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首长警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省的首长警卫工作,在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上
级业务部门的关怀和直接领导下,始终坚持贯彻中共中央、公安部制定的各项警卫方针和政
策,“既要保证首长安全,又要方便领导联系群众”的警卫工作原则,实行专门机关与群众
工作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断改进警卫形式,积极开展和加强警卫基础业务建
设,圆满地完成了各个时期首长警卫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正处在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敌我斗
争形势紧张,城市治安情况复杂,反革命分子的活动很猖狂。国内外敌人千方百计地妄图对
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各种阴谋暗害活动,以扼杀新中国。台湾国民党当局把对党和国家领导
人暗害的得逞,喻之为“可与军事胜利相比拟”,不惜以“杀一部长级干部奖十条黄金”,
来鼓励其走卒卖命。加之当时警卫基础工作薄弱,缺乏经验,群众也未充分发动起来,因而,
首长警卫任务十分艰巨繁重。
这一时期,首长警卫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保卫党中央、毛主席、书记处领导和各民主党派
重要知名人士往来黑龙江地区的保卫工作。对党的领袖和中央领导同志本着“保卫安全,保
障健康”的原则,从住地、随身、外出、环境等方面加强警卫措施,严密警卫部署。1949年
到1955年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宋庆龄副主席以及林伯渠、达赖、班
禅、梅兰芳等中央首长和民主人士先后视察黑龙江地区,其中周恩来总理于这一时期先后来3
次,首长警卫工作共执行大型任务9次。是时警卫工作既要保证中央领导人和民主党派人士来
省的安全,又担负着省内厅局长以上负责同志的安全(配备警卫员),所以工作面宽,范围大,
任务繁重是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T 根据实际情况,首长警卫工作开始在两省有重点的建立一些警卫组织,并在首长住地和
机关、要害部位配备武装和便衣门卫,加强现场警卫,对内部人员普遍进行审查清理工作。
在住地、外出路线和警卫处所周围开展对敌、社情的调查研究工作,开始制定重要场所和住
地的警卫方案等。所有这些措施,对保卫首长安全起了重大作用,也为以后的首长警卫工作
奠定坚实的基础。
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圆满结束对苏联的访问后,于当月27日
抵达哈尔滨。为了保证毛主席、周总理一行的视察安全,松江省和哈尔滨市公安机关把警卫
工作列为中心任务。省公安厅长赵去非、第一副厅长兼哈尔滨市公安局长王化成亲自负责指
挥,从省公安厅、公安总队、市公安局抽调1 300名警力担负此项工作。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严格政审,保证接触人员的纯洁可靠;(二)制做证件、符号,在住地、现场一律认证不
认人,防止无关人员混入;(三)预先治理社会治安环境;(四)警力部署上,公开和秘密相结
合,以公开武装警卫为主等。由于警卫工作紧紧依靠党委、政府,采取严密的工作措施,加
之全体干警觉悟高、尽职尽责,从而保证了毛主席、周总理一行的绝对安全。
50年代,国家已处于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敌我斗争形势趋
于缓和,经过镇反、肃反运动,反革命残余势力更少、更弱、更孤立了,国内外敌人采取更
隐蔽、更狡猾的伎俩,妄图对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阴谋暗害活动。鉴于斗争形势的变化,1957
年8月,中央批转了公安部长罗瑞卿就关于收缩国家领导工作人员警卫界限和取消首长随身警
卫员制度的请示报告,明确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列为首长警卫对象的范围,并对其他领导人和
各地负责同志的警卫工作做了相应的安排。1958年春季,黑龙江省相继取消首长的警卫员,
省主要领导同志的安全由公安机关负责,并设置专职警卫秘书。
从1957年至1966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朱德、董必武、
陈毅、贺龙等同志先后来黑龙江省视察,使这一时期的首长警卫工作十分繁重。由于党和国
家领导人到黑龙江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活动日益频繁,且行动突然,他们以普通劳动
者的姿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打成一片,更加增大了警卫工作的难度。针对
这些特点,首长警卫工作强调“内紧外松,确保安全”和“既要保证安全,不出乱子,又要
联系群众,不脱离群众”的原则。为了避免敌人和治安、责任、自然事故造成对首长的侵害,
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来确保首长安全,如侦查、治安、内保与警卫工作密
切配合;加强敌、社情的掌握;及时打击敌人的行动破坏和暗害活动;建立食品供应、化验
工作;协同铁路、民航等部门加强专车、专机的安全保卫工作;撤销部分机关门卫,固定路
线警卫;简化机关出入会客登记手续等等。所有这些改革和改进,使首长警卫工作的重点明
确,警卫形式改进,警卫队伍精干,首长警卫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1962年6月17日至22日,周恩来总理、邓颖超同志视察黑龙江,先后视察了一0一厂、四
二三厂、电机厂、齐齐哈尔市北满钢厂、大庆油田等12个单位。针对周总理视察点多、面广、
时间紧、活动跨度大等特点,省公安厅组成专门警卫机构,精心指挥,周密部署,全力以赴,
保证了绝对安全。这次警卫工作的具体措施是:(一)统一领导,全面部署,分工负责,做到
全省一盘棋,指挥灵、调动快,各负其责,注意每一个环节,使点、线、面形成统一整体;
(二)改进警卫形式,既保证安全,又方便总理广泛地接触群众;(三)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
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使警卫工作适应环境,顺乎自然。这次警卫工作十分出色,视
察所到之处,多次出现总理同群众见面,亲切握手交谈、共同进餐和娱乐的感人场面,总理
非常高兴,群众惊喜若狂,使警卫工作既不脱离群众,又确保万无一失。
“文化大革命”期间,首长警卫工作遭到空前的劫难,警卫机构被“砸烂”,业务被搞
掉,干部遭到严重迫害,致使首长警卫工作脱离了正确轨道,出现警戒森严,脱离群众,限
制过死,大搞特殊化、神秘化的“左”倾错误。这一时期,首长警卫工作虽然遭到严重干扰,
全省绝大多数警卫人员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以各种形式进行了斗争和抵制,
他们忠心耿耿,严守纪律,坚持工作,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保卫了周恩来、邓小平、李富
春、杨尚昆、薄一波、宋任穷等一大批中央首长来黑龙江省的视察安全。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
转移,党和国家领导人广泛深入基层,接触群众,视察指导工作,轻车简从,这就使警卫任
务量逐年增多,要求也越来越高。1977年,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在大庆市召开,党和国家领
导人华国锋、李先念、汪东兴、余秋里、谷牧、纪登奎、王震等同志出席会议并进行视察;
1978年,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首长来省视察;1979年,吕正操等领导同志来省视察;1980
年,赵紫阳副总理来省视察;1981年,万里、倪志福、李德生、赵苍璧、华罗庚等领导同志
分别来省视察;1982年,胡耀邦、荣毅仁、康世恩等领导同志来省视察;1983年,赵紫阳等
11位中央首长来省视察;1984年,彭真等12位中央首长来省视察;1985年,赵紫阳等8位中央
首长来省视察。10年间,全省共接待较大规模的首长警卫任务50多人次。
这一时期,首长警卫工作的特点:(一)任务量逐年增多;(二)大型任务人数多,活动时
期长;(三)首长深入基层,流动性大,活动多;(四)提倡轻车简从,警卫工作难度大;(五)
敌社情变化大,交通事故多,治安情况复杂等。面对这些特点和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
问题,省公安厅对首长警卫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总结出一套新的安全措施:(一)统一全
省警卫干部管理体制,1984年,根据中央指示,全省的警卫干部统一由地方公安编制改为现
役,统一归公安部门管理,实行全省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工作中避免多头指挥;(二)加强
警卫力量,提高警卫队伍的战斗力。省公安厅于1985年5月,组建警卫队,业务上由警卫处使
用,加强了首长警卫力量,同时狠抓队伍的业务学习和训练,提高业务素质;(三)大力开展
和强化警卫工作的基础业务建设,对首长来省视察活动所涉足的主要住地,参观活动现场及
重要交通路线都普遍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出各种警卫方案和预案,
并使之统一化、规范化;(四)在警卫措施上,进一步推广和实行制度化,完善和制定一系列
安全防范措施,不简化程序,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定岗定责,使之贯彻到底,突出安全第
一的原则和做法;(五)警卫形式上,强调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础工作的作用,力
求外观缓和、自然,内紧外松不张扬,既保证首长的安全,又方便首长与群众的接触,同时
又不妨碍群众的正常活动;(六)加强警卫装备建设,增加警卫车辆和先进的通讯设备,使首
长警卫工作逐步趋向现代化,以保障各项警卫制度和措施的实现。
1984年2月10日至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一行14人来黑龙江,先后对嫩江、黑河、
牡丹江等6个地区、9个市、20个县进行视察,行程近万里。为了保证中央首长一行的绝对安
全,这次警卫工作在中共黑龙江省委和业务部门直接领导下,省公安厅成立了警卫工作指挥
部,厅长杜殿武任总指挥,主管副厅长刘一平任副总指挥,抽调6名副厅级干部参加工作,形
成以首长活动地点为中心的警卫工作网,实行集中领导,集中警力,统一指挥。工作上超前
部署,早作准备,根据任务要求高、时间紧、变化大、点多、线长等特点,组成7个前站工作
组,分赴有关地、市、县和农场,传达省委指示,调查沟通信息,协助安排和指导基层工作,
实行全省一条线,点线密切联系,各自分工负责。警卫形式上内紧外松,严密部署。各地对
警卫任务的保密工作十分重视和严格,对各项准备工作多以搞社会治安调查和打击刑事犯罪
为名进行,任务一律使用代号部署、联系。警力部署上以便衣为主,不过早布岗,既保密方
便工作,又不干扰群众的正常活动,同时还保证了首长与群众的接触。为了使警卫工作更加
灵活,在应变能力上进行多方准备,以适应多变情况。这次活动较大的变化就有5次,警卫指
挥部根据任务特点和以往的经验,充分发挥基础工作的作用。由于事先做了多方面工作准备
和预案,工作中始终保持通讯联系畅通,做到临变不乱,工作有条不紊,圆满地完成了警卫
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