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
1月
5日 张春桥、姚文元以“中央文革小组调查员”的身份在上海接见“上海工人革命造反
总司令部”代表,张春桥煽动说:“基本问题是把领导权夺过来,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
派揪出来打倒。”6日,以王洪文为头头的上海“造反派”组织召开“打倒市委大会”,夺了
上海市的党政大权,刮起“一月风暴”。8日,毛泽东指出,上海夺权,“这是一个阶级推翻
一个阶级,这是一场大革命。”11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
央文革给上海市各“造反团体”的贺电,表示支持上海夺权。在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下
,夺权之风很快刮遍全国。
10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发出《关于撤销省社教办公室的通知》。全省社教运动结
束。大批社教工作队员回机关后被揪斗。
1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反对经济主义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立即制止“文化
大革命”中的经济主义倾向。提出,要提高警惕,说服少数被蒙蔽的群众,揭露少数坏人的
阴谋诡计,保护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在经济问题上,过去有些不合理的东西,中央将进行
调查研究,在中央没有提出新的办法以前,暂不变动。12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
发表编辑部文章《反对经济主义,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反扑》。以后,在全国掀起了
批判经济主义的运动。
△ 齐齐哈尔“造反”组织查封齐齐哈尔日报社。《齐齐哈尔日报》改为《新齐齐哈尔
日报》。
12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学院、哈尔滨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学、东北农学院
等“红色造反团”联合接管《黑龙江日报》社、《哈尔滨晚报》社和省、市广播电台。
13日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被“红色造反团”夺权。
16日 哈尔滨工程学院等23个单位的“红色造反者”宣布成立哈尔滨市“红色造反者联
合总部”,发表夺取省、市党政财文大权的《红色造反者联合接管公告》。
18日 中共中央电告黑龙江省委,立即停止“八八团”、“赤卫队”和“红旗军”联合
反扑,并逮捕几个头头(10人左右)。如不制止,出现流血事件,由省委负一切责任。潘复
生、汪家道即派军队镇压,工人组织“赤卫队”、学生组织“八八团”及“红旗军”、“战
备军”、“荣复军”(简称三军、一团、一队)被解散。
2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作出《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
命左派群众的决定》。从此,解放军开始介入“文化大革命”,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
管、军训的“三支两军”任务。
26日 齐齐哈尔一些工人、学校的“造反”组织联合成立“齐齐哈尔市临时接管委员会
”,夺取了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市人民委员会的权。
31日 “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大联合大夺权誓师大会”在哈尔滨北方大厦广场举行。大
会宣布成立“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并发表《第一号通告》,诬蔑原省委“是
黑龙江省地富反坏右和一切牛鬼蛇神的总后台、黑根子”。宣称:省委、省人民委员会的一
切大权自今日起归“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停止省委、省人民委员会的一切领导权。10
万名“红色造反者”、驻军指战员和革命领导干部参加了大会。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宋
任穷在大会上发表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决支持红色造反者》的讲话,中共黑龙江省
委第一书记潘复生发表《让我们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的讲话,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汪
家道发表《坚决用实际行动支持红色造反者》的讲话,驻军部队负责人游好扬发表《中国人
民解放军是红色造反者的坚强后盾》的讲话。2月1日,新华社报道了黑龙江省造反派夺权的
消息。2月2日,《人民日报》就“黑龙江省红色造反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发表题为《东北的
新曙光》的社论,称“黑龙江省无产阶级革命派夺权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革命群众组织
的负责人、人民解放军当地的负责人和党政机关的革命领导干部,组成三结合的临时权力机
构,对夺权斗争的胜利,起了关键的作用。”
2月
1日 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勤务组”召开会议,决定范正美(哈尔滨师范学
院学生)为班长,游兴懋(哈尔滨工程学院学生)、刘雪峰(哈尔滨石油配件厂教员)为副
班长,潘复生、汪家道为顾问。
7日 肇州县召开“红色造反者大联合大夺权誓师会”,宣告肇州县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
会正式成立。《黑龙江日报》发表社论:《县城夺权斗争的号角》。从此,“造反者”夺权
之风刮遍全省各县、市。
8日 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发布《第二号通告》,宣布省革委会暂由17名委员
组成,设班长1人,副班长2人;由5名委员组成勤务组。省革委会下设办公室和政治、生产、
群众工作三个委员会。通告还宣布废除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等一切机构,其工作
由各单位接管委员会逐步过渡到省革命委员会来。
16日 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
向前、聂荣臻等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法表示强烈不满,对林彪、江青、康生、陈伯达
一伙迫害老干部、乱党、乱军进行了正义的斗争。此次会议竟被扣上“二月逆流”的罪名,
遭到批判。
△ 哈尔滨市“造反者”组织召开70万人群众大会,宣布成立“哈尔滨人民公社”。大
会宣读的公社成立《宣言》声称,哈尔滨人民公社“是由各革命左派组织、人民解放军驻哈
部队、市党政机关革命领导干部协商推举组成‘三结合’的临时委员会,行使领导权力”,
“废除原(中共哈尔滨)市委、市人委一切职权,一切权力归公社”。26日,“哈尔滨人民
公社”改为“哈尔滨市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4月11日又改称“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
17日 哈尔滨铁路局87个“造反”团体,4万名“造反派”,在北方大厦举行“革命大联
合大夺权誓师大会”,宣布成立“哈尔滨铁路红色造反者委员会”,接管哈尔滨铁路系统党
政财文大权。
23日 东北地区工交战线71个“革命造反组织”,在沈阳举行“抓革命、促生产”新高
潮誓师大会。参加大会的有沈阳、哈尔滨、长春、抚顺、旅大等市“革命造反组织”的代表
、红卫兵和解放军战士。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处、沈阳部队政治部派代表出席了大会。大会
发出倡议书,提出“抓革命、促生产”,掀起生产新高潮,超额完成今年的国家计划。
△ 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1966年已经走上农业生产岗位的中学生
,迅速返回生产岗位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
27日 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大中学校和其他单位派往外地
的联络人员,于3月5日前返回本地本单位本校参加“文化大革命”。
3月
1日—6日 黑龙江省红色造反革命委员会、黑龙江省军区联合召开抓革命促生产春耕工
作会议。这是省红色造反者革委会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省工作会议。潘复生、范正美、张
万春(省军区副司令员)在会上讲了话。
3日 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作出《关于撤出外单位参加接管省和哈尔滨市公、
检、法三机关人员的决定》。根据中共中央中发〔67〕61号文件精神,决定:(1)外单位人
员立即撤出,回本校、本单位参加“文化大革命”;(2)省公(安)、检(察)、法(院)
三机关的一切权力由省革委会保卫组行使,哈尔滨市公、检、法三机关的一切权力由新的临
时领导班子行使。
△ 4月份以来,哈尔滨市有97个单位发生武斗事件132起,伤146人。
△ 哈尔滨市中等学校的师生5万多人举行复课闹革命誓师大会。提出了“打回学校去,
复课闹革命”的口号。
9日 黑龙江省自去年11月以来,煤炭、木材减产。1月份累计欠产煤炭36.5万吨。2月
份,全省仅完成煤炭111.4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9.2%;木材完成108.1万立方米,比去年
同期下降22.8%。由于铁路装卸车率下降,全省贮木场积压木材120万立方米,积压出口煤炭
5万吨,粮食4亿公斤,土豆种12万吨。
10日 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根据中央精神,决定各院校
派往各单位的师生,除省、市革委会的留下工作、《黑龙江日报》社的留下离不开的人员外
,其余均于3月20日前撤回本院校参加“文化大革命”。
16日 中共中央印发《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61人的自首叛变材料》。从
此在全国刮起“揪叛徒”黑风。1978年12月16日,中央撤销了此文件,为61人彻底平反。
17日 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根据“中央文革小组”建议,省
革委会设委员51人,常务委员19人;班长改称主任。由潘复生担任省革委会主任委员,汪家
道为副主任委员。
18日 中共中央发出给全国厂矿企业革命职工、革命干部一封信。规定:“不许在生产
时间内,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要同一些无故旷工、敷衍了事的不良现象作斗争。”号召一切
在厂矿工作的革命干部,应该带头做好各项工作,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和国家建设
计划。
19日 中共中央决定,齐齐哈尔铁路局实行军事管制。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齐齐
哈尔铁路局。
23日 黑龙江省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从即日起,“黑龙江省红色造反
者革命委员会”改称“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及所属政治委员会、生
产委员会、群众工作委员会、人民武装委员会、办公室印章开始启用。
2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大庆油田实行军事管制
的决定》。由沈阳军区派驻大庆的部队,组织大庆油田军事管制委员会,受沈阳军区和石油
工业部的双重领导。
31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同意成立齐齐哈市革命委员会,任命市武装
部部长张宝增为市革委会主任。决定在批判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基础上
,要结合批斗欧阳钦、李范五、王一伦、陈雷、李力安和哈尔滨市的任仲夷、吕其恩。
4月
1日 戚本禹发表《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清宫秘史〉》一文。不指
名地批判刘少奇。
8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全体会议批准,成立牡丹江市革命委员会。
9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全体会议批准,成立黑河地区革命委员会和嫩江地区革命委员
会。
11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下达1967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通知》。提
出把各行各业办成亦工亦农、亦文亦武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
25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抓人和放人的紧急通知》。要求严禁随意抓人,
立即释放在“文化大革命”中所抓的人(证据确凿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除外)。
27日 “捍联总”(捍卫革命三结合总指挥部的简称)在哈尔滨召开批斗“炮轰派”黑
后台大会。1月31日,曾发生哈工大造反团形势辩论会事件(即“1·31”事件)潘复生调动
1万多人,围攻哈工大主楼,造成工大造反团分裂。2月,黑龙江大学红色造反团又因不同意
赵去非进革委会召开炮轰赵去非点火大会,被打成“复辟资本主义的急先锋”。以后哈尔滨
军事工程学院、体育学院的红色造反团也相继分裂为两派。反对赵去非进革委会的一派成立
“炮轰联络站”(简称“炮轰派”);潘复生则指使另一派组成“捍联总”。从此,在黑龙
江省掀起了两派斗争以至多次发生大型武斗。
30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电示鸡西市3066部队转“红联总”(红色造反者联合总指挥
部的简称),指出,“三司”(鸡西市群众组织)在鸡西市大搞武斗,打死打伤革命群众,
甚至停水,破坏交通,殴打解放军战士,抬棺游行示威,严重地破坏生产、破坏“文化大革
命”。要求向广大群众宣布“三司”罪行,命令他们立即停止武斗;教育受蒙蔽的群众;孤
立一小撮坏分子;揪出凶首和后台。
下旬中共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办公室成立。
5月
1日 鸡西市“红联总”、“三司”两派群众组织发生大规模武斗,造成9人死亡,44人
重伤。同日,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决定,请示中央宣布“三司”为非法组织,并立即派毛泽
东思想宣传队赴鸡西市。
3日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政协黑龙江省委员会副主席于天放因蒙受所谓“复辟逆流急先
锋”罪名,被迫害含冤逝世,时年61岁。
5日 伊春市革命委员会成立。
9日 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组成1700人的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派驻各工厂、学校、街
道,开展“文化大革命”。
15日 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某部副班长张春玉“铁道兵硬骨头战士
”的光荣称号。1965年6月30日凌晨,在大兴安岭林区某线隧道施工中,在遇到意外塌方的紧
急时刻,张春玉舍生忘死,奋勇抢救受伤战友,不幸被塌下来的万斤巨石卡住达两个多小时
,造成股骨闭合性粉碎性骨折、右胸三根肋骨被压断的严重伤残。
21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表《关于目前哈尔滨市形势的声明》。称:个别别有用心
的人煽动对省革命委员会的不满,掀起一股“资本主义反革命复辟逆流”。号召粉碎这股“
逆流”。并提出:工厂企业要坚持八小时工作制,八小时以外时间闹革命;要文斗,不要武
斗,严禁打、砸、抢、抄、抓;各革命群众团体要边战斗、边整风。
22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立即制止武斗》。
26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全体会议批准,成立绥化地区革命委员会。
△ 佳木斯市“红色造反者联合指挥部”和“毛泽东思想红卫兵造反总司令部”联合成
立“佳木斯市红色造反者接管委员会”,夺了中共佳木斯市委、市人民委员会的一切权力。
6月
1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确定省革委会委员暂定185名。其中:革命群
众组织代表92名,占50%;解放军代表37名,占20%;革命领导干部56名,占30%。常委33人,
其中:革命群众组织代表12名,占36.4%;解放军代表8名,占24.3%;革命领导干部13名,
占39.3%。
3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常委会议。决议:(1)潘复生、汪家道负责全面
工作;张多树、赵去非、毛远新、范正美、宋振业、孙宝生、韩潮负责政治委员会;张万春
、刘雪峰、王文国、关舟、于杰、陈剑飞、王逢源、燕文卿负责生产委员会;陈海山、聂世
荣、于军、唐金枝负责群众工作委员会;郭强、游好扬、张午、张魁印、解云清负责武装委
员会;余弘达负责办公室;陈俊生负责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办公室;王维之负责松花江地区。
(2)省革委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凡涉及全省人民的重大事情都要经过常委集体讨论决定。常
委实行三班轮流值班制,常委会暂定两周一次,临时性事情,通过常委办公会议解决。
5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向中央文革小组并中共中央、东北局呈送《关于增加省革命委
员会委员名额和常委名单的请示报告》。建议省革命委员会设委员185名;常务委员33名,现
已选出29名,他们是:潘复生(原省委第一书记,现任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家道(
省军区司令员,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去非(原省委常委、政法部部长,现任省革
委会委员)、关舟(原省委委员、副省长)、燕文卿(原省商业厅厅长,现任省革委会委员
)、陈俊生(原省委常委、副秘书长)、解云清(原省委常委、财贸政治部主任)、于杰(
原省委书记处书记)、陈剑飞(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逢源(原副省长)、陈海山(原
省总工会副主任)、王维之(原松花江地委第一书记,现任地区革委会主任委员)、余弘达
(原巴彦县委书记,现任省革委会委员)、于军(女,原绥化县半脱产副县长,现任县革委
会副主任)、唐金枝(原宁安县半脱产副县长)、范正美(哈尔滨师范学院学生、院造反团
负责人,省革委会委员)、刘雪峰(哈尔滨石油配件厂职工业余学校教员、厂造反团负责人
,省革委会委员)、宋振业(东北农学院学生、院造反团负责人,省革委会委员)、聂世荣
(哈尔滨锅炉厂工人、厂造反团负责人,省革委会委员)、孙保生(哈尔滨伟建厂技术员、
厂造反团负责人)、王文国(齐齐哈尔北满钢厂工人、厂造反团负责人,市革委会委员)、
韩潮(原省林业厅管理员、厅造反团负责人)、郭强(省军区政治委员)、游好扬(某军军
长)、张午(某军政治委员)、张万春(省军区副司令员,省革委会委员)、张多树(省军
区政治部主任,省革委会委员)、张魁印(省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毛远新(原哈尔滨军
事工程学院学生)。在常委人选中尚缺4名,正在从贫下中农、大庆油田工人、大专院校革命
师生中物色。8日,中共中央批准,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由185名委员、33名常务委员组成。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炮轰派”到省革命委员会办公地点门前静坐,要求潘复生、
汪家道接见。潘复生派“捍联总”驱赶“炮轰派”。“炮轰派”进入省革委会院内,与“捍
联总”发生武斗。
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通令,要求“纠正最近出现的打、砸
、抢、抄、抓的歪风。”
9日 “捍联总”调动2000人,冲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内,经过激烈争夺,抢夺了炮
轰派掌握的院革命委员会的权。
16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黑龙江日报》从今天开始点名批判所谓“
我省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李范五。同日,《黑龙江日报》发表《打倒李范
五!》的社论。此后在哈尔滨连续召开了批判李范五电视、有线广播大会。
21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作出《为把各级革命委员会办成毛泽东思想大学校而斗争》
的决议。
△ “捍联总”、“炮轰派”两派组织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大楼发生严重武斗,打伤
20多人,图书馆和教学设备受到严重破坏。
30日 佳木斯市两派“造反”组织在佳木斯师范学校发生武斗。造成3人死亡,150多人
伤残,学校楼房一角被撞塌,门窗玻璃全部损坏,市内部分工厂停工停产1天。
7月
1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作出《关于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八连和谭月柱英雄事迹的
决定》。某部八连于本年4月23日在德都县扑灭一次森林火灾的战斗中,英勇顽强,保住人民
生命和国家森林资源的安全。黑龙江省军区某部汽车驾驶班长谭月柱,于本年4月27日在抢救
落水战友时光荣献身。
4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改革省属国营农场管理体制的通知》。确定:原省
农垦厅所属九三、红色草原农垦局及其所属农场仍由省直接领导。赵光、查哈阳农垦局建制
撤销,与所在县合并。黑河地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委托黑河地区革命委员会、黑河军分
区领导。原省直机关农场,除原省人民委员会通河农场和香坊蔬菜农场由省直接领导外,其
余一律划归所在县领导。
6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决定,《黑龙江日报》从今天起开始公开点名批判所谓“我省
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欧阳钦。诬称他是“中国赫鲁晓夫”(刘少奇)在东北
地区和黑龙江省实行资本主义复辟、推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代理人。同日,《黑龙江日报
》发表社论《打倒欧阳钦!》。
14日 哈尔滨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筹委会,在北方大厦广场召开哈尔滨市大专院校
革命师生“复课闹革命”誓师大会。到7月17日,全省已有12所大专院校先后开始复课。
18日 晨2点30分左右,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造反组织“总部”与一些人武装包围了太
平公社第一粮食供应部,抢走粮食18440公斤。23日22点左右,哈一机总部又出动军车堵塞铁
路,拦截列车,抢走国家面粉3万多公斤,并使列车中断行车达4个小时之久。25日哈尔滨市
万人集会,声讨哈一机总部打砸抢的罪行。
20日 林彪、江青一伙在武汉制造打击武汉军区及一派群众组织事件(即“7.20事件”
)。25日,在北京召开群众大会,并在报刊上公开提出“打倒军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
权派”的口号,在全国掀起冲击军事机关的反革命浪潮。26日,哈尔滨市30万军民举行了所
谓声援武汉“革命派”的大会,并进行了游行示威。
△ 《黑龙江日报》报道,从5月中旬开始,在黑龙江省西部易旱地区22个县范围内,连
续进行8次大面积人工降雨,加之自然降雨,使这些地区解除了旱象。
22日 江青在接见河南省一派群众组织时,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从此,全国武斗
急剧升级,社会秩序更加混乱。
26日 我国第一台100吨矿山铁路用的自翻车在哈尔滨车辆厂试制成功。
8月
4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第18次常委会议决定,成立省“斗私批修”领导小组,负责省
直机关的大批判运动。“文革组”负责全省地、市、县的大批判运动。
4日—19日 黑龙江省“无产阶级革命派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讲用会”在哈尔滨市召开。
省革命委员会常委张多树作了《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把黑龙江省办成红彤彤的毛泽东
思想大学校》的总结报告。
7日 谢富治讲话提出“砸烂公、检、法”的错误主张。此后,使全国公检法机关的广大
干部遭到残酷迫害。
12日 黑龙江省65个县中已有54个县建立了县革命委员会。
△ 哈尔滨港务局一派组织与哈工大一派组织在哈工大门前发生武斗,当场死亡3人,伤
100多人。
16日—17日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两派群众组织发生严重武斗事件,造成8人
死亡(其中6人为武斗时乘船渡江翻船溺亡),700多人受伤。
22日 在王力、关锋唆使下,“造反派”砸烂外交部政治部、封闭部党委,并制造了火
烧英国驻华代办处事件。8月底,王力、关锋被隔离审查。翌年1月,戚本禹也被隔离审查。
27日 下午2时许,哈尔滨674厂、港务局等单位的“造反”组织出动装甲车一辆,坦克
3辆,共1000人在市内举行武装游行。28日下午2时多,674厂和港务局200余人,手持机枪、
步枪、手榴弹等,在两辆坦克配合下,用机枪扫射另一派造反派组织人员,造成12人死亡,
20人受伤。
本月 嫩江护林航空站成立。
△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月到8月份黑龙江省煤炭欠产378万多吨。因煤炭供应
十分紧张,全省有不少工矿企业停产。
9月
2日 国务院决定,将林业部所属的牡丹江、伊春、哈尔滨、完达山等4个林业管理局和
带岭林业试验局下放给黑龙江省领导。
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不准抢夺人民解放军武器、
装备和各种军用物资的命令。
△ 《黑龙江日报》发表社论《立即停止串连,回本单位闹革命》。
6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第27次常委会议,传达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黑龙江省赴京汇报
团与哈尔滨市“炮轰派”达成的九条协议精神。
9日 上午10时16分,大庆油田龙凤炼油厂加氢车间高压泵房的第401号泵发生爆炸起火
,大火一直烧到11点多,部分设备烧坏,死亡46人,伤58人。事故发生后,黑龙江省革命委
员会即派负责人和医生前往参加抢救。
10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召开第29次常委会议,为了清查所谓“叛徒”、“特务”,
决定成立省革委清查敌伪档案领导小组,赵去非任组长。下设办公室,抽调120名工作人员。
14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在革命的大批判中大力促进革命的大联合》。社论公布
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人
阶级内部,更没有理由一定要分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
15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合江地区革命委员会。
16日—17日 周恩来等接见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代表,传达毛泽东的指示:“告诉小将
,现在轮到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了”,要求红卫兵做自我批评,迅速实现“革命大联合”。
25日 《人民日报》报道,毛泽东最近一个时期视察了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调查了
河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等省、市“文化大革命”的情况。认为:“全国的无产阶级
文化大革命形势大好”;强调:两派都是革命的群众组织,“要在革命的原则下实现革命的
大联合”;重申:绝大多数的干部都是好的,不好的只是极少数的,要团结干部的大多数。
犯了错误的干部,包括犯了严重错误的干部,只要不是坚持不改,屡教不改的,都要团结教
育他们。要扩大教育面。提出:“要斗私,批修”,“要拥军爱民,要抓革命,促生产,促
工作,促战备”。
△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布《公告》,规定:凡我省外出串连和去京上访人员,要立
即无条件地全部返回原地、原单位;我省各群众组织在外省市设立的联络站,以及外地群众
组织在我省各地设立的联络机构,要立即全部撤销。
10月
5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作出《关于坚决响应毛主席“斗私批修”的伟大号召,开办各
种学习班,加强干部教育,把全省办成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的决定》。
7日 日本齿轮座剧团一行30人抵达哈尔滨市进行访问演出,并参观了工厂等。
10日 哈尔滨杂技团以中国“东方红杂技团”的名义到达日本东京进行访问演出。该团
先后在日本的12个城市演出27场,观众达6万多人。
12日 哈尔滨市捍联总组织围攻炮轰派据点哈尔滨第一机器厂,动用了机关枪、冲锋枪
和炸药,造成5人死亡,100余人受伤。
1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
革命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大学、中学、小学一律立即开学。大中小学都要立即筹备招生
事宜。
15日 新华社报道,黑龙江省农业获得历史上空前大丰收。粮食产量可比历史上最高的
1966年增产1成以上。
18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召集大专院校革委会和群众组织负责人座谈会,学习中共中
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的《关于按照系统实行大联合的通知》。要求立即行
动起来,掀起一个按系统实现大联合的高潮。
25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出今冬明春工作要点。提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以
“斗私批修”为纲,大力办好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继续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结合搞好本单
位本地区的斗批改,实现按系统的革命大联合,巩固和发展革命的“三结合”;全面完成今
年国民经济计划,做好明年经济建设准备。迎接国民经济全面大跃进;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
作运动推向新阶段,提高到新水平,把全省办成毛泽东思想大学校。
11月
9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报告:我省65个县
,到10月30日止,除萝北县外,其余64个县均先后建立了革命委员会。
16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
17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佳木斯市革命委员会和鸡西市革命委员会。
21日 黑龙江省援缅专家和技术人员20人从缅甸回到哈尔滨。他们是由于缅甸政府片面
撕毁中缅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被悍然驱逐回国的。
23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政治委员会转发保卫组《严防阶级敌人破坏,切实加强对今
冬明春治安灾害事故防范工作的报告》。据不完全统计,1月至8月全省共发生火灾、爆炸、
交通肇事、中毒等各种灾害事故2682起,共伤亡2554人,其中死亡626人,仅火灾一项即烧毁
粮食40余万公斤,牲畜200余匹(头)及其他物资折款损失500余万元。某厂一起爆炸事故,
损失达400余万元,伤亡102人,其中死亡45人。
12月
1日 黑龙江省“捍联总”、“炮轰派”两派群众组织代表为实现大联合在北京达成《关
于文化大革命若干问题的协议》(即“十二条协议”)。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双方代表并同他
们谈了话。16日,省革命委员会决定,组成贯彻《协议》监督小组,由郭强为组长。
22日 中共中央、中央文革批转北京市香厂路小学取消少先队,建立红小兵的一份材料
。由此,全国小学以红小兵取代少年先锋队达11年之久。
本年 黑龙江省全省总人口为22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9万人,乡村人口1519万人,人
口自然增长率为29.0‰。耕地面积11234.6万亩。社会总产值161.4亿元,其中工农业总值
133.69亿元,农业总产值36.3亿元,工业总产值97.39亿元;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29
.71%,重工业占70.29%。国民收入总额77.49亿元,人均国民收入347元。社会商品零售额
37.1亿元。外贸商品出口总额0.20亿美元。基本建设投资完成6.7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
0.92亿元,地方财政支出7.86亿元。主要产品产量,钢27.11万吨,原煤1584万吨,原油
1032万吨,木材1159万立方米,水泥60.6万吨,发电37.5亿度,食糖16.9万吨;粮食97.
05亿公斤,大豆19.15亿公斤,甜菜2465.3万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