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国政府贷款
1983年黑龙江省开始利用外国政府贷款,1984年利用丹麦政府无息贷款789万美元,从丹
麦引进乳品加工全部设备及材料。并由丹麦设计安装建成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乳品
加工企业——黑龙江乳品厂。
黑龙江乳品厂设在安达市东郊,工厂设计规模为日处理鲜奶200吨,年产全脂速溶奶粉8
833吨,奶油146吨。乳品生产车间从鲜奶预处理、灭菌到喷雾干燥、包装出厂全部自控;各
种罐体设备的多种清洗,只要按动电钮即可原地清洗干净;由鲜奶加工成奶粉的全过程,采
用的是全密封的新工艺流程。
黑龙江乳品厂从1985年3月正式投产至年底,生产“华丹牌”全脂速溶奶粉1700吨,奶油
26吨,工业用粉400吨。年产值942.5万元,上缴税金43万元,提取折旧费120万元,实现社
会效益69万元。
1985年南岔水解厂利用瑞典政府贷款1212万美元,建成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主要原料
是木材采伐和加工剩余物,每年可生产5万立方米纤维板,可以代替原木,质量超过天然材,
经济价值大,用途广泛。
同年,利用丹麦政府贷款200万美元,在庆安建立玉米加工厂,年产低脂玉米粉2万吨,
玉米脐油1000吨。
二、国外援款
1983年,黑龙江省接受联合国各种组织援款500万美元。主要项目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为
黑龙江省大豆研究中心进行技术培训、讲学;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援款建设哈尔滨儿童急救
中心、呼兰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联合国粮农组织援款建设黑龙江省农业遥感中心、森林
规划、现代化农业技术改造等项目。
1984年,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款92万美元,建立了黑龙江省乳品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