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65年

1月 3日—11日 1985年全国速滑锦标赛在牡丹江市举行。鹤岗市运动员王金玉破男子5000米 和万米高山冰场速滑全国纪录;以182316分的成绩赢得青年男子组全能冠军,并创造了当时 平原冰场速滑的世界最好成绩。牡丹江市运动员王淑媛破女子3000米全国纪录,并第三次获 青年女子组全能冠军。 14日 中共中央颁发《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 条》)。这个文件,是在196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全国工作会议纪要的基础上,由毛泽 东主持作了重要修改后制定的。《二十三条》对1964年下半年以来的“四清”(清政治、清 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中某些“左”的偏向作了纠正,强调“四清要落实在建设上面 ”,肯定了干部的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对我国阶级斗争形势作了更为严重的估计,提 出了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口号。 16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根据中央批转中央精简小组关于地委不设书记处的建议,决定撤 销各地委书记处,第一书记改任书记,书记处书记改任副书记。 △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认真处理好城市精简人口下放后遗留问题的紧急通 知》。据调查,不少县对下放人员的安置存在很多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吃穿住很困难,有的 因房屋破漏倒塌发生伤亡事故;有的因无住所造成下放户外流;有的地方甚至发生对下放户 歧视排挤,敲诈勒索,虐待打骂,使其无法生活。省人民委员会要求各专署、市、县、特区 人民委员会要立即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组,深入社队,逐人逐户检查了解下放户的具体困难, 并认真解决,不得疏忽。要迅速建立专管机构,处理遗留问题。同时,要检查对城镇下乡知 识青年的安置情况。 29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宣传二十三条的通知〉的补充通知》 。2月9日,省委又发出《关于一切有关社教运动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应以〈二十三条〉为 准的通知》。 2月 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黑龙江省勃利县七台河煤矿进行政企合一的试点工作, 决定设立七台河特区(县级),由合江专署领导。矿务局党委即是特区党委;矿务局与特区 人民委员会一套人马,两个牌子。 △ 《黑龙江日报》报道,黑龙江省实行国家投资和群众自筹资金相结合,促进了农村 电气化发展。到1964年底,全省农村用电量比1960年增长2.3倍,半数的人民公社有了电, 电灌菜田面积达30万亩。 8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省卫生厅、农业厅党组《关于防治布鲁氏菌病工作会议的报告 》。要求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积极防治,预防为主,结合生产,逐步消灭”的方针,在一 二年内查清疫情,五年内要控制发病,并有10%—15%的疫区县(市)达到基本消灭布鲁氏菌 病。 11日—15日 全国冰球、花样滑冰锦标赛在齐齐哈尔举行。哈尔滨冰球一队获冰球比赛 冠军,哈尔滨市王钧祥、崔萍分获青年男女组花样滑冰冠军。 16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向省和哈尔滨市新闻出版工作者作题为《元宵漫 谈》的谈话。提出,1965年我们的中心任务是,认真搞好社会主义教育,组织工农业生产新 高潮,争取农业大丰收,争取工业、交通、财贸、文教等方面工作的提高和发展。在宣传上 要突出两个问题,一是学习毛泽东思想,宣传唯物辩证法,克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烦琐 哲学;二是宣传组织工农业生产新高潮,争取农业大丰收。 20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召开第6次会议,听取《关于黑龙江省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安 排情况的汇报》。指出,黑龙江省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全面好转,调整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农 业和工业生产全面高涨。1965年要调整本省的经济建设布局,组织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新潮。 3月 1日 《黑龙江日报》报道,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高潮的发展,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 委员会组成千人工作团,深入生产第一线。欧阳钦任总团长,李范五任副总团长,下设6个分 团。 18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精简农 村报表的通知)的通知》。要求从即日起,过去各部门下发到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 产队的各种报表,一律作废。确实需要向公社制发新的报表时,应由市、县人民委员会报省 人民委员会,经审查转报国务院批准后再布置。 20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土地管理纠正浪费耕地现象的通 知》。指出,从1958年到1963年全省水利、交通、林业和其他各项基本建设,共占用耕地近 900万亩。要求认真执行征用土地的审批权限,征用土地10亩以下由专署(市)审批,11亩以 上报省人民委员会审批。各地要建立土地管理委员会,纠正乱占耕地现象。 △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召开第7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城镇青年下乡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 设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汇报。1964年全省共有22434名知识青年,18111名社会闲散劳动力和43 23名在农村有家的城镇居民和一些退伍兵,共46191人,奔赴农村参加了农业生产。 23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生猪生产工作的指示》。指出, 我省生猪发展很快,年末存栏猪达到330万头。但是,自去秋以来社员养猪数量较前减少,出 现了劁母猪、不留后备母猪的现象。原因是仔猪价格回落,饲料不足,部分社员怕多养猪被 说成“发展资本主义”。针对这种情况,提出:(1)认真贯彻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养 猪方针;(2)大力发展城市郊区养猪;(3)妥善解决养猪饲料;(4)积极改良猪种,健全 防疫制度;(5)改变农村杀猪的管理办法和减轻税收;(6)商业、供销要积极收购生猪, 并认真贯彻价格政策和奖售政策;(7)加强对生猪生产的领导。 23日—4月7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城市点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座谈会。讨论了当前解 放干部大多数和向极少数顽固的“四类”干部以及不法“四类分子”开展斗争的问题。 24日 《黑龙江日报》报道,1964年黑龙江省小麦获得空前大丰收。全省平均亩产量比 1963年增长45.7%,比历史上最高水平(1958年)增长38.5%。涌现出一大批亩产150公斤左 右的高产样板田。 26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提高城镇粮食统销价格的通知》。决定从4月1日 起,国家供应给城镇人口口粮的统销价格提高到与统购价格相平。13种主要粮食统销价格, 平均每50公斤由现在9.39元提高到10.67元,提高幅度为13.6%。各种小杂粮的统销价格也 按主要粮食的提价原则加以调整。 么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适当提高煤炭市场销售价格的通知》。规定从4月1日 起,全省各地各煤种按批发、零售混合价格平均计算,每吨由现在20.07元调整为22.52元 ,提高幅度为12.2%。 △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给职工生活补贴的几项具体规定》。从4月1日起, 按职工家庭实有人口计算,发给职工生活补贴。标准是:每人每月粮价补贴金额为0.29元, 煤价补贴金额为0.14元。 26日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和黑龙江省医院等8个单位的71名医药 卫生人员组织的6个农村巡回医疗队,今日起陆续分赴阿城、庆安、拜泉、集贤、宁安、爱辉 等地,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为农民防病治病。 27日 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恢复安达县。同时,将安达特区人民委员迁驻萨尔图。 4月 1日—8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欧阳钦、李范五分别以《新形势、新高 潮、新任务》和《抓紧时机,全力以赴组织好工农业生产新高潮》为题讲了话;陈雷、谭云 鹤分别以《认识新形势,领导新高潮》和《关于社教运动中的几个问题》为题发了言。 8日 欧阳钦在哈尔滨市工农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第二次代表会议上,作题为《一定要把 毛泽东思想学到手》的讲话。提出,要使大学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更广泛、更深入、更扎 实、更有成效地不断发展。 12日 鉴于美帝国主义正在越南采取扩大侵略的步骤,严重地威胁我国安全,中共中央 发出关于加强战备工作的指示,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思想上工作上准备应付最严重 的局面,要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尽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 13日 黑龙江省战备领导小组成立,李范五任组长。 16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第453次常委会议,讨论防空袭的各项准备工作,确定恢复省和哈 尔滨市的防空委员会。 5月 1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在哈尔滨银光电镀厂职工群众庆祝“五一”国际 劳动节座谈会上讲话。号召推广大庆的“两论(《实践论》、《矛盾论》)起家”,“两分 法前进”;三华(庆华、建华、华安)厂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太平大队的“三看三定耕 作法”(看天时定作物比例,看雨情定播种顺序,看墒情定播种方法)经验。 7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通知:为了支持生猪生产,要签订生猪定购合同;拿出500万 公斤饲料粮用作肥猪奖售预售粮,卖猪时扣回;用100万元预购定金,定购需要推迟收购的肥 猪。 1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制止任意向社会上清理人员的通知》 。指出,有的单位在社教运动中,不加区别地将一些政治上历史上有污点或思想作风上有毛 病的人进行了清洗;有的单位在企业管理革命化和技术革命中,精简了一批多余的人员和一 部分老、弱、病、残职工,而不加妥善安置,因此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为此,通知要求一 切单位处理在职人员,一定要严肃按照党的政策办事。 17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组织远征垦荒队建设新山村的指示》 。指出,从1949年到现在,我省城市人口增加了1.倍以上,而耕地面积的扩大不到1/4。全 省每人平均占有耕地数量,由1949年的8.4亩,下降到现在的5亩。现在,应该把组织群众远 征开荒、建设新山村的工作提到山区、半山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要求农村人 民公社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组织远征垦荒队,以农为主,以粮为纲,农林并举,多 种经营,建设新山村;同时要把开垦荒地同水土保持相结合。 25日 今年4月上旬以来,黑龙江省又有4个地方发生猪“A”型口蹄疫,而且比过去发生 过的“O”型口蹄疫传染更为猛烈。省人民委员会要求各地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彻底消灭 疫源,严防扩散。 29日 黑龙江省1964年人口出生率比1963年下降2.5‰,少生5万多婴儿。但进展很不平 衡,早婚现象仍很普遍。本日,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举行会议,要求全省1965年把人口自然 增长率,城市降到20‰,农村降到25‰。 本月 黑龙江省开始实行消防民警义务兵役制。 6月 14日 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设立松花江专区,将哈尔滨市所属的宾县、阿城、呼兰、 通河、五常、木兰、双城、巴彦等8个县划归松花江专区管辖。原松花江专区更名为绥化专区 。 17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当前旱灾情况的 报告》。黑龙江省今春降雨量只有正常年份的1/3,出现了近30年少有的旱情,特别是嫩江 、松花江两个主要产粮地区的29个县旱情较重。因旱未出苗和必须毁种、补种的耕地达1180 万亩,占全省现有耕地的11.5%。 7月 1日 零时,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黑龙江省总人口20132771;有少数民族34个,108. 8万人。 16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省财委党组《关于加强对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和个体商贩社 会主义改造座谈会的报告》。要求继续贯彻党的“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加强工作。 27日 据省手工业管理厅统计:全省现有手工业企业2800多个,职工13万多人,1964年 产值5亿多元,向国家缴纳税4755万元。 31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省科委党组《关于1963年到1972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发展规 划(简称十年规划)的报告》。十年规划的重点是:解决农业稳产高产的技术关键;发展石 油、木材的综合利用技术;突出解决穿用方面的关键技术;努力加强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研究。十年规划共安排843个研究项目,其中属于国家下达项目457 个。 8月 1日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8周年,哈尔滨市在松花江上举行盛大游泳表演。中共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及省市领导,与20多万群众一起,观看了表演。 2日—21日 第五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在哈尔滨青年宫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近400 0名各族业余和专业演员参加了演出。共演出47场,观众达5万多人次。 6日—7日 牡丹江地区遭受严重水灾。受12号台风影响,短时间内连降大雨和暴雨,穆 棱河上游降雨量达172毫米,鸡西降雨量110毫米,引起全区大、小河流泛滥成灾。鸡西、鸡 东、穆棱、东宁、密山5个县1144个生产队,19.3万人受灾,淹死44人,失踪11人;被洪水 冲毁房屋615间,倒塌房屋13599间;受灾农田44.9万亩;冲走木材3万立方米;冲毁铁路路 基484处,铁路、公路、森林桥梁230座,输电线路11条,塘坝10座,河堤65公里;鸡西输电 线路中断,曾使5个煤矿停产8天。 11日 黑龙江省商业厅、供销社联合通知,在全省实行生猪由国营商业一条鞭经营。 14日 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抚远县人民委员会由同江镇迁驻抚远镇。抚远县与抚远渔 场实行政企合一。 15日—25日 为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哈尔滨举行电影展览,共上映影片29 部。20日,在哈尔滨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把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 》图片展览。 30日 国务院批准,黑龙江省设立同江县。 9月 8日—15日 原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和夫人郭德洁女士及程思远先生和夫人石泓女士 一行到黑龙江省参观访问。李范五省长,王一伦、陈雷副省长等会见并宴请了李宗仁先生等 ,向他们介绍了黑龙江省的概貌和发展情况。省政协副主席张瑞麟等陪同李宗仁先生等在哈 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进行了参观游览。 10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第490次会议决定,省直机关第一步可按精简到2500人执行,减下 来的人员暂先组织工作队,参加社教运动。 11日—28日 由203名运动员组成的黑龙江省体育代表团在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运动会。 黑龙江省共参加17个项目比赛,获得9枚金牌,总分列全国第7位。 17日 《黑龙江日报》报道,黑龙江省第一座生产氮肥的工厂——绥化化工厂,已经于 月初建成,正式投入生产。该厂设计能力为年产合成氮2500吨,碳氢铵1万吨。 28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举行第13次会议,讨论全省卫生工作。指出,黑龙江省卫生 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绩,各种卫生事业机构已发展到8716处,比1949年增加12.2倍;卫生技 术人员有67774人,比1949年增加11倍多。但农村卫生力量比较弱。今后,要继续组织城镇医 务人员下农村,为农民服务,切实把医药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并注意改进城市医疗工 作。 10月 10日—13日 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及夫人到达哈尔滨进行友好访问。专程来哈 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及夫人王光美、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及夫人张茜,黑龙江省省长李范五等前 往机场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受到哈尔滨各界10万人隆重热烈的夹道欢迎。在刘主席、 陈副总理的陪同下,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等柬埔寨贵宾游览了儿童公园和松花江畔,参观了 哈尔滨电机厂、汽轮机厂等。 27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举行第14会议,讨论市场问题。指出,1965年的社会购买力 提高幅度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一年;财政收入上升,货币流通正常;粮食情况比去年更好;市 场商品供应充裕;农副产品收购量有很大增加,要根据“及时收购,积极推销,生意做活, 活而不乱”的原则,做好旺季购销工作。 29日 中共中央决定,潘复生调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不再兼任黑龙江省委第 一书记的职务。 11月 10日 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说《海瑞罢官》 “是一株大毒草”,是“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的反映”。30日,《人民日报》转载了姚文元 的文章并发表了按语。姚文元的文章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本月 入秋以来,拜泉县发生病猪2.18万头,死亡1.14万头,死亡率为52.1%。为此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要求各地认真做好猪瘟防疫注射工作;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养 猪事业的发展。 △ 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研制的我国第一台1.25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联动试车成功 ,解决了我国大型、重型锻件的加工问题。 12月 7日—11日 黑龙江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哈尔滨举行。副省长杨易辰代 表省人民委员会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勇前进》的工作报 告。指出,1965年我省政治战线、经济战线和文化战线都是一片大好形势。农业的劳动力、 畜力、农业机械都超过了历史水平,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在明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中 ,我省在农业上的奋斗目标是:灌溉面积达到1000万亩,治理内涝耕地2000万亩,治理水土 流失面积3000万亩,并实现植树造林、迹地更新、次生林抚育各1000万亩。保证粮食单产平 均达到100公斤,总产100亿公斤,上缴国家商品粮10亿公斤。会议增选杨和亭为黑龙江省副 省长。 12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电话会议,部署当前农村工作,开展上“纲要”、到“黄河 ”的大讨论。 15日—29日 黑龙江省召开贫下中农代表会议。会议宣布成立黑龙江省贫下中农筹备委 员会,选举李范五等89人为省贫协筹委会委员。 29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省人民法院党组《关于目前处理地富子女婚姻纠纷中存在的 问题和今后意见的报告》。要求各地必须执行婚姻法关于双方本人自愿的规定,认真执行党 的“家庭出身看本人”和“重在表现”的政策,以利于团结教育地富子女,使他们尽可能地 摆脱家庭影响,站到革命人民前面来。对那些坚持反动立场,进行阶级报复的,则要坚决地 打击,支持贫下中农子女的正当要求。 本年 黑龙江省全省总人口213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04万人,乡村人口1430万人,人口 自然增长率为32.4‰。耕地面积10956万亩。社会总产值139.7亿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11 3.47亿元,农业总产值24.93亿元,工业总产值88.54亿元;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30. 84%,重工业占69.16%。国民收入总额66.93亿元,人均国民收入319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30.7亿元。外贸直接出口商品总额0.22亿美元。基本建设投资完成9.92亿元。地方财政收 入9.91亿元,地方财政支出7.86亿元。主要产品产量,钢32.33万吨,原煤2049万吨,原 油834.2万吨,木材1302万立方米,水泥65.4万吨,发电33.3亿度,食糖12万吨;粮食66.8 亿公斤,大豆16.85亿公斤,甜菜2058.8万担。高等学校21所,在校学生2.7万人;中 等专业学校47所,在校学生2.62万人;普通中学861所,在校学生43.9万人;职业中学186 3所,在校学生17.51万人;小学2.85万所,在校学生37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