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公元1966年5月—1976年9月
5月
3日-5日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
主席穆罕默德·谢胡率领的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在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以及宋任穷、潘复生、李范五陪同下,到哈
尔滨市和大庆油田参观访问。
4日 《解放军报》发表《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社论。
4日—2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批判所谓“彭真、罗瑞卿、陆定一、
杨尚昆反党集团”,并决定停止和撤销他们的职务。
7日 毛泽东给林彪写信,提出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即《五·七》指示)。指
出,工人、农民、学生、商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
△ 中共黑龙江省委第540次常委会议,决定成立黑龙江省文化革命领导小组,王一伦为
组长。
8日 《解放军报》以显著位置发表江青主持写的化名“高炬”的文章:《向反党反社会
主义的黑线开火》。同日,《光明日报》发表何明(即关锋)的文章:《擦亮眼睛,辨别真
假》。两文不仅给“三家村”定下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的基调,而且还把矛头直接
指向北京市委,为打倒一大批干部制造了舆论。
△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第544次常委会议,讨论小三线建设情况。确定小三线建设划分
如下五个区:伊春、铁力、庆安、巴彦、木兰、通河地区;宾县、尚志、方正、五常、延寿
地区;依兰、桦南、勃利地区;海林、宁安地区;德都、嫩江地区。
10日 经中共中央批准,王逢源任黑龙江省副省长。
13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第546次常委会议,传达宋任穷在长春召开的东北三省文化革命座
谈会精神。决定,哈尔滨市大专院校的文化革命工作,由省文化革命领导小组直接领导。
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
六通知》)。《通知》要求“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
级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还说:“必须同时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
、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清洗这些人,有的则要调动他们的职务
。尤其不能信用这些人去领导文化大革命的工作。”因为他们“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
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从此,历经
十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
18日 林彪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长篇讲话。他援引古今中外各种政变的历
史,大造党中央有人要搞政变的谎言,制造恐怖气氛,为打倒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篡党
夺权制造舆论。
△ 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省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关于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文化革命几个
问题的意见》。要求地、市、县党委的第一书记和书记,要亲自领导这一斗争,组织广大干
部学习有关文件,组织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和工农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座谈讨论
批判,大专院校的文、史、哲各科系停授原来的课程,集中力量搞“文化革命”,报纸、广
播要紧跟全国形势,及时刊登播发新华社播发的有关重要文章,发表本地群众的批判文章。
△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处举行第125次会议,讨论省委当前工作安排。确定当前主要抓
“文化革命”、四清运动、春耕生产、精简机构等项工作。决定潘复生任省委社会主义文化
革命小组组长,王一伦任副组长。
20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颁布《关于落实人工林和柳条通林权的规定》。凡林权已经
明确的,不再变动;林权不清,各方面有争议的,则按本规定所确定的原则处理。林权确定
以后,应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保证人工林和柳条通更多更快的发展。
25日 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梓等7人,在康生策划下,由其老婆曹轶欧授意,在校内贴出
《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大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的大字报(被称为第一张“马列主
义”大字报),攻击、诬陷北大党委和北京市委搞修正主义。6月2日,《人民日报》以《欢
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为题发表评论员文章。
28日 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成立。陈伯达为组长,江青、张春桥等为副组长,康生为
顾问,组员有王力、关锋、戚本禹、姚文元等。这个小组逐步代替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
处,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机构。8月底,由江青代理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掌握
了对“文化大革命”的领导权。
下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等校,出身于革命干部、工人、贫下中农家
庭的一些学生,成立“红卫兵”等群众组织,在校内开展批判活动。
6月
1日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号召把所谓资产阶级的“专
家”、“学者”、“权威”、“祖师爷”打得落花流水,使他们威风扫地。2日,发表社论《
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4日,中共中央改组北京市委,同时公布新市委关于改组北京大学
党委的决定。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做无产阶级革命派,还是做资产阶级保皇派?》。
一场遍及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就发动起来了。
3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第549次常委会议,听取关于当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情
况的汇报。会议要求各级负责同志主动召开党员会议、积极分子会议和群众会议,明确表示
坚决支持他们闹革命的鲜明立场。
5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第550次常委会议,听取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文化革命”情
况的汇报。决定,根据东北局指示,由陈雷、谭云鹤出面,在哈工大学生中进行工作,扭转
混乱局面,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向正确的方向;决定哈工大党委书记高铁停职反省,派工作组
帮助哈工大党委工作。
9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第554次常委会议,听取关于当前“文化革命”情况的汇报。
确定各级党委都要成立“文化革命小组”;“文革”的对象是资产阶级的“黑线”、“权威
”、“党内资产阶级代理人”;省的重点是省直和哈尔滨市,部门的重点是“五界”(即学
术界、教育界、文艺界、出版界、新闻界),重点的重点是哈尔滨市,以哈市带动其他各市
;当前要紧跟全国,批判“三家村”,批判前北京市委,同时揭发批判本省的“黑线”,组
织一个高潮,然后转到本地区本单位。
10日 《黑龙江日 报》发表署名“富江”的文章:《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彻底
粉碎反党黑帮——对刘相和、李默林、王志超等人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批判》,
并发表3人的所谓“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行材料”和编者按。(刘相和当时任哈尔滨话剧院院
长,李默林、王志超为副院长)。17日,《黑龙江日报》公开点名批判牛乃文。7月5日,中
共黑龙江省委批准,撤销郑依平(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牛乃文(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
部副部长兼市文联主任)、章子岗(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文化局长)3人的职务
,责令反省检查。6日,《黑龙江日报》发表“富江”的文章:《坚决挖掉哈尔滨市文化界反
党反社会主义黑线的根子——郑依平》。
11日 《黑龙江日报》转载《红旗》杂志社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
13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第556次常委会议,听取潘复生、王观潮关于哈尔滨市“文化
革命”情况的汇报。确定任仲夷、吕其恩不参加哈尔滨市“文化革命小组”。
17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会议决定,城乡社教运动同“文化大革命”结合起来进行,
突出抓清思想、清政治。20日,省委常委会议根据宋任穷的指示,确定县镇“文化革命”重
点是文化界、教育界、剧团、报社、广播站、文化馆等单位,其他机关的运动暂不铺开。
20日 刘少奇将北京大学工作组制止乱打乱斗简报转发全国,认为“北大工作组处理乱
打乱斗的办法是正确的,及时的”。
22日 大庆油田3211钻井队在关井测压时,发生天然气泻漏引起大火。井队干部、群众
与大火进行了30分钟的拼死搏斗,终于将大火扑灭,保住了大气田。张永庆等6人牺牲。9月
26日,石油工业部党委授予该队为五好红旗单位标兵,并命名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钻
井队”称号。
△ 中共哈尔滨市委召开进一步开展无产阶级文化革命万人大会。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
处书记李力安代表省委讲话,号召全省广大工农兵、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都要更高地
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决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同时,要以这场文化大革
命为动力,促进人们的思想革命化,推动工农业生产和其他各项工作。潘复生、李范五出席
了大会。
25日 中共哈尔滨市委根据省委常委会议决定宣布,撤销江村《哈尔滨晚报》总编辑职
务,任命石青兼《哈尔滨晚报》总编辑。翌日,《黑龙江日报》发表署名“洪流”的文章:
《彻底批判〈哈尔滨晚报〉的资产阶级路线》。
27日 高等教育部通知:因文化大革命运动,1966年和1967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暂停。自
本年起,全国停止招考研究生达12年之久。
7月
1日 哈尔滨绢纺厂开工生产。主要产品是绢丝绸、绢丝华达呢等。该厂的建成填补了黑
龙江省纺织工业的一个缺门。
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进一步依靠群众,实行农林结合,加强
天然次生林经营管理的指示》和《关于调整林业管理体制的决定》。将现行的以条为主,条
块结合的管理体制,改变为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加
强市、县管理权限,所有省管的天然次生林,一律交由市、县全面负责,进行经营管理;国
营林场、苗圃一律下放归市、县领导。
16日 哈尔滨市6000多名群众集会,欢送1648名知识青年下乡参加农业生产。
18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根据北京大学工作组制止乱打乱斗事件的简报精神,召开1万多人
参加的哈尔滨市大、中学校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积极分子会议(即“七一八”大会)。通过了
给全省大、中学校员工的倡议书,表示要争取“文化大革命”的新胜利。潘复生、王一伦、
陈雷等出席大会,李力安代表省委讲话,强调学生要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文化大革
命”运动。要按党的政策办事,团结大多数,孤立极少数。
23日 哈尔滨市各界50万人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热烈拥护刘少奇主席声明,坚决支持
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潘复生、王一伦、杨易辰、陈雷等省党、政领导人出席大会并参加
游行。
2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从本年起
,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区办理。高等学校招生,取消考试,采取推荐和选
拔相结合的办法。但因“文化大革命”,各省、市、自治区未能办理招生工作。从本年起,
全国高等学校停止按计划招生达6年之久。
△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调整粮食统购统销价格的通知》。根据国务院有关
文件精神,决定从8月1日起,将6种主要原粮的统购价格,由全省平均每百斤8.77元提高到
10.90元,提高幅度为24.29%;5种主要成品粮的销售价格,由全省平均每百斤9.75元提高
到12.24元,提高幅度为25.54%L面粉售价由全省平均每百斤20.50元降低为18.50元,降
低幅度为9.8%。粮食销价提高以后,对职工实行生活补贴。
25日 毛泽东接见各中央局书记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时说:工作组“起坏作用,阻碍运
动”,“统统驱逐之”。从此各地工作组一律撤销。
25日一8月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召开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号召全省农村
干部和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多种经营,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逐步把农村人民公
社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学校。
28日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给毛泽东写信,并寄去两张论“造反精神万岁”的
大字报。8月1日,毛泽东给清华附中“红卫兵”回信,认为他们的行动“说明对反动派造反
有理”,“表示热烈的支持”;同时,要求他们“注意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以
后,在全国兴起了“红卫兵”运动。
本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指示,黑龙江省同全国一样,所有大中小学“放假闹革命
”。各学校党组织瘫痪,日常工作停顿,师生员工卷入“文革”运动,大批干部和教师受到
残酷迫害。
8月
1日—12日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于8月5日写了《炮打司令部——我
的一张大字报》。指责“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
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8月8日,全会通过了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明确规定:
“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全会选举和补选了中央领导机构
,林彪被列为第二位,成了毛泽东的“接班人”。
5日—22日 第六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举行。本届音乐会共演出160多场,观众达30
万人次。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涤荡旧文化,创造新文化——祝1966年“哈尔滨
之夏”音乐会胜利闭幕》。
10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第579次常委会议,学习《十六条》,并对照检查了省委在领
导“文化大革命”方面的工作。会议确定,省委各位领导人从11日下午开始,分别到大专院
校向革命师生检查。
13日 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研究八届十一中全会的传达贯彻问题。林彪在会上说,
“文化大革命”就是要“罢一批人的官,升一批人的官,保一批人的官。”
16日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红色造反团一些人,到省委院内贴出“省委不革命就罢他娘
的官”的大字报。当天下午,潘复生参加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回到哈尔滨,主持省委书记
处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辩论“省委是不是革命的”问题的通知(即8.16通知)。通知发出
后,党团员、干部、工人在省委门前与红卫兵辩论,认为“省委是革命的”人被戴上“保皇
派”帽子,于是出现了“革”与“保”的分歧。鉴于当时形势,省委认为不宜再辩论下去。
但潘复生却表示支持炮打省委这个司令部,不经省委同意,宣布撤销《8.16通知》,并戴上
“红卫兵”袖标,参加游行。
17日 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创造了用6个月零28天时间钻井5万米的世界高水平。1202钻
井队多用1天也达到5万米。
18日 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大会。毛泽东首次接
见来京进行大串连的全国各地红卫兵、学生和教师。至11月26日,共八次接见红卫兵、学生
和教师1300多万人。
22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致函各市、特区人民委员会,指出,当前社会上不法的资产
阶级分子和各种坏分子乘我们集中力量领导“文化大革命”的机会,大搞投机倒把和盗窃国
家财富等罪恶活动。根据东北局通知,东北三省统一计划,统一行动,统一政策,开展一次
打击投机倒把和各种盗窃国家财富罪恶活动的斗争。确定,重点是打击投机倒把(包括黑工
厂、黑包工)获利1000元以上的,和盗窃国家财富1000元以上的,或是不足1000元而性质严
重的。投机倒把集团的首要分子、惯犯、长途贩运者是这次打击的主要对象。
22日—23日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学院等49个单位的“红卫兵”组织联合发
起,在省委门前召开“火烧省委大会”。同时,在哈工大召开“哈尔滨各界革命群众无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点火大会”。会上发言者宣称,省委召开的“七一八”会议和“八一六”通知
等犯了方向路线错误。提出“要把隐藏在省委内部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揪出来,斗倒斗臭!
”要求罢李范五、王一伦的官,并当即把李范五拉下台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
参加了23日的大会并讲了话,表示坚决站在革命群众一边。
23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第588次常委会议,同意国防科委关于撤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代
理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居英党内外一切职务。
25日 哈尔滨工程学院红卫兵“八八团”发起召开批斗李范五、王一伦大会,要求把他
们的所谓“罪行”上报中央,并提出要把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二书记欧阳钦揪回来。
25日—9月8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二届七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省委委员任仲夷
、吕其恩、白汝瑷、延泽民未准出席),传达了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精神。
26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机关职工在哈尔滨“红卫兵广场”(原八区广场)举行“炮打司
令部进军大会”。会上点名批判欧阳钦、李范五、王一伦、任仲夷、陈雷、于杰等省党政领
导人,要求罢李范五、王一伦的官。潘复生在会上讲了话,对造反派表示支持。这次大会是
由省委各部委、省总工会、共青团省委、省妇联、省贫下中农协会筹委会机关的职工联合发
起召开的,参加省委工作会议的地市县委负责人出席了大会,共10万多人。27日,《黑龙江
日报》报道了大会召开的消息,并发表短评:《向“司令部”开炮》。
27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机关造反派召开“炮打司令部进军大会”。会上批斗了副省
长王一伦、陈雷、杨和亭。
28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呈请中共中央并东北局,建议撤销李范五党内外一切职务,进行
“反省”。
△ 《黑龙江日报》报道,几天来全省各地城镇成千上万的“红卫兵”走上街头,大破
“四旧”(即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更改带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
修正主义”色彩的街道名、建筑物、商店字号。这一运动,使很多文物古迹、古建筑、古书
和艺术品遭到破坏。
29日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学院等单位的“红卫兵”联合发起,哈尔滨市各
界群众70万人在“红卫兵广场”举行“火烧省委、炮打司令部大会”。揭发批判中共黑龙江
省委“某些主要负责人”“反党罪行”。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三书记马明方、黑龙江省委第一
书记潘复生出席大会并讲话。
31日 黑龙江省总工会接到全国总工会紧急电报通知:各级工会负责人凡称“主席”的
,一律改为“主任”。
9月
4日 哈尔滨工程学院“红色造反团”发起,在哈尔滨召开有10万群众参加的炮打司令部
大会。在大会上,当有人诬陷陈雷杀害抗联干部和战士时,极少数不明真相的学生对他大打
出手。
5日 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组织外地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革命学生代表和革命教职工
到北京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并规定,一律免费坐火车,生活补助和交通费由国家财政
开支。与此同时,北京的大批学生也到全国各地串连,全国出现大串连高潮。这些串连者到
处“点火”,冲击机关、揪斗干部,造成全国一片混乱。
7日 哈尔滨市第一、第二工具厂上千名工人到中共黑龙江省委门前,提出省委对运动要
敢于领导,对哈军工红色造反团搞武斗要制止,对被控制起来的省委领导人保证安全,造反
团不得干涉任何单位的“文化大革命”等5条意见,并要求潘复生接见。潘复生拒不接见。杨
易辰、李力安等其他领导人主动出来向工人做说服劝阻工作。这件事以后被称为“九七事件
”。
△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抓革命、促生产》。指出,“要以文化大革命为纲,一手
抓革命,一手抓生产,保证革命和生产两不误。”
11日 红卫兵兴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纪念塔”指挥部在哈尔滨举行施工典礼。“纪
念塔”建于南岗区大直街与红军街交叉路口的黑龙江省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尼古拉大教堂(
即喇嘛台)旧址。喇嘛台在此以前已被作为“四旧”拆除,教堂内的经卷、神像、器皿等文
物被毁坏或散失。12月10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会议正式同意在喇嘛台旧址修建“纪念塔
”,并命名为“红塔”,林彪垮台以后“红塔”被推倒。
△ 哈尔滨、齐齐哈尔两市35所学校的红卫兵联合发出驱逐“黑五类”(即地、富、反
、坏、右)的第1号通令。之后,抄家成风。仅齐齐哈尔统计,至10月10日,即有2650人被戴
上“黑五类”的帽子,被强行离开齐市。
11日、12日 大庆油田1202和1205钻井队,仅用7个月零21天时间,分别突破钻井6万米
大关。平均月钻井速度达到7850米,创造了世界钻井的最先进水平。超过了苏联1965年公布
的波良可夫斯基钻井队创造的全年钻井40816米的最高纪录。
12日 沈阳—长春—哈尔滨—佳木斯民用航空线开航。
1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第599次常委会议决定,王一伦、任仲夷、陈雷撤职“反省”,并
呈报中共中央和东北局。
22日 中共中央通知黑龙江省委:应以潘复生为首组成临时省委。翌日,省委召开第60
3次常委会议,宣布成立以潘复生为首的中共黑龙江省临时委员会。
△ 哈尔滨市工交、财贸系统职工及大中学校师生近15万人举行抓革命促生产誓师大会
。会议发出倡议:一手抓革命,一手抓生产,誓夺革命生产双胜利。
23日 中共中央转发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和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财政贸易和手工业方面
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公私合营企业应改为国营企业,资本家的定息一律取消,
资本家代表一律撤销,资方人员工作另行安排”;“大型合作商店,有条件有步骤地转为国
营商店”;把小商小贩转入国营商店的代购代销店;把个体劳动者凡有条件的组成合作小组
、合作社。
27日 《哈尔滨晚报》报道,中共哈尔滨市委根据群众意见,决定将哈尔滨市34条路、
街更换新名。其中大直街改为“东方红大街”,中央大街改为“防修大街”,友谊路改为“
反修路”等。
28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转省计委、经委《关于建设经济区疏散哈尔滨市第一批工
业企业的报告》。根据毛泽东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贯彻执行“靠山、分散
、隐蔽”的方针,决定由哈尔滨市现有企业中分迁出26个品种、21个工厂到各经济区。要求
加强领导,成熟一个迁出一个,成熟一批迁出一批。
10月
5日 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紧急指示
》。宣布取消军队院校文化大革命“由院校党委领导的规定”。从此在全国掀起“踢开党委
闹革命”的浪潮,除野战部队外,各级军队院校党委瘫痪。
△ 中共黑龙江省委转发《中央批转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建议农村、工矿企业、事业单
位、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不成立红卫兵等组织的报告》。
△ 中共黑龙江省委第605次常委会议,决定改组省文化革命小组,由15人组成,潘复生
任组长,李力安、赵去非任副组长;改组省文化革命办公室,撤销大学工作团。
7日 新华社报道,哈尔滨电机厂制成第一批1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其中两套机组已经
安装并投入生产。
9日—28日 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批评全党各级领导干部对文化大革命
“很不理解,很不认真,很不得力”。陈伯达在会上大批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林彪
指名攻击刘少奇、邓小平执行的是一条“压制群众、反对革命的路线”。
2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北京大中学校革命师生暂缓外出串连的紧急通知》
。此后,中共中央又连续发出通知,指示停止全国大串连。
30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第618次常委会议。确定召开省委检查广播大会,由于杰代表
省委检查前段“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所犯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错误”。
11月
14日—12月6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贯彻中央工作会议精神。潘复生作
关于省委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所犯路线错误的检查和今后意见的报告。潘复生、杨易辰
、于杰、张林池分别就个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所犯“路线错误”作了检讨。会上安排了今
冬明春农村工作。
15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复鸡西市人民委员会,同意该市提出的一矿一社、矿社结
合的原则,将现有的4个城市区、8个农村人民公社,调整为14个人民公社,亦称区人民委员
会。
22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布《重要通告》,规定,不许任何厂矿、学校、机关或其他单
位私设拘留所、公堂,私自抓人拷打。
30日 由哈尔滨市的部分“红卫兵”和职工联合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传团”,首批宣
传队奔赴农村、厂矿、林区,进行宣传活动。
12月
6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
抓革命、促生产的十条规定(草案)》。规定要求“坚持八小时工作制,遵守劳动纪律,完
成生产定额”。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化大革命”。
1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第640次常委会议,确定1966年毕业生不回校参加“文化大革命”
,如回校,按学生对待,停发工资。
1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草案)》。其主要内容是
:农村的“文化大革命”,要按照《十六条》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前《十条》、《二十三
条》的原则进行;把四清运动纳入“文化大革命”中去,领导农村“文化大革命”的权力机
构,是“贫下中农文化革命委员会”,由贫下中农民主选举产生;农村“文化大革命”,也
要采用“四大”。
19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第133次会议,确定对“文化大革命”中干部罢官问题,要
坚持原则,放到运动后期处理。
22日 《哈尔滨晚报》报道,两个多月来,省城哈尔滨市一切醒目的地方都写上了毛主
席语录,各主要建筑物上都披上了“红装”,到处是“红海洋”。
24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抓紧生猪收购工作的通知》。指出,到12月上旬
,第4季度收购计划完成了44%,比去年同期少收20万头。要求各级领导要安排好购销工作;
同时对家禽的收购也要更好地抓起来。
25日 上午10时,佳木斯市的“造反派”在佳(木斯)依(兰)公路上,将中共黑龙江
省委第二书记、省长李范五劫持到市内,然后进行了游斗。当天下午1时,将李范五送往依兰
。
26日 大庆油田1202和1205两个钻井队,在11个月零5天的时间里,分别突破钻井10万米
大关,不仅大大超过了苏联一个钻井队创造的一年钻井40816米的纪录,而且超过了美国一个
钻井队创造的一年钻井90325米的世界最高纪录。
30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认真做好粮食保管工作的通知》。针对今年全省
粮食收购的多,调运的迟,水分较大的情况,要求把粮食保管好。社、队储备的粮食应同国
库的粮食一样对待,帮助农民保管好。
31日 根据毛泽东关于“派军队干部训练革命师生的方法很好”的指示,中共中央、国
务院发布《关于对大中学校师生进行短期军政训练的通知》。规定:从现在起到1967年暑假
,对全国大中学校的革命师生,普遍进行一次短期(15—20天)军政训练。由此,人民解放
军派遣干部、战士进驻各级学校,进行军政训练,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本年 黑龙江省全省总人口为219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17万人,乡村人口1381万人,人
口自然增长率为27‰。耕地面积11115.5万亩。社会总产值170.9亿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
140.71亿元,农业总产值32.36亿元,工业总产值108.35亿元;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
26.45%,重工业占73.55%。国民收入总额80.04亿元,人均国民收入370元。社会商品零售
额33.8亿元。外贸商品出口总值0.25亿美元。基本建设投资完成9.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12.54亿元,地方财政支出8.56亿元。主要产品产量,钢37.37万吨,原煤2147万吨,原油
1060.9万吨,木材1310万立方米,水泥72.4万吨,发电38.6亿度,食糖16.2万吨;粮食
78.5亿公斤,大豆19.25亿公斤,甜菜2455万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