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民国30年)
1月
3日 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奉命北移。行至皖南茂林地区,突遭国
民党军7个师8万余人包围袭击,血战7昼夜,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遇害,除2000余人突
围外,大部分人壮烈牺牲,小部分人被俘。
4日 驻扎在哈尔滨王岗的伪军第三飞行队84名士兵,在班长苏贵祥的率领下举行武装起
义。起义士兵击毙伪军官兵11人,夺取重机枪2挺、匣枪20支、步枪120支、子弹万余发、汽
车1台及军服等物资。6日,起义士兵投奔抗日联军第十二支队途中,在肇东县榆树林,被日
伪追击部队包围。起义部队打死打伤日伪军20余人,苏贵祥等30人牺牲,40多人被俘。
6日 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在日伪军袭击包围下,留下20人坚持在朝阳山斗争,主力80余
人从瑷珲小五家子附近进入苏境休整。
8日 哈尔滨天和银行发生抢劫案,哈市警察局、各区警察总动员,实施“大检索”。
12日 军梶田部队和伪军300余人袭击抗联第二军地尖子军部密营。因敌众我寡,军长汪
雅臣率部队撤退,密营和所遗越冬给养均遭毁坏。部队缺衣无粮,被迫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
战斗,许多人冻饿而死。
15日 日本扩充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及驻牡丹江、黑河、满洲里领事馆,撤销驻绥芬河、
海拉尔、密山、东宁、佳木斯、虎林领事馆及同江派出所。
△ 美国花旗银行哈尔滨支店关闭。
△ 伪满洲新闻协会成立。建立三大通讯社,即:康德新闻社(合开18家报社)用中文
出版《康德新闻》,满洲日日新闻社(合并3家报社)用日文出版《满洲日日新闻》,满洲新
闻社(合并6家报社)用日文出版《满洲新闻》。
28日 抗联第三军指挥部发表《忠告满洲国军官士兵书》。在抗战胜利即将来临之时,
号召伪军官兵调转枪口,携枪哗变,共同抗日。
29日 抗日第二路军十军长汪雅臣、副军长张忠喜在五常县石头亮子遭到叛徒郭珍引来
的大批敌军袭击下,战斗中牺牲。
30日 伪满成立火药工业株式会会社。
本月 日本侵略者将22名抗日志士和群众推入肇源县三站李家围子附近的冰窟窿里杀害
。
△ 伪满实行第一次战时增税。
2月
1日 伪满北安放送局开始播音。
△ 伪哈尔滨市公署和伪满第四军管区在哈尔滨开始征兵。
7日 伪满召开省长会议,决定在东北各地强行征集劳工。
20日 周保中给野营部队全体指战员发出指示。提出“为革命而斗争,必须为学习、为
进步而奋斗”的口号,要求全体指战员加强军事训练,努力学习政治文化增强革命纪律和革
命信心,准备力量,重返东北战场。
△ 伪满召开省次长会议,讨论:增产”和“出荷”粮问题。
25日—3月12日 中共吉东、北满党代表周保中、金策在苏境南野营召开领导干部会议。
会议决定抗联第五军改编为第二路军第五支队,支队长柴世荣、政治委员季青。抗联第十军
改编为第二路军第八支队,支队长汪雅臣、政委陶净非、(当时不知汪雅臣已牺牲)。会议
还决定由吉东、南满党的组织联合组成中共南野营委员会(中共道南特委保留),书记季青
,委员安吉、柴世荣、朴德山等。经过整顿之后,3月20日,陶净非率5人返回东北,在五常
活动。25日,季青等11人回到宁安、汪青等地活动。
27日 伪满制定《开拓青年义勇队纲领》。次日,又制定《满洲劳务对策纲领》。
本月 伪满洲国公布《地方行政统治要纲》。规定,各县在为完成国策涉及与县政有紧
密关系时,可行使官制及委任的监督权;还可以通过县政会议、防卫委员会、整备委员会、
生产消费委员会及协和会本部等组织,把有关官署、会社、团体、合作社等协调起来,实际
是把上述机关统一在日伪地方行政中。
3月
1日 伪三江省成立总力发挥委员会。伪省长卢元善为委员长、次长畑勇三郎为副委员长
。通过该委员会将三江省一切权力集中在省长手中。
△ 伪牡丹江市将所有社会事业团体统一为一体,成立社会事业协会牡丹江支部。
△ 伪满实行行政机构改革,将警察行政划归市、县长权限。
5日 伪满协和会成立义勇奉公队中央总监部。各省设总监部,各市、县、旗设总队本部
。与此同时,伪满协和会成立青少年团中央统监部,声称以“中坚团员”组成行动队,强化
“勤劳举奉仕”运动。
8日 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治委员兼副司令魏拯民在桦甸县牡丹
岭西二道河子密林中,因病逝世。
10日 抗联第三路军第九支队队长卞凤祥率40人在北安县孙家船口、讷谟尔河车站等地
袭击日伪军。
月初抗联第十二支队越过满洲铁路向木兰、东兴、铁骊转移,在安邦河上游地区进行游
击活动。
13日 抗联第三路军第三支队王明贵、王钧上旬由苏返回营地。本日率60余人,在北安
县辰清以东与日本木原部队发生战斗。
△ 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政委韩仁和率部队在镜泊湖上湾沟东北王八岗子与日伪军交战
中牺牲。
19日 伪满决定自4月1日起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12个城市实施青年学
生义务制(参加劳动)。
△ 伪满建立经济顾问制。“满铁”总裁大村,“满业”总裁鲇川,前“满业”总裁吉
野、粮谷公司理事长小平等兼任伪满洲国经济顾问。
23日 日本第十次向伪满移民2032户,4526户。7月3日,伪滨江省决定将第十次移民的
观喜佐久部和李花小县两个开拓团分别设于木兰县和延寿县。
△ 伪满发表《文艺指导要纲》,强化对文艺界的统制。
25日 王明贵、王钧率抗联三路军三支队40余名战士,袭击孙吴县日营采伐作业区,缴
获马60匹及防寒物资等。
本月 赴苏开会的第三路军总指挥张寿篯率教导队部分人员返回东北,到达三路军留守
总部密营。5月,到达在海伦、绥棱一带活动的九支队。
4月
1日 伪满实施政府与协和会融为一体的“二位一体制”,使行政官员直接插手“国民指
导”,以强化统治。
8日 伪满公布《大兴有奖储蓄法令》,强迫群众储蓄。
13日 日本外务大臣松冈洋右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签订《苏日中立条约》。
20日 日本侵略者将42名所谓“通匪者”杀害于肇源县城西门外。
23日 日本与伪满签订粮食协定,规定朝鲜供应日本大米,伪满供应朝鲜杂粮。
26日 王明贵、王钧率抗日联军第三路军三支队袭击北安县辰清,攻入伪警察署和兴农
合作社,缴获粮食2万余斤、被服300套、子弹370发、马48匹。
△ 抗联第三路军六支队支队长张光迪、政委于天放率部40余人,向铁骊、庆城南下,
袭击东兴县六合屯日军。
5月
5日 23时18分,绥化县发生强烈地震。死132人,伤203人,呼兰桥铁轨扭成S形,桥架
破坏。房屋完全毁坏者6321间,部分毁坏者4134间,占房屋总数82%,余震至13日止。地面裂
缝有大量泥沙和地下水喷出,土地有隆起,亦有下沉。此次地震波及哈尔滨市。
9日 哈尔滨市警察局300余名警察包围道外北七道街与北五道街中间之“大观园”,对
商贩、住户、客店等“大检索”,60多人被捕。
10日 在苏日签定中立条约后,苏联提出过境抗联部队不再派回东北。周保中等抗联领
导人提出为照顾大局,尊重苏方意见;但驱逐日寇出中国是抗联的历史使命,因此应派小部
队回东北,继续开展游击战争。
11日 哈尔滨道外南十六道街荟芳里(圈楼)发生大火灾。福乐书馆、满新堂、新华堂
、庆增堂、桃园书寓、群仙书馆等6家妓馆和同源号、汇宾居黄酒制造业,龙大、福源成衣店
等店铺被焚,阜成房产股份公司损失16.8万余元。
12日 伪满决定把镜泊湖、白头山、五大连池和承德避暑山庄辟为国立公园。
13日 伪满发表《官吏语学必修义务制要纲》,规定伪满官吏必须学会日语。
中旬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在德都县五大连池附近歼灭伪军一部,击毙伪军连长、日指挥
官等18人,缴枪15支。之后,三支队返回朝阳山密营,进行整顿。30日,第三路军总指挥部
派宣传科长陈雷到支队,负责政治工作。
24日 抗联第三路军九支队在支队长卞凤祥率领下袭击绥棱县安古镇日 本武装移民团
,毙敌5人。焚毁开拓团建筑物。
26日 中共吉东、北满党组织在伯力举行会议,通过了《政治问题讨论案》,表明拥护
《苏日中立条约》,认为这是苏联和平政策的发展;重申了东北党组织独立性问题,决议不
变更党的组织系统,不变更中国革命任务和政治路线。会议之后,抗联各部队正式开始在野
营整训学习。
28日 伪满协和会为宣扬“军事后援思想”,开展“军事后援强调周间”(本日至6月3
日)。
6月
1日 伪满《国兵法》实施后,第一批东北青年被强征入伍。
2日 伪满皇帝溥仪出巡伪满西北各省到齐齐哈尔。4日,到海拉尔,6日到扎兰屯。
△ 伪满开拓总局拟定“日本开拓第二期五年计划”,期限从1942到1946年,计划5年内
迁入开拓民(包括集团、集合、分散和商矿工)158200人,开拓义勇奉公队6.5万人,配备
步枪155500支,开垦荒地1000万垧,修筑开拓公路14096公里,架设电话线路4956公里。
22日 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攻苏联,德苏战争爆发。
23日 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支队长王明贵率60余人偷袭瑷珲县罕达气金矿,缴步枪27支
、手枪13支、子弹1.5万发、伪币1万元、黄金10两、马34匹及白面、服装等物资。29日,又
袭击了驻嫩江县八站伪黑河国境警察队,缴步枪13支、子弹1500粒、马7匹。
本月 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进入甘河以北的毕拉河岸鄂伦春部落,王明贵、王钧、陈雷
与鄂伦春族首领盖山结拜为兄弟。在当地鄂伦春族的支持下,不断袭击敌人。
△ 据日伪统计,自1940年5月至本月,伪满8个省区内发生居民请愿事件80多起,近80
00人参加。
7月
1日 伪满治安部在新京、奉天、哈尔滨、安东、齐齐哈尔、锦州、牡丹江7大城市设警
察警备队。次年5月2日,又决定在各市、县设警察警备队。
2日 日本政府拟定了《适应形势演变帝国国策纲要》。对于苏联“要秘密准备采取武力
”,“德苏交战的进程如对帝国有利时,则行使武力解决北方问题”。
4日 伪满国务院拟定《主要生活必需品物资计划配给要纲》。
7日 日本陆军省下达第一次动员令,16日又下达第二次动员会。为准备对苏联作战,在
北满进行“关东军特别大演习”,历时两个月。此时,日本关东军拥有14个师团和71个飞行
中队。参加这次演习的军队号称100万人,集结于北满的有75万人,马14万匹,飞机600架。
同时,强征20万人修筑工事,东起图们、东宁、绥芬河、牡丹江、密山、虎林、饶河、同江
、富锦,北至佛山、乌云、逊克、孙吴、瑷珲、呼玛、鸥浦,西至博克图、海拉尔、满洲里
等地,环绕伪满国境线密布了各种军事设施,其中以黑河为重点。修建大型兵工厂2座,大、
中、小型弹药库500余处以及兵营、飞机场等数十处。
△ 驻绕河县东安镇伪靖安军二团二营机枪连,国如阜、祁连升、周岩峰等人击毙伪军
官和日人电台台长,71人携带机枪8挺,掷弹筒2支,步枪百余支、子弹若干,过境入苏参加
东北抗日联军。
10日 金策任抗联三路军政委。13日,率通讯员张景淑、陈明等7人,由苏联返回东北,
10月中旬到达抗联三路军活动的基地庆城。
14日 伪满公布《满洲农产公社法》将原有的“满洲”粮谷、面粉管理、特产专卖3个公
司合并为一元化的“统制”机构。农产公社在各市、县旗设米谷配给组合,粮栈组合,对特
产物由农产公社统一经营。
16日 日本近卫文麿第二次内阁总辞职。18日,近卫文麿第三次组阁。
25日 抗联第三路军九支队中共党员、医生王耀钧,在齐齐哈尔成立“北满第一执委部
”。后改称为“抗日救国会齐齐哈尔分会”,王耀钧任分会书记,下设7个小组,分布在齐齐
哈尔、哈尔滨、长春、吉林,拟定了反日“十大纲领”。9月,该组织暴露。11月9日,日伪
军警在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对该组织进行大搜捕,114人被捕。1943年3月3日,王耀钧、史
履升、周善恩3人在齐市被敌人杀害。
28日 伪满国务院发布《价格临时措置法》,简称(“七二五禁止令”)全部商品价格
以7月25日为准,一律不许上涨。
△ 伪满宣布冻结英、美在东北的资金。
31日 哈尔滨天兴福第二制粉厂发生火灾,全厂设备和生产的面粉全部烧毁。
月末王效明率隋长青、李永镐、姜信泰等20余人,由苏境回东北。王效明小队在宝清、
饶河一带活动,姜信泰小队在富锦、桦川活动。
本月 密山煤矿麻山采炭所成立。该矿于1939年9月4日由满炭麻山调查班开始探煤;19
42年7月,改称密山炭矿株式会社麻山炭矿;1944牢10月,增设采铁部门。
△ 鹤岗煤矿各年产煤量:1934年325920吨,1935年291435吨,1936年364704吨,1937
年540955吨,1938年1487670吨。
8月
11日 季青、陶净非率一支17人抗联小部队由南野营出发,到东宁,汪清,宁安等地活
动,11月初返回南野营。
14日 伪满治安部决定限制外国人旅行。
20日 伪满决定增税1亿元。自25日起,提高卷烟税、家屋税、烟税、事业所得税、酒税
、关税、法人所得税,并新设通行税、特别卖钱税。
25日 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深入甘南县、阿荣旗、毕拉河流域,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本
日攻袭阿荣旗震威庄警察署,毙敌3人、缴枪11支、子弹是1000余发,伪币3300余元及各种物
资。
△ 伪满公布《满洲国通讯社法》、《新闻社法》、《记者法》。
28日 抗联第三路军九支队袭击海伦县勤俭村伪警察分驻所,击毙伪滨江省警务厅特务
科山本警尉等日籍警察3人。
本月 国民党东北地下抗日组织任命伊作衡为东北现地动员委员会哈尔滨地区负责人。
伊作衡在哈尔滨、呼兰、庆城、绥化、克山、嫩江一带,进行收集情报、团结抗日群众等地
下活动,多次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接触。1941年12月15日在齐齐哈尔市被捕,1943年5月
7日被杀害。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国民党在沈阳召开大会,宣布他为抗日烈士。
△ 伪满在东安(密山)设第十一军管区,调第三军管区副司令于治功任该军管区司令
官。
9月
2日 伪满制订《第二次产业开发五年计划》。主要内容是发展基本资源产业,特别是煤
炭、农产品、钢铁、水力发电、液体燃料、非铁金属、轻金属、盐、化工等。
5日 伪满举行省长会议,鼓吹“建设高度国防国家”。
9日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召开会议,总司令梅津命令731部队长石井,要大批培养传染病
的媒介物,准备打细菌战。
10日 伪满制定《劳动新体制要纲》,提出“国民皆劳”,“劳务兴国”,对劳动力的
招募、分配、管理、流动、工资等实行国家统制,成立劳务兴国会。
16日 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袭击甘南县宝山镇伪警察署,击毙伪署长,缴获步枪40余支
,匣枪2支,子弹2000余发及其它物资,焚毁敌营房14间。
20日 抗联第三路军九支队在讷河西北郭泥屯与敌激战中,参谋长郭铁坚和20余名战士
牺牲。
26日 伪满协和会与华北新民会确立“剿共合作体制”。
28日 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攻入霍尔奇。29日,在石场沟先后两次伏击追敌,消灭日军
30余名。
30日 伪满建立所谓军、官、民一体的“地方防卫委员会”。
本月 日伪当局迫使2000名中国战俘修筑滴道至青山(林口县境内)的公路。
10月
1日 日本满洲开拓青年义勇队1.7万人改为68个开拓团。本日举行开拓团成立仪式。
16日 日本近卫内阁辞职,18日东条英机内阁组成。
25日 中共北满省委发出《对各级党部工作的指示》,提出在军事上“迂回前进”,政
治上加强民众工作。
本月 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率5人小分队由苏联返回东北,在萝北、鹤立、汤原
一带开展游击活动。
11月
1日 抗日联军第三支队突袭铁路博克图附近的二十六号会浪站,击毙日军大佐1名,缴
枪2支、马50余匹和大量服装用品。
2日 哈尔滨市白俄组成“尼古拉开拓团”,开赴珠河县。
7日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指出,在新形
势下,斗争方针是坚持长期分散的游击战争,采取各种形式与敌人周旋。
9日 日伪军警在齐齐哈尔铁路局逮捕抗日人员及家属100余人。
16日 伪满追加军事预算38亿元。
18日 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袭击扎敦河日本人经营的协和伐木公司,毙伤日军和伪满警
察10余名,其余伪警察投降。缴获机枪1挺、马枪32支、手枪2支、子弹3000余发、马30余匹
。解放劳工200余人,其中49人参加抗日联军。12月12日,袭击“日满鲜木业八十一号”和杨
奇营,获大批面粉和服装。
23日 日本米荒。东条派日本银行总裁结城视察伪满经济情况,以便进行更残酷的掠夺
。
25日 意、德、日和伪满防共协定有效期延长5年。
本月 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决定由六支队政委于天放率六、九、十二支队主力约百余
人转移至苏联北野营进行整训。国内留两支小部队,在三路军参谋长许亨植的领导下继续坚
持斗争。一支以原十二支队长朴吉松为首10余人,在庆城、铁骊一带活动;另一支有张瑞麟
、鉏景芳等六、七人,在巴彦、木兰、东兴一带活动。
12月
1日 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对美、英开战。
8日 日军偷袭美国夏威夷海军基地珍珠港。同时,轰炸关岛、马尼拉、新加坡、香港等
地美、英军。美、英对日本宣战。日皇裕仁颁发《对美英宣战诏书》,太平洋战争爆发。同
日,伪满皇帝溥仪颁发《时局诏书》。
△ 伪满公布《经济犯处理手续法》。
△ 伪满公布“关于强化鸦片麻药断禁政策”,声称对鸦片麻药要“取缔”,但又规定
在各地设烟所、配给所,对瘾者进行配给。
9日 中国国民政府对日、德、意宣战。
10日张景惠访问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和海军武官府,表示伪满政府决心支持日本发动战争
。
△ 伪满决定增税3000万元。
12日 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从本日至14日连续袭击小、中、大扬气和库楚等日伪伐木场
。
13日 伪满召开临时省长会议,宣誓确立对日协力体制。
22日 伪满在新京召开官民协力会,制定并发表《战时紧急经济对策要纲》,要求采取
非常措施,努力增加对日本的输出。
27日 伪满公布《治安维持法》及其施行令。
△ 伪满治安部公布《关于指定设置国境警察队地点》的文件。规定下列各地撤销伪警
察署,设置国境警察队:东安市和珲春、东宁、绥阳、穆棱、密山、虎林、饶河、鸡宁、抚
远、同江、绥滨、萝北、佛山、乌云、逊克、孙吴、瑷珲、呼玛、鸥浦、漠河等县及伪兴安
北省、南省有关市、旗。
30日 日伪军警在东北全境对反日分子进行大逮捕。哈尔滨警察逮捕在《哈尔滨日报》
副刊发表文章的作家及组织读书会的青年,即“左翼文学事件”。
本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在东北兵力增至近70万,加强了在东满、北满的防御阵
地、军事设施、兵营建设。对抗联部队实行“梳篦式”战术,进行“毁灭性的扫荡”。
△ 佳木斯发电所建成投产,并架设6万伏输电线路向兴山(现鹤岗)送电,鹤岗发电所
改为热备用所。
本年 伪满在本年度征集使用的劳动力,一般劳工192万人,特种劳工3.3万余人,共1
95.3万余人。
△ 伪满本年发放纸币总额为12.6亿元。
△ 1939年伪满实行职员义务储蓄,储蓄额为5亿元。本年储蓄计划猛增至11亿元,按地
区和金融机关摊派。各城市以伪满中央银行为中心,建立国民储蓄金融机关委员会,组成储
蓄献身队,实行储蓄实践周、储蓄日等。
△ 日本开拓团二十年百万户计划的第一期(1937—1941年),10万户迁入计划只完成
41537户,10.7万余人。其中集团开拓团259个,2.4万余户,8.5万余人;集合开拓团122
个,5300余户,15000余人;分散开拓团43个,1400余户,5300人;铁道自警村23个,384户
,1400余人。未纳入计划的青年义勇奉公队迁入35000人。
△ 安达县本年配给物资定量:每人豆油2斤(分两次配给),灯油1.5斤,棉布13尺(
分3次配给),食盐3斤,火柴4盒,胶鞋用抽签办法配给(一年两次)。
△ 鹤岗煤矿兴山五井工人趁春节休假之机,放火烧毁了唯一出煤的五槽斜井,使全井
停产半月。
△ 延寿县因水灾受害面积共2988垧,其中减产5成以上的2769垧。
△ 林口街北沟约8里的七星泡,全屯患“窝子病”,30余人死亡,耕畜大部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