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大兴安岭人民广播电台
大兴安岭人民广播电台1968年开始筹建,1972年3月1日正式播音。发射机功率7.5千瓦
,频率1280千赫,后改为1278千赫。
建台初期,自办节目有《新闻》15分钟、《文艺》10分钟、《广告》10分钟。这些节目
每天各播出1次,重播2次。不久增办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理论与实践》
等专题节目,以及《革命样板戏》和《小说连续广播》等文艺节目。其他时间转播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和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兴安岭人民广播
电台在广播宣传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与改革。自办对象性节目增多,并注意提高节目的
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到1985年末,《新闻》节目由原来的15分钟增加到20分钟。除《
全区联播》外,还增设了《简明新闻》。专题节目除原来的《理论与实践》节目外,又增设
了《兴安风貌》、《青年之友》、《社会天地》、《为您服务》。文艺广播开辟了《曲艺厅
》、《文学园地》、《戏剧之友》、《艺坛音乐》、《影剧院》、《您喜爱的歌》和《少年
儿童俱乐部》等节目。服务节目增设了《广播大学》和《广告》。全天自办节目播出时间从
建台初期的1小时35分钟,增加到9小时17分钟。
为更好地发挥广播宣传优势,大兴安岭人民广播电台每年都配合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
,组织一两次连续报道。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亲自命名的新林林业局
塔源林场《采育用统筹作业法》和推广这一经验的连续报道;松岭林业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的连续报道;批评加格达奇站前大果子铺短斤少两和批评结婚大操大办的连续报道;宣传食
品卫生法普法教育中批评十八站林业地区公安局小车司机目无法纪,聚众殴打工人的连续报
道;中共阿木尔林业局委员会端正党风的连续报道;1985年春抗冰凌救灾的连续报道等。
1980年,大兴安岭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开始制作广播剧,每年有一两部广播剧和省内外
兄弟台交流。
大兴安岭人民广播电台1985年机构设置有新闻部、专题部、文艺部、播出部、总编室、
发射台。有职工8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