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防 洪

  一、穆棱河工程
    穆棱河下游,虎林县城以西38公里,杨岗以东22公里处的湖北闸和穆兴水路、穆兴东堤 ,1942年日伪时期所建,使大部分洪水折向南经分洪道注入小兴凯湖。据水文资料记载:穆 棱河在1929、1932、1941、1943年发生较大洪水灾害,尤以1929年为最大。1957年洪水达19 50秒立方米,湖北闸决口,其漫堤流量达250秒立方米,耕地水深0.4—0.6米。1958年进行 整修,保持安全流量150秒立方米。1960年8月31日洪水冲毁湖北闸,当时流量仅1210秒立方 米。1961年加固整修。1964年8月27日,最大流量达2440秒立方米,穆兴东堤有4处漫水。19 65年8月12日,最大流量达3120秒立方米,杨岗决堤冲毁铁路和公路,湖北闸也被冲坏一角。 1968年重建,闸底高程84米,最大泄洪量250秒立方米。于1969年10月竣工,投资94万元。
    穆兴西堤全长32.65公里,由八五七农场兴建。穆兴东堤由八五六农场整修,全长31公 里,保护耕地45万亩,下游尚有10公里未封闭。导流堤由兴凯湖农场兴建,全长21.5公里, 保护耕地24.5万亩。
    兴凯湖湖岗泄洪闸:兴凯湖是穆棱河水的主要承泄区,每年洪水季节,堤外水位达70米 高程时,就需炸开湖岗,扒口泄洪,致使交通中断。1956—1971年的16年中共炸过7次,耗资 35万元。泄洪闸于1974年9月动工,到1976年9月20日竣工。该闸由设计院设计,闸宽96.4米 ,10孔,闸楼高10米,最大泄洪量657秒立方米。用钢材621.5吨,水泥3611吨,木料672立 方米,投资320万元。加强了防洪排涝、灌溉能力,受益面积36万亩,保证了交通畅通。全闸 壮观、宏伟,控小湖咽喉,气势磅礴,已成为旅游胜景之一。但是,穆兴分洪道东、西两岸 防洪堤和兴凯湖导流堤都没有完全封闭,湖岗泄洪闸不能充分利用。
    二、堤防工程
    农场创建时期的防洪工程,大都是在江河沿岸的农场,因汛期洪水威胁,而采取的应急 措施。如肇源、八五六、八五七、八五八、八五○等农场都有防洪抢修堤防的记录。友谊农 场是从建场规划设计就有七星河的防洪堤坝,效益明显。到1960年垦区堤防共有283公里。
    60年代,由于垦荒面积扩大,深入三江平原低洼沼泽地带。为了开荒,有的是垦前筑坝 ,为保护耕地,有的是垦后筑坝。在穆棱河、挠力河、安邦河、嘟噜河沿岸的农场,都筑坝 防洪,但进展不大,质量不高。到1970年共有堤防长度443公里。
    70年代开始,强调按标准设计,标准施工。二九一农场松花江堤防,1970年开工,1972 年初步建成,全长25.34公里,完成土方98.57万立方米,保护面积21.8平方公里,其中耕 地21.76万亩。1975年10月修建转心湖抽水站,排涝效益6.6万亩。这是防洪结合排涝工程 的开始。
    普阳农场是从1970年开始建场的。1970—1972年进行两年冬建,开挖敖来河导流口,以 图排除军普线两侧重沼泽区积水。1973年4月25日,松花江283号航标附近冰排截流,凌洪暴 涨,下午3时30分从农场西北侵入。一小时后,十一队水深1.2米,全场耕地60%被淹,物资 损失达80余万元。当年,农场便组织专业水利队,修建松花江防洪堤,常年施工。到1976年 沿江大堤及蒲鸭河、嘟噜河回水堤第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大堤高3.35米,顶宽4米,全长54 公里。回水堤高2米,顶宽2米,长70公里。全部堤坝总长124公里,总土方量1200万立方米。 该场副场长宁文成在筑堤过程中一直坚持现场指挥,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保证了工程质量 。以后,普阳长堤被认为是农场生死攸关的建设,年年都设专人维护、加固,并营造林带, 保证安全渡汛。
    友谊农场1955年建的七星河堤防全长19.8公里,七星河全长241公里。保安屯以下进入 平原区,河道弯曲窄小,坡度平缓,安全泄量仅有10—15秒立方。因此,经常泛滥成灾,有 “七星河冒漾,水淹三道岗,漫进北新发,北片白茫茫”之说。1978年以后,该场继续扩建 堤防延长到汉河口,加上西北漂垡河堤防,场界南、东、北三面形成封闭圈,总长148.24公 里,保护耕地159万亩和73个村屯,解除了外水之患。
    地处挠力河下游的红旗岭农场,在场区周围修建围堤,排除河水危害,使涝地得到开发 。1981年遇特大洪水,场长郝忠颜带领职工,顶雨踏水,在大堤上奋战40多昼夜,提出“大 堤在红旗在”的口号,终于战胜洪涝,保住了“红旗”。
    八五四农场阿南防洪堤:1981年洪水,阿布沁河泛滥,多处漫过公路,路南耕地全部被 淹,组织3000人防洪抢险。1982年修建阿南防洪大堤28公里,于5月开工,投入推土机12台, 7月完成土方78万立方米,投资31.2万元。
    七虎林河位于虎林县境内,是乌苏里江西岸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2990平方公里,现有 耕地150万亩,其中农场耕地117万亩。这个地区雨水大的年份河水泛滥,严重影响两岸人民 的生产和生活。为治住七虎林河,牡丹江管理局从1984年开始组织所属水利施工队进入施工 ,将于1989年全部竣工。
    到1985年,垦区修筑堤防总长170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