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中共黑龙江省第四届委员会
1979年1月20日至23日,召开中共黑龙江省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87名委员、48名候补委
员组成中共黑龙江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是:丁兆和、于健、马永顺、王玉、王军(女)、
王钊、王斐、王健、王一伦、王化成、王丕年、王光伟、王志武、王金籽、王苏民、王国珍
、王明贵、王玲云(女)、王洪学、王振扬、王维之、王操犁、卫之民、文敏生、石青、布
和、白汝瑗、包琮、吕其恩、刘潜、刘凤舞、刘思聪、刘振荣、阮永胜、孙子源、孙贵兴、
孙淑荣(女)、沈重、杨易辰、苏广铭、李瑞、李力安、李兴昌、李剑白、肖杰、吴诚、吴
恕三、张立信、张世军、张向凌、张秀芝(女)、张瑞麟、陈雷、陈元直、陈剑飞、陈烈民
、陈俊生、金浪白、延泽民、柏青(女)、奇峻山、苑柏琴(女)、赵云成、赵云鹏、赵兴
元、赵先顺、赵清景、姜瑞山、骆时、倪伟、高衡、袁俊、徐进、徐世华(女)、秦福松、
郭壮、侯捷、章林、梁成义、梁志超、彭诚、傅华廷、鲁光、解云清、智泽亭、霍方侠、魏
同。候补委员是:刘泮兴、马彪、王连铮、刘木芝(女)、刘桂芝(女)、刘海、孙恒玉、
李锦姬(女)、李熙荣(女)、杜殿武、张毓增、武树义、孟宪章、赵明孝、珠日巴图、涂
文如、常孟久、蒋亦元、朱重然、全玉祥、李贵、吴信达、查干、耐热尔图、黄春藩、蒋国
卿、巴风、胡绍中、王德春、田澍、李敏(女)、李友林、王海彦、王也甲(女)、李文才
、张志超、吴琳涛(女)、燕文卿、黄枫、刘宝胜、陈冰岩、谢励(女)、陈文志、何首伦
、洪澍、曲绍文、贾景泉、余弘达。
经第四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并报中共中央批准,省委常务委员会由杨易辰、李力
安、陈雷、李剑白、文敏生、王一伦、陈剑飞、陈烈民、王金籽、陈俊生、王钊、侯捷、张
世军、陈元直、解云清、赵兴元、王振扬17人组成。杨易辰为第一书记,李力安、陈雷、李
剑白、文敏生、王一伦、陈剑飞、陈烈民、王金籽为书记。第四届委员会期间,中共中央于
1979年2月任赵德尊为省委书记,7月任肖一舟为省委书记,8月任高鲁为省委常委。1981年1
0月,中央任命李力安为省委第二书记,陈俊生、王路明、王钊、侯捷为省委书记,王斐、宫
本言、王玉生、张向凌为省委常委。1983年2月,中央决定杨易辰调离黑龙江,任命李力安、
陈雷、陈俊生、侯捷为省委书记。张向凌、王斐、李根深、靖伯文、王玉生、赵兴元、朱典
明、王耀臣为省委常委。
省委秘书长:先后为陈俊生、程晓侯(代理)。
省委工作机构及负责人:办公厅,主任先后为曲绍文、陈文志;组织部,部长先后为高
鲁、王斐;宣传部,部长张向凌;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先后为张瑞麟、高衡、包琮;政法
办公室,主任张厘;政法委员会,书记赵德尊;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一伦(兼);政策
研究室,主任先后为王兴华、邬芳林;农村工作部,部长先后为王操犁、王玉生;工业交通
政治部,主任先后为鲁光(兼)、宫本言;财贸政治部,主任先后为王玉、陈冰岩、何首伦
;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程晓侯(兼);党校,校长先后为李力安(兼)、张毓瑞。
省委下辖地方党组织:本届委员会期间所辖地方党组织变化情况是:伊春地委随行政建
制撤销,恢复伊春市委,由省委直接领导;安达市委随行政建制更名为大庆市委;呼伦贝尔
盟委及其所辖布特哈旗、阿荣旗、喜桂图旗、扎赉特旗、额尔古纳右旗、额尔古纳左旗、陈
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等旗委和海拉尔、满洲里市委以
及大兴安岭地委领导的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共14个旗、市委随行政建制
于1979年7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领导。随行政建制变化,新设塔河县委、漠河县委和黑河
市委(县级);撤销爱辉县委,恢复通北县委(不久又撤销);北安、绥化由县委改为市委
(仍为县级)。
至1983年6月,省委辖9个地级市委,6个地委,68个县(市)委。其隶属关系是:哈尔滨
市委领导阿城、呼兰2个县委;鸡西市委领导鸡东县委;伊春市委领导嘉荫、铁力2个县委;
牡丹江市委领导绥芬河市委和密山、林口、穆棱、东宁、海林、宁安、虎林7个县委;齐齐哈
尔、佳木斯、大庆、鹤岗、双鸭山市委不领导县;合江地委领导七台河市委和富锦、宝清、
依兰、汤原、萝北、抚远、桦川、集贤、绥滨、饶河、桦南、同江、勃利13个县委;黑河地
委领导黑河、北安2个市委和孙吴、逊克、德都、嫩江4个县委;绥化地委领导绥化市委和海
伦、望奎、兰西、庆安、绥棱、肇州、肇源、肇东、青冈、明水、安达11个县委;嫩江地委
领导龙江、讷河、依安、泰来、甘南、富裕、林甸、拜泉、克山、克东、杜尔伯特蒙古族自
治县11个县委;松花江地委领导宾县、巴彦、木兰、通河、五常、双城、尚志、方正、延寿
9个县委;大兴安岭地委领导呼玛、塔河、漠河3个县委。
至1982年,全省共有基层党委4580个,总支部5822个,支部122371个,党员127760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