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鹤岗人民广播电台

  鹤岗人民广播电台1959年1月15日正式播音。建台初期,发射机功率为400瓦,频率1410 千赫,波长212.8米,台内机构有编辑部,下设编辑组、记者组、文艺播音组,共14人;技 术部,下设中控组、发射组,共17人。每天播音3次,自办节目3小时40分钟。自办节目设有 《鹤岗新闻》、《祖国各地》、《今日鹤岗》、《鹤岗煤矿在前进》、《公社社员》、《知 识与生活》、《音乐小辞典》、《戏曲欣赏》、《文艺名著介绍》、《高歌猛进》、《小说 连续广播》等。
    1960年以后,为了办好地方文艺节目,经常邀请鹤岗市京、评剧演员和评书艺人等来台 录音。有的节目自己动手,如第一部长书《野火春风斗古城》连续广播,就是文播组组长李 相博播讲的。广播小品《一捧米》是李相博和文艺编辑自己编辑录制的。文艺节目稿源主要 有唱片,与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定期交换文艺节目,还从鹤岗市文艺表演团体以及业 余演出队录制节目。
    在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鹤岗人民广播电台于1963年1月5 日停止播音,改为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鹤岗转播台。编、采、播人员调到鹤岗矿务局鹤岗区 广播站,只留17名技术人员在转播台工作。
    1980年5月1日,鹤岗人民广播电台重建并恢复播音。发射机功率1千瓦,频率1413千赫。 全天播音3次,计10小时20分钟,其中自办节目7小时50分钟,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黑龙 江人民广播电台节目2小时30分钟。自办节目有《鹤岗新闻》(15分钟),每天播出1次;《 学习》节目(10分钟),每星期一、三、五播出。当天重播1次;《煤城生活》(10分钟), 每天播出1次,重播1次;《科学与常识》(10分钟),每星期二、四、六播出,当天重播1次 ;《清晨音乐》(20分钟)、《每周一歌》(5分钟)、《音乐曲艺》(40分钟),每星期一 、三、五播出音乐,二、四、六播出曲艺;《今日晚会》(60分钟)、《小说连续广播》( 30分钟)。
    鹤岗人民广播电台1980年重建恢复播音后,机构设编辑部、技术部。编辑部设煤炭组、 地方经济组、政教组、农村组、文艺播音组。1981年成立总编室,设政教部、煤炭报道部、 地方经济部、文播部。
    1982年为适应改革形势要求,提高节目质量,对广播进行了改革。除转播中央人民广播 电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联播》外,保留《鹤岗新闻》(15分钟)。《学习 》节目改为《广播小议》(5分钟),增办了《鹤岗新貌》(15分钟)、《大众生活》(15分 钟);《世界之窗》、《山南海北》、《市场漫步》、《新风赞》、《农家乐》、《小金鹤 》等6个节目(每个5分钟),每星期一至六播出,每天播出1个。文艺节目增办了《影剧之声 》(30分钟),每星期一、三、五播出;《每周一曲》(5分钟);《煤城文学》(20分钟) ,每星期播出1次。还录制了《矿长家的客人》、《谁最亲》、《心灵》、《小花鹿找伙伴》 、《天外飞来的枪弹》等一大批文艺节目。此外制作电影录音剪辑15部,录制文艺团体演出 节目39小时,参加全国广播电台文艺广播协作会交换节目3次。
    1984年,编辑部门机构有改变,人员有增加。设有总编室(6人)、政教部(5人)、地 方经济部(3人)、煤炭报道部(3人)、群工部(2人)、文艺部(13人)、财贸部(4人) ,全台共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