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读书活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省妇女学习理论的热情空前高涨。为组织好妇女 的理论学习,各级妇联大力倡导妇女参加读书、读报活动。
    1983年6月,中央在批复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全国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的报告》中指出: “上海工人首倡并正在向许多省、市、自治区展开的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是群众进行自 我教育,掌握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好形式”。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更多的妇女投入 到了读书活动之中,全省妇女读书活动规模不断扩大。从1983年下半年到1984年5月,在不到 一年的时间里,全省从城市到农村,从工厂到家庭,参加读书活动的妇女由十几万人增加到 上百万人。1984年5月,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省妇联、团省委、省工农教育 办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省职工青年读书活动指导委员会成立。全省各地都建立了读书活动指导 机构。5月10日,佳木斯市成立了妇女读书演讲协会。该会的宗旨是:认真宣传执行党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组织和带动广大妇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广泛开展 妇女读书演讲活动,不断提高妇女群众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 妇女“半边天”作用。读书演讲协会还按照全国妇联要求,提出了具体任务。1.以“一史三 爱”、“妇女四自”教育为主要内容,以读书演讲为主要方式,组织妇女群众努力学习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文化、科学和技术。根据妇女的特点学习有关恋爱、婚姻、家庭、 幼儿教育和法律知识,使广大妇女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型妇女。 2.搞好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妇女群众的思想反映,针对妇女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研究妇女 读书演讲活动开展的情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意见。3.抓好典型,总结经验,推动妇女 读书演讲活动深入开展。6月7日,省妇联转发了佳木斯市成立妇女演讲协会的做法,使全省 各地在佳木斯市读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都建立了相应的读书活动指导机构。在轰轰烈烈的 读书活动中,全省大多数妇联都把读书同对妇女进行系统的形势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把读书 同帮助教育落后和失足女青年活动结合起来,同精神文明建设向英雄人物学习的活动结合起 来,许多地方都举行了读书演讲会、读书体会交流会等。全省参加演讲的妇女有5万多人次。 大庆市于1984年3月至5月,共有2000名妇女登台演讲,哈尔滨市铁路局举办了529场演讲会, 1700名女职工参加演讲,收听的妇女达8万多人。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和《黑龙江日报 》共同举办的“我爱读的一本书”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800多篇,40%以上是妇女群众写的 ,征文获奖者有三分之一是妇女。此外,一些基层妇联还举办了读书知识竞赛,使全省妇女 读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1984年12月,省妇联以〔1984〕20号文件转发了合江地区富锦县德林村妇女坚持十年读 书看报的典型经验,强调读书看报是广大妇女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 途径,尽快提高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各级妇联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要求各地妇 联广泛推广德林村妇女读书看报的经验,把广大妇女引导到认真学文化,努力求知识,向科 学文化技术高峰攀登的道路上来,为四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德林村于1975年冬办起了图书 室,几年后图书室的规模越来越大,书的种类越来越多。1983年共订各种报刊18种,刊物56 种。共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藏书3380多册。图书室为妇女们提供了读书看报 的场所。使德林村妇女读书看报养成了习惯。在读书者中女青年占42%,中年妇女占57.1%。 她们中绝大部分是孩子妈妈,有的妇女抱着孩子看书,有的边看书边烧饭。德林村妇女读书 看报,既没有领导下命令,也没有人监督检查,都是自觉自愿进行的。全村妇女坚持常年读 书看报的有60多人,很多人看过五、六十部长篇小说和数十种杂志,她们感到书报中有丰富 的知识,有是非的标准,有发家之路,有正人之道。觉可少睡,饭可晚吃,书报不看不行。 全村妇女自费订阅刊物和杂志78种,120余份,各种报纸100余份。在德林村妇女读书、读报 的经验指导下,1985年各级妇联把发动广大妇女参加读书活动的重点进一步放在农村,通过 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使全省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读 书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主要收获是:1.读书看报使妇女对党的富民政策更加拥护。刚开始实 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多数妇女对党的富民政策不托底,认为20多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 变成了包产到户是倒退,是又要穷的穷,富的富。通过读书看报妇女们从书报中找到了答案 ,逐步理解了党的政策,体会到实行联产承包利国、利民、利己,党中央是放手让农民致富 。2.读书看报使妇女增长了智慧和才干。农村妇女在读书看报活动中不仅学到文化知识,丰 富了头脑,而且从中掌握不少科学技术。过去一些妇女只知道出勤,多干活,通过读书看报 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光干还不行,还要学会运用知识去巧干,才能走上真正致富路。3.读 书看报使妇女们陶冶了情操。农村妇女通过读书看报,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讲团结的 多了,传闲话的少了;敬老爱幼的多了,婆媳不和的少了;关心政治讲科学的多了,搞封建 迷信的少了;寻求技术致富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过去由于夫妻不和,家庭不睦,经常 吵架,互不相让,闹得邻里不得安宁的妇女在读过了《好媳妇唐玉芳》、《心灵的角落》、 《中国姑娘》、《母亲》等连载小说和报刊杂志上的典型人物事迹后,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应 该互相友爱,便主动关心体贴老人、丈夫和孩子,使和睦家庭日益增多。4.读书看报使妇女 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农村女青年与其他年青人一样有着美好的理想。可是当她们毕业从学校 回到家乡时,便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用武之地,思想很苦闷。通过读书看报,她们从青年 人的事迹中理解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在读书看报活动中,许多女 青年成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立志扎根农村的新型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