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

  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是在原佳木斯有线广播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于1958年12月25日 正式播音。建台初期发射机功率为1千瓦,广播频率为670千赫,波长447.8米。后来发射机 功率扩大为7.5千瓦,广播频率改为666千赫,波长450.4米,台址设在佳木斯市光复路5号 。
    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建台初期主要有《新闻》、《简明新闻》、《新闻和报纸摘要》、 《知识与生活》和文艺广播节目。
    1959年6月,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承担合江地区报道任务。成立了合江记者组,将新 闻节目改为《合江地区联播》节目,每次15分钟,每天播出1次,重播1次。建台时创办的《 知识与生活》节目以其广泛的题材,鲜明的个性,介绍科学家的科学成就,普及科学知识, 当好生活顾问,指导人们科学地生活。
    1960年冬至1961年春开办了《工业新闻》、《农业新闻》,每天各播出1次,重播1次, 每次各10分钟。还增设了《生产日日红评比台》节目,每次播出5分钟,每天播出1次。
    1962年春,随着国民经济调整,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人员精减,撤销《工业新闻 》、《农业新闻》、《生产日日红评比台》节目。为适应学习马列主义新形势,于1963年冬 增办了《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节目。1972年,又开办了《对工人广播》、《对社员广播》 、《战士与民兵》3个对象性节目,每个节目每天播出1次,各重播1次,每次15分钟。
    1976年,《对工人广播》改为《工业学大庆》节目,《对社员广播》改为《农业学大寨 》节目,《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改为《学理论》节目,《战士与民兵》改为《解放军与民 兵》节目。同时开办1个《对青年广播》节目,每天播出1次,重播1次,每次15分钟。在这个 节目里,通过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崇高思想,指导青年正确对待理想和前途、婚姻、恋爱、 家庭等问题,树立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解答青年在工作、学习、生活、思想修养等方面提 出的问题,为青年当参谋,指导青年为现代化建设成才立业,为人类做贡献,深受青年们的 欢迎。1976年为贯彻国家提出的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方针,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还开 办了《学理论》、《学科学》、《学外语》3个学习节目。1980年2月,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 开办了《广告》节目,同全国近百个城市广播电台建立了广告业务协作关系。
    1981年,在办好《合江地区联播》节目的同时,对其他节目又作了调整。将《学科学》 改为《对农村广播》,《学理论》改为《学习园地》,《对青年广播》改为《青年之友》。 在办好30分钟《英语广播讲座》的同时,又增办了《日语广播讲座》和《市场见闻》节目。
    从1981年开始,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提倡新闻节目要“新”,专题节目要“活”。在调 整节目的同时,在各专题节目里设一些小专栏,使专题节目题材广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如《学习园地》节目设了《名人轶事》、《思想论坛》、《点滴体会》、《名言警句》、 《自学指导》、《青年信箱》、《健美锻炼》、《生活顾问》等栏目。《对农村广播》节目 开设了《好党员》、《好支部》、《新人新事》、《致富带头人》、《文明家庭》、《好邻 里》、《农村俱乐部》等栏目。这些对象性节目均为15分钟,每天各播出1次,重播1次。《 日语广播讲座》30分钟,每日播出1次。
    1983年,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为了使对象性节目的服务对象更具体、更全面,把节目办 成思想教育的得力工具,对现有广播节目又进一步作了调整。新增办了《可爱的祖国》、《 政教园地》、《北疆卫士》专题节目,每天各播出1次,重播1次,每次15分钟。
    1983年秋,为加强对地方宣传报道,在原办的《全区联播》(每次15分钟)新闻节目基 础上,新增办了《三江新闻》,每天播出1次,重播1次,每次15分钟。《三江新闻》体现了 三江平原的地方特色,更集中地报道本地区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好形势。为精办节目,突 出新闻报道,将《职工生活》、《北疆卫士》、《社会新风》、《市场之窗》、《可爱的祖 国》、《政教园地》节目撤销。
    1984年6月,为增加新闻的信息量,提高时效性,开办了《合江快讯》节目,每天播出1 次,重播1次,每次5分钟。《合江快讯》节目方针是以社会新闻、当日新闻为主,以正面宣 传为主,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映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主要内容 包括歌颂社会各方面涌现的新人新事、反映社会生活中群众关心和感兴趣的事情、打击犯罪 行为和抨击危害社会秩序的不良风气、报道有教育意义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和自然界出现 的奇异现象。
    1985年1月11日,合江地区与佳木斯市合并,合江地区广播电视局与佳木斯市广播电视局 合并,称佳木斯市广播电视局。广播电视局与广播电台实行局、台分设。广播电台为副局级 单位。编辑、采访、播音、录制节目在广播大楼内,发射台台址在佳木斯市西南岗胜利路西 端。
    1985年,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自办节目有新闻、教育、文艺、服务性4个种类。其中新闻 节目有《新闻》、《全市联播》、《快讯》(星期一至六播出)。每天播出2次。专题节目有 《佳木斯生活》(星期三、日),《对农村广播》(星期一、五),《青年知音》(星期二 、六),《知识与生活》(星期三),《学习与漫谈》(星期四)。《佳木斯生活》节目是 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的重点节目,它面向群众,面向生活,反映新人物、新思想、新风尚, 突出精神文明宣传。它照顾到各方面听众的要求,融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内容 丰富,短小精悍,形式活泼。教育节目有《英语广播讲座》(每星期一、三、五初级班,二 、四、六中级班)。文艺节目有《文艺》、《清晨音乐》、《歌曲》、《每周一歌》、《艺 坛百花》、《广播文艺宫》、《广播书场》、《中午听戏》、《中午听歌》、《音乐欣赏》 、《请您收录》、《文学》、《戏曲》、《曲艺》、《相声轻音乐》、《听众约播》、《广 播剧院》、《文艺专题》、《曲艺晚会》、《周末音乐会》等。服务性节目有《天气预报》 ,每天播出3次;《广告》(星期一至五),每天播出3次。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新闻改革,抓尖子报道,抓名牌节目,增加了录 音节目比重,开办了“主持人”节目,节目质量逐年提高,出现一批优秀节目。从1979年到 1985年,获奖的节目、稿件有:消息《长江后浪推前浪,小将奋起赶老将》,获1979年全国 好新闻二等奖;消息《六名干部不出庭作证,受到舆论谴责》,被评为1980年全国好新闻; 特写《赫哲族冬季捕鱼》,获1983年国家民委和广播电视部联合举办的“全国民族团结征文 ”三等奖;通讯《地委书记和姐妹八孤儿》,在1981年新华社好新闻评选中被评为受表扬的 好通讯;通讯《一个农家妇女的胸怀》,被评为1984年第三届全国好新闻受表扬奖。文艺节 目获奖的有:广播剧《追求》获1982年全国广播剧优秀剧目;广播剧《绿川英子》,获1984 年全国广播剧“丹桂杯”大奖赛优秀剧目和1984年至1985年度全国文艺创作大奖赛综合奖和 创作奖;儿童广播剧《甜甜的山里红》,在1985年全国儿童广播剧“金猴奖”评比中获好节 目奖;广播剧《特别行动》,获1984年全国城市广播电台协作会荣誉奖。
    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每日播音时间为11小时07分钟,转播台每天转播黑龙江人民广播电 台第一套节目16小时20分钟。内部机构设总编室、工业部、财贸部、农村部、群工部、文艺 部、播出部、专题部、广告部、发射台、中心台、调频台、转播台。编采人员54名,播音人 员9名,技术人员4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