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省属研究所
一、黑龙江省电子技术研究所
1965年8月,省无线电工业公司建立后,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省化工研究所第四研究
室的17名无线电专业人员划属省无线电公司,1966年5月正式成立省无线电研究所,主要从事
半导体器件和热敏电阻技术应用的研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研工作停顿,1968年9月
全所人员集中到“工交学习班”。1969年10月学习班结束后,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又从
有关厅局、大专院校和北京半导体研究所等单位调入24人(全所共有46人),重新开展科研工
作。
1970年4月,无线电研究所划归省科技局领导,更名为黑龙江省电子技术研究所。当年又
从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留哈的人员中调入30多名技术人员。人员充实后,按专业性质划分
为通信、计算机、半导体器件研究室和试验车间。1973年12月省科学院成立,电子研究所隶
属省科学院,后经省电子局和省革委会工业交通办公室的争取,电子研究所划归省电子局领
导。1975年6月全所有349人,其中器件室70人,计算机室71人,通信室56人,机加车间52人,
科研科、器材科、资料室共34人,政治处15人,办公室51人。1978年4月,通信室(49人)划出
成立省自动化研究所,归省科学院领导。1979年所内机构调整,以计算机室的软件组、外围
组为基础,组成软件室、自动化室,将各研究室工人集中,组成电子装配车间。1981年成立
激光红外室,电装车间增加部分技术干部改为家用电器室。1984年4月,半导体器件室改为半
导体敏感器件室,家用电器室撤销,以机加车间结构组为基础成立结构室,以器材科为基础
成立技术服务公司。1985年电子所的机构设置为半导体敏感器件、计算机、计算机软件、自
动化、电子产品设计、激光红外、结构等7个研究室,1个实验工厂和科研办公室、器材科、
办公室、保卫科、人事科和党委办公室等6个科室。全所共有职工300人,其中行政干部23人,
工人117人,技术干部160人,在技术干部中有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55人,助理工程师56人。
1970到1985年间,省拨给研究所基本建设费126万元,技措费13.5万元,科研试制费461.93万
元,所自筹科研试制费531.9万元。1985年研究所共有固定资产406.8万元,科研生产用建筑
6 980平方米,职工宿舍3 750平方米,拥有金属切削机床20台,锻压设备3台,无线电专用设
备62台,电子测量仪器383部。
研究所每年都制订年度科研计划,由各研究室主任委托课题负责人组织实施,课题经费
由所统一收支。1980年以后,实行课题承包,科研经费分项核算。从建所到1985年先后有87
个研究项目,其中53项被列入国家和省的科研计划,有27项是为邮电、冶金、化工、机械、
铁路、医疗等行业服务的协议项目,有7项是研究所自定项目。经过全所人员的努力,先后取
得79项科研成果,其中无线电遥测水位仪、硅-蓝宝石固态压力传感器、汇兑稽核数据处理计
算机系统、数字式自动Q表、远红外木材烘干炉等29个项目获得国家、部和省的科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