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56年

1月 1日 《黑龙江日报》发表题为《全省人民动员起来,争取四年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的 社论。省委号召全省人民,为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立即在全省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 赛。 △ 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划分为哈尔滨和沈阳两个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下辖满洲里、哈 尔滨、牡丹江三个分局。 6日 《哈尔滨日报》报道,全市有翻砂、电锤等33个行业,1159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同时发表社论:《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做好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 9日 哈尔滨市举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宣传广播大会。全市工商业资本家、小 商小贩和工商业者家属2万多人收听了广播。吕其恩市长在会上作了题为《消除顾虑,积极接 受社会主义改造,向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目标前进》的报告。 13日 黑龙江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哈尔滨召开。参加演出的有22个剧团,809名 演员,共演出了84个剧目。 △ 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马恒昌小组等在齐齐哈尔市工会召开的“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 计划的倡议大会”上,向全市职工发出倡议,保证最低提前7个月,最高提前1年半超额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该小组由于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使生产效率提高13倍,获得全国先进生 产单位的称号。到1956年1月末,他们超额0.8%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生产指标。 1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召开第150次会议,讨论本省高级合作化运动。认为今年春耕 前全省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可达到50%左右,经过秋后的发展,在1956年内可实现农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 14日—20日 中共中央召开知识分子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报告指出,正确解决知识分 子问题,充分地动员和发挥他们的力量,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已成为我们努力完成 过渡时期总任务的一个重要条件。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除了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 的积极劳动以外,还必须依靠知识分子的积极劳动。”郑重宣布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 “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报告还对全党、全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15日 北京市各界2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毛泽东主席、 刘少奇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北京市市长彭真在大会上宣布: “我们首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 哈尔滨市44个行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1万多名私营企业职工和工商业者举行庆祝游 行。17日,哈尔滨市郊区实现了社会主义合作化,417个初级合作社转为86个高级合作社,全 郊区2.6万户农民都成了高级合作社员。20日,哈尔滨人民委员会宣布全市私营工商业最后 一批48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至此,连同全市共101个行业,4440户已全部公私合营。22日, 哈尔滨市各界人民20余万人集会游行,热烈庆祝哈尔滨市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中共哈 尔滨市委书记任仲夷在大会上宣布:哈尔滨市全面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在省内最先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此后,在公私合营企业开 展了清产核资工作,至2月上旬基本结束。 16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加速扫盲工作的指示》。提出,要在 1959年底以前基本上扫除全省的文盲。 16日—19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各市县委书记座谈会。要求各地在1956年2月份必须完 成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21日 齐齐哈尔市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翌日,齐齐哈尔市召开 有15万人参加的全市庆祝社会主义改造伟大胜利大会,中共齐齐哈尔市委书记李治文在讲话 中宣布:“今天,我们的城市已经走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4日—2月1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第二次农村工作会议。确定农村工作的任务是:积 极领导群众,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规定公有化的范围只包括土地、 耕畜、农具等主要的生产资料,社员的家畜、家禽、零星树木,经营家庭副业所需要的 工具和小农具等,一律不实行公有化。 26日 中共中央正式公布《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纲要提出的 中心任务是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迅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 等生产事业。规定在12年内,按照全国不同地区,使我国粮食每亩平均年产量分别达到400斤 、500斤和800斤。棉花每亩的平均产量(皮棉)分别达到60斤、80斤、100斤。黑龙江省属于 粮食亩产400斤的地区。 ,么哈尔滨机车车辆厂铣工苏广铭,钳工张执贵提前一年又11个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的工作量,被哈尔滨市人民委员会授予“劳动模范”的称号。 30日 据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报告,本省克山病发病情况严重。发病范围涉及1个 市、27个县、92个区、26个村、397个屯。截止1月27日累计,全省发病1589名,死亡559名, 死亡率达35.2%。这次发生克山病特点是发病多,死亡快,合并症多,死亡妇女、小孩和老 年人多。 △ 哈尔滨市举行大会,欢送基本建设行业1.8万多名职工调赴祖国其他地区,支援工 业基地及重点工程的建设。这些职工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为哈尔滨市建了8座大规模现代化工 厂和6所大专院校,总建筑面积达250万平方米。 2月 2日 黑龙江省手工业合作化基本完成。全省已建立134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36个供销 小组,92.4%的手工业者已加入了各种形式的手工业合作组织。 6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发出关于组织广大干部学习周恩来所作的《关于知识分子问 题的报告》的通知。强调,要通过学习使广大干部明确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在我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作用。10日,省委向地、市、县委发出关于学习周恩 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的电报,要求边学习边检查,边改进对知识分子的工作。 8日 国务院第24次会议,通过《关于在公私合营企业中推行定息办法的规定》、《关于 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的时候对财产清理估价几项主要问题的规定》和《关于目前私营工商 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若干事项的决定》,并于11日公布执行。 16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在省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开展社会主义竞赛全面地提早和超 额完成五年计划,争取四年完成五年计划”广播大会。收听群众百余万人。 20—2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工业干部会议。提出加强党对工业建设的领导,坚持反 对右倾保守思想,进一步发动全体职工群众,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竞赛、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 ,保证按着“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精神,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争 取四年完成五年计划。 25日 黑龙江省已建成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合作社8280多个,入社农户170万户,占全省农 户总数的96%。 28日 黑龙江省农业增产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克山县曙光农业生产合作社 主任杨显亭等1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名发出《关于开展农业增产社会主义竞赛的倡议》。 3月 5日 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设立绥化、牡丹江两个专员公署。绥化专员公署驻绥化县绥 化镇,领导绥化、兰西、巴彦、木兰、海伦、望奎、北安、德都、铁骊、庆安、绥棱、通河 、呼兰等13个县。牡丹江专员公署驻牡丹江市,领导方正、鸡西、宁安、密山、尚志、东宁 、穆棱、林口、延寿、虎林等10个县。此外,将原省直接领导的青冈、安达、明水、克山、 克东、拜泉等6个县划归嫩江专员公署领导。 △ 中共黑龙江省委举行第7次全体会议。讨论提出《黑龙江省贯彻执行中央〈关于195 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规划方案(草案)》。规划方案确定:从1956年 开始,在12年内全省除大豆外,粮食亩产量达到250公斤;60亩耕地养1匹马和1头牛,15亩地 养1头猪,并大量发展家禽;造林4200万亩;12年养鱼5亿公斤;分别在3、5、7年或12年内基 本消灭各种疾病;普及农村文化网和开展农村体育活动,要求在近2、3年内有条件的社建立 俱乐部;1962年以前,要求每县都建立1个图书馆和国营剧团,并有自办报纸。 5日—20日 黑龙江省工交、财贸、文教和烈军属、残废军人、复员军人等各系统分别召 开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大会。响应中央提出的“多、快、好、省”的方针,保证四年完成 五年计划。 6日 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撤销景星县,将景星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龙江县;撤销拉林 县,将拉林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五常县;撤销桦南县,将桦南县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桦川县; 撤销海林县,将海林县所属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宁安县、林口县和牡丹江市。 9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发出《关于恢复和开展在在职干部知识分子中进行宣传唯物 主义的演讲工作的通知》。 △ 《黑龙江日报》报道,黑龙江省已将原有7483个村和今年新建的431个移民新村,合 并划为1722个乡。 10日 哈尔滨又一批移民150户700余人,前往呼兰县安家从事农业生产。 20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的指示》。要求:城市要 做到“四无”:街道、庭院无垃圾、无粪便、无污水、室内无灰尘;农村要做到“三无”: 街道、院庭无垃圾、无粪便、村内和村边无死牲畜。 24日 山东青年志愿垦荒团1119人,途经哈尔滨市去合江专区。李延禄副省长到火车站 迎送。 27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贯彻《关于各级地方国家机关整编精简工作的计划》的指示 。规定省人委除保留现有的办公厅和国家资本主义办公室,3个委员会、14个厅、9个局、2个 直属处外,其他各办及对外贸易局予以撤销;另设农产品采购局,农业厅所属水利局改为水 利厅。省人委所属单位平均紧缩原编制的20%左右。各市、专、县机关亦进行精简。 30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召开第13次会议,听取《关于我省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工作情况的汇报》。汇报指出,今年2月底全省基本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任务。其中, 公私合营占72.3%,并入地方国营企业内的占12.4%,并入老的合营企业内的占3.2%,通过 合作化改造的占11.6%,淘汰的占0.5%。个体手工业,已有96.7%的户数进入了合作化道路 。 4月 11日 国务院批准,将黑龙江省“郭尔罗斯后旗”改称“肇源县”。 △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注意抓紧对私营船舶运输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通知》 。要求在今年春季,基本实现私营船舶的合作化和公私合营。 12日 哈尔滨市积极安排公私合营企业中的私方人员,已安排实职人员4000余名。根据 “量才使用”的原则,并考虑到原来职务,从有利于生产和工作出发,将这些人分别安排在 15个工商业专业公司、51个公私合营工厂、13个总店和管理部。 21—29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文教工作会议。会议期间中共黑龙江省委、哈尔滨市委 邀请省、市部分文艺编辑和文艺工作者举行座谈会,就怎样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的方针问题进行了座谈。 25日 毛泽东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以苏联经验为借 鉴,全面地总结了我国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论述 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 26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必须按国家计划播种大豆的指示》。要求各地: (1)全面完成播种计划;(2)在粮食“三定”(定产、定购、定销)工作中,实行大豆单 独的定产、定购;(3)采用各种办法提高大豆单位面积产量;(4)对1956年生产的新豆收 购价格平均上调8%;(5)粮食、农业、供销等部门应协助农民增产大豆。 本月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在党、团员和党外人士中认真学习和讨论4月5日《人民 日报》编辑部文章《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通知。 △ 据中共哈尔滨市委统计,近两个月中,发展了于维汉、王廷义、梁一鸣等340名教授 、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和演员中的高级知识分子入党。 5月 2日 毛泽东主席在第七次最高国务会议上阐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毛泽东 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 ,这就叫百花齐放。他还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 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又在一个 会议上作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 4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召开第72次省长集体办公室会议,确定本省农村粮食“三定” 的数字为:定产752万吨,定购370万吨,定销10万吨。 17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召开第182次会议,讨论移民问题。指出,目前移民的政治思 想工作薄弱,衣、食、住没有很好安排,情绪动荡,成批返籍。要求有关部门尽最大努力解 决这些问题,稳定移民情绪,搞好生产,以利今后移民工作的进行。 17日—20日 全国森林工业机械化先进经验交流大会在伊春林区带岭召开。会议交流与 鉴定了几年来我国林业工人创造的58项先进经验。苏联森林工业先进生产者代表团应邀参加 会议。 18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决定》。提出在7年内将区委委员和副 区长以上到地委委员,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干部,大部分轮训一遍。党校的方针是:学习理 论,联系实际,提高认识,增强党性。 25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黑龙江省双鸭山矿区,成立双鸭山市(县级),由省直接领导 。 28日—31日 黑龙江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哈尔滨召开。大会同意韩光的 请求,免除其省长职务(国务院已调韩光到北京工作),选举欧阳钦为黑龙江省省长。 6月 1日 中国第一条儿童铁路在哈尔滨市儿童公园建成正式通车。 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统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称号的通知》,决定把高级农业生 产合作社或集体农庄一律改称为农业生产合社。 11日 《黑龙江日报》报道,从山东、河南和本省城市到农村参加垦荒生产的141277户 移民和青年垦荒队队员,分布在甘南、肇东、肇州、龙江、依安、兰西、明水、泰来等44个 县,目前正进行垦荒。 16日 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决定从1956年4月1日起在企业( 包括国营企业、供销合作社企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前的公私合营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人 员中废除工资分和物价津贴制度,实行货币工资制度。17日 哈尔滨室内游泳池建成对外开 放。建筑面积2900余平方米,池长25米,宽12.5米,设有5条游泳道。 25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关于处理日本战争犯罪分子问题的 宣传通知〉的通知》。省委指出,对日本战争罪犯采取宽大处理的政策,是为了我国人民的 长远利益,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但是,我省人民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和日本军国 主义的血腥统治,广大人民群众对此血海深仇,切齿难忘,尤其是日寇危害严重地区,这种 情绪就更为普遍。要求各地党组织在党内外干部和人民群众中进行广泛耐心地宣传解释工作 ,防止和避免引起误解。 26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召开第16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撤消区加强县、乡的整编工 作计划》,并对县级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 △ 哈尔滨市公私合营工厂中已有4000多人享受了劳保待遇。 30日 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电表仪器厂——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建成投产,今日举行开工 典礼。 本月 铁道兵官兵17400多人先后转业来黑龙江省垦荒。同年,铁道兵农垦局正式成立, 为中央农垦部直属垦区。后改为密山农垦局、牡丹江农垦局。全垦区总面积3万平方公里,可 耕地面积约1500万亩。 △ 黑龙江省北方病研究所成立,全面开展对地方病的防治研究。 7月 5日-12日 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与会代表4 97人,代表全省378806名党员。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代表省委作工作报告,省委书记冯纪新 作监察工作报告。会议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毛泽东主席关于十大关系的报告,对黑 龙江省两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检查和总结。认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在我省已经取得决定 性的胜利,社会主义经济已经成了省内的基本经济形态。因此,我省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 的历史时期,即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时期,我们的 基本任务应该是:动员和团结一切可能动员和团结的力量,进行以工业、农业、林业生产建 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好一切为生产服务的工作,同时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会议选举产生了由37名委员、8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黑龙江省第一届委员会。12日,省委举 行第一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欧阳钦、强晓初、冯纪新、王一伦、王鹤峰、杨易辰、 李剑白、陈雷、任仲夷、于杰、于林等11人为省委常务委员,欧阳钦、强晓初、冯纪新、王 一伦、王鹤峰为省委书记处书记,欧阳钦为第一书记。7月26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上述人选。 9日 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4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到达哈尔滨市访 问。 20日 黑龙江上游发生大水,呼玛站出现洪峰,水位达101.21米。洪水一度侵入呼玛县 城。 2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做好农业生产合作社秋收预分工作的指示》。提出了 保证90%的社员增加收入,农业社的收入60%—70%分配给社员的原则。 本月—9月中国黑龙江省流域综合考察队,由水利部副部长冯仲云率领,有50多名专家、 学者和干部参加,对黑龙江上、中游进行了第一次综合考察。 8月 3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关于黑龙江省民主人士入党情况的报告中指出:近半年来省 和哈尔滨市的政协常委、政府厅局长中的民主人士、先后有9人参加中国共产党,对民主人士 、知识分子影响很大,给党组织写入党申请的人越来越多。 △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动员全省人民向洪水作斗争。同时,黑龙江省军区 召开驻哈部队参加防汛斗争动员大会。 4日 哈尔滨市松花江水位达到119.38米。13日,松花江水位达到119.93米,为本年度 第2个洪峰。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发出《给全省人民的一封信》,号召全省人民紧 急动员起来,为战胜洪水而斗争。15日,松花江水位达到120.05米,为本年最高水位。17日 ,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在黑龙江省副省长于杰和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陪同下,视察了哈尔滨市 防汛工作情况。 5日—16日 肇东、呼兰、五常、哈尔滨、绥滨等地松花江堤防和呼兰河、拉林河堤防先 后多处决口,共淹没农田87万多亩。13日,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对流散 灾民就地安置,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应及时给予救济。 12日—15日 黑龙江省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在齐齐哈尔市召开。19个系统580名运动 员参加了竞赛。有45人打破11个项目的省纪录。 15日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马恒昌被第一机械工业部正式任名为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总机 械师。 15日—16日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黑龙江分会暨哈尔滨支会召开成立大会。与会 代表和列席代表400余人。大会选举赵硕颀为黑龙江省科学普及协会主席。 18日 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批准:中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1955年在莫斯科签订的《关 于中苏共同进行调查黑龙江流域自然资源和生产力发展远景的科学研究工作及编制额尔古纳 河和黑龙江上游综合利用规划的勘测设计工作的协定》。从1956年到1958年中苏各自组成综 合考察队,对黑龙江流域进行了综合考察。 23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生产救灾工作的指示》。 据统计,到8月20日,全省有60多万》公顷农田与600多个村屯遭受洪水和内涝灾害。要求认 真做好灾民的食宿与疾病治疗工作。灾区生产救灾的方针是:自力更生,辅以国家必要的扶 助,依靠农业社集体力量战胜灾荒,进一步巩固提高农业社。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作 出决定发放880万元生产救灾款,扶助农民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24日—27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召开全省优秀宣传员代表会议。确定今后宣传工作 的任务是:继续广泛深入地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克服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和自私心 理,提高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和进行生产建设的积极性,从思想上保证黑龙江省各项 社会主义任务全面地加速完成。 28日 《黑龙江日报》报道,哈尔滨市人民同历史上最大的洪水进行了25昼夜艰巨顽强 的斗争,终于胜利地保住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重点、新兴的近代化工业城市——哈尔 滨。29日,哈尔滨市在兆麟公园举行了战胜洪水庆祝大会。 30日 哈尔滨电机厂试制成功1.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这一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试制 成功,标志着我国电机制造工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9月 1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全面调整省内日用工业品价格的通知》。指出,2 .5万种商品降价后全省人民一年可以得到2000万元的好处。要求调价工作10月底前结束。 8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市、县、市辖区、乡、镇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的党 内外比例及民主人士安排工作的指示》。规定:党员在代表总数中所占比例,一般以1/3为 宜,最多不超过40%。 15日—27日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的目的和宗旨 是:“总结七大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伟大的社 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在开幕式上,毛泽东致开幕词。会议听取并通过了刘少奇代表党中央 所作的《政治报告》,邓小平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和周恩来所作的《关于发 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28日,在 八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当选为副主 席,邓小平当选为总书记。 16日 苏联沿海边区访问团16人,在团长、区党委书记奥西皮夫率领下,到达黑龙江省 进行访问。 22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向国务院呈报《关于哈尔滨市松花江堤防整修规划方案的报 告》。提出在松花江哈尔滨市江段沿岸修建永久性堤防工程。堤防总长40350米,工程概算2 076万元。 26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认真做好农业生产合作社秋收收 益总分配工作的指示》。指出今年是我省实现高级农业合作化后的第一次全年收益总分配, 要求所有农业社都必须贯彻执行“多分少扣”,按劳付酬,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10月 10日 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撤销杜尔伯特旗,设置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2月5日,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举行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自治县人民委员会驻 泰康镇,受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领导。 11日 《黑龙江日报》报道,黑龙江省大豆丰收。据省统计局估计,全省153万多公顷大 豆的总产量可比去年增加30多万吨,每公顷平均产量可达1130公斤,比去年提高9.9%。 11日—13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一届二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省委第一书记欧阳 钦作了《关于党的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的传达报告。讨论了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作风上 的官僚主义,组织上的宗派主义问题,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同时要更多 地抓经济抓计划工作。 19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召开第94次省长集体办公会议,听取了《关于县、区整编工 作情况和存在问题的汇报》。黑龙江省县、区整编工作自7月下旬开始到9月底已基本结束。 全省540个农村区撤消514个,保留26个。到目前为止,全省共建1538个乡,其中中心乡425个 。 11月 5日 我国第一座铝合金加工厂——哈尔滨101厂(今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建成投产。本 月,国家验收委员会举行了验收剪彩。 8日—15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召开全省小商小贩代表会议。指出,小商小 贩走合作化的道路,是发展方向,不能动摇。但盲目集中经营,引起群众不便的,要根据实 事求是,便利群众的原则,适当分散。 △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全省第一批保护文物古迹名单。其中有:宁安县渤海国上 京龙泉府遗址;宁安县三灵村的三灵坟、清代的大石桥;泰来县塔子城辽金古城遗址、莫山 村辽金古墓碑;肇东县团结屯的辽、金古城遗址;阿城县白城遗址等7处。 15日 我国第一座规模宏大的哈尔滨电机厂第一期建厂工程,经国家验收委员会批准正 式投入生产。本日在东北农学院礼堂举行验收庆祝大会。 16日—18日 中国民主同盟黑龙江省委员会第一次盟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选举杜 光预为主任委员,邵钧、张柏岩为副主任委员。 17日—29日 苏联阿穆尔州劳动人民代表团一行13人,在团长、苏共阿穆尔州委书记查 洛巴诺夫率领下到达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等地作友好参观访问。 23日 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改为哈尔滨师范学院,本日举行建院典礼。 24日—27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传达中央八届二中全会精神,增 选杨易辰为省委书记处书记。 27日—12月3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黑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全省有 团员625470名。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强晓初代表中共黑龙江省委讲话,团省委书记吴亮璞、 副书记王欣际代表团省委分别向大会作了团的报告和少先队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民 主主义青年团黑龙江省第一届委员会。在第一届全委会上选举吴亮璞为团省委书记,张学彦 、陈少健(女)、王欣际、李天伶为副书记。 29日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黑龙江省筹备委员会在哈尔滨成立。选举黄方刚为筹委会 主任委员,苏炳文为副主任委员。 12月 5日 哈尔滨市从本日起施行面粉定量供应。职工每人每月供应面粉3公斤,一般居民每 人每月供应1.5公斤,郊区非农业居民每人每月供应1公斤,大专学生每人每月供应3公斤, 中学生每人每月供应2公斤。市民购买面包、挂面,也顶面粉定量凭票购买。 11日 国务院批准,将黑龙江省铁骊县改为“铁力县”,瑷珲县改为“爱辉县”。 13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动员党的负责干部向人民群众做讲演报告工作的指示。 任务是:讲解国内外形势和党的政策,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结合当时当地某一方 面的工作情况以及群众的要求和意见,根据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总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 向群众做讲解;定期地深入群众,了解各方面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听取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克服官僚主义,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17日 《黑龙江日报》报道,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台1.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在哈尔滨电 机厂试制成功。 18日 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撤销鸡西县,设立鸡西市(地级),由省直接领导。 △ 黑龙江省水利厅作出《1956年黑龙江省防汛工作总结》。黑龙江省1956年发生了有 水文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由于紧急动员全省人民,及人民解放军的积极支援,最高每天出 动30—50万人的防汛抢险大军,经过一个多月夜以继日的顽强搏斗,共投工2739万个,搬运 土方976万立方米,动用车(船)23119辆(只),使用草包、麻袋500万条、木杆44万根、铁 线6万公斤等大量物资,终于战胜了这次洪水。全省有1300个村屯、8万余户、38万人、1050 万亩农田受灾,造成经济损失达3亿元。 24日—29日 黑龙江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哈尔滨召开。增选赵去非、陈 剑飞、王清正为黑龙江省副省长。 27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向中央作《关于第一批肃反运动的总结报告》。黑龙江省自1955 年7月在反对“胡风反革命集团”斗争的基础上,开展了肃反运动。共清查出反革命分子及其 他坏分子512人。 30日 黑龙江省红十字会召开第一次代表会议,宣布黑龙江省红十字会正式设立,推选 杜光预为省红十字会主席。 31日 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统计,一年来,全省先后发生罢工、罢课和群众请愿等 大小事件,共86起,参加人数达2万人。有青年学生,也有工人、农民和转业军人等。其中参 加人数最多的是山东移民闹事,要求回原籍,人数多达7000—8000人。 △ 哈尔滨锅炉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每小时蒸气蒸发量35吨的煤粉中压锅炉,标志着 我国能够独立制造电站中压锅炉的新起点。 本年 黑龙江省全省总人口为14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76万人,乡村人口942万人,人 口自然增长率为23.04‰。耕地面积11094.1万亩。社会总产值70.5亿元,其中工农业总产 值55.75亿元,农业总产值24.42亿元,工业总产值31.33亿元;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 占50.26%,重工业占49.74%。国民收入总额36.5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266元。社会商品零 售额18.6亿元。主要产品产量,钢3.77万吨,原煤1101万吨,木材644万立方米,水泥54. 4万吨,发电9.5亿度,食糖10.9万吨,粮食59.6亿公斤,大豆16.6亿公斤,甜菜2185.7 万担。高等学校7所,在校学生1.79万人;中等专业学校48所,在校学生2.85万人;普通中 学173所,在校学生16万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0.17万人;小学1.02万所,在校学生 160.2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