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第二节 粮豆生产水平
粮豆生产,一开始就是国营农场的主业。提高粮豆生产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经营管理 ,而且关系到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经验。建场初期,丰产也不能丰收,收获季节遇上阴雨, 大片粮食无法收回。粮豆生产水平低下,亩产均在50公斤上下徘徊。进入60年代后,国产机 械大批装备农场,耕作技术水平也达到成熟阶段。田间管理方面普遍推行机械综合灭草,刹 住了草荒。同时,各场都培育了一批优良品种,又增加了化肥和有机肥的用量,粮豆生产水 平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粮豆平均亩产突破了100公斤大关。进入80年代后,随着“开放、改革 ”方针的实施,科学技术内外交流,迅速发展,农药、化肥和各种灭草剂大量使用,农田水 利建设进一步完善,喷灌技术的普遍推行,粮食处理中心的建设和仓储条件的改善等等,标 志着国营农场的农业生产已进入现代化生产阶段。粮豆生产水平又登上新的台阶。年景比较 稳定的1983年,小麦平均亩产接近150公斤,大豆平均亩产接近100公斤。为便于比较和查考 ,特将各种粮、豆作物的生产水平分别列表于后。