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60年

1月 1日 《黑龙江日报》以《为实现我省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新任务而奋斗》为题发表社 论,阐述了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 △ 根据1959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若干煤矿企业实行以中央为主的双重领 导的决定,从本日起,对1958年由中央下放给黑龙江省领导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三个矿务 局和新开发的勃利煤矿筹备处,实行以中央为主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同时将省燃料工业厅 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黑龙江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对中央企业的管理,实行以 煤炭部领导为主;对地方企业的管理,实行以省人民委员会领导为主。 7日 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撤销北安县,设立北安市(县级),归黑河专署领导;撤销 虎林、饶河两县,设立虎饶县,由牡丹江专署领导。 △ 《黑龙江日报》报道,1959年全省下放了11942名干部到农村人民公社、工厂、商店 和服务性行业进行为期一年左右时间的劳动锻炼。加上1958年下放锻炼的干部共有1.5万名 。《黑龙江日报》还报道,一年来,全省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广大干部普遍参加了为期 一个月左右时间的短期劳动锻炼。 △ 《黑龙江日报》报道,黑龙江省职工教育蓬勃发展。全省业余学校已达到5100多所 ,比1959年初增加1倍以上,其中业余大学拥有学员1.6万名。职工业余教育师资队伍已基本 形成,专职教师一年来增加2倍,兼职教师增加近4倍。全省的扫盲工作已近尾声,剩余文盲 将在第一季度扫除。 12日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举行成立大会,刘潜兼院长。 12日—18日 黑龙江省地方国营农场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会议根据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和 省委第12次扩大会议精神,讨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办好国营农场问题,以及整个农业生产 的八年规划等问题。 15日—20日 黑龙江省第二次下放干部代表会议在哈尔滨召开。提出1960年干部下放的 数量不少于1959年,下放的主要方向是农村人民公社,特别是薄弱地区。 16日 双城、绥化、阿城、杜蒙、双鸭山等地发生了猪瘟、猪肺病,至本日已死亡2700 多头。 17日 《黑龙江日报》发表强晓初的文章:《劳动人民学习理论的新时期》。文章指出 ,1958年下半年,黑龙江省的广大劳动人民中,出现了一个空前的以学习毛泽东著作为中心 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群众运动。劳动人民,首先是工人学习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 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方法对头,善于把理论和实际统一起来。2月4日,在哈尔滨召开了黑 龙江省青年学习毛泽东思想现场会议。 17日—24日 全国机械工业机械化、自动化黑龙江现场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与会代表 参观了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哈尔滨轴承厂、第一工具厂等14个单位职工 制造的机械化、自动化设备。会议指出,黑龙江省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出现了129条自动生 产线,522台机床实现了单机自动化,成为全国机械工业大搞机械化、自动化的一面红旗。 18日 《黑龙江日报》报道,五年来,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兄弟省、市将 近66万人,来黑龙江省安家立业,参加建设。五年来共开荒525万亩,建立新村450多个,仅 集中安置的就有20多万人。在三年时间里生产粮食3.85亿公斤。 20日 哈尔滨电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0万千瓦全水冷汽轮发电机。它发出的电力可 供500万人口的城市照明。3月10日,哈尔滨锅炉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每小时蒸发量为410吨 的高温高压大型电站锅炉。3月25日,哈尔滨汽轮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高温高 压10万千瓦大型汽轮机。至此,我国第一套10万千瓦发电设备已经全部配套。 2月 1日—15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在伊春召开木材综合利用协作会议。要求在 二三年内,在全省林区建立一个以林场工厂群为基础,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以现代工厂为 骨干,大中小相结合,星罗棋布的林产工业网,把木材综合利用迅速提到更高、更全、更新 的水平。提出实行林区“门户开放”,欢迎省内外各部门到林区兴办工厂。 3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转发省委工业部《关于贯彻执行省委小型工业座谈会议总结和下步 工作意见的报告》。要求凡有条件的工业企业都要迅速变成半机械化、机械化,并积极向半 自动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4日 《人民日报》报道,哈尔滨市技术革新进入更广泛更深入更有组织的新阶段。两个 多月的时间,哈尔滨出现了195条自动生产线和46条机械生产联动线,1019台机床单机自动化 ,3000多项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生产。 6日—28日 黑龙江省财贸战线群英大会、黑龙江省农业战线群英大会、黑龙江省工业交 通战线群英大会先后在哈尔滨召开。4月16日至5月5日又召开了黑龙江省政法战线群英大会和 黑龙江省文教战线群英大会。 7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已安置的自然流入农民巩固工作的通知》 。规定:(1)对流入人员今后不要再称“盲流”,一律视为临时工或新社员;(2)流入人 员的户口转来之前,可落临时户口,按当地粮食棉布供应标准予以供应;(3)对安置在企业 、事业单位超过一年以上,并已掌握一定生产技术的,可根据本人志愿与生产需要,转为长 期工;(4)对已落临时户口人员,不得随意辞退或送回原地。 11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转发杨易辰《关于开展机关、企业、部队、学校副食品生产自给 问题的报告》。报告提出对副食品的生产和供给实行“自力更生、自繁自养、自给自足、自 产自食”的意见。 13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第410次会议,为加强大庆地区石油建设工作,决定成立支援 石油开发领导小组。强晓初为组长,吕其恩、于杰为副组长。确定了“全力以赴,全力支援 ”的方针,要求全省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以积极态度,支援大庆开发。 15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转发李范五《关于开发我省西部草原地区问题的报告》。提出, 草原要建立起一套管理制度,改良草质,增加产量,大力发展畜牧业,植树造林,大搞草原 防护林。 △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召开第411次会议,讨论发展乡社工业问题。提出,实行“高大 精尖新、农轻小洋群”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继续加强对现代化企业领导的同时,大力加强 对中小型工业和乡社工业的领导,掀起几次发展乡社工业、中小型工业的高潮。 18日 一座大型的现代化兴安台竖井选煤厂,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按计划提前一年多 建成,今日正式移交生产。 △ 《哈尔滨日报》报道,著名劳动模范苏广铭经过17个昼夜奋战,将自己使用的铣床 改造成为具有尖端水平的全部自动化铣床。 21日 松辽石油会战领导小组组成。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康世恩任组长,唐克、吴星峰任 副组长;余秋里任书记,吴星峰、雷震任副书记。会战领导小组受石油工业部党组直接领导 。3月25日,石油工业部党组决定抽调部机关干部和松辽石油局机关干部,组成石油会战领导 机关,驻黑龙江省安达县。 22日 中共中央发出文件,批准石油部党组的报告,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开展一场声势 浩大的勘探开发大庆油田的石油会战。24日,石油部党组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宣布从玉门、 新疆、青海、四川等全国石油系统的37个厂、矿、院、校,抽调由主要领导带队组织的精兵 强将,共有几十个优秀钻井队,几千名科技人员,自带设备,开赴会战现场。万名退伍解放 军战士和3000名转业军官也分别从沈阳部队、南京部队和济南部队开赴大庆。中央机关各部 门和黑龙江省支援会战的干部、工人也陆续到达大庆。到4月底,参加会战的队伍达4万多人 ,设备达40万吨。 26日 哈尔滨市的苏广铭、李学义、曹风坚等30名工人被任命为工程师。 △ 北京荀慧生京剧团到达哈尔滨举行公演。 △ 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省计委党组《关于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情况的报告》。1960年 计划指标是:工业总产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钢产量73.47万吨,原煤3600万吨, 原木1500万立方米。农业总产值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播种面积1.05亿亩,粮食和 大豆总产量为120亿公斤;生猪年末存栏数达到1000万头,力争1600万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 12.5亿元,限额以上项目69个。省委要求月月提前,季季提前,全面完成计划,力争持续全 面大跃进、大丰收。 29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今年春季在全省人民公社普遍建立社 办林场的指示》.要求各地抓紧建场工作,迅速实现全省的林业经营林场化。3月12日,《黑 龙江日报》报道,全省共建社办林场641个;同时还建立起管理区林场1876个,林业专业队2 180个。 3月 15日—24日 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哈尔滨举行。出席代表 578人,候补代表114人,代表全省54.42万名党员。欧阳钦作了《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中奋勇前进》的报告。提出新阶段的任务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团结一致,坚持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继续肃 清一切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觉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人民公社,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优越性;按照“挖掘潜力,支援全国,全面发展,合理布局” 和“依靠党、依靠群众,有中心、有骨干,全面规划、全面跃进”的精神,在中央统一规划 下,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把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结合起来。依据“高 、大、精、尖、新,农、轻、小、洋、群”的发展方针,加强薄弱环节的建设,高速度按比 例地全面发展国民经济。在继续完成经济、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全面 地加速进行技术革命、文化革命,建立强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和马列主义理论队伍,发展尖端 技术,攀登科学文化高峰;力争持续地全面地大跃进、大丰收,把黑龙江省建设成具有现代 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的更加繁荣幸福美丽的地方。大会选出由于杰等52名 正式委员和高衡等19名候补委员组成的新省委。3月25日,中共黑龙江省第二届委员会召开第 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欧阳钦等15人为常务委员会委员,欧阳钦为书记处第一书记,李范五, 强晓初、冯纪新、王一伦、王鹤峰、杨易辰为书记处书记,李剑白、任仲夷为书记处候补书 记。全会还选出省委监察委员会委员19人。 15日—30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农业六级干部会议。与会干部1100多人。会议认为, 黑龙江省农村人民公社由管理区基本所有制过渡到公社基本所有制,将不是较慢的,而可能 是较快的。条件成熟的要及时过渡,不能停滞不前。积极发展公社一级经济,原则上应当自 筹,力戒重复“一平二调”的错误做法。公社的生产,要坚持贯彻执行以粮为钢,农、工、 林、牧、副、渔全面大发展,多种多收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相结合,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 产并举,农业和社办工业并举的方针。会议要求,全面组织好农村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普 遍办好公共食堂。 21日一29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在哈尔滨市召开全省农业工具改革比武大 会。经过全省规模的评比选拔,黑龙江省农业生产10条作业线上的改良工具已经基本配成套 。大会评选出314件先进工具,拟在全省推广。同时奖励了46个先进单位和41名先进人物。 22日 毛泽东批阅中共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 的报告》。批语肯定了鞍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实行“两参一改 三结合”,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经验,并把它称之为《鞍钢宪法》,要求在工业战线 上推广。 25日—28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举行第1次会议。传达了中央天津会议精神和毛泽东主 席的指示。决定在全省进一步全面开展以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为中心的技 术革命运动;巩固提高人民公社,发展和办好食堂;认真地、有步骤地开展“反贪污、反浪 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厉行增产节约,大搞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小洋群的钢铁生产及 其他小洋群的生产建设;进一步开展在劳动人民中学习理论的普及运动;在全省城乡广泛开 展爱国卫生运动。 26日 中共中央转发毛泽东对李先念报告的批示。李先念在报告中指出:“哈尔滨市建 成两条养猪自动线是一大发明。有了这种自动线,一个人则可以养猪两千多头。”毛主席批 示:“这个材料很好。各省、市、区可派人到哈尔滨参观学习,学成回来,仿照办理”。 31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在现代化大企业中进行技术革 新和技术革命的通知》。要求采用新技术,向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组织合理化进军。 4月 2日—6日 由国家经委和水利电力部联合召开的全国供用电合作化哈尔滨现场会召开。 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在会上介绍了哈尔滨市推广“四合一”(即动力与照明合一、公用与民 用合一、大厂与小厂合一、厂内电网与公用电网合一)环形供电的经验。 6日 《黑龙江日报》报道,黑龙江省全省城市实现人民公社化。 △ 中共黑龙江省委财贸部、农村工作部、政法部和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肇东县召开 人民公社食堂现场广播大会。会上介绍了肇东、克东、宾县等地办好农村公共食堂的作法, 提出逐步使农村公社食堂普遍化。 10日 《大庆战报》创刊号发表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实践说〉 和〈矛盾论〉的决定》。从此,在大庆油田掀起学习毛泽东“两论”,指导石油会战实践和 热潮。“两论”起家战为大庆的一条重要经验。 10日—20日 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召开的全国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 主义、学习毛泽东著作黑龙江现场会议在哈尔滨举行。共青团黑龙江省委书记吴亮璞、共青 团哈尔滨市委书记姚学融、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于林、哈尔滨市委书记郑依平分别介 绍了本省、本市劳动人民学习理论情况。 12日 国务院批准,王丕年任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14日—23日 粮食部在哈尔滨市召开全国粮食工业安全生产暨生产自动线哈尔滨现场会 议。黑龙江省副省长范子文、哈尔滨市副市长艾楚南分别介绍了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粮食工 业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情况,粮食部奖给哈尔滨市八区粮谷加工厂和阿城制米广两个 先进单位锦旗各一面。 17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传达贯彻中央天津会议提出的17个问题的通知》。17 条的主要内容是:全国城乡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全面大搞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 半自动化;城乡组织公共食堂,今年要有80%的人在食堂吃饭;城市人民公社可以大搞;农村 人民公社要切实整顿一下,反对“一平二调”、贪污、不守纪律的三股风;农业生产主要是 粮食问题;牧业以猪为首等。 21日 中共中央决定,以宋任穷、欧阳钦、马明方等18人组成东北局。宋任穷任第一书 记,欧阳钦任第二书记,马明方任第三书记;黄火青、吴德、黄欧东、陈锡联任书记,喻屏 、强晓初任候补书记。李范五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二书记。 22日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列宁诞生90周年大会。陆定一作了《在列宁的旗帜下团结起来 的报告》。《人民日报》发展编缉部文章《沿着伟大列宁的道路前进》,《红旗》杂志第八 期发展编缉部文章《列宁主义万岁》。5月3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组织学习上述三篇 文章的通知。 22日—5月12日 在黑龙江上、中游800公里的江段上,从上到下先后出现14处冰坝,致 使各江段水位猛涨,形成黑龙江有水文记载以来罕见的春汛灾害。4月25日,洛古河江段水位 上涨4.15米,洛古河一带的村屯进水深达1米左右;额穆尔、新街基和张地营子等村屯进水 深达1至2米。 25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召开工业支援农业广播大会。据统计:从去冬到 今春,全省工业部门帮助各地农村建立工厂1064个,支援各种机床1183台、动力设备2196台 、发电设备17291千瓦、变压器15655伏安,支援农村技术工人1746名,帮助农村培训技术工 人9465名。 25日-27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召开第11次会议(扩大)。确定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 内部掌握的指标为2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为160亿元),比1959年提高60%以上。提出,当前 应着重巩固、推广、发展、提高工作,使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不断地向更深、更广、更 高的方向发展。必须充分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立即开展一个以工业为主体的全面支援 农业生产的全民运动。争取今年内实现城乡公共食堂化。工业生产要迅速发展钢铁生产。全 力以赴,支援石油建设。 29日 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设立友谊县,撤销集贤县。友谊县归合江专署领导。 △ 松辽石油会战领导小组在安达地区召开万人誓师大会,树立王进喜、马德仁、段兴 枝、薛国邦、朱洪昌为石油会战标兵。 5月 1日 国家石油工业部在萨尔图(今大庆市)召开万人大会,宣布开发大庆油田大会战全 面开始。 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省委工业部、交通部《关于推广工业战线上带有普遍意义的重 大先进经验的规划》。要求,到年底全省95%以上的企业基本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 、半自动化程度提高到30%以上。“七一”前在一切用煤单位中,有50%以上实现煤气化;在 “十一”前基本实现原煤不进炉,全部煤气化在一切有条件应用超声波新技术的地方,全面 推广。 11日—2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在海伦召开全省以钢铁为中心的发展冶金、煤炭小洋群的 会议。要求在全省范围内迅速开展一个“自找矿,自采矿,自冶炼,自使用”的运动。 12日 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撤销嫩江专署,将其所辖拜泉、克山、克东、依安、泰来 、龙江、讷河、林甸、甘南、嫩江、富裕、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12个县划归齐齐哈尔市 领导;将明水、青冈2县划归松花江专署领导;将松花江专署所辖五常、双城、巴彦、木兰、 通河5个县划归哈尔滨市领导;将哈尔滨市所辖肇东县划归松花江专署领导。 16日 黑龙江人民委员会转发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指示》。提 出:一年消灭甲状腺肿,奋战三年基本消灭克山病、大骨节病。 18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电活会议,部署当前城市和城镇人民公社工作。到5月10日统 计,全省城市和城镇已建成26个人民公社,入社人口已达城镇总人口的98.9%,兴办了9500 多个工厂,新就业人数已达17万人,预计全年工业总产值可达29亿元。省委候补书记李剑白 讲话,指出,大办生产事业是人民公社的中心,要求办好以公共食堂,为中心的集体福利事 业,抓紧公社的整顿巩固工作。 19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召开第20次会议。提出,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建设新 高潮的领导,广泛深入地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大搞尖端;巩固、提高、积极发展 城乡人民公社。 20日 国务院核定黑龙江省1960年国家机关、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行政编制总额为91 909名。其中,国家供给的人民公社干部15852名,人民银行13300名。 21日 哈尔滨各界人民100多万人举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示威和集会,坚决支持苏联政 府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严正立场。 21日—28日 全国城市化学工业哈尔滨现场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化学工业部部长彭涛 讲话指出,城市人民公社办化学工业,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大中小结合,以小为主;土洋结合 ,以土为主的方针。哈尔滨的7个城市人民公社向大会汇报了化学工业发展情况。 22日 黑龙江省跳伞运动员赵惠华、华绍林、梅严在北京以2.82米的成绩,打破女子日 间600米集体定点跳伞的世界纪录。 25日—6月3日 黑龙江省首届畜牧生产运动大会在萨尔图召开。2180人参加大会,展出 大小畜禽4000余头(只)。 25日—6月6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在鹤岗市召开全省农业技术改造会议。 会议指出全省农业技术改造的基本任务是:以机械化为中心,全面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水利 化、电气化、公社工业化,增加化学肥料、农药生产,广泛采用各种最新科学技术武装农业 。 26日 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设立安达市,撤销安达县。安达市由松花江专署领导。 26日一6月12日 民建黑龙江省第一次工作委员会、黑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 表大会在佳木斯举行。传达贯彻了中央提出的“顾一头、一边倒”的精神,通过了《关于推 动全省工商界积极参加技术、文化革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服务中加强自我改造,努 力实现党提出的“顾一头、一边倒”的指示》的决议。选出了由122人组成的第二届省工商联 执行委员会。 30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转省民政厅、教育厅、文化局、劳动局、手工业管理局、 体委《关于盲人、聋哑人生产和福利工作方案》。要求动员适于参加农业生产的盲聋哑人, 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以减轻国家负担。开展盲聋哑适龄儿童和成年人的文化教育,以便为 将来就业创造条件。 6月 1日 第一列满载大庆原油的火车开出萨尔图车站。大庆油田到6月底,生产原油5万吨; 到8月底,原油日产量达300吨,当月产油10万吨,已相当于当时经过几十年开发的玉门油矿 的生产水平。 △ 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齐齐哈尔市委《关于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新阶段发展情况的报 告》。指出,在公社化运动中要以工厂带动本企业集中居住的家属,以工厂带动街道,以机 关、学校、商店带动街道和街道自行组织实现“六化大街”或“六化大院”。迅速地把城市 全体居民组织起来,实现全面生产化,全民职工化。 △ 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省计委党组《关于大搞小土群、小洋群企业鸡西现场会议的报 告》。要求再掀起一个大办县、社工业,大搞小洋群的高潮,使各区、各县、各公社尽快的 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网,实现全面工业化。 △ 哈尔滨市少年宫落成,正式开放。 9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商店大办工厂的指示。要求所有商店、仓库、批发站都能 自办或与街道结合共同兴办工厂,以生产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供应市场需要。 10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加强城镇人民公社工作的指示》。指出,城镇人民公 社,必须执行“以发展工业生产为主,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以城镇工作为主,城镇和郊区 同时兼顾”的方针。 11日-13日 出席世界工联理事会的加纳、喀麦隆、马里、毛里求斯、苏丹、乌班吉沙 立、塞浦路斯、古巴、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瓜得罗普、洪都拉斯 、马提尼克、墨西哥、秘鲁、多米尼亚、委内瑞拉、奥地利、西班牙、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 的工会代表33人,到达哈尔滨市参观访问。 14日—18日 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国际形势和第二个五 年计划后三年(1960年—1962年)补充计划问题。毛泽东讲话指出,1960年计划指标还要加 以调整,指标应留有余地。今年要把质量、品种放在第一位。6月18日,毛泽东写了《十年总 结》,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强调要调查、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规律。 15日一2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在伊春召开林业六级干部会议。提出,林业生产建设继续 坚持“三化”、“四自给”的发展方针,以木材生产为纲,木材生产、综合利用、森林培育 并举,使林业生产建设各项事业有中心、有骨干的全面发展、全面跃进。 16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向中央作出《关于综合利用多种经营问题》的报告。认为,在发 展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基础上,有若干企业已经跳出“专业化”的圈子,初步具备托拉斯 的雏型。 24日一26日 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彭真 率中共代表团参加会议。会议前夕,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代表团散发了《苏共中央6月21日 给中共中央的通知书》,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毫无根据的诬蔑和诽谤。在会议中, 赫鲁晓夫带头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围攻。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根据中共中央规定的坚持原则,坚 持团结的方针,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26日,在公报签字时,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发表了《 书面声明》,指出,赫鲁晓夫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中的作法,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开了一 个极端恶劣的先例。 27日 新华社记者发表通讯:《舍己为人的登山英雄刘连满》。介绍在5月25日中国登山 队攀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登山运动员、哈尔滨电机厂 消防队员、27岁的刘连满的事迹。8月21日,哈尔滨市总工会、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和市妇联联 合召开“欢迎登山英雄刘连满,一切工作都要攀登珠穆朗玛峰”广播大会。 本月 新中国第一条采金船在黑河金矿局罕达汽金矿建成投产。 7月 1日 伊春市友好木材综合加工厂,生产出我国第一张硬质纤维板。 2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第35次会议,讨论本省今后工作。认为应该在“以钢为纲,以 粮为纲,保证重点,支援全国”的前提下,认真地全面贯彻东北三省书记在上海会议上所提 出的“农、轻、交、科、劳、体、后、山、分、小”的工作安排。 5日—8月10日 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研究了国际反对修正主义问题和国内 经济调整问题。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提高”,提出缩短基本建设战线, 保证工业生产。制定了《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等文件。提出认真清 理劳动力,加强农业第一线,保证农业生产。重申:在农村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 三级所有制,应稳定下来,不要再讲三五年内过渡到公社为主的所有制。 12日 为了把生铁日产水平迅速分期提高到1000吨、1200吨、1500吨以上,中共黑龙江 省委发出《关于迅速开展大力支援生铁生产运动的指示》。要求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一个各行 各业大力支援生铁生产的群众性运动。 13日—21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城市人民公社工作会议。李剑白讲话提出,“打好基 础,巩固胜利”,是下半年整顿、巩固、提高、发展城市人民公社的基本要求。具体任务是 :生产企业定型编辫子、生活事业配套成网、大抓文教科学卫生、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纯洁 队伍、清理人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1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转发哈尔滨市委第166次常委会议纪要。市委提出城市公社巩固、 提高的五个环节,即搞好工业生产;搞好近郊区农副业生产,建立“万猪场”、“万鸡山” 、“万米温室”、“万米菜窖”;组织人民经济生活,抓好公共食堂、托儿组织、服务站; 大搞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做好宣传教育。 15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李范五《关于开展冶金、煤炭小洋群运动的报告》。要求各 地用更大的力量发展钢铁工业,大办以钢铁为中心的小洋群。 16日 苏联政府片面撕毁同我国签订的602个合同(专家合同345个,科技合同257个), 并通知我国政府,他们决定自1960年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苏联1390名专家,并终止 派遣专家900多人。苏联专家撤走时,带走了全部图纸、计划和资料,并停止供应我国建设急 需的重要设备,大量减少成套设备和各种设备中关键部件的供应,使包括黑龙江省一些重点 建设工程在内的我国250多个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建设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给我国的经济建 设造成了重大损失。 21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向中央作关于国营农场工作的报告。提出国营农场应该实行一业 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强调各种生产的全部过程实现机械化,分配制度采取供给制、月薪 制、产量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22日 《黑龙江日报》报道,哈尔滨市有34座地方国营工厂由城市迁往农村。这些工厂 中有机械、化工、纺织、被服、制药、毛皮、建材等行业。他们迁往各县后,已成为县、社 工业的骨干力量,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农业技术改造,而且发展和壮大了自己。 8月 8日 据牡丹江地区不完全统计,大牲畜死亡3.3%。省委要求把大牲畜饲养管理工作切 实抓好,严格杜绝牲畜瘦弱死亡的现象,保证大牲畜继续发展。 9日 阿什河上游山洪暴发,洪水迅猛下泄,哈尔滨水位暴涨,一天即上涨2.5米,致使 哈尔滨市阿什河化工大堤全线告急。哈尔滨市动员万余名防汛大军,解放军驻哈部队派出25 00名官兵连夜抢修河堤,战胜了洪水,转危为安。 10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指出:农业是国 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工业部门应把支援农业的任务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压 缩一切可能压缩的劳动力,充实农业第一线,首先是粮食生产。 △ 中共黑龙江省委向中央作《关于防汛工作第二次报告》。内称:由于哈尔滨、松花 江地区和牡丹江、齐齐哈尔部分地区连降暴雨,淹没耕地200万亩左右;冲毁森林铁路11条, 柴河、苇河等19个林业局交通中断,5万名职工被困;冲毁铁路38处,桥梁181座,小型水电 站和水动力站16处;阿什河沿岸的糖厂、亚麻厂、继电器厂和砖厂被淹;受水淹和水困的村 屯412个,倒塌房屋2200余间,死亡41人,伤35人,损失粮食3.85万余公斤。 13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根据中央《关于开展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 》,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各地立即行动起来,掀起一个空前规模的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 产节约运动的高潮。 17日 松花江洪峰到达哈尔滨,水位119.52米,流量9100立方米/秒。19日周恩来总理 、薄一波副总理打电话了解黑龙江省汛情与抗洪斗争情况。 23日—24日 牡丹江和合江地区由于受14号台风影响,先后降了大范围的暴雨,平均达 80—100毫米,部分地区达160毫米以上。牡丹江、穆棱河倭肯河水急剧上涨,先后出现了超 过历史最高水位的洪水。24日,牡丹江站出现洪峰,水位231.22米,一天陡涨4.42米,超 过1957年最高洪水85厘米,流量达6230立方米/秒。24日8时,牡丹江铁岭桥堤段决口,牡丹 江市东郊受灾,损失折合人民币约4000万余元。27日,松花江洪峰到达佳木斯站,水位达80 .63米,比1957年历史最高洪水位高出53厘米。本日23时50分,松花江下游北岸莲江口堤段 决口,莲江口镇水深达1—1.5米,万余人被水包围。鹤岗市松花江堤防有两处决口。佳木斯 至牡丹江、双鸭山、鹤岗、哈尔滨的铁路一度中断运行。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即 调拨大量救灾物资,支援抢险救灾工作,并派出工作组分赴佳木斯、牡丹江、依兰、富锦等 7市县,协助抢险救灾。 9月 6日 鉴于本省吉尔吉斯民族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柯尔克孜是同一民族,由于长期分散 杂居,形成了译音上的不同,为统一民族名称,根据本民族要求,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将吉尔吉斯族改名为柯尔克孜族。 8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召开第52次会议,讨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问题。认为本省农 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不足。为增加农业第一线劳动力,24日,省委正式发出《关于 动员百万人下乡,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 10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制止“一平二调”现象的通知》。 15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精简机关、事、企业机构编制的指示》。要求减少8万 至10万脱产人员,加强基层,加强生产第一线。 △ 黑龙江省防汛指挥部向中央防汛总指挥部报送本省防汛工作总结。内称:黑龙江省 今年防汛的特点是汛期早、汛情广、雨水多、风浪大、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松花江干流下游 和牡丹江、穆棱河等江河超过了历史最高洪水位。全省被洪水冲毁中小型水库65座,江河堤 防126处,其他水利工程983处;受淹农田1370万亩,减产粮食6.65亿公斤;冲毁铁路243处 ,森铁559处、270公里;冲毁公路桥梁468座,路基268处、350公里;倒塌房屋2.5万间,死 亡122人,淹死大牲畜413头;还有16个工厂、47个矿井、7个露天矿、11个森林工业局停产。 16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省委统战部《关于不应把资产阶级分子送到农村长期参加农 业生产的意见》。指出,资产阶级分子除自愿下乡者外,一般不应动员其下乡,已去的应以 适当形式召回,以所在企业为基地,进行改造与服务。 23日 黑龙江省总工会、共青团黑龙江省委作出《关于组织全省职工青年学习沈关根先 进事迹,掀起大搞科学研究活动新高潮的联合决定》。沈关根是哈尔滨新风加工厂(今东北 轻合金加工厂)的钳工,文化程度只有两年,自1958年以来创造并革新10余项重大技术,被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协会聘为理事。 30日 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报告首次 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强调:1961年,我们要把农 业放在首要地位,使各项生产、建设事业在发展中得到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 10月 1日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在全国发行。2日《黑龙江日报》为庆祝《毛泽东选集》第 四卷的出版发表题为《我国马克思列宁主义事业的重大事件》的社论。8日,中共黑龙江省委 举行学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报告会。 △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关于完成粮食征购任务,全面安排好人民生活的指标》。要 求本着“顾全大局,服从整本,厉行节约,分担困难”的精神,完成今年征购粮食47.5亿公 斤,上缴17.5亿公斤,支援灾区,支援国家出口,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坚持安排好人民生活 ,实行“以人定量,指标到户,粮食到(食)堂,节约归己”的方法。 2日 中国黑龙江省赠送给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黑龙江奶牛100头,哈白猪100头,在云南凭 祥举行移交仪式。 5日 民革、民盟、民进、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员会在哈尔滨同时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各 民主党派中央会议精神和有关国际、国内形势的报告。出席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省、市委领 导和基层干部282人。会议采取“三自”(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 “三不”(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原则,用“神仙会”的方法,进行和风细雨 式的正面教育。 12日 民革黑龙江省委员会召开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选举黄方刚为主任委员。 △ 《黑龙江日报》报道,哈尔滨市万人支援农业技术服务团于8月组成,由劳动模范、 红旗手为骨干,以工业为主,各行各业参加。他们分赴25个县、241个公社,广泛进行了技术 服务活动,取得了很大成绩。 16日 中共哈尔滨市委根据省委指示,决定在全市机关、事业、企业中立即掀起一个精 简整编运动,要求在现有17.5万名非生产人员的基础上,精简3万至4万人。市直机关广大干 部纷纷提出申请,要求到农村安家落户。28日,哈尔滨市直属机关首批下乡上山干部和职工 家属500余人,启程前往木兰、通河两县农村安家落户。 29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狩猎生产的指示》。要求一般县力争 今冬明春生产1万公斤野生动物肉,山区县生产2.5万公斤野生动物肉,除自留部分食用外, 将1/2的数量卖给商业部门,供应城镇需要。 本月 林彪在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带着问题学,活学 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这种实用主义的庸俗化学习 方法,开始影响全党。 11月 1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制止滥送滥发锦旗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提倡踏踏 实实、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控制滥发锦旗、牌匾、镜子等现象,以重节约。 3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 。指出,实行三级所有,队(大队)为基础,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从1961年算起 ,至少7年不变。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必须坚决反对,彻底纠正。规定,允许社员经营少量 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在农村,应该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集市贸易,活跃农村经济。人民公 社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目前的收入分配应该实行少扣多分,扣留比例不能过大,积累不能 过多,社员消费部分一般应占65%左右,扣留部分占35%左右,尽力达到90%的社员增加收入。 指示信还要求,放手发动群众,普遍开展整风整社,把农村“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 官僚主义)贯彻到底。 1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汤原县委《关于苞米连棒加工,增加食粮的经验》。16日, 又批转佳木斯市从玉米叶、白菜根、榆树叶、甜菜渣、麦杆、豆壳等12种农副产品中,提取 淀粉的经验。要求各地都应这样做。26日,省委组成了以李范五为组长、杨易辰为副组长的 推广代食品领导小组。 15日 毛泽东为党中央起草了《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的指示》。指示中指出,必 须在几个月内下决心彻底纠正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而 以纠正共产风为重点,带动其余四项歪风的纠正。 19日 《黑龙江日报》报道,从党中央和省委发出关于全党全民动手,大办农业、大办 粮食的号召以后,哈尔滨市下乡上山人数已达12.9万多人。 23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卖猪留肉、超额奖励”办法和 开展生猪肥育运动的通知》。规定:在一年内出售给国家一头猪者留肉5公斤,二头或三头以 上留肉15公斤。 26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确定直属机关从6196人中精简1434人,占23.14%;事、企业 单位从37692人中精简8377人,占23.74%。规定今后所有单位均要以此暂定编制数为准,进 行人员调配使用。 26日—12月1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传达中央十月会议 和东北局第一次会议精神。讨论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 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共产风”。会议制定了《关于农村人民公 社当前政策问题的十项补充规定》(草稿)和《关于农村人民公社若干政策问题的布告》( 草稿)、《关于纠正一平二调处理退赔问题的规定》(草稿)等三个文件。会议选举李剑白 、任仲夷为省委书记,陈雷、于杰为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赵去非、陈剑飞、解云清、张世 军、陈元直为省委常务委员;李瑞兼任省监察委员会书记。 12月 1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省委代食品领导小组《关于代食品工作座谈会的报告》。指出 ,大搞代食品,不仅是解决当前的暂时困难所必需,而且完全可能找到一条新的解决人类食 品的道路。各级党委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大搞群众运动,在保证无毒、无害,有味道、有营 养、好消化的前提下,抓住几项简易的、原料充足、可以大量制造的代食品,大千特干,务 求在短期内作出显著的成绩来。 3日 中共中央免去强晓初、冯纪新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处书记职务。 5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大豆统购价格平均每市斤(三等)由0.0845元调为0. 096元,提高13.61%;大豆统销价格每市斤由0.086元调为0.0977元,提高18.61%;豆油 统销价格平均每市斤(二等)由0.507元调为0.6元,提高18.34%;豆饼销价不动。 1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省商业厅《关于当前棉布市场供应问题的紧急报告》。报告 指出,由于全国棉花受灾减产,棉布进货量减少,预计到年末全省库存1011万米,比去年年 末下降81.2%,要求以棉针织品收回布票。停止公共用布、停止或压缩生产用布的供应。对 省外布票除了一些自然流入人员并确实穿不上棉布衣的给予兑换外,一律停止兑换。 25日—29日 哈尔滨市的树挂持续4天,达104小时,为本市数十年停留时间最长的树挂 。 27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向中央呈报《关于大搞代食品工作情况的报告》。截止12月15日 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41.5万人参加搞代食品,并组成了15万人专业队伍。在农村有2. 8万个食堂(占食堂总数的70%左右)搞了代食品,其中50%的食堂基本上做到了天天有代食品 ,人人吃代食品。为抗灾度荒找到了办法。 本年 黑龙江省全省总人口为18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3万人,乡村人口1064万人,人 口自然增长率为22.05‰。耕地面积10528.5万亩。社会总产值155.8亿元,其中工农业总 产值125.24亿元,农业总产值17.91亿元,工业总产值107.33亿元;工业总产值中,轻工 业占32.02%,重工业占67.98%。国民收入总额71.67亿元,人均国民收入411元。社会商品 零售额37亿元。外贸商品出口总值0.70亿美元。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1.49亿元。地方财政收 入23.06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6.94亿元。主要产品产量,钢61.14万吨,原煤3078万吨, 原油98.5万吨,木材1273万立方米,水泥78.6万吨,发电30亿度,食糖6.1万吨;粮食38 .8亿公斤,大豆11.8亿公斤,甜菜1303.5万担。高等学校42所,在校学生3.78万人;中 等专业学校221所,在校学生8.46万人;普通中学694所,在校学生34.8万人;小学1.48万 所,在校学生291.59万人。 △ 我国最大的重型机器制造厂之一的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