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口商品
50年代,黑龙江省同苏联、朝鲜、蒙古、越南、罗马尼亚等亚、欧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
开展协定项下的易货贸易。主要出口粮油食品、土畜产品,包括大豆、猪肉、牛肉、鲜蛋、
亚麻、猪鬃、马尾等200多个品种。到1959年出口总值达2.94亿元,50年代累计出口总值20
.85亿元。
60年代,黑龙江省的对外贸易处于徘徊时期,出口总值累计仅11.13亿元。由于中国与
苏联政治关系恶化,随之经济贸易往来中断,对蒙古、朝鲜的出口贸易锐减,而在国内调往
辽宁、河北、广东等省的省间调拨出口量猛增,使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转入以调拨为主的新阶
段,主要为口岸提供出口商品的货源,出口额开始下降,1970年降到谷底。1973年开始,黑
龙江省开展了部分对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出口业务,主要出口活牛、活鹅、土豆。当年出口额
仅56.3万美元,到1980年对资本主义国家现汇出口总额达3800万美元。1981年黑龙江省自营
出口,外贸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出口,深加工的轻纺产品比重上升,重工业产品比重下降,
农副产品比重增加。出口商品品种逐步向多样化发展,由上百种发展到千余种,而且创出一
些优质名牌商品。同时,出口的“骨干”商品也逐年增加。1985年,黑龙江省已同世界上97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济贸易关系,并建立了代理、经销、包销服务网络,出口商品总值达41
269万美元,出口商品结构趋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