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句法
(一)短语
短语是大于词的语言单位,它是由词组成的。黑龙江方言短语的结构类别、功能类别以
及它们的用法等大体上与普通话相同,但也有一些较为特殊的现象,这就是:
形容词性短语
黑龙江方言有一种复音的拟声词,它们的前面可加数词“一”构成一种形容词性短语。
哇哇——一哇哇
呜呜——一呜呜
哄哄——一哄哄
号号——一号号
咕冬——一咕冬
呼呼——一呼呼
哗哗——一哗哗
这种形容词性短语往往作句子的补语,取得生动、形象、夸张的效果。如:水开得一哇
哇的,这事传得一哄哄的,老太太哭得一呜呜的,小伙子跑得一号号的等等。
复音拟声词与加数词“一”构成的形容词性短语相比,虽都表示事物的一种声音,但形
容词性短语还表示声音连续不断,阵阵加强的附加意义。复音拟声词的每个音节不管原来是
什么声调,只要前面加了数词“一”构成形容词性短语,复音拟声词的前一音节就变成去声,
后一音节弱化为轻声。
(二)句子成分
黑龙江方言的句子成分与普通话的句子成分大体相同,但补语有些差异。
(1)表可能的补语
普通话表可能的补语有两种结构形式,这两种结构形式与黑龙江方言的结构形式都不同。
①普通话在动结式和动趋式复合动词的中间插入“得”或“不”,表示可能或不可能。
唱得好∶唱不好|看得清楚∶看不清楚|猜得着∶猜不着|写得好∶写不好|爬得上去∶
爬不上去
黑龙江方言表示可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动词前加“能”,去掉“得”;一是以动结
式和动趋式复合动词+“了”的面貌出现。表示不可能时,则与普通话相同。
第一种:能唱好∶唱不好|能看清楚∶看不清楚|能猜着∶猜不着|能写好∶写不好|
能爬上去∶爬不上去
第二种:唱好了:唱不好|看清楚了:看不清楚|猜着了:猜不着|写好了:写不好|
爬上去了:爬不上去
普通话表可能补语的这种形式可以用肯定与否定的重叠形式表示疑问。如“拿得动拿不
动?睡得着睡不着?”黑龙江方言则不采用这种形式,而采用省略结构助词“得”的形式。
普通话
拿得动拿不动?
睡得着睡不着?
回得来回不来?
黑龙江话
拿动拿不动?
睡着睡不着?
回来回不来?
②普通话在动词后面用“得”和“不得”表示可能和不可能。
晒得∶晒不得|吃得∶吃不得|穿得∶穿不得|用得∶用不得
黑龙江方言表示可能的方式是在动词前加“能”,去掉“得”;表示不可能是在动词前
加“不能”,去掉“不得”。
能晒∶不能晒|能吃∶不能吃|能穿∶不能穿|能用∶不能用
普通话表可能补语的这种形式也可以用肯定与否定的重叠形式表示疑问。如“晒得晒不
得?吃得吃不得?”但黑龙江方言采取的却不是这种重叠形式,而是能愿动词“能”的肯定与
否定的重叠形式。如“能不能晒?能不能吃?能不能穿?”
(2)表结果或程度的补语
普通话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基本形式是“动/形+得+补”。如:
说得快|高兴得跳起来|说得糊里糊涂|快得出奇|建设得很漂亮
黑龙江方言和普通话大致相同。但是,如果普通话补语的形式是“形+得+副”或“形
+副+了”,那么黑龙江方言却采用“副+形”或“副+形+了”的偏正短语形式。
普通话
好得很
热极了
高兴得很
糟心极了
黑龙江话
贼好
太热了
特别高兴
太糟心了
另外,普通话还有一种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它的形式是“动/形+得”。“得”后
的话不说出来,有无法形容的意味。如:看他急得|瞧你说得|看把他美得
黑龙江方言除了有这种表达形式外,还有另一种表达形式,那就是把“得”后的话说出
来,这些话用代词“那样”去称代。如:看他急得那样|瞧你说得那样|看把他美得那样
(三)句类与句型
句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按照句子的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
感叹句,一般称之为句类。按照句子的结构和格局,可以分为单句、复句,主谓句、非主谓
句等等,一般称之为句型。黑龙江方言与普通话基本上相同,只是在同一句类的前提下,句
子的局部结构有些不同,但还没达到改变句型性质的程度。
1.反复问
普通话反复问是用肯定和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
他愿意说不愿意?他愿意不愿意说?他愿不愿意说?|他敢去不敢?他敢不敢去?他敢去不
敢去?|还有饭没有?还有没有饭?还有饭没有饭?|你见过他没有?你见过没见过他?你见过他
没见过他?你见没见过他?
黑龙江方言也用肯定和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但除此以外,还可以在肯定式后面加“不”
或“没”以及“吗”的方式提问。
他愿意说不?他愿意说吗?|他敢去不?他敢去吗?|还有饭没?还有饭吗?|你见过他没?你
见过他吗?
2.特指问
普通话的特指问是用“谁、什么、怎么、哪”等代词表示疑问。对方就疑问代词作答。
如:那是谁的房间?那是我的房间。这是什么?这是棋盘。
黑龙江话和普通话相同。但是,有一种疑问代词在句末的特指问,它们的答话不同。
普通话:你是说的谁?我是说的你。我不是说的他。|你拿的是什么?我是拿的纸。我不
是拿的笔。|他那天见的是谁?他那天是见的老张。他那天不是见的老王。
黑龙江话却是另外一种答法,这种答法是:
你说的是谁?我说的是你。我说的不是他。|你拿的是什么?我拿的是纸。我拿的不是笔。
|他那天见的是谁?他那天见的是老张。他那天见的不是老王。
3.陈述句
普通话有一种动词前带“去”和“来”字的陈述句,表示要做某事的意义。不用“去”和
“来”时,基本意思不变。
我去买菜去|你们去研究研究,看怎么解决|你别管,让他自己去想办法|我来说两句|
大家想办法来解决
黑龙江话在动词前则不用“去”和“来”。
我买菜去|你们研究研究,看怎么解决|你别管,让他自己想办法|我说两句|大家想
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