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电视转播台差转台

第四章 电视转播台差转台和卫星地面接收站

  1958年至1966年,是黑龙江省电视广播的创建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当时没有在全省建 设电视转播台。先后建起的齐齐哈尔、鹤岗、佳木斯、牡丹江4座电视台,由于国民经济调整 于1962年停播。被作为试验台保留下来的哈尔滨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前身)只能对哈尔滨 市进行覆盖,全省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只有9%。
    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强调“广播电视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把电视放在大发展的位置上,黑龙江省依据“先布点、后联网”的总体构想,重点抓了八○ 三台、八○四台、八○五台、八○六台4座骨干电视转播台的建设。
    八○三台位于阿城县与宾县交界处的怀山顶上,海拨722米。土建施工由宾县500名民兵 承担,县直机关职工和工厂工人也参加义务劳动,有3个公社的社员献工。在运送基建物资的 山路没有建成之前,参加建设的人员背红砖登上700多米高的山上达1万多人次。这项工程在 中共宾县县委书记张向凌参加劳动和直接领导下,按时完成施工任务。1971年5月,1千瓦的 电视发射机运上山,7月1日开始转播哈尔滨电视台的黑白电视节目。1972年10月更新为7.5 千瓦的黑白电视发射机,1977年改为彩色电视发射机,1982年更新为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 。八○三台既为八○四台传送黑龙江电视台节目信号,又直接覆盖松花江地区和绥化地区部 分县。
    八○四台位于林口县东北与海林县交界的、海拨1184米高的锅盔山主峰上。1971年开始 建设电视转播台,当时施工条件极为艰苦。牡丹江广播事业局和林口县的建设人员在深山密 林和峻岭中凿石开路。有几处陡峭山崖险段,汽车和毛驴都过不去,建筑材料只能靠人力背 扛。工程于1973年1月峻工后,1部7.5千瓦的黑白电视发射机投入运行。1981年更新为10千 瓦彩色电视发射机。这个台主要为牡丹江地区和鸡西、鹤岗、双鸭山3市及合江地区的电视转 播台提供信号和进行直接覆盖。
    八○五台位于双鸭山市,1972年开工,1973年主体工程完工,1千瓦黑白电视发射机投入 运行。主要靠收转海林八○四台的省电视台节目信号,用以覆盖本市区。1980年9月将原使用 的1千瓦黑白电视发射机改造成为黑白和彩色兼容的发射机,可以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八○六台位于明水县城内。1974年7月4日建成,1975年5月开始广播,用1部7.5千瓦黑 白电视发射机转播省电视台节目。1982年11月15日使用6频道,1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转播中 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主要收转宾县八○三台转播的黑龙江电视台节目信号,用以覆盖绥化 地区的部分县份。
    在建设上述4座骨干电视转播台的同时,鸡西、鹤岗、大庆、绥化(地区)、牡丹江、伊 春、佳木斯、北安都建起了1千瓦的电视转播台,为电视节目覆盖本市(地)创造了条件。
    1971年,五常县建起第一座500瓦的县级电视转播台。1973年,龙江县建成第一座50瓦的 县级电视差转台。1975年末,全省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15%。1976年末,全省有电视转播 台19座,电视差转台21座,电视发射机总功率达54.1千瓦(含2座电视台的发射机功率)。
    1979年底,在黑河建成了一座靠录像重放办法播出的电视转播台,12月25日开始转播中 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此后,省广播事业局发动各市(地)、县在省广播事业局的统一规划 下,自筹资金建设电视转播台,并在技术、设备、订货方面给以支持、指导。
    1980年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加速发展电视放在优先地位”以后,全省 电视转播台、差转台大量增加。1980年到1982年间,全省(除个别县外)都建起了电视转播 台或差转台。农垦系统、大庆油田、林区、煤矿的电视台、点遍地开花。嫩江、德都、逊克 、嫩江九三农场局、甘南查哈阳农场、富锦创业农场、克山农场等建起1千瓦的电视转播台; 北安长水河农场、红星农场、赵光农场、建设农场、延军农场等建起50瓦的电视差转台;大 兴安岭地区十八站林业局、图强林场、阿木尔林业局、环宇林场、新天林场、宏图林场、塔 源林场、碧州林场、翠岗林场、呼源林场等建起10瓦至50瓦的电视差转台。到1982年末,全 省有电视转播台48座,电视差转台168座,全省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上升到40%。
    为了支持各地建立电视转播台和差转台的积极性,省广播事业局于1982年筹建了电视录 像复制中心,为各录像过渡台提供节目源。1982年5月26日下发了《关于严格执行<黑龙江省 电视过渡台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录像转播台只能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黑龙江 电视台节目,录制的节目要完整、准确,不能播放自己的台标,更不准录播禁录节目。由于 当时多数转播台都是1部发射机,省广播事业局规定,每星期一、三、五录播省电视台节目, 二、四、六、日录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
    1983年到1985年间,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厅(前身为黑龙江省广播事业局)在继续建设电 视转播台和差转台的同时,提出只有1部发射机的转播台,再增加1部发射机的要求,使这些 台能用2部发射机同时分别转播中央和省的电视节目。到1985年末,全省电视转播台,差转台 达到365座,电视发射机总功率为232.8千瓦(含23座电视台发射机的功率),电视人口综合 覆盖率达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