕了远东共和国派到哈尔滨的3名代表。
21日 中东铁路董事会与俄商谢结斯商定新旧煤价后,把扎兰诺尔煤矿继续交谢承办。
22日 中东铁路路警处成立,刘德权任处长。
30日 北京政府交通部批准哈尔滨邮局与远东共和国邮政在满洲里及绥芬河两处互换邮
件。
本月 《东省铁路路警处组织大纲》公布,规定该处节制东省铁路全线路警,并另设两
个直属警备队,该处隶属路局。
5月
1日 哈尔滨日本商工会议所成立。
4日 广州军政府撤销。本日,孙中山致电徐世昌,促其“即日引退”。5日,孙中山在
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
10日 徐世昌召集靳云鹏、曹锟、张作霖、王占元在总统府举行联席会议,划分势力范
围,议定张作霖辖东三省、内蒙、热察绥三特别区,并主持征蒙事宜。30日,张作霖以此为
由索要军饷,扩充兵力,在奉天省增设第八、九、十混成旅,右路巡防改编为第十一混成旅
;吉林添编第五、七混成旅;黑龙江添编第三、四混成旅。
13日 交通部照准东三省邮务管理局划为北满、南满邮区的呈请,本年10月1日起实行。
吴俊升训令黑河道尹,东三省邮区提前自7月1日起实行。
14日 远东共和国交通部决定在哈尔滨设立代表部。
16日—25日 日本首相原敬在东京召开殖民事务大会,会议决定,山东问题坚持中日直
接交涉,同张作霖保持“亲善”,以经营满蒙;满铁贷款给东省铁路,以取得满铁车辆进入
长春、哈尔滨;在上述地区扶植亲日势力等。
16日 谢苗诺夫在满洲里组织白俄政府。
△ 《滨江午报》在哈尔滨创办。
20日 陈兆尧、赵均仁、曲秉诚组织“方言学社”。该社总部设在哈尔滨,以“精求学
术,砥砺品行,发扬翻译界之真精神,交换现时代之新知识”为宗旨。
27日 中东铁路全线消灭鼠疫。自1920年10月以来,全线染疫者4529人,其中,中国人
4179人,俄人350人。
本月 因日本关东厅令将大连一切交易改正钞为金票本位,剥夺华商权利,大连各商均
罢市。沈、吉、哈钱粮极为恐慌。黑龙江交涉署照会日本领事馆,提出严重抗议,并要求日
方撤销此令。
△ 远东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库滋尼科夫到哈尔滨,与日本驻哈副领事岛田就中国同苏
俄关系及日军从沿海洲、库页岛等地撤军问题举行会谈。因意见分岐,会议暂停。
6月
1日 《滨江午报》创刊。
△ 日本东方通信社在哈尔滨设立支社。
3日 黑龙江储蓄总会开始营业,其资本大洋30万元,共1万股,营业分为贷款、存款两
类。
5日 绥芬河、满洲里两站之苏俄海关,经我当局一再要求撤除,已得远东共和国允许。
惟各关以扩充、修筑俄境税关为由,呈请缓至9月底迁出。
6日 北京政府在哈尔滨设立筹办中俄交涉事宜驻哈办事处,蔡运升为驻哈代表。
14日 中东铁路公司理事会在北京召开股东会议,拉琴诺夫辞职,库兹涅佐夫接任理事
,达尼列夫斯基代理会办,袁金铠任中国方面理事。
△ 肇州刘云峰率众反抗盐税,持枪捣毁盐卡。
△ 俄文《俄罗斯》日报在哈尔滨创刊。
15日 满铁哈尔滨运输营业所开办。
18日 黑河道尹兼瑷珲交涉员张寿增调往吉林省,由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荣厚调补该职
。
△ 滨江警察厅准予王子益组办《极东商报》。该报以“鼓吹实业,启迪民智,灌输商
界新学识,开辟国内新利源”为宗旨。
29日 黑龙江省长公署训令:护路军多次破获中国银行假票,伪造纸币俄犯已移送特别
法庭讯究。伪版由中国银行领回存库备查。
本月 哈尔滨与远东共和国赤塔建立直接电报通讯。
△ 滨江储蓄银行在哈尔滨开办,资本现大洋50万元。
7月
1日 哈尔滨一等邮局定名为“北满邮务管理局”,美国人里次奇任局长。
4日 哈尔滨银行公会成立,公布银行公会章程44条。
8日 远东共和国催订中俄商约,表示愿将俄帝国侵占我国江东六十四屯全部归还。
△ 远东共和国炮舰一艘在松花江口以我国“杭州号”汽船载有军队为由,开炮轰击,
致使3人死亡,8人受伤。旋经北京政府提出抗议,要求赔偿、惩凶。优林答复对“杭州”轮
损失表示歉意,愿负责赔偿。1922年3月22日,赔款5万元。
15日 美国商人乌利满洋行在海拉尔、满洲里设分行。
18日 远东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驻华代表优林来哈尔滨。23日,离哈去奉天,与张作
霖会商征蒙及通商事宜。
21日 张焕相任哈尔滨临时警备司令,所有哈长沿线军警均归其调遣。
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贝勒路树德里3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
李汉俊、李达(代表上海9名党员),张国焘、刘仁静(代表北京15名党员),毛泽东、何叔
衡(代表湖南10名党员),董必武、陈潭秋(代表湖北8名党员),陈公博、包惠僧(代表广
东7名党员),王尽美、邓恩铭(代表山东8名党员),周佛海(代表旅日东京2名党员)13人
代表全国69名党员参加了大会。另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可尔斯基列席
了这次会议。会议中途,因敌密探探知,后改在浙江嘉兴南湖一只游舫上继续举行。会议通
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章,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大会选举陈独秀、李达组成
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
、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25日 金荣桂任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处长。
△ 中美实业公司在哈尔滨设立东三省总分公司。
28日 黑龙江省增设绥海镇守使。
8月
1日 松花江上、下游两水上警察局成立,宋光烈任上游警察局局长,于振霖任下游警察
局局长。松花江水止警察局设征收局,开始征收水上运输各项税捐。
10日 广州政府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出师北伐的决议,并咨请孙中山宣布徐世昌罪状,明
令出师北伐,以谋国家统一。
12日 张寿增任吉林省滨江道尹兼哈尔滨交涉员(同时仍兼中东铁路交涉局总办)。董
士恩免职。
19日 青冈县呈报:阴历七月十七日午后,呼兰河、通肯河泛滥,南至隆盛,北至黑嘴
子,计长60里,东西宽二三十里,水深六尺及四五尺不等。延续10余日,水仍未退。
22日 原榆树县知事莫德惠署理滨江县知事,卢蕴生调省。
25日 哈尔滨自治协进会成立,姚锡久任会长。
26日 黑龙江省解除武装俄党临时收容所成立,王涛任所长。此所专收容窜入中国境内
的俄旧党人员。
△ 日本、苏俄两国就双边关系及日军从沿海州、库页岛撤退等问题在大连举行第二轮
会谈。
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随后,在湖南、广东、山东、北京等省市相继成立
了劳动组合书记部分部。
9月
8日 哈尔滨三十六棚中国工人在工业维持会开会,反对铁路局裁减中国工人。
9日 旅伊尔库次克华侨500余人归国到哈尔滨。
15日 黑龙江省清乡处成立,张延厚为处长。
17日 远东共和国擅在齐齐哈尔设立领事馆,吴俊升电告北京政府请示办法。
19日 直、鲁两省难民1000余人包围滨江道署、要求免票返籍。
21日 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向督办公所呈报哈尔滨、中东路沿线现住日军人数:士
兵2845人,军官128人。
26日 张作霖在奉天召集吉林、黑龙江两省督军、总参谋长及各旅长会议,决定:(一
)拥护靳云鹏内阁,惟对财政易人问题仍主贯彻;(二)西北各省督军、省长由张作霖、曹
锟两人保荐,政府应照前已改定名单分别任命;(三)长江军事由直军担任,但奉军亦应去
相当兵力协助;(四)将蒙疆经略使改为蒙藏经略使。
28日 卢振亚在哈尔滨出刊《醒民画报》。
△ 通河县匪首“黑虎”等纠伙攻城劫狱,省长吴俊升批准该县可就江基修建城墙,以
防匪患。
△ 王玉麟在哈尔滨出刊《滨江晚报》。
10月
1日 东省特别区施行印花税。
△ 东省特别区法院实行民事诉讼规则。
△ 原属哈尔滨海关瑷珲分关升格,不再隶属于哈尔滨海关,改由该口岸税务司自主关
务。
7日 任德明等合股经营的大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设于齐齐哈尔,以运输本
省旅客、货物为业,资本大银元3万元。
8日 哈尔滨日本商会成立。
10日 武百样等在哈尔滨道外创办的大罗新环球百货商店开业。
18日 黑龙江省长公署查禁“西伯利亚共产党研究社支部”编辑出版的《北风》报纸。
21日 苏俄要求与吉林、黑龙江两省暂行局部通商。
22日 滨江县香坊乡民200余人两次到县署,要求撤销粮牙费公所(粮牙店)。10月30日
,农民再次来到县公署,要求撤销粮牙费公所,县署置之不理,愤怒乡民起而捣毁了粮牙店
。
30日 滨江警察厅批准于云波等创设《士报》》。该报以“崇尚正义,灌输常识,联络
舆情,提倡实业”为宗旨。
31日 滨江道尹准许汪镜洲出版《大同报》。该报“专以提倡商务”为宗旨。
△ 据全国商会联合会干事会统计:奉省有厘卡34处,吉省有20处,黑省有31处。
本月 驻哈尔滨外国领事团,公然要求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和中东铁路管理局改变哈
尔滨市制。
△ 东三省兵工厂正式建立,该厂后来成为全国著名的大军火工厂。
△ 俄文《喉舌》日报在哈尔滨创刊。
11月
1日 李家鳌任东省特别区高等审判厅厅长。
△ 吉林、黑龙江两省剿匪总司令部在哈尔滨成立,总司令许兰洲。
△ 哈尔滨医科大学创立。
2日 在库伦投降的俄白匪军官兵运到哈尔滨,中国地方当局令其自谋生计。
15日 日本株式会社哈尔滨银行成立(1933年与满洲银行合并)。
19日 《东三省商报》在哈尔滨创办。
20日 驻哈尔滨外国领事团要求委派法、英、日、美4名代表参加市董事会,各国侨民将
不纳税,市公议会否决了这一提案。
26日 刘香久任依兰镇守使。
本月 张国焘、王尽美、邓恩铭、高君宇等赴苏途中到哈尔滨。
△ 第六混成旅旅长郭瀛洲任滨江镇守使。
12月
1日 吉林哈尔滨商埠局再次成立,将圈儿河、太平桥、三棵树等150余平方里土地辟为
商埠。吉林省长委董士恩为该局督办,张寿增为名誉督办,张南钧为会办,米春霖为总办。
3日 肇东县呈报,本年旱灾面为46794垧。
5日 美国政府将驻哈领事馆升为总领事署,驻哈领事金径司亦随之升为总领事。
10日 黑龙江省讷河县突来800余名“马贼”,该县驻屯官军一中队前往迎敌,众寡悬殊
,为“匪”所败。“马贼”乘胜追击官军,除生擒外悉数击毙,县城陷落。知县衙门、各公
署被焚烧,并将县署内犯人全部释放,编入“马贼团”;又架巨户30余名,勒限往赎。仅5小
时,该城全成焦土。吴俊升闻讯,于是日晨派兵往剿,“马贼”已远扬而去。
11日 中日合办哈尔滨交易所成立。25日,孙烈臣反对建立哈尔滨中日交易所,逮捕中
方股东11名,引起日本领事抗议。
12日 中东铁路哈长、哈绥两司令部合并,称长绥司令部,张焕相兼任司令。
△ 黑龙江省长公署批准成立“达江汽车公司”,该公司设在黑河镇,有汽车6辆,往来
于齐齐哈尔与黑河之间,由尹殿镇等3人合资经营。
13日 “大通长途汽车行”成立。行址设在黑河镇,有汽车2辆,往来于哈尔滨、卜奎、
嫩江等地,由程国祯独资创办经营。
14日 滨江县公署和税捐局出示布告,要求香坊农民“遵照纳捐”。农民又一次捣毁“
粮牙店”,21日,滨江县公署被迫撤销香坊“粮牙店”,农民抗捐斗争获得胜利。
17日 奇乾设治局改为三等县,仍归呼伦善后督办管辖。
20日 日本将校团村井少佐等人在齐齐哈尔附近与便衣持枪者互击,日人伤亡12名,日
使就此事同北京政府进行交涉。
23日 日本在哈尔滨设立“哈尔滨银行”。
30日 中东铁路管理局与哈尔滨市公议会移交电车及市区外电灯利权。
年末“五四”运动京津学生运动领导者之一、中共党员马骏(又名马天安,回族,原籍
宁安县)由天津回到东北。他在哈尔滨、宁安等地深入工商界、学生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
传活动,传播马列主义。后领导了1922年初哈尔滨人民反对“二十一条”的反帝爱国运动。
△ 哈尔滨电业公司筹备处成立,徐鹏志任筹备处处长,该公司1922年初与美国商人开
办的华胜公司签订了包工合同。
△ 中东铁路管理局以局长沃斯特罗乌莫夫姓名命名,在正阳河开辟“沃斯特罗乌莫夫
村”。
△ 立陶宛在哈尔滨设立代表部。
△ 裕庆德毛纺厂在哈尔滨兴建。
△ 本年 统计,中东铁路沿线共有制粉厂31家,其中哈尔滨有24家;沿线制油厂共59
家,其中哈尔滨有43家;沿线酒厂7家,其中哈尔滨有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