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哈尔滨儿童铁路

  哈尔滨儿童铁路,是50年代初团哈尔滨市委提议,中共哈尔滨市委批准,全市团员青少 年和人民群众义务献工修建的全国第一条儿童铁路。这条儿童铁路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的儿 童公园内,全长2.14公里。
    50年代初,团市委副书记郭永泽去苏联学习期间,参观了苏联的儿童铁路,受到启发。 回国后,他同主管少年儿童工作的副书记穆青生酝酿修建儿童铁路,并向中共哈尔滨市委打 了报告。市委对此非常重视,批准了团市委的报告,并决定组成哈尔滨儿童铁路修建委员会 。委员会由19人组成,市长吕其恩亲自挂帅,吸收哈尔滨铁路局、城建委员会、团市委、市 教育局、建设局、哈尔滨机车车辆厂、林业部森工机械厂等14个单位的领导参加。
    1955年9月25日,修建委员会在市人民委员会外事处处长办公室召开了第一次委员会议, 布置了任务,修建工程开始启动。
    选择地址由团市委儿少部曹洪生和市建设局园林科科长负责。他们先后查看了道外八区 ,道里江边(现斯大林公园),兆麟公园和动物园几个地方,但都因不理想而没有落实。最 后经反复论证,选定南岗公园(即现儿童公园)。南岗公园原为哈尔滨铁路局花园,该公园 面积为9万平方米,自然景象好,居市中心,有围墙,适合修建儿童铁路。
    勘测设计由哈尔滨铁路局勘测设计院负责,设计人员有袁淑化、于勋治、金志冈、马骏 、李祥岑等。总工程师苏显漠和于勋治设计“北京”和“莫斯科”两个“车站”。设计班子 奋战10个昼夜完成设计,设计图纸得到市长吕其恩的批准。
    路轨由哈尔滨铁路局工务段和三棵树工务段具体负责,他们采用废物利用的办法,将旧 枕木截去两头,变成1.5米的小枕木,配上16公斤的旧钢轨,即可铺成2.14公里长的铁路路 基。
    装修火车头由林业部森林工业机械厂负责。该厂决定:在不影响正常生产任务的前提下 ,利用业余时间义务献工,不用成料,利用节余材料。东北林业局下令从山河屯林区调来的 一台5吨重小火车头,破损不堪,许多机械部件不全,需要重新锻造。锻造车间140多名工人 昼夜奋战,加班加点,义务献工,终于使旧车头焕然一新。
    儿童列车车厢的任务由哈尔滨机车车辆厂承担。从林业部哈尔滨管理局运来的几个小车 台,所有零件已腐蚀不全,工程师沐宏和设计科李义林、宋秀琴等人,翻阅大量材料,设计 车厢图纸,想尽办法把车厢做得漂亮、舒适、安全。电焊工人在车厢的走板上还焊上了和平 鸽,以及“祖国花朵”、“世界和平”等字样。经过4个多月的辛勤劳动,4辆天蓝色外皮, 墙廊上挂着浅色垂帘,主柱镶满了金黄色云形花边的小车厢做成。 (见附图)
    公园内的施工,全部采用了义务劳动的形式。社会各界对此项工程非常支持,纷纷献工 出力,决心不要国家一分钱修建哈尔滨儿童铁路。1956年5月16日,在南岗公园(即儿童公园 )正式破土动工。开工当天,就有2300多名机关干部、工人、解放军官兵、青年学生参加了 筑路劳动,一天就完成了1.5万立方米土方任务。800名中学生更是干劲十足,纷纷表示:“ 要用自己的双手建筑自己的铁路。”仅半个月时间,就有5万多人次参加义务劳动,挖土方2 万立方米,修筑了2.14公里的路基,铺上早已准备好的钢轨,使基础工程初具规模。最后一 次义务劳动是由市建设局园林科及所属苗圃、园林工程队的60多名职工完成的。他们清晨3点 就来到公园,有的人从20里路以外的地方赶来。他们认真检查路基和路口,将两个“车站” 清扫干净,保证火车按时畅通。
    1956年6月1日,哈尔滨儿童铁路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6000多名身穿盛装的少年儿童 涌进儿童公园,庆祝儿童铁路竣工。参加庆祝通车典礼的有,黑龙江省副省长于天放,哈尔 滨市市长吕其恩等省、市领导,还有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人员。团哈尔滨市委副书记王闻 新宣布通车典礼开始后,吕其恩讲话,儿童铁路北京站站长孙忆新发了言。在鞭炮声中,第 一任少年女司机赵宗渝开动儿童列车,全场顿时欢声雷动。
    儿童铁路的站长、车长、司机、司炉工、检票员、乘务员等铁路员工都是由少年儿童担 任的。由团市委、市教育局和哈尔滨铁路局共同挑选的130名少年儿童担任第一任铁路小员工 。他们坚持边学习,边训练,很快地掌握了各门技术,担负起儿童铁路的各项任务。
    30年中,儿童铁路共运送小旅客12.5万多人次,安全行驶约7.3万公里,培训近2万名 儿童铁路员工,他们在服务过程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哈尔滨儿童铁路是全市少年儿童校外 教育的课堂,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