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69年

1月 10日 《黑龙江日报》报道,黑龙江省3年来印刷《毛泽东选集》近400万部,同时印制 了《毛泽东著作选读》557万册,《毛主席语录》2700多万本,还印制了大量毛泽东著作单行 本及毛泽东画像。 12日 《哈尔滨战报》报道,哈尔滨轴承厂试验成功冷冲压轴承毛坯套圈新技术。这项 重大技术革新代替了车削加工,实现了无屑加工。将为国家节省大量钢材、设备、人力,生 产效率提高73倍。 13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第2次常委办公会议,决定在毛泽东1950年来黑龙江省视察时 住过的哈尔滨颐园街1号建立毛主席纪念馆。 15日 中共黑龙江省核心小组举行第1次会议。这是自1967年1月中共黑龙江省委被砸烂 以后,第一次恢复省级党组织生活。潘复生以核心小组组长的名义主持了会议。讨论决定了 省公安机关军管会临时党委、省革委会临时机关党委和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鸡西市、嫩 江地区革委会核心小组的人选。 22日—30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召开全省工业、计划工作会议。会议主要研究了把工 业部门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的问题。 2月 3日 黑龙江省漠河出现本省历史有记载以来最低气温-52.3℃。 3日—13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举行第三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会议中心任务是贯 彻毛泽东关于“清理阶级队伍,一是要抓紧,二是要注意政策”的指示。潘复生作了《全面 落实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政策,打好清理阶级队伍这一仗》的报告。 12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制发《关于搞好清理阶级队伍的六条标准》。 18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转省政治委员会《关于加强工厂企业革命委员会领导班子 配备的试行方案》。提出工厂企业领导班子应当按以下原则进行配备:(1)必须从组织上保 证革命工人掌握工厂企业领导管理大权;(2)要有广泛的代表性,革命女工必须占有适当的 比例;(3)坚持实行“老、壮、青三结合”,特别要注意配备适当数量的优秀工人。 25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转省公安机关军管会《关于叛徒、特务和没有改造好的地 富反坏右分子定案处理工作的意见》。 26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审干工作的指示》。要求力争在今年 上半年,把全省所有干部的审查工作搞完。 3月 2日—17日 2日晨,苏联边防军出动70余人,装甲车2辆,卡车和指挥车各1辆,悍然入 侵我国领土乌苏里江珍宝岛(位于虎林县境内),开枪打死打伤我边防战士多人。我边防军 在多次向苏军警告无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自卫还击,全歼入侵苏军。3月4日,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联合发出社论:《打倒新沙皇!》。3月4日至13日,苏联边防 军又出动军队和装甲车、直升飞机等连续入侵珍宝岛。3月15日,苏军坦克20余辆,装甲车3 0余辆,步兵200余人,在飞机掩护下,再次入侵珍宝岛和该岛西侧的中国河道。我守岛部队 奋起反击,经9个小时战斗,打退了苏军的3次攻击,再次给来犯者以应有的惩罚。3月17日, 苏军又出动坦克3辆,步兵100余人,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再次向我军进攻。我军对登岛苏军 予以猛烈还击,毙伤入侵者一部,其余仓皇逃窜。先后3天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我军共击伤 苏军坦克、装甲车17辆,击毁卡车、指挥车各1辆,打死打伤苏军250余人,缴毁T—62坦克1 辆,各种枪支31支,以及弹药、军用物资等,打击了苏军气焰,保卫了祖国领土主权。珍宝 岛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连续向苏联政府提出最紧急、最强烈的抗议。全国亿万军民纷纷集 会和游行示威,愤怒声讨苏联当局制造的武装挑衅事件。 7日 哈尔滨拖拉机配件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新曙光牌75马力拖拉机。 9日 浙江省杭州市到黑龙江省合江地区边疆农村安家落户的首批知识青年1200多人,乘 专车路过哈尔滨市。受到了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领导机关的热烈欢迎。 16日 天津市首批1300多名知识青年到达哈尔滨市郊区插队安家落户。 17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社队自办农业机械化的通知》。要求各地国营拖 拉机转变为社队自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反对不顾条件一律下放的做法。社队自营后 ,县社必须加强领导和管理。 22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发出《关于加强战备、搞好民兵建设的指示》。4月 5日,又发出《关于组建县(市)基干民兵营工作的指示》。 29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转省卫生革委会关于组织医务人员下农村安家落户的情况 、问题和今后意见的报告》。指出,一年来,全省县级以上卫生医疗单位已有4639名医务人 员下农村安家落户。1966年以来的大、中专毕业生4500名和出徒的中医徒弟2000名也分配到 农村工作,改变了一些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 4月 1日—7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召开全省整党建党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用毛泽东“无 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学说,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突出从思想上整党;必须直接依靠 广大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必须认真贯彻政策,全面落实毛泽东“吐故纳新”的指示;必须 搞好党的领导班子建设。 1日—24日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林彪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 鼓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大讲“文化大革命”的“丰功伟绩”。大会通过 的《党章》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在党的民主集中制受到严 重破坏的情况下,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原八届中委和候补中委只有不到1/3的53人 当选,他们在新中委中的比例不到1/5。在4月28日举行的九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当选为中 央委员会主席,林彪当选为副主席;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当选为中央政治 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5日 根据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第15次常委会议决定,黑龙江省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 宣传队指挥部正式成立。 10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大力发展养猪生产的通知》。指出,去年以来, 有些地区的生猪生产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要求把正常的社员家庭副业生产和发展资本主义区 别开来,允许并鼓励社员每户养一头至几头猪。同时,要继续鼓励社员个人饲养鸡、鸭、鹅 、兔、狗等家畜、家禽,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畜禽产品。 11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召开第22次常委会议,讨论通过1969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计 划。确定,除保证毛泽东著作印刷设备的生产外,要突出三个重点:是战备观念,把立足点 放在“打”的上面,重点解决常规武器配套生产、国防公路修建和边疆地区通讯建设;二是 为农业服务,加速农机具、排灌设备等建设;三是把轻工业搞上去,提高自用品率,解决穿 和用的问题。 15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认真保护苏联红军(纪念)建筑物的通知》。规 定,凡是纪念苏联红军的建筑物,一律不准破坏。 17日 上午11时,哈尔滨国营龙江电工厂火工车间底火选分包装小组发生严重爆炸事故 。炸死11人,伤17人。 18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召开第25次常委会议,决定:通知各地、市、特区、县一律 不要建毛泽东思想展览馆,正在修建的一律停建;建造毛泽东塑像的一律暂停;不要跳“忠 ”字舞,建“忠”字馆、“忠”字室之类。 19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1969年动员安置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去年全省共有29万名城镇知识青年奔赴农村。今年将动员 42.万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中接收外省市30万名,本省12.4万名。同时,要组织动员一 部分革命教师、机关干部同知识青年一起去农村安家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组织脱离劳动的城镇居民下乡上山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通知》。全省脱离劳动的城镇居民共11.6万户,44万人。《通知》规定,凡农村有直 系亲属的,可动员他们回家乡参加农业生产;原籍农村有其他亲属如愿意到其亲属所在社队 安家落户,应予支持;“五·七”干校学员家属和在农村工作的职工家属,应去“五·七” 干校和农村安家落户;其他下乡人员由下乡上山工作部门统一安置。不要把无劳动能力的老 弱病残动员下乡,给农村增加负担。 5月 11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战备办公室正式成立。 28日 12时27分,苏联40多名武装军人分乘3艘炮艇,在直升飞机的配合下,侵入黑龙江 主航道我侧大夹信子岛,将正在岛上休息的我抚远镇10名渔民强行绑架,并将我渔船4只抢走 ,1只撞坏。 6月 4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转省公安机关军管会《从落实敌档中的叛徒、特务看出的问 题及定性处理意见的报告》。要求对敌伪档案记载的敌特线索在使用时必须具体剖析,不要 只凭敌档记载的材料,就作为判断的唯一证据。 12日 中共中央发出文件,要求在宣传毛泽东形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不要追求形 式,要讲究实效;不经中央批准,不能再制作毛主席的像章;禁止在瓷器上制作毛主席像; 不要搞“忠”字化活动;不要“早请示、晚汇报”、饭前读语录,向毛主席像行礼等形式主 义的活动。 △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生产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马匹“4号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 知》。指出,入春以来,马“4号病”已遍及60余个市、县,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农牧业的 发展。要求各地立即组成一支防疫队伍,全面开展“4号病”普查、检疫、测温工作。 14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第33次常委会议决定,成立省反侵略斗争指挥部,潘复生为 主任。 19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转省财政局《关于财政工作的报告》。报告指出,当前全 省财政收支完成的很不平衡,突出的是工业利润下降。省革委会要求利润减少、亏损增加的 工、商企业,要下决心改变生产落后面貌;对那些停产、半停产的单位要迅速地一个一个地 加以解决。要提倡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23日 全国粮食工作改革经验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会上推广了明水县建设“土圆仓” 的经验。明水县共修建粮仓7000多个,基本实现了队队、户户都有储备粮。 7月 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变更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的规定》。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的 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领导。 8日 8时30分,苏联边防军乘2艘汽艇侵入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中 国一侧的中国领土八岔岛水域,对正在岛上从事生产劳动的居民开枪射击,进行武装挑衅。 中国民兵被迫进行了自卫还击,赶走了入侵者。之后,苏边防军悍然出动炮艇3艘,用重机枪 和火炮向我八岔岛地区疯狂射击,随后,苏军大批武装人员登岛,烧毁居民住房,抢走居民 物资。其间苏军还派遣飞机6架次侵入八岔岛地区上空,低空盘旋侦察。为此,中国政府向苏 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 10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下发《关于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一个一个单位地认真搞好 斗、批、改的意见》。决定抽调6000名干部,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到边境县、“小三线 ”和农村参加斗、批、改。“大批判”的主要内容是批所谓的“唯生产力论”、“阶级斗争 熄灭论”、“党内和平论”。实际是把许多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当做修正主义批判了。 14日 据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统计,全省已办起180多所“五·七”干校,有3万余名干 部下放劳动。 △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转省公安机关军管会《关于全省人口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确定1969年8月12日24时,为全省普查统计标准时间。要求各县于8月31日前普查统计完毕。 据10月1日《关于全省人口普查情况的报告》,黑龙江省共有居民4626975户,23992114人, 其中,男12441756人,女11550358人。 15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转省公安机关军管会《关于组建各级人民保卫组和人民警 察队伍意见的报告》。确定,在省、地、市、县和城镇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内统一设立人民 保卫组,农村人民公社普遍配备专职保卫干部。从8月1日起,专政职权和一切对外联系,均 用人民保卫组的名义。 △ 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省公安机关军事管制委员会撤销,成立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 人民保卫组(暂保留军管会名义),负责全省公安、司法、检察工作。 8月 15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召开第44次常委会议。决定以哈尔滨市京剧团和青年京剧团 为基础,并从全省其他剧团和工农兵中挑选一部分优秀人员,组成“样板戏”学习班。 27日 中共黑龙江省核心小组决定,建立省战备领导小组,潘复生为组长,统一领导全 省反侵略斗争、军工生产、三线建设和支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作战办公室、防空指挥部、 国防工业办公室(以上设于省军区)、战备办公室(设于省革委会生产委员会)。同时,撤 销原省反侵略斗争指挥部、国防工业领导小组。 28日 中共中央发布《命令》,要求:边疆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各族人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边疆部队全体指战员,要随时准备粉碎美帝、苏修武装挑衅,防止突然袭 击。 30日 哈尔滨—上海直达旅客快车正式通车。 9月 1日 《哈尔滨战报》改名为《哈尔滨日报》。 2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常委会议决定,张斌任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代理主任,免去王 文贞代理主任职务。 17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授予金训华“革命烈士”称号。金训华是上海市吴淞 第二中学1968年高中毕业生,1969年5月到黑龙江省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插队落户。同年 8月15日,双河山洪暴发,金训华为抢救国家物资,光荣牺牲。 20日 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授予在1969年3月2日和15日的珍宝 岛自卫反击战中荣立战功的驻黑龙江省人民解放军干部、战士孙玉国、杜永春、华玉杰、周 登国、冷鹏飞、孙征民、杨林、陈绍光、王庆容、于庆阳等10人以“战斗英雄”称号。 25日 哈尔滨市民兵师正式组建。 28日 《黑龙江日报》报道,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多工位自动冷镦 轴承环锻压机。 30日 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将林业部直属大兴安岭特区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下放给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领导。 10月 2日 中共黑龙江省核心小组召开第16次会议。为防止敌人突然袭击,会议要求各地切实 抓好城市人口疏散,加快挖防空洞、防空壕和地道;迅速搞好文件、档案清理鉴定销毁工作 ,需长期保管的于7日前全部进山洞。 17日 林彪趁毛泽东不在北京,借口“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擅自发布“紧 急指示”(即第一号命令)调动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被毛泽东发现后制止。在“紧急指 示”影响下,大批党政军干部和家属被强行从北京疏散到中、小城镇和农村,有的被送进“ 五·七”干校。 △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大力增加收入,节约支出,保证完成今年财政任务 的紧急通知》。指出,一些企业严重忽视经营管理,不讲全面完成国家计划,不要制度,不 搞定额,不讲核算,不计成本,造成产值上升,利润下降,甚至大量亏损的情况。要求把增 产节约作为当前斗、批、改运动的一项内容来抓,大力扭转亏损,保证财政计划的完成。 11月 9日—10日 大庆油区遭受严重暴风雪灾害。9日下午14时开始下雪,刮起7、8级大风, 直到10日早晨4时停止。据统计,有23条配电线路因暴风雪停电;6个水源中全部停水的4个, 局部停水的2个;7个油库停止运转4个;16个注水站停产14个;炼油厂除裂化车间外,全部停 产。 24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认真做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安置巩固工作的通知 》。 △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转省生产指挥部、省军区司令部《关于贯彻中央邮电体制改 革指示的意见》。决定,撤销“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电信部分成立“黑龙江省电信局” ,由省军区和省革命委员会双重领导,以省军区领导为主;邮政部分与省交通局合并,在交 通局内设邮政处。 18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转省民政局《关于对待归国华侨一些政策问题的意见》。 据民政局调查,华侨回国后,大多数表现较好。但是,有的地方不加区别地把归侨一律看成 坏人,一律作为深挖对象;有的不准归侨子女当基层干部,不准参加贫下中农宣传队,不准 参军,使一些归侨特别是归侨子女感到压力很大,对党的侨务政策产生了怀疑。 12月 7日—15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举行第四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通过了《今冬明春工作 要点》。强调各项工作都要以战备为纲,号召全省广大军民充分做好反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 。 19日 中共黑龙江省核心小组召开第25次会议。决定,省革委会机构、人员进一步精简 :将群众工作部并入政治部;将26个局减为18个局;行政编制由800人减至600人;各局事业 编制由2000人减至1500人。强调迅速抓好城市疏散工作,工厂搬迁要加快进度,大专院校要 全部搬到农村,大中城市的大型商店要有计划地分迁到县镇、公社、兵团和林区工人集居区 。 27日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第56次常委会议决定,新年期间各单位一律不放假,坚守岗 位,搞好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 28日 苏联军队侵入乌苏里江我侧新开夹信子岛地区,并用大棒打死打伤我渔民3人。 本年 黑龙江省全省总人口为24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56万人,乡村人口1685万人,人 口自然增长率为25.3‰。耕地面积11357.6万亩。社会总产值184.3亿元,其中工农业总产 值142.41亿元,农业总产值33.71亿元,工业总产值108.7亿元;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 28.64%,重工业占71.36%。国民收入总额85.98亿元,人均国民收入359元。社会商品零售 额41亿元。外贸商品出口总额0.13亿美元。基本建设投资完成8.8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12.38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2.78亿元。主要产品产量,钢37.18万吨,原煤2265万吨,原油 1381万吨,木材1161万立方米,水泥72万吨,发电45亿度;食糖13.1万吨;粮食63亿公斤, 大豆13.75亿公斤,甜菜1794.9万担。高等学校20所,在校学生1.15万人;中等专业学校 28所,在校学生0.34万人;普通中学1461所,在校学生90.01万人。 △ 黑龙江省共接收北京、天津、上海、浙江4省市知识青年21.2万人,其中安置到生 产建设兵团和国营农场17.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